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那么真实的情况又是怎样?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08-06)250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徐庶是刘备的心腹谋士,他投入曹军后,真是没为曹操出谋划策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三国时期的人才辈出,其中最耀眼的明星当属诸葛亮。他在没有出仕的时候,就自比管仲乐毅,以匡扶天下为己任。可惜当时的人们都不认可诸葛亮的看法,只有两个人认可诸葛亮的才能,一个是崔州平,另一个是徐庶。在徐庶的推荐下,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辅佐自己,开创了蜀汉江山。但是徐庶却半道离开了刘备,投到了曹操手下,留下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谚语。那么,真实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那么真实的情况又是怎样?

一、 徐庶进曹营。

在《三国演义》中,对徐庶的描写十分传神。他堪称是刘备的之一位军师,让刘备体会了一把有一位运筹帷幄的军师,是一件多么爽的事。在徐庶的指挥下,兵微将寡的刘备马上耀武扬威。他连续打败曹仁的进攻,不但破了曹仁的八门金锁阵,还夺取了樊城。

可惜好景不长,徐庶的根底被曹操手下的谋士程昱揭破。曹操用程昱之计,先将徐庶的母亲骗到许昌。随后程昱模仿徐母的笔迹,写信招徐庶回去。徐庶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得离开刘备。在临走之前,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在回到许昌后,徐庶的母亲气愤自尽,曹操为了留住徐庶,将徐母葬在许昌。徐庶对此无可奈何,只得在曹操手下安身,不过他下定决心,一生不为曹操出谋划策。

在《三国演义》中,对徐庶的描写是有着艺术加工的。在现实中,徐庶离开刘备的原因也是因为母亲,不过与小说中有着差别。当年刘备在北方失败,来到荆州依托刘表。刘表为了借助刘备的力量抵抗刘表,让刘备在新野安身。

刘备在得到喘息之机后,就赶快发展自己的势力。他四处网罗人才,扩展自己的影响,为自己下一步行动做准备。徐庶应该就是在这个时期加入到刘备阵营中的,并且他还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当刘备随意地说让徐庶把诸葛亮叫来时,他说诸葛亮这个人只能去请,而不能叫来。这引起了刘备的重视,才有了三顾茅庐之举。

徐庶的离去是因为长坂坡之战。曹操南下荆州,正值刘表病逝,他的儿子刘琮在部下的要求下,主动投降了曹操。正在樊城抵御曹操的刘备,只得率领十几万军民渡过汉江南撤。曹操在得知刘备的去向后,挑选了五千精骑,一日一夜奔驰三百多里,在长坂坡大败刘备。在这场战斗中。刘备的两个女儿被曹军俘获,徐庶的母亲也被曹军俘虏。

徐庶一直跟随着刘备,已经脱离了险境。但是当他得知母亲被俘的消息后,只得向刘备辞行。他说自己为刘备服务,主要是依靠出谋划策的头脑。现在自己的母亲被曹军俘虏,自己的心神已经大乱,无法继续为刘备服务了。自己留下来也对刘备无济于事,因此向刘备辞行。于是,徐庶从此离开了刘备,加入了曹营。

二、 徐庶的能力品行。

徐庶加入曹操阵营后,确实没有看到他出色的表现。有人说这可能与徐庶的能力有关,因为徐庶的能力不足,所以才没有相应的表现。否则的话,在唯才是举的曹操面前,怎么可能会没有用武之地呢?

在《三国演义》中,将徐庶的才能描写得十分精彩。他本是游侠出身,在经过磨难后,折节向学并且学有所成。他投奔刘备,得到了刘备君臣的信任,在与曹仁的交战中,他算无遗策,打得曹军闻风丧胆。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那么真实的情况又是怎样?

但是,在历史上,却没有对徐庶有过多的记载。对他的记载主要出自《诸葛亮传》。在这个传记中,一处是写他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的情况,一处是他离开刘备的情况,还有一处是通过诸葛亮之口,说明他在曹操阵营仕途的情况。

不过,我们从这些记载,对徐庶的能力也会有一定的认识。首先,徐庶此人是荆州的士人,他拥有高洁的品行。我们从他对母亲的态度,就能够知道他拥有至孝的品格。这在汉朝时期,是品评一个人品格的重要标准。在那个以孝治天下,举孝廉的时代,徐庶想要做官是一件不难的事情。

其次,徐庶能够和诸葛亮为友,也表明了他拥有一定的才能,否则诸葛亮也不会与之为伍。我们看诸葛亮的传记,在诸葛亮出仕前,他已经在荆州拥有了一定的名气。不过大家都认为诸葛亮有才,可并不认可他对自己的评价。因为管仲乐毅的能力太强,大家都认为诸葛亮有自夸之嫌。

荆州的士人众多,可是唯有徐庶和崔州平两个人认可诸葛亮的自我评价。这种眼力,是基于对诸葛亮的认识和自身的能力之上的。唯有自己的能力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他们才会对比自己强的人才有公允的评价。因此,徐庶的自身才能也是十分出色的。

我们从他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的情节,也能够看出他的才能。他主动投入刘备阵营,是他的自身的眼力,认为刘备是一个可与信托的主公。他对自己的能力有着清楚认识,那就是在刘备身边做幕僚,为诸葛亮出谋划策。这种地位,就如同曹操身边的谋士相似。在离开刘备的时候,徐庶也明确地说明了自己的位置,那就是谋士的地位。

第三,是诸葛亮对徐庶的评价。我们看诸葛亮传中,诸葛亮对于自己身边的朋友有着评价,他评价徐庶等人,说他们可以担任刺史郡守的职位。在后来诸葛亮北伐时,诸葛亮听说徐庶才担任了曹魏的右中郎将、御史中丞,还对此十分感叹,认为徐庶大材小用了。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那么真实的情况又是怎样?

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徐庶是拥有一定能力的人。在当时,鲁肃对自己的评价,也不过是当个郡守。诸葛亮评价徐庶能够担任刺史、郡守,那是对徐庶能力的肯定。徐庶并非是有些人认为没有能力的人。

三、 徐庶不为曹操出谋划策的原因。

那么,徐庶有能力,却在曹操阵营中不得重用,这中间又说明了什么呢?这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徐庶在曹操阵营中表现消极,并不积极为曹操出谋划策。也就是说,徐庶进曹营,不献一谋的传言是真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无外乎有以下的原因。

首先,徐庶加入曹操阵营是被迫的。我们看当时的情况,有人看到赵云重返战场,就向刘备报告说赵云投奔曹操去了。当时刘备十分愤怒,拿自己的手戟投向那个人,说赵云是不会背叛自己的。从这件事,也从侧面显示了,在大敌当前,自己又打了大败仗的情况下,确实有一部分刘备的手下对前途丧失信心,投奔了曹操。

但是,徐庶的情况与那些人不同。徐庶在敌军打来的时候,他一心跟随刘备,一起突出了重围。当时在刘备身边的人并不多,从这里也看到徐庶对刘备的忠心。可是徐庶的母亲被曹军俘虏,这让徐庶陷入了人生的困境。

徐庶如果不顾母亲的安危,继续追随刘备,就会让自己背负不孝的名声。马超当年起兵反曹,使得自己在许昌的亲属被曹操屠戮一空,终生背负了不爱亲人的恶名。这让马超一生颠沛流离,得不到他人的信任。而徐庶本身是对品行十分看重的人,他是不可能背负这样的恶名的。因此,徐庶别无选择,只能选择离开。

在徐庶离去时,他找到刘备亲自说明情况。刘备也没有过多挽留徐庶,从这里也能够看到刘备和徐庶君臣之间的良好关系。我们可以预见,如果没有徐母被俘的这件意外事件发生,徐庶是不可能离开刘备的。因为徐庶到曹操阵营不是心甘情愿的,因此他抱着得过且过的心理,自然不会积极为曹操出谋划策了。

其次,曹操对徐庶也不会信任。曹操也是当世奸雄,他对人心有着过人的洞察力。对于徐庶这样的人,他当然不会对之推心置腹。徐庶是刘备的心腹谋士,对刘备阵营的情况了如指掌。可是他却没有对曹操出谋划策,曹操自然知道徐庶对自己的态度。

他对于徐庶肯定是有着疑心的。曹操对刘备笼络手下的能力是有着深刻认识的。当年关羽在曹营的时候,曹操为了收服关羽,对他封官加爵,赏赐金钱、美女、房宅,还多次宴请关羽,和他分庭抗礼。可是关羽虽然受曹操厚恩,还是在白马斩颜良为曹操立功后,千里走单骑回归了刘备。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那么真实的情况又是怎样?

有关羽的先例,曹操对徐庶自然心存怀疑,他对于徐庶当然不敢重用。这种态度肯定会在曹操与徐庶的交往中表现出来。曹操和徐庶都是明白人,自然心照不宣。在这种情况下,徐庶自然更不会去向曹操献计了。

第三,曹操对徐庶的处理办法。曹操对徐庶这样的人,有几种处理的办法。一种是杀死,比如当年对待沮授那样。一种是养着,虽然不用也不加害,徐庶是属于后者。这是因为沮授才能过人,但是忠心袁氏。而且沮授的亲属都在袁氏那里,一心想要逃走。如果沮授逃走再次为袁氏所用,会给自己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害。所以曹操对于逃跑被抓得沮授,干脆一杀了之。

而对于徐庶则不同。他的母亲在曹操的掌握中,徐庶出于对孝道的敬畏,是不敢弃母逃走的。而徐庶作为刘备阵营投奔来的重要人员,曹操也需要用他来做榜样,招揽刘备的部下。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曹操对于人才的看法。在汉中之战时,刘备在定军山斩杀夏侯渊。曹操在得知为刘备出谋划策的是法正后,说就知道刘备没有这种能力,肯定是有人为他出谋划策,才取得了定军山之战的胜利。曹操后来又说,我收集天下人才,为何就单单遗漏了法正呢?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曹操对人才的看法。他不惜一切代价收集人才,就是出于这个目的。即便自己不用,也不被他人所用。曹操将徐庶控制在自己手中,即使自己不用,也不让刘备所用,这样就无形中消减了刘备的力量。因此,徐庶进曹营不设一谋,曹操对此也不以为意了。

结语:

徐庶是刘备的心腹谋士,他在刘备到达荆州后,就投入了刘备的阵营。也正是他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引发了三顾茅庐的佳话。但是,在长坂坡之战后,由于他的母亲被曹军俘获,他不得不离开了刘备,加入了曹操的阵营。由于徐庶不是心甘情愿加入曹军,他也没有打算为曹操效力的想法。

徐庶加入曹操阵营后,身为刘备的心腹,却没有为曹操提供真实的情报,致使曹操在赤壁之战中遭受了惨败。曹操知道徐庶的心理,不过为了树立榜样,他也没有为难徐庶。徐庶就是在这种得过且过的日子里,消磨了自己的人生。被诸葛亮评价是刺史郡守之才的徐庶,临死时也只是个右中郎将,御史中丞。这也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造成的必然后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008/329659.html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那么真实的情况又是怎样?” 的相关文章

将王位传给帝辛,帝乙这么选择的原因是什么?

将王位传给帝辛,帝乙这么选择的原因是什么?

帝乙,商朝第二十九位国君,商王文丁 之子 ,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帝乙一生,一共有4个儿子,除了第三子子期是侍妾所生,另外3个儿子,都是嫡妻所生,他们分别是:长子子启、次子子衍和少子受德(后来的商纣王)。当时“嫡长子制”已经在王公贵族中深入人心。而且嫡长子子启内有才干,外有贤名,次子子...

宰予是什么人?他多次被孔子骂是因为什么?

宰予是什么人?他多次被孔子骂是因为什么?

宰予,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孔门十三贤”之一。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孔子究竟为什么要辱骂自己的学生宰予,宰予最终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孔子和宰予的对话,我们会发现,宰予其实一次都不该骂。第一次是关于“孝”的讨论。宰予说,守孝...

朱棣登基之后为何会封赏李景隆?原因是什么?

朱棣登基之后为何会封赏李景隆?原因是什么?

李景隆的父亲是李文忠,明朝的开国功臣。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李景隆可以称得上是朱允炆最信任的大将。靖难之役发生后,朱允炆用老将耿炳文担任主帅,率军攻打朱棣。但是耿炳文能力实在太差,仗打得相当糟糕。朱允炆不得不把李景隆提拔起来,让他替代耿炳文成为三军主帅。李景隆是李文...

崇祯皇帝如果选择南迁的话 明朝最后还会延续下去吗

崇祯皇帝如果选择南迁的话 明朝最后还会延续下去吗

对如果崇祯皇帝迁都南京,明朝能延续下来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不太可能,毕竟南迁的皇帝没啥好下场。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后,绝望之际的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而亡,享年三十四岁。崇祯皇帝死亡消息传到南方后,明朝各位宗室成员相继建立了不少政权,因而我们统一...

雍正和生母关系势同水火 两人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

雍正和生母关系势同水火 两人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与生母有什么深仇大恨,为何母子关系势同水火?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雍正皇帝登基后,由于采取了严厉的手段对兄弟、宗室进行打击,加上他继位不久便实行清查亏空等一系列政治举措,致使朝野内外人人自危。随之,关于雍正帝负面的说法也铺天盖地,下毒篡位,手足...

弘曕被夺爵最后还被吓死,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弘曕被夺爵最后还被吓死,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弘曕是雍正老来子,深得父兄宠爱,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由于弘瞻跪在弘历曾经跪的地方上,弘历便削夺了弘瞻一切职爵,最终把弘瞻吓死了。这本来是一件小事,弘历为什么要这样小题大做呢?弘曕的生母刘氏是个汉人,她是管领刘满的女儿。雍正七年,她以答应的身份入侍宫中,由于她“秉性柔嘉…...

许诸与马超打成平手 众人为何都认为马超更厉害

许诸与马超打成平手 众人为何都认为马超更厉害

对许褚曾与马超对战,二人明明打成平手,为何大家认为马超更厉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三国中,最为大家津津乐道的便是各位武将之间的对决,比如三英战吕布、赵云战文丑。人们常常通过分析各位武将之间的胜负,来判定谁的武功更好,可是为何许诸与马超打成平手,大家却认为马超更厉...

能指挥张郃、徐晃,夏侯渊的权利有多大?

能指挥张郃、徐晃,夏侯渊的权利有多大?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是曹操的嫡系将领,深受曹操喜爱和重用,曹操委任夏侯渊为西部战线的军事统帅。然而,夏侯渊在定军山之战中,因为轻敌被黄忠斩杀,有人说夏侯渊是无能之辈,但是,别忘了,五子良将中的张郃、徐晃都是夏侯渊的部下,夏侯渊凭什么能指挥张郃、徐晃?他靠的是什...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