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华匈战争之铁血大秦是如何崛起的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08-01)130

公元前362年,一位来自卫国的年轻人,在看完秦国君主所下达的招贤令后不久,便舍弃了自己已经居住多年的强国魏国,而步入了那个在当时世人眼里是穷国、弱国的秦国。这位年轻人则叫做公孙鞅,今年刚刚34岁,同时也是卫国国君的后裔,所以,更多的人又称呼他为卫鞅,只因卫国是小国,所以在成年后便离开了故国,开始了游历天下,而这一次进入秦国,或许是卫鞅的一时想法,又或许是卫鞅早已下定的决心,我们都不得而知了,但我们能知道的是,正是因为他,那个贫弱的秦国,开始一步一步走上了崛起之路,而整个中国文明,也因为他所发起的变革,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孝公善之。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乃拜鞅为左庶长。其事在商君语中。《史记·秦本纪》

其实,关于卫鞅能够在秦国真正开始变法,远非太史公在《史记》中叙述的如此的简单,别的不说,单论卫鞅所进行的改革中的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就绝对会引起整个秦国贵族的仇视,换句话说,卫鞅所要推行的这项制度,就等于是与整个秦国的权贵阶层进行对抗,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整个秦国的权贵阶层几乎就等于是整个秦国,由此可见,卫鞅所要进行改革之艰难,然,终究此项改革还是通过了,其实,更大的原因还是在于秦孝公对于卫鞅的绝对支持,尽管如此,但笔者还是坚信这其中必然还是经过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斗争。同时,关于太史公在记录商鞅变法中所用的“百姓苦之”的言词,笔者其实是很不同意的,什么是百姓?什么叫百姓因为卫鞅的变革而很痛苦?难道,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是不对的吗?难道在卫鞅所进行的改革中最为造福百姓的废除奴隶制度是不应该的吗?所以,在笔者看来,与其说是百姓苦之,不如说是贵族苦之,诚然,卫鞅所进行的改革中,的确有很多严酷的法律对百姓有很大的伤害,可是,难道就能因此说卫鞅的改革是对百姓不利的吗?无论是刚才的那个废除奴隶制度,还是后来的施行军功制度,在笔者看来,卫鞅的改革对于百姓来说都是具有极大好处的,而且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华匈战争之铁血大秦是如何崛起的

纵观整个春秋战国时期,的确有是思想文化的一个爆炸时期,诸子百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谓一时之胜也,然,却不能因此而改变春秋战国时期依然还是奴隶制社会的本质,即使是当时的上层建筑有多么多么的好,可是当整个基层民众还只是由奴隶组成的社会,即使再发达,也不过是一个空有其表的黑暗社会,正如现人有很多在夸赞古代希腊社会时,却很少有人去重视即使是在希腊最为发达的雅典城邦,也依然还是一个奴隶制社会,所谓的民主,所谓的文化繁荣,都是建立在广大痛苦而毫无地位和生存权的奴隶的血泪之上,无疑,在笔者看来,这都是很不应该的,当然,这也是因为我们现人在读历史的时候,自然而然所做的选择,可是,笔者要说的是,那些人所生活的空间和我们现人都一样,我们和那些人都只是人类历史中的一个时间段,无所谓高低贵贱,不能仅仅因为我们的需要,而否定那个时代最基层人们生活的苦难,所以,这也是笔者要着重讲述为何商鞅变法的原因。

而在笔者看来,那个时期,发生在秦国的这场变革,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非常伟大的一次变革,原因何在?在当时全世界都笼罩在奴隶制的锁牢之下,却唯独那个时期的秦国成为了更先的突破点,也就是说,在秦国颁布彻底废除奴隶制之后,在理论上,在当时的中国西部地区,已经,没有奴隶这个阶层的存在了,当然,在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毕竟任何改革的效果都是需要时间进行催化的,但是毫无疑问的便是,秦国开了一个好的口子,正是秦国告诉了天下人,原来,奴隶也是可以成为正常国人的,原来,奴隶制也是可以废除的,而后,卫鞅的改革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军功制便可以真正开始实施,如果说,废除奴隶制的意义是在于彻底解脱广大人民群众在灵魂和身体上的束缚,那么,军功制的施行,便是等于给予了广大人民了一个成就自己人生梦想的希望,何谓军功制,通俗了讲,就是说,不依靠家世的显赫,也不依靠他人的帮助,全凭你自己个人的实力,斩杀敌人一颗首级,便可被 *** 授予爵位以及田宅,而只要斩杀的敌人越多,你建立的功绩越高,那么你能达到的地位也就越高,一句话,只要你行,在秦国,你就可以成就你的梦想。无疑,正是这项制度的实施,将整个秦国底层人民的积极性彻底的激发了出来。然而,话又说回来,一个国家的利益蛋糕就是那么大,以前的底层人民都是奴隶,都是没有自由和地位的奴隶,所以整个秦国的一切利益都是由那些传承上千年的贵族所掌握,可是,如今,底层人民在卫鞅的变法下,已经成为了拥有自由和地位的新国人,只等以后随着时间的变化,新国人必然可以通过参与战争而不断得到更多的利益,可是贵族呢?难道贵族就真是甘心把利益给予新国人吗?

这样,一场针对卫鞅的阴谋便随即开始了,当然,这其实更是一场旧贵族对于商鞅变法釜底抽薪的一次攻击。

鞅之初为秦施法,法不行,太子犯禁。鞅曰:“法之不行,自於贵戚。君必欲行法,先於太子。太子不可黥,黥其傅师。”《史记·秦本纪》

在史书中,这次的阴谋应该算是一次偶然现象,可是,真的是偶然现象吗?如果真的就是如同太史公所写的一个偶然现象的话,可为何会引发那么大的政治风暴,事实上,历史的经验已经告诉了我们,分析任何一个政治事件的真相,我们只需要分析在此次事件中谁是更大的收益者,就基本上能推断出此次事件的幕后黑手究竟是谁。应该说,此次事件的爆发点在于太子犯禁这件事,当然,关于太子究竟是犯了什么错,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我们能知道的就是,此次太子的确触犯了卫鞅所颁布的新法,那么,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卫鞅会如何处理这件事,如果处罚了重了,或者是直接就按新法来办,无疑,会直接作用到作为秦国的继承人太子的身上,而太子作为秦孝公的儿子,而秦孝公更是卫鞅变法的最有力的支持者,或者说,如果没有秦孝公,就根本不能有现在执掌大权的卫鞅,所以于情于理,都不能重罚,但是,如果此次卫鞅不严格按照新法执行,那么以后再有类似事件,就完全有可能被扯到太子身上,如此便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而卫鞅的变法运动,无疑就有彻底失败的威胁,关于这点,笔者就不信卫鞅不明白,所以,要想继续变法,要想继续实现自己的梦想,卫鞅只能严格按照新法执行;但是,这就有新问题了,如果说从前之事都仅仅只是触及到了普通贵族之上,可此次事件可就是真正针对到了秦国更大的贵族秦孝公身上了,一旦,到时候,秦孝公因为此次事件而动怒,重罚了卫鞅,无疑整个变革活动便是到此终止了,所以说,无论商鞅执行还是不执行,都对于新法能否继续具有很大的威胁,而到时候变法一旦终止,从前实施的条例,就有可能全部废除,于是,奴隶制重新建立,军功制彻底废除,于是,贵族依然是秦国的唯一主宰,依然是利益蛋糕的更大掌控者,说到这,无疑大家都应该明白了,旧贵族就是此次事件的更大受利者,而整个秦国、秦孝公以及商鞅则都是失败者,所以说,此次事件的更大幕后黑手,完全就有可能是旧贵族集团,而作为此次事件中的太子,也就是后来的秦惠文王,则应该是无辜的,当然,也说不定,但是,从后来秦惠文王执掌秦国大权后,依然坚持新法,坚决与旧贵族斗争的结局来看,此次事件的发生应该不是太子的本意。

华匈战争之铁血大秦是如何崛起的

那么,此次事件的最后结局是什么呢?从历史上来看,此次事件的结局可以说是直接引发了一场非常大的政治风暴,首先是秦孝公在此次事件中坚决站到了卫鞅这一边,而后卫鞅严格执行新法,先是斥责了太子,而后处罚了作为太子傅的公子虔,而这位公子虔可不是常人,此人不仅是秦孝公的长兄,还是秦国军方的高层,同时另外一人公孙贾更是秦国两代辅政老臣,但是,即使是如此,卫鞅依然还是严格的执行了新法中规定。正如《战国策》中所记载的“姚本太子犯法,刑之不赦,故曰:法及太子,并罪其傅。刻其颡,以墨实其中,曰黥;截其鼻,曰劓也。鲍本墨涅其颡,曰黥;截鼻,曰劓。太子犯法,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在这里就要向大家解释一下“黥、劓”这两字的含义:黥,古代一种刑法,用刀刺刻犯人的面额,再涂上墨,也叫“墨刑”;劓,会意。从刀,从鼻。刀割鼻子。本义:劓刑。割鼻的刑罪,古代五刑之一。

事实上,此次事件的结局,对于整个秦国的震撼是相当强烈的,自春秋以来便有刑不上大夫的惯例,然而秦国新法却将宗室贵族一律按新法严惩,无疑绝对是非常震慑人心的,而后,秦国新法便几乎再无阻挠,彻底在秦国展开。而此事件的之后影响则有,如《史记·秦本纪》中所记录的:於是法大用,秦人治;而如《战国策·秦策》中记载的则有:期年之後,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总之一句话,经此之后的秦国,新法施行已经是势在必行了,而秦国的崛起,无疑也是走上了快车道了。

由此,在一系列的争斗之下,旧贵族以暂时失败而停止,遂秦国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十九年,天子致伯。二十年,诸侯毕贺。秦使公子少官率师会诸侯逢泽,朝天子。二十一年,齐败魏马陵。二十二年,卫鞅击魏,虏魏公子卬。封鞅为列侯,号商君。《史记·秦本纪》

就在卫鞅入秦的第十九年,那个贫弱的秦国,终于再一次被周天子封赐为伯,何谓伯?即为霸主之意。终于,那个称霸西方的秦国,再一次崛起了,而这一次,从孝公三年开始变法到孝公十九年称霸为止,秦国崛起仅仅用了十六年的时间。三年后,秦国更是趁着魏国与东方诸国作战之际,起兵攻魏,再一次取得大胜,甚至生擒魏国统帅公子卬,而也就这一年,卫鞅受封列侯,如史书中记载的“商州商洛县在州东八十九里,鞅所封也”,于是世人便皆呼卫鞅为商君,而后人则也多称呼卫鞅为商鞅。

华匈战争之铁血大秦是如何崛起的

就是在这短短的二十年里,一个原本是四处游学的士子,却成为了一方诸侯,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传奇;而秦国,这个原本贫困的西部大国,也真正成为了雄霸中国西方的强国。的确,当时看,这场席卷秦国的变法只是单单是成就了一个卫鞅和一个秦国,但是,从长远来看,这场空前伟大的变革运动,注定将要席卷整个中华大地,注定整个中国的奴隶制将彻底瓦解,一个崭新的时代将要重新到来。

究竟未来,这个首先废掉奴隶制的国家,会迸发出何等巨大的力量,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008/328890.html

“华匈战争之铁血大秦是如何崛起的” 的相关文章

王濬:西晋时期名将,促成了西晋灭东吴之战

王濬:西晋时期名将,促成了西晋灭东吴之战

王濬(207年~286年) ,字士治,小名阿童,弘农郡湖县人。西晋时期名将。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濬出身世家,博学多闻,容颜英俊,多谋善战。举秀才出身,起家河东郡从事。泰始八年(272年),担任广汉太守,平定益州叛乱,迁益州刺史。利用长江上游地势之利,修造...

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是什么样的 正史和演义是一样的吗

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是什么样的 正史和演义是一样的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在蜀汉是什么地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诸葛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智者的代表人物,也是知名度最高的历史人物之一。关于诸葛亮的事迹,大多数中国人都耳熟能详,比如著名的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赤壁。不过,实际上这些故事都是出自小说《三国演义...

廖立:三国时期蜀汉重要谋臣,得知诸葛亮死讯后郁郁而终

廖立:三国时期蜀汉重要谋臣,得知诸葛亮死讯后郁郁而终

廖立(生卒年不详),字公渊,武陵临沅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要谋臣。被诸葛亮评价为“楚之良才”,与庞统相提并论。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备的荆州南部三郡(长沙、桂阳、零陵)被吕蒙偷袭后,廖立脱身奔归刘备,刘备不责备廖立,任他为巴郡太守。刘禅继位后,廖立自恃奇才,公然批评刘备、...

李自成百万大军输给十几万清军 李自成是怎么输的

李自成百万大军输给十几万清军 李自成是怎么输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自成的百万大军,败给十几万清军,这是为何?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品鉴历史文化,揭秘背后真相!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文章,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李自成的百万大军,为何会败给十几万清军?1643年年底的时候,李自成率领顺军去攻打西安...

曹操控制汉献帝嫁一个女儿就好 曹操为何把三个女儿都送过去

曹操控制汉献帝嫁一个女儿就好 曹操为何把三个女儿都送过去

还不知道:曹操控制汉献帝,派一个女儿就够,为何把三个女儿都送了过去?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以前的时代背景中,女子向来就是被用来交换利益的工具,曹操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都嫁给了汉献帝,也是为了换取自己想要的利益。但是那时候的汉献帝其实就是一个傀儡皇帝,曹操送去一个女儿...

邓芝:蜀汉重臣、将领,性格正直简单,不刻意修饰情绪

邓芝:蜀汉重臣、将领,性格正直简单,不刻意修饰情绪

邓芝(178年-251年),字伯苗。义阳郡新野县人。东汉名将邓禹之后,三国时期蜀汉重臣,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邓芝早年曾被预言能位至大将,后被刘备任为郫令,升迁为广汉太守。因任官公廉且有治绩,被征入朝为尚书。刘备逝世后,奉命出使吴国,成功修复两国关系,并深...

历史上唐玄宗与李亨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上唐玄宗与李亨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李亨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和皇后杨氏生的第三个儿子, 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唐朝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七月,皇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为帝,改年号为至德元年,李亨就是后来的唐肃宗。李亨称帝时,他的父亲、唐玄宗李隆基并没有退位,也没有诏书许可李亨称帝,也就是说,李亨是...

杭州将军是什么官职?雍正帝为何会调任年羹尧去担任?

杭州将军是什么官职?雍正帝为何会调任年羹尧去担任?

胤禛是情仇第五位行第,年号雍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对年羹尧已经非常不满,准备打击他。当时雍正已经把打击年羹尧的想法付诸行动。先是,年羹尧弹劾四川巡抚蔡珽。但是雍正却不听年羹尧的弹劾。本来蔡珽是有罪的,但是雍正却认为...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