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初张飞不被部下杀害,刘备能打赢夷陵之战吗?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飞之死破坏了刘备的伐吴计划,如张飞不死,能打赢夷陵之战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蜀汉建立之后,刘备首先面临的战略选择就是伐吴和伐魏。当时曹魏篡夺了汉室江山,是蜀汉的死敌。而东吴则在荆州之战中,背信弃义偷袭夺取了荆州,杀害了关羽。刘备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后,终于决定伐吴。但是,在伐吴之前发生的一件事打乱了刘备的计划。他手下的大将张飞被部下杀害,携带他的首级投奔了东吴。那么,张飞的死对夷陵之战产生了什么影响?张飞如果不死,刘备能打赢夷陵之战吗?
一、张飞之死的经过。
张飞是刘备手下屈指可数的猛将,史书上记载他雄壮威猛,亚于关羽。曹操的谋士程昱等都称关羽与张飞都是万人之敌。他在刘备的手下屡建战功,尤其是在夺取益州和汉中的战役中,他表现出了过人的武勇和指挥才能。在战争中,他击败了包括张郃在内的许多曹军将领。因为他的表现,张飞也被古人选入武庙七十二名将的行列。
张飞是刘备的得力助手,在《隆中对》战略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刘备在夺取益州的时候,就开始为下一步北出秦川做准备。他将张飞、诸葛亮和赵云等一大批军政人才调到益州,其中的张飞和他的部下,也成为刘备北伐的主力。
在夺取汉中后,刘备选择汉中太守的时候,挑选了魏延。这很出乎包括张飞在内的大部分蜀军将领的意料之外。但是,刘备这样做是有着他的目的。刘备将张飞和他的上万部下放置在阆中,是作为自己的机动军队使用的。张飞和他的部下随时可以用在各个战线上,而不是单纯担任某一个地区的固定任务。
刘备登基后,对张飞又进行了升赏。他封张飞为车骑将军,西乡侯,领司隶校尉。在关羽已经去世的情况下,张飞已经成为蜀汉执掌军权的更高将领。刘备决定发动夷陵之战前,一定也征求了张飞的意见。从张飞的行动来看,他是支持伐吴的。
在伐吴前,刘备部署张飞率领万人从阆中到江州与刘备会师,一起发动伐吴的战争。可是刘备没有等到张飞的军队,却等到张飞的部下写来的表章。刘备没有看表章,就悲痛地说,“噫,飞死矣。”这是因为张飞的部下写来表章,说明张飞出现了意外。张飞在临出发的时候,被他的部下张达、范强所害。他们还拿着张飞的首级,顺流而下投奔了东吴。
二、张飞之死对夷陵之战的影响。
后人在评点张飞之死的这个事件的时候,曾经说过,张飞一死,蜀军可以无出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张飞的死对蜀军的影响很大,蜀军就算出兵也必然会遭到不利。与其这样,还不如不发动伐吴之战为上。
从这个观点就可以看出张飞对夷陵之战的影响了。张飞的参战,直接影响到了夷陵之战的成败。这是因为,在当时,关羽、黄忠已死,马超生病,赵云反对伐吴,张飞成为了赞同伐吴,并且被刘备信任的大将。因为张飞之死,使得刘备的作战部署遭到了严重的影响。
张飞按照刘备的部署,是要率领一万人马从阆中到江州与刘备汇合的。张飞率领的这一万人马,是久经沙场的精锐。他们经历过益州之战和汉中之战的考验,取得过夺取江州和击败张郃的胜利。这支精锐之师有着强大的战斗力,尤其擅长山地作战。
在刘备伐吴的军队中,张飞肯定是担负着先锋的任务。他要担负前敌作战指挥的任务,直接与吴军交锋。在刘备出兵前,黄权曾经向刘备进言,认为刘备亲自在前敌指挥作战不妥,自己愿意担任前锋,让刘备坐镇后方指挥。刘备拒绝了黄权的建议,这是因为黄权的能力不足以击破吴军,他将希望寄托在了张飞的身上。
可是由于张飞之死,使得刘备没有了可以依靠的大将。他不能将前锋放心地交给黄权,只能自己亲自指挥。在引诱吴军出战的时候,他派吴班带领老弱军队在平地安营挑战吴军,自己却率领精锐埋伏在附近的山谷,企图袭击吴军。从这些军事行动来看,刘备的指挥位置过于靠前,已经超出了主将的范围。
这一点被吴军主帅陆逊敏锐地发觉了。在他与刘备长期相持之后,刘备“兵疲意沮,计不复生”。陆逊在决定反击的时候,专门挑选了蜀军的要害发起攻击。陆逊以火攻击破蜀军,率领吴军死死盯住刘备的所在发起进攻。刘备在兵败之后,遭到吴军的穷追猛打,根本没有喘息之机来挽回形势。
由于刘备所处的情况,蜀军中的很大一部分兵力并不是被吴军打败的,而是没有得到刘备的命令遭到了失败。这些军队不是自行溃散,就是被吴军各个击破。刘备在最窘迫的时候,居然被吴将孙桓率领百余轻兵阻击于隘路。蜀军的惨重损失,与刘备的用兵错误有着直接关系。如果张飞不死,刘备就不会犯下这样的错误,蜀军也不会失败得这么惨。
三、张飞不死,刘备能否能打赢夷陵之战。
那么,如果张飞不死,蜀汉采取张飞在前,刘备在后的稳妥阵型,是否就能够打赢夷陵之战吗?如果我们从当时的情况进行分析,刘备取得夷陵之战胜利的概率还是很大的。这是因为,东吴在夷陵之战中,有着自己无法克服的困难。如果这些困难加剧的话,东吴很可能会遭到失败。
东吴在夷陵之战中更大的困难是,将帅不和,而为了磨合将帅之间的关系,又难以争取到必要的时间。在夷陵之战时,孙权没有任用吕蒙推荐的接班人朱然,而是起用了名不见经传的书生陆逊。这使得吴军上下对陆逊都不信任,心生狐疑。
而陆逊要磨合将帅的关系,又需要一定的时间。可是东吴一面要抵抗蜀汉的进攻,还要防备曹魏的袭击。孙权为此不惜奴颜婢膝,向曹魏投降,拥戴曹丕称帝。曹丕并不信任孙权,他一方面集中大批军队逼近东吴,一方面在各方面压制东吴。东吴君臣因此度日如年,都希望陆逊能够早日击破蜀军。
陆逊没有得到军队的信任,如果出击肯定会遭受失败。如果蜀军能够逼迫陆逊出战,就有可能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因此陆逊向孙权上书说,自己最害怕的就是蜀军顺流而下,水陆并进。因为蜀军这样做,陆逊肯定要出兵抵抗的。在不得军心的情况下,陆逊和他的吴军将会凶多吉少。
如果张飞还活着的话,蜀军就会采取以张飞为先锋,刘备为后应的阵型。蜀军就一定会对吴军发起强攻。张飞作为蜀军的先锋,就会率领他的手下,水陆并进,攻打东吴。陆逊最担心的情况就会出现。如果他出兵就可能失败,如果不出战,蜀军就会突入吴军的后方,让陆逊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就算吴军在陆逊的防守下,阻止了蜀军的正面进攻,那他也无法解决蜀军的迂回包抄战术。这种战术对于张飞和他的部下来说,是拿手好戏。张飞就曾经用这种战术,在汉中击破了张郃。张飞可以利用武陵少数民族响应刘备的形势,通过武陵,进入荆州南部。这样陆逊就会陷入前后包围态势,肯定会遭到惨败。
就算是陆逊能够阻止蜀军的攻势,双方陷入相持状态。可是他后方,曹丕施加的压力也是日益严重的。这意味着陆逊不可能无休止地相持下去,只能发起反击。可是对于刘备在后,张飞在前的蜀军阵型,陆逊也不可能马上击破。他不可能穿过张飞的防线对刘备直接发起攻击。这样,蜀军在夷陵之战中,肯定会立于不败之地。
结语:
张飞是在关羽去世后,刘备最信任的将领。在出兵伐吴的时候,刘备特意让张飞率领万人到江州与他会合,一起伐吴。如果这样,蜀军的阵型肯定会是张飞在前,刘备在后。在这种阵型之下,蜀军将会向东吴发起水陆俱进的进攻。
如果是这样,蜀军将会处于不败之地。如果吴军无法阻止蜀军的进攻,就会陷入危险的境地,很容易被蜀军击败。如果陆逊阻止了蜀军的进攻,蜀军可以刘备指挥正面,张飞对吴军进行迂回包抄。陆逊的吴军将会处在被蜀军前后夹击的境地。
如果再退一步,蜀军没有进展,被迫和陆逊陷入相持的僵局。那么在陆逊转入反击的时候,蜀军也不会遭受那么惨重的损失。就算是吴军打败了张飞,坐镇后方的刘备也能够及时加以补救,不至于全军溃败。因此,如果张飞还活着参加夷陵之战,蜀军获得胜利的可能性很大。即便是不能获胜,也会处于不败之地,不会遭受惨重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