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深知平儿对自己的用心良苦,为什么却不领情?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平儿的用心良苦,为何晴雯偏偏不领情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如果要在荣国府选出一个最独特的风景线时,那么我首推工作中忙碌前行的平儿背影。在平儿愈走愈远的背影中,很多人都会不自觉的被这样的风景线所吸引。
工作中的平儿和生活中的平儿是没有很大的差别的,无论何时何地,平儿就好如一杯温开水,能暖人心胃。
平儿的独特,平儿的好,可以有好多事情好多人能拿出例子来,因为那些知道感恩的人都能念及平儿的好。可就是有些不懂感恩的人,对于平儿的用心良苦,一点也不领情。
那个不念及平儿好的人就是晴雯。晴雯和平儿的交集其实并不多,因着晴雯不是怡红院的大丫头,需要和平儿打交道的地方就少了。
可因着花袭人回去奔母丧,怡红院的丫头们出于群龙无首的状态下,晴雯就和平儿有了一次平和又暗藏花火的交集。
晴雯病了,在花袭人回家奔母丧的时候,她仗着自己年轻,穿着单衣就跑出去吓唬麝月,可惜身子骨还是最直接提出 *** 。
对于生病的丫头,在荣国府的旧例就是该挪出去,等病好了才能进来继续服侍主子。可怡红院的大丫头花袭人不在,贾宝玉又是素日里对晴雯很是关心,就只打发人给李纨说了一声,找来大夫给晴雯看病。
晴雯病了也没被挪出去,照理说就该安安稳稳的把病给调理好,可架不住晴雯就不是安稳的主。
这日,贾宝玉惦记晴雯是个病人,早早就回到屋里,没曾想屋里就一个烧的烫手的晴雯在床上躺着。贾宝玉正抱怨无人照料晴雯,殊不知晴雯醒来才说明自己才把秋纹撵去吃饭,麝月也刚刚被平儿叫走,两个人还鬼鬼祟祟的。
贾宝玉一听晴雯顺带抱怨平儿肯定是看着自己病了还不挪出去,才和麝月出去说悄悄话,就想法给晴雯宽慰。他自己偷着去窗户根偷听平儿和麝月的交谈,回来给晴雯宽心。
贾宝玉不听还好,一听则是又喜又气又叹。回来后还把事情的原委细细说给晴雯,原来,平儿找麝月的主要目的是,让麝月知情,她曾丢失不见的虾须镯被她们屋里的坠儿给偷了,被宋妈告发到她那里去了。
平儿针对坠儿偷东西一事,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瞒着贾宝玉,瞒着晴雯,暗中对坠儿观察,等花袭人回来后,变着法儿的打发出去。
瞒着贾宝玉,是因为素日里贾宝玉对怡红院的丫头们都是照顾有加,让他知晓坠儿如此小偷行径,心里得多不得劲。瞒着晴雯是因为晴雯是个爆炭个性,着急上火就嚷嚷出来也不好,因此才偷偷让麝月平日里留心。
平儿这边偷偷知会麝月有关坠儿一事后,就匆匆离去。这边贾宝玉偷听后,他和晴雯都了解到事情真相后,晴雯对平儿如此安排坠儿一事很是不满,认定当场就该把坠儿撵出去,好在贾宝玉劝说下,让她领了平儿的情,找机会打发坠儿。
坠儿是小偷已成既定的事实后,晴雯在贾宝玉外出之际,还是找机会处理了坠儿。她先是借着骂小丫头们,而后看到坠儿也进屋后,拿着一丈青就对着坠儿的手狠命扎下去,还叫来宋嬷嬷,说贾宝玉出门前说了,务必撵走坠儿,让她家里人来领走。
宋嬷嬷一想,估计是偷东西一事被知情了,也劝了晴雯等花袭人回来才处理坠儿才是更合事宜的,却惹得晴雯横眉竖眼的,必定让撵走坠儿。宋嬷嬷没有办法,只得让她家里人来领走。
从得知坠儿是小偷,平儿来偷偷知会麝月,到坠儿被晴雯撵走,不过几个时日。平儿有心想瞒着晴雯,不想让晴雯参与到坠儿一事上,没曾想最后还是晴雯出手处理了坠儿。
当这件事接近尾声的时候,很多人不仅感慨,晴雯终究是没领了平儿对她的这份情谊。在贾宝玉一得知内情就劝说晴雯领平儿这份情时,晴雯其实就做好准备不领平儿这份情了。
晴雯不领平儿这份情其实有很多种原因掺杂在一起,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晴雯生病了。病榻上躺久了,药吃了却不见效,她也怕把病气过到了贾宝玉,到时候自己可是惹祸上身,因此,晴雯的情绪已经糟糕到一定程度了。
其次就是晴雯很是生气坠儿的小偷行径。晴雯拿一丈青扎坠儿手的时候,就提及了坠儿这手是拿针拿不得,嘴巴又馋,还是个眼皮子浅的。
晴雯作为贾母培养出来的针线小能手,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很是尽职尽责,她认定靠自己本事吃饭才是硬道理,没曾想坠儿却如此走下道,这简直就是给怡红院丢脸。
再者就是花袭人这个怡红院的大丫头没在,回家奔丧去了。怡红院目前的状态就是晴雯和麝月,秋纹等有做主的权利。晴雯很想实施一回自己的权利,把坠儿这个怡红院的害虫给清理了。
如此多种原因的掺杂,晴雯虽然深知平儿对自己的用心良苦,可备不住晴雯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更控住不住她想实施自己权利的一面,才会出现她不领平儿情谊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