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在失荆州一事上有他的责任,但为何并非一个大意?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关羽真的是“大意失荆州”吗?在他的失败后面,还隐藏着什么秘密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关羽是刘备手下能力最强的将领,刘备入川,将荆州交给他镇守,足以看出刘备对他的重视。关羽也不负众望,他坐镇荆州,北拒曹操,东抗孙权,保证了荆州的安全。不仅如此,长于治军的关羽,还为蜀汉训练军队,他训练的水军和东吴的水军相比也毫不逊色。他训练的军队,源源不断的入川增援刘备,为刘备夺取西川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统帅,在后来的襄樊之战中,却遭遇了惨败。他不但丢失了荆州,还断送了自己的军队,以及自己的生命。后来中国留下一句俗语,叫做“关羽大意失荆州”。可是这么大个荆州,怎么会说丢就丢了呢?仅仅是因为关羽的大意吗?
我们看,关羽在出兵攻打襄樊的时候,对东吴的防备还是很严密的。因为在此之前的湘水之争时,东吴就靠偷袭一夜之间夺取了关羽的零陵、长沙和桂阳三郡。所以,关羽在出师之前,除了留下足够的兵力,还在沿江构建烽火台。如果东吴的军队渡江进攻,守台的将士就举火为号,荆州很快就能够得到警报。关羽如此布置,不可谓不严密,所以,关羽不能说是对东吴大意。
那么,关羽为什么会吃了败仗,丢了荆州呢?这主要有几个方面造成的,里面既有关羽的责任,也有的责任是和关羽无关的。
首先,我们看关羽守卫的荆州。关羽守卫的荆州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他既是刘备、诸葛亮准备北伐宛洛的出发地,又是东吴准备全据长江的上游重地。所以双方都势在必得。而北面的曹操也虎视眈眈,只是因为孙刘联盟的原因,没有轻易下手。
而关羽的兵力被刘备一再抽调,已经只能够保证守卫荆州,抵抗曹操或者孙权某一家的攻击,而不能有其他的战略行动。如果曹操和孙权两家和起手来一起攻打荆州,即便是关羽想守住荆州都是不可能的。当然,在当时孙刘联盟存在的情况下,这种事情的出现概率较低。因此关羽没有往这方面做打算。
而出乎关羽意料之外的是,在历史上,恰恰出现了这种极低概率出现的事情。曹操和孙权两家联手,一起攻打了荆州。从这个方面来说,关羽缺乏应有的大局观,说他大意也不为过。
其次,由于关羽的大局观缺陷,使得当他发现有利的战机时,就独断专行地发动了对襄樊的进攻。当时襄樊曹军兵力空虚,而曹操的大军还滞留在关中。由于曹操的身体不好,手下又没有能够信任的将领,所以来援的兵力只能分批前来,每批的人数都不多。这使得关羽占据了战场的主动权。
关羽充分利用了他的优势,水淹七军,降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可是,在这个时候,关羽的致命缺点也暴露了出来,那就是兵力不足。本来关羽只是想对襄樊进行试探性的攻击,能够拿下襄樊更好,拿不下就撤回来。可是,一战而胜后,胜利的前景让关羽胃 *** 增。他甚至将兵力伸展到了中原地带。
而关羽自己的兵力,是满足不了他的计划的。关羽只好向离得最近的上庸要求援军,可是,上庸的刘封、孟达不顾大局,拒不发兵。在这个时候,关羽一时进退两难。
在这个时候,孙权和曹操联系,准备联手攻打关羽,袭取荆州。为了这个作战,吕蒙以生病为由,让名不见经传的陆逊代替自己。陆逊给关羽写信,向他吹捧奉承,使得关羽放松了警惕。关羽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了一次赌博,他将留在荆州防备东吴的兵力陆续抽调北上。
如果他赌赢了,拿下了襄樊,那么襄樊和南郡联为一体,荆州就又有了一条用汉水和汉中联系的通道,就再也不必害怕东吴的侵袭了。但是,关羽赌输了。由于他调兵北上,东吴出兵趁虚袭取了荆州,使得关羽陷入了进退失据的境地。
最后,关羽犯下的最后的错误就是战场指挥上的错误。在刚开始,关羽是本着速战速决的战术,对襄樊进行袭击。可是在水淹七军后,关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面对有利形势,失去了理智。
他不顾自己实力不足,非要实现夺取襄樊,兵进宛洛的目标。在徐晃来抵御他的时候,徐晃的军营驻扎在离关羽的营寨三丈的地方。关羽对离他如此之近的敌人都无法制约,哪里还有打退徐晃的实力。可就是这样,关羽还是在死撑,不愿意撤退。
最不可原谅的是,当时孙权向曹操要求讨伐关羽,袭击荆州的时候,专门在信中说明,请曹操保守秘密。曹操为了坐山观虎斗,专门把孙权的书信用箭射入关羽的营寨。关羽在得到信件后,在前无胜利的可能,后有孙权袭击的警告下,依然不撤退。眼睁睁失去了最后一个挽救荆州的时机。在孙权袭取荆州之后,关羽才匆忙撤军,可是已经大势已去,为时已晚了。
所以说,关羽在襄樊战役中先胜后败,丢失荆州,并不是大家所说的“大意失荆州”。关羽失去荆州,是因为形势的所迫,自己对局势判断的错误,以及在战役过程中犯下的重大失误一起造成的。关羽在失荆州一事上,有他的责任,但并非一个大意所能够概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