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五服是什么?和九族有什么关系?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08-15)300

众所周知近亲不能结婚,出了“五服”才不是亲戚,那么所谓的“五服”是什么?和“九族”有什么关系呢?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最初的五服是在帝国统治中,以国都为中心的五个同心圆范围,分为侯、甸、绥、要、荒,每圈相隔五百里。以侯服为最近,荒为最远,所以在古代,通常以蛮荒代指距离遥远的地方。

这些地方,也通常因为距离文明社会遥远,所以被冠以野蛮落后的观感,也是流放犯人的指定地区。当然,划分范围除了加以区分以外,还包含着进贡的规矩,距离王都越近,朝奉的频次越频繁。

比如,位于侯服区域的要求每日朝奉,而在第四层的要服,只要一年一次就可以了。这是最早的王权划分范围,也因为上古时期,对于数字“五”的重视,随之出现了很多跟五相关的等级划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五服”也成为了,以服饰来划分阶层的一种 *** 。当然,这个阶层并不包括平民以及地位更低的奴隶等,只是统治阶层排序的规则。这种“五服”从上至下分为:天子,诸侯,公卿,大夫和士。

其中,更高等级的是更高统治者,然后是王权的维护者和既得利益者们。排在末尾的是官员和读书人,他们只是被选中的,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一些人群。因为读过书有了名望,才得到高于普通劳动者的地位。

从五服的前两种解释来看,无论是地域划分还是阶级划分,都奠定了儒家思想统治的结构基础。作为强调阶级感的一门统治哲学,儒家对于上至天子,下至百姓的每一个人,都在他们出生的那一刻,就为他们安排好了各自的角色。

五服是什么?和九族有什么关系?

而这样做的更大目的,就是保证封建统治的稳固。只要每个人都安于自己的阶层,那么就是儒家眼中,最完美的社会状态。这样的理论依据,也是我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很多国家的原始统治模型。

有一句被读书人奉为圭臬的话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很多儒家教育者,公认的理论实践过程。那么按照这样的联系,把治国方针用于家庭管理,也就顺理成章了,所以五服很快也被应用在家庭中。

如果以一家之主指代君王的话,如何衡量亲属的远近,就可以使用“五服”看出来。在现代的很多地区,用“五服”代指亲戚关系,仍然被广泛使用着。

在家庭中,“五服”的一个特征也和服饰有关,但这里的服饰却略显特殊,指代丧服。也就是如果有人去世,可以根据身穿丧服的款式、质地,来确定此人和死者的亲属关系。

根据古籍中的记载,以前的丧服分为五类,分别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从繁复程度上来讲,斩衰最重,缌麻最轻,而越繁复,说明和死者的血缘越密切。比如之一等的斩衰,只有纯粹的直系亲属可以着装。

而子女为父母,长子长孙为祖父,妻子为丈夫等等,不但要穿生麻的丧服,而且还要服丧三年。除了服装以外,包括发型、冠冕、鞋履和手杖等都要符合规矩。而且,在服丧期间不得饮酒作乐,不得婚丧嫁娶,甚至当官的都要辞官回家,谓之“丁忧”。

而到了“缌麻”这一层,不但衣服换成舒适的细麻布,服丧的时间也变成了三个月。至于亲戚关系再疏离一点的其他人,随着时代的演变,渐渐的已经不需要服丧了。

不过,因为亲人过世是小概率事件,在平时还是需要用一个概念来划分亲属的,于是,“九族”概念就开始被发明出来了。

很多人对于“九族”的概念,基本来自于影视剧作品中,关于祸事来临时被牵连的桥段。因为一人犯法,如果罪大恶极,常常在制罪的时候有“诛九族”的罪责。那么这个“九族”指什么呢?

关于“九族”有两个说法,一种是认为指从高祖到玄孙,用现代语境解释就是“曾曾祖父”到“重重孙”;还有一种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犯罪,除了父母、兄弟姐妹、侄子外甥、叔叔阿姨等人外,就连妻子和岳父岳母也难逃一死。按照刑法的严苛角度来看,后一种明显更加可信。

五服是什么?和九族有什么关系?

这样严格的连坐制度,创造之初也确实抱着震慑宵小的初衷。至于实行到后来的效果如何,这一点就见仁见智了。九族可以看作五服的一个发展,是以父族体系为主的“五服”说法的一种补充。

民间常用“出五服”表述,血缘和亲戚关系的疏远。在婚配的时候,也通常以是否出五服,来判断近亲关系是否确切,是否具有生育健康后代的可能性。从九族和五服的对比可以看出,五服用于统治,而九族用于量刑。

九大于五,也就意味着如果一个人犯罪,可能来往不多的人们都会受到牵连。对于无辜的人们,这也算是飞来横祸了。

治国之时用之以宽,惩戒之时从重从严。这恐怕就是,古往今来君王们帝王之术的核心要义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008/331221.html

“五服是什么?和九族有什么关系?”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比干是什么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比干是什么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商朝名人比干,中国古代著名忠臣,被誉为“亘古第一忠臣”;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比干是历史上一个真实的人物,他是商纣王帝辛的叔父。也就是说,帝辛的父亲帝乙和比干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只不过帝乙是嫡出,比干是庶出。虽说比干是帝辛的叔父,实际上也是帝辛的大臣。在夏商周那样的朝代,由于等级森严...

历史上赵云是怎么死的?与箕谷兵败有联系吗?

历史上赵云是怎么死的?与箕谷兵败有联系吗?

箕谷之战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蜀汉赵云与魏国曹真发生的一场战斗。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赵云是三国蜀汉名将,蜀汉的开国元勋,忠勇无双,作为武将,征战一生,赵云是少有的能善终的大将之一,建兴七年(229年)赵云去世。然而,赵云之死,和他箕谷兵败有关吗?是因为箕谷兵败,赵...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后 诸葛亮为何不派赵云或者魏延去守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后 诸葛亮为何不派赵云或者魏延去守

还不知道: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利,为什么当时不派赵云或者魏延去守街亭?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能人志士有很多,但是能称得上奇才的其实聊聊无几,司马懿和陆逊可以算一位,而大家最熟悉最有影响力的应该就是诸葛亮了吧,他不仅仅是一个军事专家,还是一个治理国家的好手,就...

黄巢最后为什么会输?是那些原因导致的?

黄巢最后为什么会输?是那些原因导致的?

在历代农民起义领袖中,黄巢是个不一样的存在。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提起黄巢,你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但要说起一首诗,你肯定知道: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没错,这首《不第后赋菊》就是黄巢写的。黄巢(820年~88...

朱棣靠谋逆当了皇帝,他的继位诏书谁来写?怎么写?

朱棣靠谋逆当了皇帝,他的继位诏书谁来写?怎么写?

朱棣靠谋逆当了皇帝,他的继位诏书谁来写?怎么写?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之初,他麾下的重要谋臣姚广孝曾经嘱托称:“建文帝朱允炆身边有一个叫作方孝孺的文臣,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你将来入主南京之后,一定要留下他的性命。如...

张先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先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先 宋代诗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张先是乌程人,出生于北宋建国三十年。那是个好时代哟,读书人最受欢迎,文人最被受尊重,据说犯了该杀头的重罪,也可以刀下留人。那个时代开启了中国古代经济最繁荣、文化最发达的时代。张先的家境比较贫困,父亲张维被迫放弃求仕之路,...

曹操连司马懿都敢用 曹操为何不敢用吕布

曹操连司马懿都敢用 曹操为何不敢用吕布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敢用司马懿为什么不敢用吕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作为一代枭雄,曹操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曹操的爱才之心也是众所周知的,他的诗歌《短歌行》中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也算是他本人的真实写照。据说官渡之战中许攸前来投靠时,正在洗脚的曹操连鞋都顾不...

汉中之战曹操为什么会被刘备打败 曹操就没有兵力优势吗

汉中之战曹操为什么会被刘备打败 曹操就没有兵力优势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兵力在汉中之战中有没有优势?为什么还是被刘备打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汉代末年至三国时期,曹操集团和刘备集团在陕西汉中进行了长达两年的汉中之战。这场战斗以刘备获得胜利、占据汉中而结束。但是,这场战争给历史留下了很多悬念,让人们至今津津乐道。比...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