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贾府的衰败早就预见,贾母为何要维持一派祥和的景象?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08-22)190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贾母为何要自欺欺人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想说一个自欺欺人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角是贾府的更高领导人——贾母。

精明如贾母,也要自欺欺人,这个话题是否对象有误?

不,自欺欺人的代表就是贾母,其他人都没有办法胜任。

能让贾母彻底表现出自欺欺人的事,那应该就是大事了,贾府的大事是什么?那就是贾府的繁荣昌盛。

可万一哪天贾府的这个繁荣昌盛不再继续,那么最操心的人是谁呢?

只能是贾母。

贾府的衰败早就预见,贾母为何要维持一派祥和的景象?

谁让贾母是贾府的更高领导人,更高领导人的一个标配就是心眼必须多,一个心眼多的人在遇到大事的时候,所有的心眼全部出动,操心是操不完的。

对于操心不完的事,唯一的能让自己宽心的做法就是自欺欺人,贾母这点做得很到位,必须表扬。

之一次变着法儿的指出贾母操心不停地人是冷子兴,冷子兴在杯酒共筹中,和贾雨村说了贾府的事,说了贾府上上下下的事,说了贾府由盛转衰的事。

在冷子兴的口中,我们知道了一个事实,贾府不再是一棵大树好乘凉的地,衰败的迹象外人已经能从凡夫肉眼中看出来了,冷子兴也是看出来的那一个人。

外人都能看出的来贾府的衰败的内里披着盛景的外衣,贾母这个更高领导人能不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

可我们看到的贾母是这样一个慈爱的小老太太,还是一个非常有品格的懂得生活的老太太,在贾母的生活里,我们几乎都快找不到任何贾府衰败的气象。

贾府的衰败早就预见,贾母为何要维持一派祥和的景象?

在宴请刘姥姥时,贾母的特意邀约刘姥姥一起游大观园,就让我们大饱眼福,让我们看到一个精致的官家老太太的养尊处优和乡下老太太的真实本分,一场华丽和朴素的真相相遇。

在刘姥姥眼里,贾母就是一辈子享福的命,好好安享晚年,享受儿孙福才是贾母的正经生活本质。

这就是贾母想要表达给刘姥姥的,借着刘姥姥的眼睛和嘴巴,告诉贾府以外的人,贾府还是那个繁荣昌盛的贾府,经久不衰。

贾府的衰败早就预见,贾母为何要维持一派祥和的景象?

可在贾元春死后,贾赦入狱,贾府抄家等一系列事情发生后,贾母终于站了出来,她明确的说了:贾府的衰败,她早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只是没曾想已经衰败到这个程度。

这是一个八十几岁的老人最不愿承认的事实,却不得亲口在儿孙面前说出来,试想当时的贾母内心该是何等的凄凉。

贾府的衰败,是贾母早就预见的事情,可贾母却始终维持着一派祥和的景象,这么做的贾母,根本就是在自欺欺人。

可贾母还不得不自欺欺人,因为她是贾府的根,贾府的顶梁柱。岁月不仅给了她更多的福分,也给了她更多的无奈。

一个女人,养大三个孩子,老大不成器,老不死的风流鬼,老二又是清高几许,文人雅士一个,更爱的女儿英年早逝,让贾母这个白发人哭黑发人。

年轻时候的贾母,一直是不容易的,可年老的贾母,同样也是不容易的。儿子的不成器,需要操心的只能是她,因为她是一位母亲。

贾府的衰败早就预见,贾母为何要维持一派祥和的景象?

子辈的不成器,让贾母把眼光放到了孙辈,万幸孙辈们没有给贾母拖太多的后腿,贾元春成功生妃,让贾府好好的风光一把,让贾母操持一辈子的心终于有了点慰藉。

贾元春的生妃,给贾府重新注入了新的活跃气息,贾府的繁荣昌盛瞬间盘活,不再是假象。

可随着贾元春一死,贾府的大树贾母就瞬间倒下,她辛苦培养的孙女,为家族出了最后一分力量后孤独的死去了,没有后备力量的贾母没有更多的支柱。

而后贾赦的命案,抄家,事情的演变让贾母不得不眼睁睁的看着贾府的衰败,而她对此对有着深深的无奈。

贾母一直自欺欺人的幌子被她自己扯开,当所有的坚持已经都是无用功,那么当面面对也许是更好的。

贾母迅速调整自己的作战计划,养尊处优安享晚年,是没有这个机会,那么保护自己的儿孙少吃点苦,少受点罪,她还是有这个能力。

因为贾母有钱,银子在手,她起码能帮儿孙们在最难的关口挺住了,熬到下一个光明时期。

家庭的突变让贾母不得不用这么直截了当的 *** 去苦苦挽救一个家族,因为她连以前一直惯用的自欺欺人的 *** 都已经失效了。

自欺欺人是贾母一生中最不愿去做的事,但不得不去做,因为她害怕啊,她仅仅是一个女人,是一个胆小的女人。

贾元春在宫中,突然宫中有旨,家里的男人们都进宫去了,在家苦等的贾母率领一大帮的女眷们焦急等待,生怕是什么不好的事,而后得知是贾元春生妃,贾母开心大笑。

一上一下落差如此之大,根本就是一个正常的女人该有的情绪,没有什么贵族的偏差,因为贾母也是一个贵族里的女人,胆小是她的本质。

而后宴请刘姥姥,刘姥姥讲故事说失火了,贾府突然也就失火,贾母吩咐刘姥姥不准再说关于火的事情。因为她害怕啊,水火不容开玩笑,一失火是各种心惊胆战。

终其一生,贾母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在豪门贵族里生活着,但她还是一个女人,一个胆小的女人,自欺欺人她也不愿,但这是没有选择题的必答题,贾母必须作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008/332541.html

“贾府的衰败早就预见,贾母为何要维持一派祥和的景象?” 的相关文章

刘彻成为皇帝之后,是如何对待他的姐姐的?

刘彻成为皇帝之后,是如何对待他的姐姐的?

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武帝有个大姐叫金俗,是汉武帝母亲王娡和金王孙的孩子。虽说金王孙是个农民,但他勤劳肯干事,因此一家三口过得还算安逸。不曾想金俗的外婆臧儿跑去卜卦,听算命的说,王娡的命贵不可言。贪慕荣华富贵的她自然信以为真,便强行将...

霍光为何没有选择自己称帝?原因是什么?

霍光为何没有选择自己称帝?原因是什么?

霍光,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西汉权臣。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刘病已无疑算得上是西汉最成功的皇帝之一。他年少当皇帝,身后又无权无势。朝中大臣霍光强势无比,刚废了一个皇帝刘贺,把他扶起来。虽然霍光把他扶起来,但是对他充满了一万分的警惕。他要做得不好,霍光随时...

历史上吕后为何没在自己权倾天下的时候称帝?

历史上吕后为何没在自己权倾天下的时候称帝?

吕后先后掌权达十五年,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统治者。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封建社会,女性并没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而男性在社会上以及家庭当中都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凡事总有例外,古代也有不少女子巾帼不让须眉,做到了男子难以完成之事,甚至拥有比男子还高的权力,最出名的当数吕...

孙皎: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轻财交友,谋取民心

孙皎: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轻财交友,谋取民心

孙皎(?―219年),字叔朗,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将领。昭义中郎将孙静第三子,武烈帝孙坚之侄,孙权堂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任护军校尉,领兵二千多人,号称精锐部队。后升任都护征虏将军,接替程普都统夏口,曾随吕蒙平定荆州。219年,孙皎病死,孙权追录...

有哪些与鲁肃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鲁肃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三国时临淮东城人,东汉末年战略家、外交家、政治家,东吴势力著名的将领,为孙权策划未来战略蓝图《榻上策》。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97年,因向孙权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而得到赏识。208年,大败曹军于赤壁,奠定三国鼎立格局。210年,接替...

历史上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李善长?

历史上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李善长?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李善长就是朱元璋故意要杀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其一,李善长当时已经77岁了,而且已经辞职退休回家了。这样一来,他在朝廷中不可能再有发言权。没有发言权,自然不会影响到朱元璋的统治,朱元璋根本没有必要除掉他。其二,李善长退休以后,就一心一意地栽花养草,不问...

曹操和司马懿都篡位了 司马懿为什么会被骂了千年之久

曹操和司马懿都篡位了 司马懿为什么会被骂了千年之久

曹操篡汉,司马懿篡魏,为何只有司马懿被骂了一千多年?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东汉末年至三国鼎立,多年的战火,华夏人口锐减至只有十分之一。这时的天下,上至世家,下至平民百姓,都渴望天下一统,做那盛世之犬。但是,统一天下的司马懿,原本该被世人所称颂,为...

盛庸曾经有过一次杀死朱棣的机会,被无知的朱允炆打断了

盛庸曾经有过一次杀死朱棣的机会,被无知的朱允炆打断了

众所周知盛庸是明朝初期靖难之役时朝廷军的一个主要将领,其实在东昌之战中,盛庸曾经有过一次杀死朱棣的机会,但是却被无知的朱允炆打断了,不得不说,朱允炆的皇位丢的实在不冤枉,他没有一点帝王之相。东昌之战是明朝初期靖难之役中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场,其发生在建文二年,也就是公元1400年12月25日,参战...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