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战国时期秦齐争霸的时代背景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09-21)270

唯一两个在春秋战国时代称帝的君主,秦昭襄王(西帝)齐湣王(东帝),这远比秦始皇称帝要早很多。其实不是他们为什么能称帝,而是他们为什么要称帝?实际上在战国那种形势下,任何一个诸侯国都可以跳出来称帝,只要他胆子够大,不怕其它诸侯联合起来打他。

其实这场称帝更像是一场政治表演秀,因为它并不具备实质意义,秦齐称帝是没用的,不要说称帝,称天皇都没用。因为还有一个周天子在那里呢,虽然是个摆设,但好歹还是天下共主,就像儿子和父母关系不好,但名义上、血缘上还是各个诸侯的父母吧。

所以这就牵扯到当时秦齐争霸的一个时代背景。

战国时期秦齐争霸的时代背景

秦齐为什么要称帝秦齐争霸的角逐

秦齐争霸开始于秦昭襄王和齐湣王两个君主上台以后,这是两位都有巨大政治野心的君主。比起来秦昭襄王的野心甚至还没有齐湣王的大,你看他前几十年被宣太后和魏冉欺负的不成样子,最后遇到范雎才翻身农奴把歌唱,废除了宣太后,驱逐了魏冉。

不过不管是宣太后、魏冉执政,还是秦昭襄王执政,总体上来说宣太后遥控政治时期,秦国的发展势头还是很强的,当时秦昭襄王刚刚继位不久,有立刻拉拢楚国和自己成为盟友。而这个时候齐湣王也刚刚继位,于是就以楚国背叛合纵之约为借口,联合韩魏两国进攻楚国。

齐、韩、魏以楚负其从亲,合兵伐楚《资治通鉴》

这个楚国在这个时期还是比较可怜的,沦为了秦齐争霸的战场。而这时候秦国一看齐国和韩魏两国搞在一起,这么一来秦国在东面不久面临着韩赵魏齐四国联盟施加给自己的压力吗?所以精明的秦国人立马抛弃楚国,转而和韩魏走到一起,其实就是孤立齐国。

秦王、魏王、韩太子婴会于临晋,韩太子至咸阳而归;秦复与魏蒲阪秦庶长奂会韩、魏、齐兵伐楚,败其师于重丘,杀其将唐昧;遂取重丘《资治通鉴》

所以说楚国在当时是非常可怜的。因为后来秦国已经和韩魏两国结成盟友关系,自然不好再去攻打人家,而齐国远在东海之滨,秦国也飞不过去。

而这时候秦国的西边义渠和巴蜀之地都相继平定,就只有这一个楚国可以欺负的。

战国时期秦齐争霸的时代背景

秦华阳君伐楚,大破楚师,斩首三万,杀其将景缺,取楚襄城。楚王恐,使太子为质于齐以请平《资治通鉴》

当时还发生一件非常大的事情,就是秦昭襄王把楚怀王骗到秦国软禁了起来,要求楚国割地把君主换回去。而这时候楚国的太子作为人质被抵押在齐国,所以你看这时候齐国就做了一个不同寻常的选择,那就是把楚太子放回去以遏制秦国的目的。

楚国人很开心,对秦国说:

赖社稷神灵,国有王矣!秦王怒,发兵出武关击楚,斩首五万,取十六城《资治通鉴》

因为秦国做了这些很不好的事情,齐湣王就联合韩赵魏宋四国一起攻打秦国。

齐、韩、魏、赵、宋同击秦,至盐氏而还。秦与韩武遂、与魏封陵以和。

所以这个时候秦齐争霸十分激烈,双方都试图在战略上遏止对方的崛起。因此就发生了秦国拉拢着齐国一起称帝的事情,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时候范雎还没有成为秦王的幕僚,所以不存在远交近攻一说。

有理由相信,秦国当时之所以会做出这个举动极有可能在试探各个诸侯的反应,因为当时的秦国在西边已经吞并了义渠和巴蜀之地,在东边已经夺取了河东地区400多里的土地,迫使韩国割地两百多里,后又攻打魏国占据了大片的土地。

魏入河东地四百里、韩入武遂地二百里于秦秦大良造白起、客卿错伐魏,至轵,取城大小六十一《资治通鉴》

战国时期秦齐争霸的时代背景

可以说让韩魏两国实力大损,而南方的那个楚国早已经一蹶不振,成为秦国的小弟。秦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所以当时秦国之所以会称帝,极有可能是在试探各个诸侯的反应,假如各个诸侯反应都不是很大的话,那么秦国很有可能直接攻打韩国,取代周王室。

但是秦国自己心里也没有底,所以想把另一个强国齐国也拉拢着一起,强强结合,天下人恐怕就不敢说什么了。虽然这个时候的赵国在经过赵武灵王改革以后也不弱,但当时秦国的重心似乎主要还是放在和齐国争霸之上。

所以才有了东西二帝的闹剧,齐湣王没有看穿秦国的把戏,最开始是同意了的。但是被苏代制止了,苏代找到齐湣王说:

愿王受之而勿称也。秦称之,天下安之,王乃称之,无后也。秦称之,天下恶之,王因勿称,以收天下,此大资也。且伐赵孰与伐桀宋利?今王不如释帝以收天下之望,发兵以伐桀宋,宋举则楚、赵、梁、卫皆惧矣。是我以名尊秦而令天下憎之,所谓以卑为尊也。齐王从之,称帝二日而复归之《资治通鉴》;且天下立两帝,王以天下为尊齐乎?尊秦乎?王曰:尊秦。曰:释帝,天下爱齐乎?爱秦乎?王曰:爱齐而憎秦。曰:两帝立约伐赵,孰与伐桀宋之利?王曰:伐桀宋利。《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因此齐湣王当了两天的东帝以后就把帝号撤销了,然后立刻拉拢赵、魏、韩、燕四国前去攻打秦国,这就是第三次合纵攻秦之战,秦昭襄王一看情况不对劲,乖乖的就取消了帝号。其实这里还涉及一个齐国在战略上的调整。

战国时期秦齐争霸的时代背景

那就是不得不去面对另一个崛起的国家,宋国。这个小国家非常强大,当时它四处扩张,起兵灭滕;伐薛;东败齐,取五城;南败楚,取地三百里,西败魏军,因此引起了齐国和魏国的警惕。而当时的宋国野心也非常大,想要取代周王室。

于是齐湣王就转而把进攻目标转向宋国,直接把宋国给消灭了,获得了大片的土地。

当时齐国攻打宋国的时候,秦昭襄王非常生气,说:

秦昭王怒曰:吾爱宋与爱新城、阳晋同。韩聂与吾友也,而攻吾所爱,何也?《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在吞并宋国以后,齐国的国势达到了巅峰,周边的小诸侯国都只好向齐国称臣,齐湣王的野心也膨胀到了极点,试图取代周王室。

齐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晋,欲以并周室,为天子。泗上诸侯邹鲁之君皆称臣,诸侯恐惧。

这就引起秦国的强烈不满,此外还有另一个国家也参与到这趟浑水里来。那就是燕国。

燕国和齐国有什么仇恨呢?

战国时期秦齐争霸的时代背景

原来在齐宣王时代,燕国发生了子之之乱,齐国乘机浑水摸鱼,占领了燕国大片土地,几乎让燕国差点亡国。最后还是在秦国和赵国的干预下,齐国最终才退兵,但两者之间却结下了梁子。燕昭王继位后就发誓说:

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

所以齐国在吞并宋国引起其他诸侯国的不满后,燕国就趁机联合起秦、魏、韩、赵四国一起攻打齐国,这就是历史上的乐毅伐齐。

赵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并将秦、魏、韩、赵之兵以伐齐。齐湣王悉国中之众以拒之,战于济西,齐师大败。

战争的结果让人出乎意料,一个国力正如处于巅峰的国家居然被连下七十二城,也是被打得几乎亡国,最后只剩下莒、即墨两座孤城,虽然最后齐国复国了,但是从此一蹶不振。

这标志着齐国在和秦国的争霸中彻底失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009/337625.html

“战国时期秦齐争霸的时代背景” 的相关文章

陈祗:三国时期蜀汉大臣,世蜀汉后主刘禅的宠臣

陈祗:三国时期蜀汉大臣,世蜀汉后主刘禅的宠臣

陈祗(?―258年),字奉宗,汝南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大司徒许靖兄长的外孙。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陈祗早年受费祎的赏拔,董允死后担任侍中,逐渐成为蜀汉后主刘禅的宠臣,官至尚书令、镇军将军,权力甚至超过大将军姜维。陈祗支持姜维的北伐中原,假意与宦官黄皓交好,导致黄皓开始...

李嗣本是什么人?他被称为威信可汗是什么意思?

李嗣本是什么人?他被称为威信可汗是什么意思?

十三太保为唐朝末年节度使李克用的十三位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李嗣本是唐末五代时的前晋名将,为李克用帐下十三太保之一,在帮助李克用及李存勖父子夺取天下的过程中立下大功。那李嗣本是如何为前晋效力的,为何又号称“威信可汗”呢一,跟随李克用李嗣本原本姓张,出身武将世家,为铜冶镇牙将张...

有哪些与夏侯霸相关的趣闻轶事?他的生卒年是什么时候?

有哪些与夏侯霸相关的趣闻轶事?他的生卒年是什么时候?

夏侯霸,生卒年不详,字仲权,沛国谯人,三国时期魏国和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征西将军夏侯渊次子,其母为曹操妻室丁氏的妹妹。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夏侯霸在魏国官至右将军、讨蜀护军,封爵博昌亭侯,屯驻陇西;在蜀汉时为主要北伐将领,多次参加御蜀和伐魏战争。嘉平元年(249...

历史上董卓会被讨伐的原因是什么?他做了哪些事情?

历史上董卓会被讨伐的原因是什么?他做了哪些事情?

董卓东汉末期的著名军阀、奸臣。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三国时期,很多军阀都干过“挟天子而令诸侯”的事情。可是,为什么只有董卓干了这件事,引起了全天下人的公愤,十八路诸侯一起站起来声讨他。那么,董卓究竟干了什么,他的运气为什么这么不好呢?董卓是凉州陇西临洮人,出生在羌胡混杂的边境地...

曹操生前最器重的三个大将是谁 有他们司马懿就不敢夺权

曹操生前最器重的三个大将是谁 有他们司马懿就不敢夺权

还不知道:曹操生前最器重的三位大将,他们不死,司马懿就不会有机会夺权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是一个战乱的年代,但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经过的几十年的混战之后,天下终于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其中以曹操的魏国实力最强。曹操账下的大将很多,不过他最重视的是曹真...

李渊作为唐朝开国皇帝 李渊是一代开国雄主吗

李渊作为唐朝开国皇帝 李渊是一代开国雄主吗

还不了解:李渊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高祖李渊:到底是一代昏君,还是开国雄主?要是排一个历史上存在感最低的开国皇帝排行榜,唐高祖李渊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在他前面的皇帝是隋炀帝杨广,在他后面的是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这两位可都是历史知名人物,夹在他们中间,也难怪...

刘备当初对诸葛亮百依百顺 刘备称帝后为何态度大为转变

刘备当初对诸葛亮百依百顺 刘备称帝后为何态度大为转变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称帝,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备在登基称帝后,为何对诸葛亮的态度变化巨大?虽说刘备一直标榜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乃汉室宗亲,但实际上是否有汉室血脉无人得知。如果没有汉献帝亲口认可的刘皇叔三个字,只怕以贩履织席为生的刘备很难名正言顺的打起汉室后裔的旗号。而刘备不仅只有汉室宗...

赵元偁:宋太宗赵光义第七子,史籍中是如何记载的?

赵元偁:宋太宗赵光义第七子,史籍中是如何记载的?

赵元偁(981-1014),宋太宗第七子。楚恭惠王,初授检校太保、右卫上将军、泾国公。宋真宗即位后,加封其为同平章事、安定郡王,进检校太傅。公元1014年去世,年仅33岁,谥号恭惠。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赵元偁,太宗七子。端拱元年二月,授检校太尉、右卫上...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