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如果将赵括换成韩信,那么长平之战的结果会被改变吗?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09-25)130

作为一场双方动员兵力高达百万以上,几乎决定了战国命运走向的惨烈会战,秦赵长平大战的悲壮战果,引得多少后人掩卷长思。特别是战事最白热化阶段,赵国主帅赵括“纸上谈兵”的操作,以及四十万赵军降卒被坑杀的惨烈结局,更让多少历史票友在叹息之余,生出新的假想:倘若统帅赵军的,不是赵括这“倒霉孩子”,而是一位顶级水准的军事家,长平之战的结果,会不会改写?比如,把六七十年后的“兵仙”韩信请来,在长平战场上替换赵括?

身为一位给中国文化贡献了“韩信点兵”等精彩成语,更为中国战争史留下无数妙笔的军事强人,“兵仙”韩信的军事智慧,两千年来收了中外军界无数膝盖。那“暗度陈仓”的穿心一击,“背水一战”的力挽狂澜,“十面埋伏”的收放自如,每一场经典战例,都是叹为观止的用兵艺术。如此“仙”级的强人,倘若“穿越”到长平之战战场上,还不能改变战争结果?答:真不能!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如果将赵括换成韩信,那么长平之战的结果会被改变吗?

之一个原因是,韩信在楚汉战争里的一项重要成功条件,放在长平之战战场上,可以说荡然无存——强大的后勤保障。

在楚汉战争战场上,屡屡开动“花样吊打”模式的韩信,最为在意的,就是后勤保障问题。比如在堪称地狱难度的井陉口大战前,韩信不怕自己兵少缺训练,就怕对面二十万赵军断自己粮道,在得知赵军主帅陈余主动放弃这一良策后,韩信“则大喜”,然后就从容部署,打出“背水一战”的精彩画面。

而这叫韩信无比在意的后勤问题,更是韩信所在的刘邦军团,一项完胜对手项羽的绝对优势。早在韩信登坛拜将前,被项羽“打发”到汉中的刘邦,就为后勤保障苦心经营:巴蜀汉中的肥沃土地,给刘邦提供了充足的粮草。当时汉水渭水白水纵横的水网,也成了刘邦快速的运输通道。“拜将”后的韩信,能够迅速“暗度陈仓”,以高速的冲击横扫三秦,就有这强大物资输送的支持。

占领荥阳后,刘邦还建立了以敖仓为中心的后勤基地,来自关中巴蜀的物资,源源不断通过敖仓转运到前线。这强大的输血效果,才能让韩信放心施展他“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的大战略,凭着手里有粮的优势,利用对手缺粮急于速战的心理,一次次把陈余龙且等强敌带到坑里。更叫战场上无敌的项羽,战略上步步受制,最终陷入韩信的十面埋伏里,怆然拔剑自刎。

如果将赵括换成韩信,那么长平之战的结果会被改变吗?

可是,倘若到了长平战场上,韩信这“绝对优势”,却是掉了个儿。秦赵两国的经济差距,本就十分明显,为打好长平之战,秦国更开通了巴蜀关中的多条水路运输线路。刘邦军团快速的运输线路,特别是包括敖仓在内的运输网,几乎都是当年秦国留下的“遗产”。此刻正让秦军享尽“高速便利”。倘若韩信真在长平战场上执掌赵军?他最担心的后勤保障,就是眼前叫人抓狂的难题。

其实,就是在赵括发起长平决战前,当秦国还可以把巴蜀关中粮食准时送到前线时,赵军的后勤补给已接近枯竭。八个月的煎熬对峙,耗光了赵国的粮食库存,甚至出现了“请粟于齐而齐不听”的囧事。再像前任主帅廉颇那样在长平死守下去,更先崩溃的,必然是赵国自己。所以火线就任的赵括,才会 *** 兵力愤然一击,然后覆没在秦军的口袋里。如果接替廉颇的是韩信,他照样也不能再守,也要破解这个难题。

当然,虽说这是个难题,也不能说赵括无错,在兵力与战略态势都严重不利的情况下,这样贸贸然的拼死一攻,等于是赌一个没有任何胜机的赌局。这样的错误,军事智慧极高的韩信当然不会主动犯。可“韩信救不了长平”的第二个原因,也正在这里:长平决战前的战略局面,对于四十万赵军来说,一旦选择进攻,就是“死地”。

赵括接任时,秦赵双方的战场态势是:由于赵国丢了上党,地理优势尽失。晋东南的要地全落在秦军手里,所以长平战场的赵军,只能屯兵在长平北面的平原上。对面的秦军呢?却是轻松屯在长平西南面的山谷上,秦军想攻赵军,可以居高临下说打就打。赵军要反扑?那就要一头扎进山谷中,百分百落入秦军挖好的坑里,一如赵括这样。

如果将赵括换成韩信,那么长平之战的结果会被改变吗?

这样的死地,又缺少后勤保障供应,不打被拖死,打就被围死。以往韩信“背水一战”“声东击西”“暗度陈仓”等妙招,放在这个“死地”,统统用不上,等于被废了武功。

当然,韩信和赵括不同,秦军骗赵括的那些伎俩,放在高度重视情报战的韩信眼里,基本都骗不过去。以韩信的军事智慧,主动进攻的后果,他更能看清楚。所以面对这“死地”,韩信很可能会做出这样的应对:何必要在你的战场打?我的战场我做主。四十万赵军很可能会在韩信的部署下稳步后撤,一面缩短补给线,一面引诱秦军深入赵境,寻求歼灭对手的机会。

这个可能性有多大?韩信军事生涯里的“潍河之战”就是典型:面对绝对优势的齐楚联军,韩信并不生拼硬打,而是主动退却,把二十万齐楚联军引入预设战场,一开闸就淹没在了水中。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不在敌人的“主场”纠缠,却以强大的勇气与高超指挥,把敌人引入自己的“主场”歼灭,向来是韩信的拿手好戏。放在长平战场上,一旦他这样做了,这必然是“兵仙”韩信与战国杀神白起之间,一场经典的较量。

如果真这样,这确实是四十万赵军“改命”的机会。可“韩信救不了长平”的最重要原因正在于此:赵国不是刘邦,会允许韩信这么做吗?

如果将赵括换成韩信,那么长平之战的结果会被改变吗?

比起能以长远眼光经营后勤,为“兵仙”韩信搭好平台,更能赋予韩信绝对指挥权的刘邦来。面对长平之战,赵国君臣的操作,堪称槽点满满。长平之战打成这个惨样,“倒霉孩子”赵括只能算第二责任人,最重要的败因,就是赵国在战事前后的蠢表现。

首先是前因,长平之战的导火索,是赵国接收了战略要地上党。可这么一个兵家必争之地,赵国接收之后,却是只想着“躺赢”,毫无防御准备,根本没有派驻重兵。这才导致上党迅速被秦国攻陷,晋东南要地尽失,赵国在严重地理劣势且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仓促开打长平之战。

而在战事煎熬时,秦国也有一怕——怕赵国联合列国抗秦。且齐楚两大强国,也一度决定援赵。但焦头烂额的赵孝成王,竟主动遣使找秦国媾和,反而叫秦国逮住由头,大肆宣扬“赵国求和”。列国瞧了也就凉水浇头:你俩都打打和和了,我们还帮个啥?看热闹呗。劣势的四十万赵军,这才落到独扛强秦的境地。

这样短视的赵国君臣,战前没有准备,战争时没有坚定决心与清楚战略,对战场的态势看不清楚,对廉颇赵括等人的能力,更缺乏实际的了解。比起楚汉战争时,那个既有清晰战略规划又有坚决战术执行,更能以坚定平台,给前线主将自 *** 的刘邦团队来,高下立判。

可以假设,一旦指挥长平大战的韩信,采取了一如他在楚汉战争时常见的制胜操作,后方的赵国君臣,之一反应必然会乱做一团。还没展开部署的韩信,就有可能分分钟被拿下。能被活着罢官撤职,都算是好命。至于四十万赵军的命运?长平之战的结局,也是可以想。

毕竟,长平之战这样的较量,比拼的不止是双方的智慧与战斗力,而是包括了国力战略决策执行力等各方面的综合实力,不是一个韩信,就能改变结局。

因为,像赵国这样,既无战略规划更缺战略决心的团队,无论在哪个年代,无论在哪行哪业,就算多出一个韩信级别的强人,也是带不动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009/338377.html

“如果将赵括换成韩信,那么长平之战的结果会被改变吗?” 的相关文章

梁适:北宋仁宗时期宰相,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梁适:北宋仁宗时期宰相,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梁适(公元1000年~公元1070年),字仲贤,山东东平(须城)人,北宋太傅、仁宗皇佑年间宰相。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父梁颢为翰林大学士,适以父荫为官。但是为证明自己实力,在景祐元年考取进士。主管淮阳军后,上奏皇帝减少朝庭硬派给京东路百姓的丝绸一百三十万。虽然“...

杨阜:三国时期曹魏名臣,德才兼备、刚正不阿

杨阜:三国时期曹魏名臣,德才兼备、刚正不阿

杨阜,字义山,天水冀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名臣。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献帝建安初年,任凉州从事,旋拜安定长史,韦康任刺史后辟为别驾,改任州参军。因讨马超有功,赐爵关内侯。曹操征汉中时,杨阜担任益州刺史,回来后又担任武都太守。魏文帝曹丕、明帝曹叡时,在朝廷任职,德...

诸葛亮对子午谷奇谋否决 这个计谋真的不行吗

诸葛亮对子午谷奇谋否决 这个计谋真的不行吗

对诸葛亮否决的子午谷奇谋到底行不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曾多次否决的子午谷奇谋到底行不行,1400年后,闯王高迎祥用五万条人命给出了答案。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在刘备死后,剩下的一段时光里,都在力主北伐。他一共北伐五次,但最终带着遗憾病逝五丈原。未能收复中原,也...

顾悌:三国时期东吴政治家,他有哪些事迹?

顾悌:三国时期东吴政治家,他有哪些事迹?

顾悌,字子通,生卒年月不详,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的政治家。顾雍的族人。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顾悌从小因为孝顺父亲,尊敬兄长和为人廉洁在乡里闻名,15岁的时候就当上了吴国的郡吏、郎中。后来升到偏将军。孙权快去世时,嫡庶不分,顾悌几次毫不讳言与朱据一起说了立嫡子...

李侍尧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侍尧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侍尧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人物,他其貌不扬,却很有本事,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李侍尧(?一1788年),汉军镶黄旗人,是清乾隆时期的重臣,出身于官宦之家,二等伯李永芳的四世孙,父亲是户部尚书李元亮。李侍尧值得给读者朋友聊聊,他经历了充当朝廷重臣、因贪污受贿判处监斩候、皇帝重新加以重用...

朱然: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名震敌国,累有功勋

朱然: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名震敌国,累有功勋

朱然(182年—249年),原名施然,字义封,丹阳故鄣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毗陵侯朱治的外甥。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然早年被朱治收为养子,并在读书期间和孙权相交甚笃。孙权统事后,朱然历任、馀姚长、山阴令、临川太守,加折冲校尉,率军平定山贼。曾随吕蒙擒杀关羽,以功迁昭武...

康熙皇帝去世后 雍正为何将宜妃赶出皇宫

康熙皇帝去世后 雍正为何将宜妃赶出皇宫

对康熙刚刚去世,雍正为何就将宜妃赶出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到清朝历史上的康熙皇帝,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十五岁便与当时的辅政大臣鳌拜相斗,并凭借自己的谋略擒获了他,然后,他又平三藩,收台湾,并击败了俄国人的入侵,可以说是一位大智慧之人,然...

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刘邦却反项羽 刘邦算是不仁不义吗

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刘邦却反项羽 刘邦算是不仁不义吗

对项羽和刘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项羽封了刘邦为汉王,刘邦却反了项羽,这能算不仁不义吗?秦代末年,陈胜、吴广阔泽乡起义,创建张楚政权,各地纷繁呼应,此中就有项羽叔侄和刘邦团体。厥后陈胜吴广起义失败,项羽叔侄继续奋战,召唤各地楚军一同共商大事,刘邦此时亦归附项梁。厥后...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