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人眼中非常小气的曹丕,为何却选择放过了曹植?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丕继位后,为何没有杀掉曹植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一、 曹丕念了曹植的一份情
曹丕和曹植的继承人之争,由来已久,即便是现在,大家对他俩的矛盾也是非常熟悉的,曹丕逼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也在民间广为流传,所以说站在正常的角度来说,曹丕继位后杀掉曹植,也是大家能够理解的,毕竟曹植曾是曹丕的更大竞争对手嘛!但在众人眼中非常小气的曹丕,最终却选择放过了曹植,并没有杀掉曹植,令不少人生疑,曹丕为啥要这么做呢?除此之外,既然曹丕可以放过曹植,又为何没有放过曹彰呢?
曹彰和曹丕、曹植都是一个妈生的,而且当年争继承人的主要人选是曹丕和曹植,曹彰这个人根本就对这块没啥兴趣,可以说他对曹丕是毫无威胁的!
《三国志》:太祖尝问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为将”。太祖曰:“为将奈何?”对曰:“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太祖大笑。
曹操曾经询问过曹彰的志向,结果曹彰说他只想做将军,于战场厮杀,惹得曹操大笑。可以看到,曹彰这个人就是个典型的武夫,并没有什么大的野心,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曹操从来没有把曹彰当作继承人培养,曹操更加关注的是曹丕和曹植。而且曹丕和曹彰的关系还是不错的,曹丕还曾教过曹彰如何说话,最终得到曹操的赞赏!
《三国志》:太子谓彰曰:“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彰到,如太子言,归功诸将。
总的看来,曹彰这个人其实就是个心思单纯的武将,对曹丕根本没啥威胁,因为他本身的志向就不在治国,而在于行军打仗,然而最终曹彰的死,却令人非常意外!
黄初四年(223年),曹彰进京朝觐,结果突然暴毙于府邸中,令人感到非常奇怪!
三国志的说法是曹彰暴毙,可当时的曹彰才三十五岁,正是个健康的小伙子,而且之前也没听说过他有疾病,且人家是王族,医疗条件非常好,人家在自己封地就好好的,怎么一到曹丕这里,就突然去世了呢?于是后世之人便猜测,曹彰乃是曹丕弄死的!而根据文献记载来看,当时的曹彰,很可能确实死于曹丕之手,因为曹彰在曹 *** 后,有夺权的打算!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到洛阳后,得了重病,于是命人召见曹彰,结果曹彰还没有到,曹操就死了。
《三国志》:太祖至洛阳,得疾,驿召彰,未至,太祖崩。
这一份记载看起来很正常,没啥疑点,但是带着下面这三个问题来分析,我们会发现三国志的这条记载充满了故事!
一、曹操临终前不去召集太子曹丕,为啥要召见曹彰呢?
二、曹操临终前,为啥没有留下诏书,让曹丕继位呢?
三、曹彰是带兵去的洛阳,而曹操召见他时还没死,也就是说,是曹操让曹彰带兵来洛阳的,那么曹操为啥会让曹彰带兵前来呢?
这三个问题非常不好回答,所以我们来看看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曹彰奉命前来洛阳,结果到了之后才发现曹操已经死了,之后曹彰的行为就变得非常奇怪了。他先是去找贾逵问曹操的玺绶在哪里?后又找曹植商议,说曹操召他前来,是想改立太子,传位给曹植!曹彰想劝曹植出马,立马攻占洛阳,结果曹植不愿意,于是此事搁浅,曹彰再无异动!与此同时,远在邺城的曹丕,在并没有接到曹操传位诏书的情况下,直接宣布登基为魏王了!
《三国志》: 太祖崩洛阳,群臣拘常,以为太子即位,当须诏命。(陈)矫曰:“王薨于外(指洛阳),天下惶惧。太子宜割哀即位,以系远近之望。且又爱子在侧,彼此生变,则社稷危矣。”即具官备礼,一日皆办。明旦,以王后令,策太子即位,大赦荡然。
从三国志的这份记载来看,曹操其实死得非常突然,很多事都没有妥善安排,要不然三国志不会用“群臣拘常”这四个字来描述大家的反应,很明显大家也觉得事出突然,都没做好准备。而且太子继位,一般都需要诏命,但是曹操却根本没有给曹丕诏命,这让大家非常头疼,曹操这老爷子到底想干嘛?最终,还是陈矫出马,说曹操猝死于洛阳,而曹彰曹植都在曹操身边,曹丕离得太远,应该立马以王后的诏令继位,稳定局势!最终,曹植放弃夺权,曹丕成功继位,成为了魏国之主!
看完曹 *** 后,曹丕、曹植、曹彰三兄弟之间所发生的事情,其实我们可以大概地推测一下上述三个问题的答案!
曹操召见曹彰,绝对不是因为爱子心切,临死前想看看儿子,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他为何不把曹丕也叫过来看看?如果是这样,他为何让曹彰带兵前来?古代皇帝让臣子带兵回京,什么意思大家都懂吧?肯定是内部出现了问题,皇帝已经解决不了了,必须以武力镇压了。那么曹操勇武一生,有啥事是他解决不了的?我想除了羽翼已丰的曹丕,其他人不足以威胁到曹操吧?对了,这里需要补充一下,从安阳曹操墓的出土来看,曹操的头骨并不完整,好像被人砍了,至于是谁干的,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
所以说,上面三个问题的答案便是:1、曹操不召集曹丕前来,只召见曹彰,其实是提防曹丕,让曹彰来保护他。2、曹操临终前,之所以没有给曹丕下达传位诏书,很可能他临时改主意了,不想传位给曹丕了。3、曹操允许曹彰带兵前来,就是想以武力压服周边众人,贯彻他改继承人的计划!至于曹操之死,阴谋论的说法则是曹丕干的!(一家之言,求轻喷!)
这么一看的话,曹彰一来洛阳,发现曹 *** 了,然后直接找贾逵要玺绶,劝曹植对抗曹丕,其实就是非常好理解的了,因为曹操在召他前来的时候,肯定给过他暗示。
《魏略》:彰至,谓临淄侯植曰:‘先王召我者,欲立汝也。’植曰:‘不可。不见袁氏兄弟乎!’
只不过遗憾的是,曹 *** 得太突然了,而曹植又不愿意重蹈袁绍家族的覆辙,所以并没有反抗,最终曹丕称王!曹丕继位以后,自然是对个中内情了如指掌,知道曹植有机会和自己扳手腕,但是却放弃了,所以没有诛杀曹植。再加上曹植本身也没啥实力了,所以曹丕念及曹丕没有夺权的这份情,放了曹植一马!而曹彰那边,曾得到过曹操的暗示,很可能知道点什么,且确实有夺权的行为,所以他必须死,于是便出现了曹彰暴毙的一幕!
说白了,曹丕不杀曹植和曹彰之死其实都是因为一件事,那就是曹 *** 后的王位变动!
二、卞太后的庇护
曹丕、曹植、曹彰三人是亲兄弟,都是卞太后的儿子,而卞太后这个人又非常明事理,她一直在庇护着曹植,所以曹丕并未能痛下杀手!
曹丕临终前,曾经想把叔叔曹洪给杀了,谁劝都不管用,最终还是卞太后出马,才成功地说服了曹丕。而据《世说新语》所说,曹丕也曾想加害曹植,结果卞太后出手阻拦,说曹丕你已经害了我一个儿子(曹彰),不要再害我另一个儿子了。由此可见,正是因为卞太后的阻拦,所以曹丕才没有杀掉曹植!《世说新语》乃是小说,并不完全可信,但这个观点其实是一直存在于民间的。
三、曹丕爱惜自己的名声
曹丕篡汉,已经使他的名声受到了不小的损伤,之后的曹彰之死,更是让大家对曹丕颇有微词!虽然曹彰究竟是不是曹丕所杀,一直没有定论,但是人家一个好好的猛将,怎么来了曹丕的地盘就突然暴毙了,这不得不令人深思。已经背上“弑弟”之嫌的曹丕,如果再弄死了曹植,那天下人对曹丕的看法,基本就完全是负面的了。曹丕虽然是魏国皇帝,但他终究还是人,是人就得在乎舆论,所以说最终曹丕为了自己的名声,还是选择了放过曹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