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明朝灭亡后成立了哪四大南明政权?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09-21)180

1644年,李自成攻入京城,朱由检见大势已去,在煤山自缢。其实此时明朝就已经等于是灭亡了,但很多官员逃到了南京,然后拥立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建立了弘光政权。虽然从地图上看,南明势力很大,军队人数也不少,但只要开战便是溃不成军,没有丝毫战斗力。除了南明,当时还有三个政权,其中清军是完成了最终的统一,为什么其他政权始终没办法击败清军呢?

明朝灭亡后成立了哪四大南明政权?

四大政权

1644年3月,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自缢煤山,传统意义上的明朝就此灭亡。4月,吴三桂放清军入关,李自成不敌遂退出北京。同年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

此时,中国版图上有四大政权同时并存。最北面的是清朝政权,最南面的是南明弘光政权,中间夹着的则是李自成的大顺政权,除此之外,还有在四川的张献忠建立的大西政权。

明朝以往的政治中心在北方,经济中心在南方,清军入关占领北京以后,明朝在北方的国土基本丧失殆尽,但就明朝实力而言,损失不过半数而已。

所以,在理想的情况下,南明实现赶走清军、复国大明的希望还是很大的。因为从版图面积上来看,南明更大;从军队数量上来看,南明最多;但从战斗的结果来看,南明最弱。

但可惜的是,南明政权自从弘光开始,就陷入了无休止的内斗之中,各路人马之间相互掣肘,互相牵制,战斗力反而不如人数较少的清军。南明前后的几个政权一路往南逃亡,要么逃到海上,要么逃到国外,最后都免不了人死国亡的下场。

弘光政权

明朝南渡后,李自成打不过清军,先后丢失了北京和西安,退往湖北。驻守武昌的左良玉不愿与李自成正面交战,以清君侧为名,顺长江东下争夺南明政权,弘光朝廷那帮人当然不干,于是马士英被迫急调江北四镇几十万人迎击左良玉。

此时,清军也抽出手来,将军事重心放到了南明身上,1645年三月多尔衮命多铎南征。

由于南明主力都去对付左良玉部队去了,致使面对清军的江淮防线陷入空虚。史可法时在扬州虽有督师名义,却无法调动四镇之兵。一月中,清军破徐州,渡淮河,兵临扬州城下。

好巧不巧,左良玉这时候莫名其妙的死了,他的儿子左梦庚又打不过南明部队,竟然索性投降了多铎。南明四五十万军队鹬蚌相争,却让清军渔翁得利。

随后,清军渡过长江,克京口镇江。五月十五众大臣献南京降清。五月二十二朱由崧被俘获,在位时间仅一年。

其次是唐王朱聿键在福建建立的隆武政权,以及鲁王朱以海在浙江监国。

弘光政权灭亡后,明朝皇室后代和大臣们继续往南逃亡。由于信息不通,唐王朱聿键在福建建立隆武政权,而鲁王朱以海则在浙江绍兴宣布监国。此时恰好清军后方发生动乱,一时间无力继续南进。

这本是两个小朝廷形成合力、整合力量的好机会,可惜他们俩互相看不顺眼,为争正统地位,竟然搞得形同水火,各自为战。1646年,清军再度南下,两个小朝廷无力抵抗,很快就为清军所灭。隆武帝被杀,鲁王逃亡海上。

永历政权

隆武帝死后,桂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宣布建国,但几天后便因害怕清军而逃亡广西,导致在广东人心尽失。此时,隆武帝之弟唐王朱聿鐭趁机在广州自立,准备明年改元邵武,只可惜还没等到那一天,朱聿鐭就被清军俘虏,之后自缢而死。

胆小的朱由榔在广西称帝,次年定年号为永历。这个时候,抗清的形势出现了转机,不过大家不要误会,这个转机并不是新建的永历朝廷多么厉害,而是起义军余部的出现挽救了危局。

原来,李自成在弘光元年战死在九宫山后,部队就分成了两支,先后进入了湖南,与当地明军联合抗清。到了永历元年,起义军和明军接连胜利,几乎收复了湖南全部。永历二年,清军中突然掀起了反正 *** ,大批将领回归明朝,一时间永历政权的版图达到了七个省,以及东南沿海的部分岛屿,事情似乎看到了转机。

但是,永历政权内矛盾重重,各派势力相互攻击,起义军得不到明军的信任,双方根本不能团结对敌。到了永历四年,清军重新占领湖广,其他刚刚收复的失地也相继丢掉了。

之后永历政权就陷入了不死不活的地步,在与清军的相持中,败多胜少,大批明军先后降清。永历十年,孙可望密谋篡位,引发内讧。李定国拥朱由榔到了云南,次年又大败孙可望,绝望的孙可望便投降了清军。

孙可望投降之后,使得明军西南军事情况几乎完全透明。永历十二年吴三桂攻入云南,永历十三年(1659年)朱由榔逃亡缅甸,最后被吴三桂用弓弦绞死在昆明。

综上所述,南明政权刚刚建立的时候,的确很有实现复国的希望,但那个时候的明 *** 仍旧致力于内斗,甚至制定了所谓的联虏平寇的策略,要联合清军消灭起义军。

而史可法就是这个策略的坚定拥护者,真是让我读到此处的时候吐了一口老血。没有形成一个团结的力量,使得空有几十万兵力的弘光政权无法发挥出应有的实力,反而因为相互制约,被清军迅速击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009/337710.html

“明朝灭亡后成立了哪四大南明政权?” 的相关文章

荀况:战国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荀况:战国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荀子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两度...

后世是如何评价程普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程普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程普(?~215年),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东汉末年江东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程普曾跟随孙坚讨伐黄巾军,继而参加讨伐董卓的战斗,斩华雄、破吕布。孙坚死后,又助孙策平定江东。孙策曾经兵败被围,程普将孙策救出重围。在孙策死后,他与张昭、周瑜等人共同...

张飞被杀时为何没有人发现 张飞的死对伐吴造成了什么影响

张飞被杀时为何没有人发现 张飞的死对伐吴造成了什么影响

还不知道:张飞被刺杀时,为何没被大家发现,他的死为伐吴带来了什么影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三国时期,死得最憋屈的大将当属张飞了。这位叱咤风云的将领,在战场上无人敢当,被古人选为武庙七十二将之一。可是他却没有战死在沙场,马革裹尸,而是被自己的部下所杀。而且他的首...

曹操迎接回汉献帝后 曹操对汉献帝究竟多上心

曹操迎接回汉献帝后 曹操对汉献帝究竟多上心

还不知道:曹操对汉献帝有多上心?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大汉末年,朝纲混乱,民不聊生。先有十常事祸乱朝廷, 之后黄中军揭毕而起。然而屋漏偏连夜雨";刚刚稳定下来的东汉王朝又出现太师董卓公然废掉刘辩,立刘协为帝。不顾百姓困苦,迁都洛阳,当此之时,曹操说服袁绍,...

李昉的一生有哪些成就?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李昉的一生有哪些成就?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 ),字明远(《直斋书录解题》作明叔),深州饶阳人,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门荫入仕,补任太庙斋郎、太子校书。后汉时期,进士及第,授秘书郎,累迁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世宗时期,出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北宋建立后,...

纵观寇准的一生,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纵观寇准的一生,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寇准(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华州下邽人,北宋政治家、诗人,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寇准善诗能文,有《寇忠愍诗集》传世。他为人刚直,为官时因多次直谏,渐被太宗重用。真宗时,契丹南下犯宋,朝野震惊,欲迁都成都。寇...

袁绍和曹操从小就是好友 两人最后为何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袁绍和曹操从小就是好友 两人最后为何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曹操和袁绍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后来却要互相灭对方,原因为何?曹操和袁绍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后来却要互相灭对方,原因为何?无论是演义还是正史里边,袁绍和曹操都是从小的好朋友,而且是无话不谈,无“恶”不做。年少的两人当初作为城中的纨绔子弟,甚是合伙偷了人家的新娘子,在逃跑的过程中,差一点就被人抓住了,两...

赵廷美:宋宣祖赵弘殷第四子,曾得罪宰相赵普,降为涪陵县公

赵廷美:宋宣祖赵弘殷第四子,曾得罪宰相赵普,降为涪陵县公

赵廷美(947年—984年),本名赵匡美,字文化,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宋宗室大臣,宋宣祖赵弘殷第四子,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四弟,母为陈国夫人耿氏。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起家嘉州防御使,转兴元尹、同平章事,迁侍中、京兆尹。宋太宗即位,迁中书令、开封尹...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