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诸葛亮喊着将汉室还于旧都,为何没有把长安作为战役目标?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08-04)210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诸葛亮要让汉室还于旧都,为何在北伐中,始终没把长安作为目标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诸葛亮执掌蜀汉政权后,为了实现匡扶汉室的理想,对曹魏发动了五次北伐。虽然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北伐都未能成功,但是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让世人敬佩。纵观这些北伐,我们会发现,虽然诸葛亮的口号是将汉室还于旧都,但是他却始终没有把长安作为战役目标,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诸葛亮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诸葛亮虽然自比管仲乐毅,但是他真正指挥战争的时间并不长。诸葛亮的祖上曾经担任过汉朝的司隶校尉,自然家学中有军事方面的知识传承。诸葛亮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自然拥有了很深的军事造诣,为他以后指挥战争奠定了理论基础。

但是,由于刘备手下拥有关羽、张飞、马超这些一流的武将,缺乏的是治国理政的人才。因此,刘备将诸葛亮当作萧何一样使用,尽量发挥他治国理政的才干,没有让他亲自指挥作战。诸葛亮治理地方,编组训练军队,调配后勤资源,使得刘备作战足食足兵,没有后顾之忧,很快就打开了局面,取得了跨有荆益的战果。

诸葛亮喊着将汉室还于旧都,为何没有把长安作为战役目标?

但是在夷陵之战后,蜀军连遭败绩,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大批精锐人马和各级指挥员都丧失殆尽。诸葛亮在白帝城接受托孤后,就肩负起重整军队的重任。在他的努力下,重建了十万蜀军,诸葛亮亲自率领他们走上了北伐战场。

我们看诸葛亮的五次北伐,就会对诸葛亮的指挥才能有所了解。诸葛亮拥有深厚的军事造诣,在理论上超越当时的将领一筹。他编练军队得心应手,训练出的军队戎阵整齐,号令严明。但是在战争初期,诸葛亮和他的军队都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那就是缺乏丰富的实战经验。这种实战经验只能依靠作战取得,理论上的经验是靠不住的。

因此,在前三次北伐中,诸葛亮先后遭受了挫折。但是这些挫折也丰富了诸葛亮的实战经验,使得他的军事指挥艺术发生了质的飞跃。从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开始,在他的出神入化的指挥下,得到实战锻炼的蜀军打得魏军节节败退,进不敢战,退不敢追。可惜天不假年,诸葛亮英年早逝,未能实现他的理想。

二、不攻打长安,是因为客观条件不允许。

诸葛亮的五次北伐,都没有把长安当作战役的目标,这是因为无论从自然条件还是蜀军的能力上,这样做都是不现实的。在历史上魏延曾经向诸葛亮进献“子午谷奇谋”,想要从子午谷奇袭长安,遭到了诸葛亮的拒绝。这是因为诸葛亮明确知道,袭取长安既没有意义,也不现实。

诸葛亮喊着将汉室还于旧都,为何没有把长安作为战役目标?

首先,由于长期的战乱,长安已经失去了关中战略要地的地位。在东汉时期,朝廷将都城定在洛阳。失去了政治中心地位的长安,经济发展也受到了影响。到了董卓时期,东汉朝廷迁到长安,不但没有给长安带来繁荣,反而带来了一场又一场的战争。

就在这一次次的战争中,长安遭受了很大的破坏。整个关中地区荆棘遍地,荒无人烟。长安这座巨大的城市,失去了居住的百姓,沦为了一座死城。它空有巨大的城市,却城墙崩塌,处处防御空虚,无法防守。再加上供给困难,更是给防守者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可以说,长安是防守者的恶梦,它就是一个巨大的包袱,易攻难守。诸葛亮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他是不可能去接下这个包袱的。因为即便是蜀军拿下了长安,蜀军仅仅才十万人马,为了守卫长安就要把大部分军队投入进去。再加上关中千里平原,蜀军无法制约以骑兵为主的魏军行动,使得自己陷入孤立被困的局面。诸葛亮是不会做出这种得不偿失的行动的。

其次,从实战经验看,诸葛亮是不会采取与曹魏进行城市攻防战的作战方式的。要攻打长安这样的巨大城市,就要进行长时间的城市攻防战。而这种作战能力,是蜀军所欠缺的。在第二次北伐时,诸葛亮对陈仓发动进攻,就是为了检阅蜀军的这种能力。

从实战表现来看,结论是令人失望的。数万蜀军攻打千余魏军据守的陈仓,用尽了一切手段,经过二十多天的激战,居然没有攻打下来。这场战斗,让诸葛亮清楚认识到蜀军的实力,对于迅速拿下长安是力不从心的。如果战争转入持久状态,前有长安,后有魏军援军,蜀军是无法取胜的。因此,在诸葛亮的北伐过程中,仅在第二次北伐中对陈仓进行过攻城战,再也没有攻城的行动。

第三,诸葛亮真正的作战方针。由于关中平原和蜀魏两军的特点,诸葛亮经过多次战役试探,决定了最终的作战方针,那就是以野战为主,消灭魏军主力,然后再席卷关陇。如果消灭了魏军主力,长安也就唾手可得了。

诸葛亮喊着将汉室还于旧都,为何没有把长安作为战役目标?

由于蜀军缺乏实战经验,也缺乏久经沙场的骨干,诸葛亮为他们量身定制了作战方式,那就是防守反击的方式。在作战中,以诸葛亮“八阵图”训练出来的蜀军,先以顽强的防守挫败敌人的进攻,然后再抓住敌人的破绽进行反击。这种方式让魏军防不胜防,屡遭败绩,连王双、张郃这样的悍将都被蜀军杀死。

从第四次北伐开始,诸葛亮的这种作战方式就已经成熟起来。面对战斗力越来越强的蜀军,魏军只得采取坚守不战的策略。虽然曹魏君臣自诩说是他们制订了周密的计划,要先消耗蜀军的粮草,利用蜀军后勤供应的困难,在蜀军粮草耗尽撤退时,再追击破敌。

这个计划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发挥了点作用,可是在追击诸葛亮的时候,魏军却遭到了惨败,名将张郃命丧沙场。等到了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时,魏军就再也不敢出战,任凭诸葛亮在他们的大营前进行屯田。如果不是诸葛亮病逝,战争的结局还不知道怎样。

因此,在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时,司马懿讽刺诸葛亮不是勇者,不敢直插他的后方攻打长安,也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在诸葛亮的以野战破敌的战术方针下,长安根本就不在诸葛亮的作战目标之中。

结语:

诸葛亮的五次北伐中,从来没有把长安作为战役目标。这是因为长安遭受长年战乱,已经失去了战略要地的地位。诸葛亮攻下长安既没有意义,还给自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需要把大部分蜀军投入进去。再加上关中千里平原,以骑兵为主的魏军能够纵横穿插,把长安置于被围困的境地,加重蜀军的不利态势。

再加上蜀军缺乏攻坚能力,难以迅速夺取长安。如果形成相持局面,对蜀军十分不利。因此,诸葛亮为蜀军量身定制了防守反击的作战方式,采取野战击破敌军主力的作战方针。如果歼灭了魏军主力,关陇自然就收入囊中了。可惜魏军坚守不战,再加上诸葛亮英年早逝,使得他的作战方案没能达成。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008/329374.html

“诸葛亮喊着将汉室还于旧都,为何没有把长安作为战役目标?” 的相关文章

李渊作为唐朝开国皇帝 李渊真的是靠儿子的无能之辈吗

李渊作为唐朝开国皇帝 李渊真的是靠儿子的无能之辈吗

对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只是一个靠儿子开国的无能之辈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提到唐朝历史的时候,很多人想到的就是有着“天可汗”之称的李世民。虽说他只是唐朝的第二个皇帝,但其开创的贞观之治却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唐局面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无论是其在当时的影响力,还是后世...

九子夺嫡雍正艰难上位 雍正的8个兄弟是如何阻挠的

九子夺嫡雍正艰难上位 雍正的8个兄弟是如何阻挠的

对清朝的九子夺嫡,雍正上位的艰辛路,8个兄弟是如何阻挠他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你们要是问我大清历史上同一个生母但关系最不好的一对兄弟是谁的话,那不用多说一定就是胤禛和胤禵了!我们都知道其实这两位阿哥的母亲都是德妃,按道理来讲他们两个人之间应该比和别的皇子更亲...

杨戏: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为人疏阔简略,忠诚宽厚

杨戏: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为人疏阔简略,忠诚宽厚

杨戏(?-261年),字文然,犍为郡武阳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早期担任督军从事、相府主簿。受到大将军蒋琬的器重,历任护军、监军、建宁梓潼二郡太守、射声校尉。为人疏阔简略,忠诚宽厚。酒后对姜维有傲弄之言,坐罪罢免。景耀四年,去世,著有《季汉辅臣赞》。...

朱元璋把皇位传给朱允炆都没有给朱棣 朱元璋出于什么考虑

朱元璋把皇位传给朱允炆都没有给朱棣 朱元璋出于什么考虑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曾想传位于朱棣,为什么又改变了计划?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朱元璋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朱棣,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孙子朱允炆呢?先说答案俩原因。第一呢,是因为长子继承制所限,这朱棣,他既不是长子,也不是马皇后所生。靖难之役后,朱棣干的第一件事儿就是修改...

关羽败走麦城时路过马超封地 马超为何没有出手救人

关羽败走麦城时路过马超封地 马超为何没有出手救人

对当年关羽败走麦城,恰好路过马超的封地,为啥马超不救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到英雄好汉,便要提到一本名著了,没错,那就是《三国演义》。书中虽说在描述战争的情节占比很大,但也侧面描绘和突出了三国各路好汉的英雄形象,比如刘备、张飞、周瑜、诸葛亮、司马懿等这些人物,他...

陆贾是什么人?他与刘邦的关系怎么样?

陆贾是什么人?他与刘邦的关系怎么样?

在我国古代,辩士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陆贾满腹经纶,能言善辩,深得刘邦赏识,承担出使游说各路诸侯重任,被誉为“有口辩士”。在刘邦攻取武关前,陆贾奉命与郦生深入虎穴,游说秦军将领,代表汉王承诺:只要秦将按兵不动,必定给予秦将丰厚赏赐。刘邦趁秦将举...

邠国大长公主:宋太宗赵光义第三女,出家为尼,法号圆明

邠国大长公主:宋太宗赵光义第三女,出家为尼,法号圆明

邠国大长公主(?-983年),宋太宗赵炅第三女,生母不详。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八月出家为尼,法号圆明大师。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五月去世。至道三年(997年)五月,宋真宗追封曹国长公主。景祐三年(1036年)二月,宋仁宗追封曹国大长公主。元符...

一代才女辛宪英,她的一生有何故事?

一代才女辛宪英,她的一生有何故事?

正所谓沙场立功男儿本色,在古代虽然女子地位不高,但是也诞生了很多出色的女性。有命运坎坷的乱世佳人;有风华绝代的才情女子;也有征战沙场的女中豪杰,她们在男权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价值,她们的故事也广为流传,在历史长河中留给后人一段精彩篇章。历史网小编今天要给大家带来的便是一个奇女子,她从黄巾之乱活到了司...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