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戚家军抗倭实纪:倭寇胆寒百姓爱戴的英雄部队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07-30)160

戚家军是明朝的一支很有名气的军队,戚家军赖以成名的,是严明的军纪,职业化的训练水平,东亚更先进的装备,百战百胜的战绩和高达十余万级的斩级记录。

戚继光(嘉靖七年1528年—万历十五年1588年),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明朝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初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调往浙江,招募新军进行训练,创立攻防兼宜的鸳鸯阵,在浙江、福建取得台州、横屿、平海卫、仙游等战役的胜利,基本荡除东南沿海倭患。隆庆二年(1568年)调往蓟州,加高加厚长城,修建空心敌台,创立步、骑、车、辎 重诸营,边境得以安宁。万历十一年(1583年)调往广东,后罢归登州,不久病卒。戚继光以捍卫边疆为己任,屡克强敌,战功卓著, 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等书传世。

自成军起,大小数百战未尝败绩。比较有名的大战有:嘉靖四十年台州之役,经新河、花街、上峰岭、藤岭、长沙等战斗,十三战十三捷,斩杀真倭三千余,烧杀溺毙无算;福建之役,总兵力六千,经横屿、牛田、林墩三战,斩真倭五千余级,其中横屿之战是一场精彩的步炮协同作战,先以火炮击沉倭寇战船并轰击倭寇大营,再以突击队强行登陆突破倭寇本阵,斩杀倭寇头领。嘉靖四十二年平海卫,经仙游、王仓坪、蔡丕岭四战,共斩杀真倭两万余,福建倭寇被一扫而空,另于广东剿灭勾结倭寇的海盗吴平,击败吴平手下的海盗三万余人,吴平逃亡海上。

隆庆元年,戚继光及其老部下三千人调往京师,督阵蓟辽,戚家军火枪队易步为骑,成为中国之一支火枪骑兵队。戚继光督阵蓟辽期间编练车步骑营三万。隆庆二年,朵颜部酋长董狐狸率蒙古铁骑三万入寇,戚继光以车营抵挡,自己率八千铳骑突袭董狐狸牙帐,大破朵颜三万铁骑,俘董狐狸 侄子长昂,董狐狸仅以身免,逼董狐狸扣关请罪;万历三年,长秃率兀良哈铁骑五万入寇,戚继光又率火枪骑兵队出塞包抄,一口气打垮五万蒙古骑兵,活捉长秃。

自嘉靖三十八年戚家军成军到万历十一年戚继光去职,戚家军击败的敌军总数超过十五万余,这在日久承平的万历中兴时期是很恐怖的战绩。

戚家军的威名并没有因为戚继光的去职而低落,以戚家军为种子的浙兵一直是明后期国防力量的主 力,万历朝鲜之役,浙兵首登平壤,立下头功,其中许多人还是戚继光的老部下,如攻克牡丹峰的老将吴惟忠。

戚家刀:

在中国古代讲究十八般兵器,人们最常听说的就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在这里面刀被排在了之一位,这说明了刀在战斗中的地位。在我们现在历史上留存下来的刀当中,最常见的就是明清时候的刀,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戚家刀。据说这种刀为戚继光所创,而且由于它的刀形很像日本刀,所以有人说这把刀是戚继光在抗倭战斗中仿制日本刀所造,那么所谓的戚家刀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十四、十五世纪的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发展到 *** 的明代。当时的明朝社会经济发达,尤其沿海地区由于多年没有战争,更是物产丰富,人民富足。但是当时隔海相望的日本,却正处于南北分裂、群雄割据的战国时期,各方诸侯武士相互征战厮杀,战败的一方就流亡海上。这些人对我国沿海富足的生活十分艳羡,于是就纠合部分破产农民和一些不法商人,到我国沿海走私兼抢劫,我国历史上称这些人为“倭寇”。

1556年,戚继光担负浙江一带的防倭军务。他进驻浙东不久,就在龙山与登陆的倭寇接上了之一仗。当时倭寇向西南方向进行骚扰。明朝的几路剿倭大军进行追剿,没想到误中埋伏,平时缺乏训练、军纪松懈的明军乱作一团。这时,只有戚继光统率的部队,遇变不惊,临危不乱,避免了明军的全军覆没。

戚家刀和倭寇武士刀的更大区别是;刀茎的不同。长度,宽厚都有所不同。

刀与柄的固定方式不同 日刀是靠目钉横穿目钉孔戚家刀多是尾铆

所谓戚家刀,狭义上是指戚继光军队里面所用的刀,广义上是指自戚继光以后明清(明中-清中)时期生产的这类类似戚继光改良后的刀姿的刀。

这类刀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倭刀的弧度样式,柄一般是直的或者前下弯,而不类似倭刀的后弯式,这是符合中国人的习惯的。

倭寇一般用的主要是日本刀和弓,其次是鸟铳等火器,其实弓和鸟铳应该不打紧,明军和抗倭军队也应该有这种装备,而且也不会落后。但是日本长刀就危险了,刀长约一米四左右,有长柄,其长度与重量大约是明军常用配刀的两倍左右,而且可以双手进行劈砍,而明军装备的就只能单手使用。

日本当时战斗都是小规模的,对武器的要求也就很高,造成许多日本武士对刀十分重视,日本当时的制刀技术也变得非常发达,他们在制刀的时候采用“包钢”技术,这样的刀刀身整体十分坚固。倒不是说明朝的制刀技术落后,其实日本的制刀技术大部分继承的是唐代的制刀技术,明朝时中国也掌握了“包钢”技术,不过由于这种 *** 造价很高,大规模的军队装备不起,所以只有一些将官配有这种好刀,而一般明军配备的是一种短单手刀,这种刀只有刀刃部分才是钢制,可以想象到两种刀对劈的惨痛结局。

戚继光为了改变装备的劣势,开始重新采用“包钢”技术,他仿制日本长刀锻造“戚家刀”。这种刀的刀身类似日本刀,不过长度要比日本长刀短小,资料显示是八十到九十厘米左右,而且为了适合明军的使用习惯,刀柄有一个向下的弧度,一般所说是单手的,有的资料也说单双手皆可操控,这使得明军在兵器上拥有了对抗能力。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007/328452.html

“戚家军抗倭实纪:倭寇胆寒百姓爱戴的英雄部队” 的相关文章

刘楚玉是什么出身?历史上有哪些关于她的故事

刘楚玉是什么出身?历史上有哪些关于她的故事

南朝宋,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一个朝代,是正统王朝,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公元420年,承袭东晋,时间来到刘裕建立的南朝宋。南朝宋(420—479年)在南朝4个政权中,是疆域最大、实力最强、统治年代最长的一个政权,历4代8帝,共60年。短短60年,换了8位皇帝,而且,其中有6位...

李文忠是什么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李文忠是什么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李文忠,明朝开国六王,名将,中国古代十大勇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都说朱元璋疑心很重,到底是真是假?朱元璋从草根逆袭成明朝开国皇帝,坐上皇位之后,他开始大肆屠杀开国功臣。“明初四大案”曾轰动全国,而因这四起案件受到诛杀、牵连的王公大臣就有十多万人。有句话叫“虎毒不食子”,他的亲外甥李...

明朝时期郑和为何要七下西洋?真相是什么

明朝时期郑和为何要七下西洋?真相是什么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郑和下西洋绝对可以算得上是重彩的一笔,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明朝有一项壮举不得不提,那就是郑和下西洋。郑和为何七下西洋,他都到过哪些地方,朱棣此举的背后有何深意呢?总的来说,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夹杂着明朝的政治和经济目的。郑和下西洋,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

郭从谦是什么出身?李存勖的死跟他有何关系?

郭从谦是什么出身?李存勖的死跟他有何关系?

在古代,伶人大多身份低微。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同光四年(926年),后唐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发动兵变,率领全副武装的部下对兴教门发动了突袭。郭从谦同守卫皇宫的禁军大战,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攻破兴教门,杀死了“战神天子”李存勖。郭从谦只是一个小小的指挥使,为何能轻易除掉久经沙场的皇帝李存勖呢一,跟随...

乐毅一口气攻下齐国70多座城池 战国四大名将为何没有他的位置

乐毅一口气攻下齐国70多座城池 战国四大名将为何没有他的位置

乐毅带领五国联军,攻下齐国70多城,为何不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战国有很多名将,四大名将的叫法,也只是《千字文》里的一家之言罢了。《千字文》中是这么写的: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简单的意思就是说,白起、王翦、廉...

历史上霍光成掌权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上霍光成掌权是如何做到的?

霍光,位居“麒麟阁十一功臣”之列,手握汉朝的政治大权。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汉武帝为了能让年幼的儿子坐稳江山,可以说煞费苦心,他做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巫蛊事件,对太子刘据的党羽进行了地毯式的清理打压。说这个话,并不是说他要故意杀自己儿子,而是因为刘据已...

王忠嗣的一生有什么贡献?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王忠嗣的一生有什么贡献?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王忠嗣被誉为盛唐第一猛将,玄宗皇帝的养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天宝五年(746年),王忠嗣兼任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当时唐朝只有十个节度使,王忠嗣一人能节制四镇,比深受唐玄宗信任的安禄山也多过一镇,可以说是唐朝最牛节度使。可是不久之后王忠嗣就被唐玄宗免职,最...

刘邦和刘备之间相差多少辈 两人之间是什么关系

刘邦和刘备之间相差多少辈 两人之间是什么关系

还不知道:刘备与刘邦究竟是什么关系,二人相差了多少年多少辈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高祖刘邦,字季,沛丰邑中阳里人。其出生于约公元前256年,于公元前195年崩逝,享年六十一岁。其不仅是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更是汉民族与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不仅在军事、政治等方面具...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