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仗萨尔浒之战把位列强国的中国打退几百年
如果现在是套路的时代,我想几百年前也要讲究套路,特别是打仗。众所周知,从宋朝开始,就经常看到文人指挥战场的局面,士兵们打的好,这位文臣就能青史留名了,士兵们打的不好,那保准是非战之罪了,意思就是——不是本官打仗不行,是敌人太强了,反正就是这个锅,本官不背。
当然了,如果咱们好好研究,就会发现许多场仗,都是文官在瞎指挥了。现在咱们梦回明朝万历年间,看一场文人指挥,结果自然崩的战役。
这场战役是很让人心痛的,因为这次败仗是让满清得到了江山、统治中国的关键战役。这场战争的名字叫萨尔浒之战。
现在简单介绍一下双方指挥官,满清这边,不对,当时叫后金,大名努尔哈赤,性格很坚毅,从奴才到开国皇帝,他的人生非常励志;而明朝这边,指挥官是杨镐,估计大家都没听过,号风筠,商丘人,万历年间进士。这厮可谓是文臣的命,名将的心,然而指挥能力却不行,还在明朝版朝鲜战争输给了日本人,甚至谎报军情,也不知道怎么捞到经略辽东的位置,可见他打仗不行,人际关系经营的不错。
兵力方面,明军有十一万人,后金这边有六万人,但后金都是精兵。拼一拼以兵力优势,说不定明朝还能赢。但咱们的大明朝摊上了一个喜欢玩套路,又玩的很糟糕的指挥官。这厮居然分兵,把十一万大军分成四路,分别是马林,李如柏,杜松,刘铤,估计在杨镐眼里,这次战斗跟剿匪差不多,属于严重高估我方,严重低估敌方,不输才怪呢。
虽然指挥官不行,但这时候的明军还很有血气,该打的时候绝对不怂。在杨镐的指挥光环影响下,将士们也以为这次打仗很简单,于是杜松为了抢头功,带着六万精锐孤军深入。然而之后他也发现不对了,因为他遇上后金的全部军队,处于劣势的他,只能死战不休,最终战死沙场。
杜松一阵亡,能打的明军就更少了,而刘铤又中了后金的阴谋,带着少量部队,深陷重围,但他也不做汉奸,拔刀就义。
可以看到的是,在杨镐指挥下,明军四路大军被努尔哈赤分别击溃,一片混乱的辽东就落入了后金手里,王朝基业就此形成。
指挥出问题,受罪最多的还是士兵和百姓,他们浴血奋战,却一点也看不到希望,他们稀里糊涂地败了,他们的阵亡,也没有任何意义,而他们后面的辽东百姓也遭受后金的迫害。
这场最让人心疼的战役落幕了,如果明军赢了,或许中国的火器时代会一直延续下去,明朝人虽然发明不出强大的火器,但他们会学习外国来的技术;如果不是满清统治中国,中国军队也不会抛弃先进的科技,或许也就没有近代的耻辱······如果这场战役赢了,会有很多很多的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