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长平之战赵国大败除了用人不善还有哪些原因?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07-18)160

长平之战是中国东周战国时代秦国进攻赵国的大规模战役,“三年而后决”(靳生禾、谢鸿喜认为为前期僵持对峙二年六个月,后期白热战六个月),双方都出动了倾国之师。结果,秦军战胜赵军,并且尽数坑杀投降赵军。

长平之战是为战国形势的转折点。经此一役,秦国天下无敌,六国皆不再有力单独对抗秦军,秦国一统中原只剩下时间问题。长平之战的具体纪录由于秦国焚书坑儒,已经基本遗失,只能通过考古发掘判断战况,山西长平有长平之战遗址。

背景

长平之战赵国大败除了用人不善还有哪些原因?

公元前年,秦国白起攻下韩国南阳(今修武县),绝太行羊肠道。公元前年(周赧王年、秦昭襄王年、赵孝成王年),白起攻下韩国野王(今河南省沁阳),韩国上党郡与国都新郑的联系被断绝。韩桓惠王惧怕秦军兵锋,决定主动将上党郡献给秦国,以息战祸。上党郡守靳黈却宁愿死战不愿降秦。韩王于是派冯亭接替上党郡守遂行降秦事宜。冯亭也不愿降秦,为避免加强秦国,同时利用赵国力量抗秦,与其吏民谋议:“郑道已绝,秦兵日进,韩不能应,不如以上党归赵。赵受我,秦必攻之;赵被秦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秦矣。”冯亭守三十日,同时遣使献出上党郡十七邑于赵国,曰:“韩不能守上党,入之秦。其吏民皆安于赵,不乐为秦。有城市邑十七,愿再拜献之大王!”赵孝成王问计,平阳君赵豹认为不可,秦服其劳而赵受其利,会得罪秦国。平原君赵胜认同赵王想法,不可失此大利。于是赵王使平原君往上党受地,封冯亭为华阳君兼上党郡守,大赏上党吏民。冯亭垂涕不见使者曰:“吾不忍卖主地而食之也!”

前年,秦国进攻韩国的缑氏、纶,进一步震慑韩王,孤立赵国上党。

退守据险

公元前年,秦国派左庶长王龁领兵进攻上党,意欲一举占之。赵国廉颇领兵二十万救援上党。廉颇以丹朱岭至马鞍壑一线的百里石长城为主防御阵地,分军前出公里于空仓岭一线据险构筑前沿防御,并派裨将茄领五千赵兵前出搜索迎敌。其时,缑氏、纶、上党已被秦军攻陷。冯亭率残部归附于廉颇军中。

长平之战赵国大败除了用人不善还有哪些原因?

四月,秦军与赵军的首次遭遇战发生在空仓岭以西的玉溪河谷。混战中,秦军斥候斩赵裨将茄。初战不利后,赵军据守空仓岭防线。六月,秦军攻击前进突破防线,占取赵军二鄣城,杀四都尉。七月,赵军被迫退却,于石长城以西的丹河一线构筑长垒防御。秦军再次强攻赵军阵地,杀二都尉,夺西垒壁。

赵军战败向东退入故关,坚守百里石长城。石长城建筑在丹朱岭至马鞍壑一线的分水岭上,面向秦军的南坡山势陡峻。石长城底宽米,隔段筑有堡垒,依山势绵延百里,中段有一名为故关的天然隘口,为南北交通的必经之路,筑有城门,与长城浑然一体。赵军于百里石长城全线布防,以重点防御故关、韩王山、大粮山,居高临下抵御秦军。《s:水经注/》引《上党记》曰:“秦垒在(长平)城西,二军共食流水,涧相去五里。城之左右沿山亘隰,南北五十许里,东西二十余里,悉秦、赵故垒”。秦军进攻受挫,挑衅赵军出长城决战,赵军拒不出战。廉颇统御的二十万赵军在失去重重天险后,终于以坚壁成功遏制了秦军攻势。

外交反间

攻战无进展,消耗战僵持双方都陷入粮食短缺,粮刍辎重补给维艰。秦军远道而来,补给线漫长后勤压力大,地方野史记载,空仓岭因秦军于该处“诡运置仓”而得名。赵国同样粮食短缺,请粟于齐,齐不听。

外交失败

赵孝成王与楼昌、虞卿谋,楼昌请发重使至秦媾和。虞卿认为不媾则赵军必破,故战和决定权在于秦,要逼和秦国,正正不可与秦讲和:“今制媾者在秦;秦必欲破王之军矣,虽往请媾,秦将不听。不如发使以重宝附楚、魏,楚、魏受之,则秦疑天下之合从,媾乃可成也。”赵王不听,使郑朱媾于秦,秦受之。虞卿对赵王曰:“王必不得媾而军破矣。何则?天下之贺战胜者皆在秦矣。夫郑朱,贵人也,秦王、应侯必显重之以示天下。天下见王之媾于秦,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之不救王,则媾不可得成矣。”既而,秦国果然利用赵国派使者入咸阳和谈之机,显重郑朱向赵示好,而不与赵媾。其他诸侯惧怕秦赵媾和连横?于己不利,不敢支援赵国。元代胡三省指,史言赵之丧师蹙国,不特以赵括代廉颇之故,亦由不用虞卿之计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007/326409.html

“长平之战赵国大败除了用人不善还有哪些原因?” 的相关文章

霍去病作为汉朝一代名将 霍去病是什么样的存在

霍去病作为汉朝一代名将 霍去病是什么样的存在

“天生将才”霍去病,究竟是怎样的逆天存在?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西汉名将霍去病可以说是中国历史最耀眼的天才将军,18岁一战成名,21岁直接封神,打的匈奴漠南无王庭。“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是古代战场的惨烈,无数士兵的鲜血堆积而成。而这句话落到了霍去...

荀彧并非曹操真正的谋士,为什么这么说?

荀彧并非曹操真正的谋士,为什么这么说?

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郡颍阴县人。东汉末年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曹操的众多谋士里,荀彧地位与郭嘉相当。只不过郭嘉更偏向于军事上的谋略,一直和曹操南征北战,而荀彧属于朝政性谋士。战略方面,荀...

汉景帝为何会请周亚夫吃饭?背后有何政治目的?

汉景帝为何会请周亚夫吃饭?背后有何政治目的?

汉景帝刘启,西汉第六位皇帝,前157年—前141年在位。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有句古话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周亚夫曾是汉代两朝元老,战功赫赫,不论是治理军队,还是官至宰相,都是一位讲原则、讲规矩之人。但恰恰就是因为他的原则性,才出现了汉景...

蔺相如的一生对赵国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蔺相如的一生对赵国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大臣,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赵国将相失和的时候,廉颇瞧不上蔺相如。认为蔺相如并没有什么功绩,仅凭一张嘴,一阵巧言令色,就当到了宰相的高位,而且排位还在他廉颇的前面。廉颇觉得自己为国带病作战,出生入死,最后竟然比不上一个卖买嘴皮子的。所以扬言说,...

说昔日从朕诸将,皆老迈无用,刘备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说昔日从朕诸将,皆老迈无用,刘备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刘备是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刘备伐吴,攻打孙权,给关羽报仇,一路浩浩荡荡,势如破竹,孙权非常害怕,求和不成,派孙桓和朱然抵抗刘备,孙桓被关兴和张苞打的大败,损兵折将,溃不成军,关兴和张苞斩将立功,刘备这时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说了一句...

李成器是什么出身?他将太子之位让出是为了什么?

李成器是什么出身?他将太子之位让出是为了什么?

嫡长子继承制 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景云元年(710年)的一天,当唐睿宗李旦为了太子人选左右为难时,其嫡长子李成器主动辞让太子之位,要求立弟弟李隆基为太子。自古“无情最是帝王家”,皇子之间为了争夺皇位而骨肉相残的事例...

刘备死后诸葛亮是怎么掌握大权的 诸葛亮为什么不辅佐刘禅

刘备死后诸葛亮是怎么掌握大权的 诸葛亮为什么不辅佐刘禅

对刘备死后,为什么诸葛亮独揽国家大权,而不是辅佐刘禅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三国谁的谋略最高,恐怕首推诸葛亮了在,这个绝对没有人会反对的吧。然而公元223年,刘禅登基,蜀中大权全部落入诸葛亮手中。在诸葛亮的政策之下,蜀国的国力日益昌盛,仓库的粮食储备粮已经达到...

朱治: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勤于理事,自奉俭约,深为孙权所礼遇

朱治: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勤于理事,自奉俭约,深为孙权所礼遇

朱治(156年-224年),字君理。丹杨郡故鄣县人,汉末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治初为县吏、州从事等职,后随孙坚、孙策征战,累拜吴郡太守。孙策死后,与张昭等共尊奉孙权嗣位,为稳定江东局势作出了卓著的贡献。建安七年(202年),改授九真太守、行扶义将军。...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