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明朝内阁与宦官制度并存有什么危害?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10-03)270

历代皇帝为巩固自身的权力和国家的管理,制定了各种各样的制度,其主要目的就是防止手下官员结党营私,互相勾结,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很多在历朝历代威胁国家统治的旧毒创意,最后都成为他们灭亡的主要原因。

在明朝,可谓是把皇权的集中加强做到了历朝的极致,皇帝独揽大权,集权力于一身。他发行的制度有一个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的特点两制并存。

这个特殊的行政制度起到了很显著的效果,帮助皇帝更好的管理官员,让官员之间相互牵制,相互制约,以此来维持朝政的稳定和秩序。但这一制度,为什么最终还是导致了明朝的灭亡?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一、两个制度并存

1、内阁制度

内阁制度又被称为议会制度,以总揽国家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形式,又被称作责任内阁制,它是以议会为基础产生的。

朱元璋对他进行了多次的改革,最终以皇帝秘书的身份存在,辅助皇帝管理朝政。到了大明的宣德朝时期,内阁的权力开始逐渐上升,变成为朝廷运转的中枢,内阁的首辅变相的成为宰相。

明朝内阁与宦官制度并存有什么危害?

2、宦官制度

宦官是专门用来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一个机构。宦官也被称为太监,指经过 *** ,失去正常性生活的男性。

他们主要帮助皇帝批阅奏章,传达圣旨,照顾生活起居,可以说是与皇帝最接近的人,可想而知权力的庞大。

宦官制度在刚建立的时候权力没有很庞大,他们只算是下人中更高级别的存在,也就可以压着其他的宫女侍从,后期才发展起了势力。

明代皇权不断扩大,宦官制度发展到顶峰,其复杂的机构和冗余的人员只有在历史上才能看到。太监是有礼秘书印制的,秉笔太监可以代表皇帝批准,他们的实权高于内阁。

明朝末年,内阁官吏被任命后,必须先去拜见司里大掌管,掌管东厂的太监权力巨大。作为朝廷心腹,东宫可以窥探皇宫之下的臣民。

明朝灭亡前夕,城防权力被宦官控制,打开了投降的大门。然而,明代的宦官并没有对皇权构成威胁。

3、两制并存

这两种制度在国家共同存在,一起执行,这也是明朝时期的一个特色。皇帝分配给他们相等的权力,想要发号某一个命令,必须得到两者共同的权力才可以实行。

这就让他们相互制约,相互配合,也就避免了权力相争的问题,解决了皇帝怕被谋权篡位的苦恼。

这种制度实际上就是分解的相权,初期是造成了一定的积极效果,集中加强皇权,稳定了朝廷,但朝廷权力的斗争是不会被杜绝的,有权力,就会有斗争。这一种制度很快在明朝的中后期,特别是明末时期,他的弊端就体现了出来。

天启崇祯以后,内阁对皇帝的约束,实际上取决于皇帝是否遵守政治惯例。即使内阁辞职,君主也不是不可能用一个新的顺从的内阁来取代它。

明朝皇帝的权力只是略弱于清朝皇帝,但总体上还是加强了,然而明朝的皇帝大都不在意,似乎君主的权力是有限的。

明朝内阁与宦官制度并存有什么危害?

二、并存制度对明朝的影响

1、政治系统内耗

明朝前期配合着新制度,国家发展稳定,皇帝都可以利用好这个制度,使国家更加繁荣昌盛并不断的发展。

到明中后时期,新上任的几代帝王,万历帝,天启帝等,懈怠朝政,昏庸无能,无法管理官员,导致各个势力脱颖而出,结党营私,争夺权力。魏忠贤等势力形成,官员们内争暗斗,朝廷的政治系统被破坏。

2、干扰边关占守

历朝历代,帝王都是靠战争打下的江山,军事力量是及其重要的。军事是指,优秀聪颖的领导者,和训练有素,骁勇善战,团结统一的战士们,这才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团体。

两种制度,各方势力相争,导致国家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各自效忠着一方势力,残害着其他势力,这样残破不堪的团体,无疑打不了胜仗。

战争节节败退,城池接连被侵占,面对地方的外部势力,还要承受各势力之间的内斗,明朝终将被打败。

3、财政枯竭

官员们之间的争斗,会用到大量的财产消耗,国家的存款都会被官员们卷入私囊,加上战争的损耗,城池的缺失,银子如同流水般在支出。

战争迫使百姓流离失所,土地,粮食,人力,钱财,一无所有,只有支出没有收入。当时的皇帝也很昏庸,不务政事,整日里花天酒地,饮酒作乐。国库很快就虚空了,这样的一个国家如何生存?

明朝的灭亡无疑是遗憾的,巨大的资源和优势都被荒废,两个制度一起实行,虽然导致了明朝的灭亡,但也并不是一无是处。

证明了没有完美的制度,再严谨的制度都会造成好的或不好的影响,这取决于领导者怎么去使用,用好了就像明朝前期那样,快速发展,不断变强;用不好了,就像明末时期那样,逐渐瓦解,最终走向灭亡。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010/339711.html

“明朝内阁与宦官制度并存有什么危害?” 的相关文章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五万大军 白起是怎么做到的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五万大军 白起是怎么做到的

对长平之战,白起是如何做到坑杀赵国四十五万将士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长平之战中,虽然赵国前后投入了四十五万兵力,但秦将白起分割包围赵军后,赵军兵力已经不足四十五万,当然秦军也有一定伤亡,因此武安君白起实际坑杀的赵军并没有四十多万。在长平之战前期的对峙消耗战中,秦...

曹丕即位后曹植穿丧服为汉朝痛哭 曹植后面的结局是什么

曹丕即位后曹植穿丧服为汉朝痛哭 曹植后面的结局是什么

曹丕即位,兄弟曹植穿上丧服为汉朝痛哭,后来结局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222年,31岁的曹植被哥哥曹丕封为鄄城王,封地远离京城,食邑只有2500户。之前,曹植和曹丕争储失败,所以他很受曹丕的忌惮和打击。昔日很受曹操宠爱的王子,如今成为被曹...

李自成在崇祯帝死后是如何安置他的?

李自成在崇祯帝死后是如何安置他的?

朱由检,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李自成打进北京城后,到处找不到崇祯,心里不踏实。于是下了一道命令:“献帝者,赏万金,封伯爵;匿者,灭族。”后来终于在煤山找到了吊死的崇祯帝,悬着的一颗心才落了下来。崇祯在吊死之前,在衣服上写下遗诏。其中有一句:“任贼分裂朕尸,...

朱桓: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为人高傲但善养士卒,轻财重义

朱桓: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为人高傲但善养士卒,轻财重义

朱桓(177年-238年),字休穆,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骠骑将军朱据从兄、镇南将军朱异之父。朱桓官至前将军、青州牧,假节,封为嘉兴侯。出身江东吴郡四大姓之一吴郡朱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东汉建安五年(200年),朱桓成为余姚长,为当地人民解决瘟疫,又招募士卒...

诸葛亮那么厉害为何灭不了曹魏 诸葛亮不早死又会怎么样

诸葛亮那么厉害为何灭不了曹魏 诸葛亮不早死又会怎么样

对诸葛亮足智多谋,为何却没能灭了魏国?如果他不早死,能灭魏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足智多谋,却五次北伐都没能灭魏,原因其实很简单:蜀魏之间的差距并不是仅凭诸葛亮就可以弥补的。《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被罗贯中老先生塑造成为了一个无所不能的人物。许多人随口都能说...

刘政会是什么人?他能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靠的是什么?

刘政会是什么人?他能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靠的是什么?

唐朝建都长安,与汉朝并称为我国历史上最富强的盛世。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刘政会是唐朝名将,在晋阳起兵与抗拒刘武周时立了大功,因此得以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那刘政会在晋阳起兵中立了怎样的功劳一,投靠李渊刘政会出自河南刘氏,为匈奴单于冒顿后裔,是北齐中书侍...

有哪些与王禹偁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王禹偁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字元之,济州巨野人北宋诗人、散文家,宋初有名的直臣,敢于直谏遭贬谪。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王禹偁是北宋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

武则天都敢对王皇后下手 卫子夫为何不敢动陈阿娇

武则天都敢对王皇后下手 卫子夫为何不敢动陈阿娇

为何武则天敢杀了王皇后,而卫子夫却不敢动陈阿娇?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这是白居易在《后宫词》中,对后宫嫔妃们日常生活的描写,同时也通过众多细节,描写出了嫔妃失宠之后,内心的惆怅与...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