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会昌中兴”历史事件介绍
唐武宗李炎是唐朝第十五位皇帝,性情沉毅,雄谋勇断。在位期间,对内打击藩镇和毁佛运动,对外击败回鹘,加强了中央集权,一度呈现中兴局面,史称会昌中兴。
幸福来得有点儿突然,作为唐穆宗的第五个儿子,唐敬宗和唐文宗的弟弟,王爷李炎眼看着大唐皇帝宝座在哥哥们的 *** 下面挪来挪去,原想着自己没这个福分,只能以锦衣玉食的王爷身份终老一生,却没有想到在哥哥文宗死后,会在宦官和后党们的利益博弈中鬼使神差地成为了唐王朝第十五任CEO。
武宗原来叫做李瀍,李炎是他死前十几天才为自己改的名字。这个名字比较通俗,再加上武宗主政以后政治改革方面的风风火火,我们就叫他李炎好了。李炎这个人不简单,身材高大,面相威猛,李唐家族返祖现象在他身上充分显现。因为长期耳闻目睹宫廷政治斗争的惨烈,所以其性情豪爽刚毅,喜怒不形于色。
武宗很有政治手腕,因为皇位得益于大宦官仇士良和鱼弘志的鼎力相助,所以他即位以后采取欲擒故纵的 *** ,然后不动声色地铲除了这些威胁皇权的政治毒瘤。李炎更大的好处是虚心纳谏,并且知人善用,尤其是他信任和重用李德裕,君臣之间相得益彰,大刀阔斧的吏治整顿就此拉开了序幕。
唐武宗李炎整顿吏治,反对官员腐败主要有以下几大措施:
一是裁撤冗员,对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员不遗余力地进行裁减。
唐朝自武周朝以来,特别是武则天鼓励告密,并给告密者许以高官厚禄以后,因为合法官位不够,于是又增加了大量的只领俸禄不干实事的里行、拾遗、补阙、御史等闲官差,致使朝廷上下充斥着大量冗员,既使 *** 办事效率低下,又使帝国公务开支庞大,唐帝国已经到了入不敷出、财政枯竭的地步。会昌四年,即公元844年,唐武宗听从国家总理大臣李德裕上书建议,全国一下子裁减了各级冗员两千多人,按照唐朝时全国人口和官员比例来看,这个数字还是比较惊人的,此项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国最难的改革是什么?是针对人的改革。想想我们现在步履维艰的人事制度改革,就可想而知武宗对于吏治改革的决心和魄力。
二是以高压政策,严刑峻法反对官员贪腐。
这是武宗吏治改革最突出内容,最主要表现形式。乱世用重典。武宗朝立法极其严峻,尤其是对贪官污吏的惩治,基本上做到了从重从严、雷霆万钧,且绝不姑息养奸。这与武宗还是颍王时耳濡目染朝廷上下贪污贿赂成风、官员沆瀣一气有关。不反腐败,唐王朝举步维艰;反腐败,帝国则有可能走向新生。开成五年,即公元840年,武宗即位伊始,在大赦天下的诏书中就明确宣布,除十恶、叛逆、杀人和官员贪赃外,一切皆可赦免。将官员贪赃与叛逆谋反和十恶不赦大罪并列,显示了武宗反腐的决心和力度。李德裕当宰相之后,全国开始大范围地反腐肃贪。公元841年正月,武宗再次下诏,要求全国执行统一标准,凡文武官员贪赃绢三十匹者,一律处死。二月再下诏,凡官员贪污满千钱者,处以极刑。武宗李炎在位六年,自始至终保持了肃贪政策的连续性。
三是严禁官员借婚丧嫁娶大肆敛财。
这一条与现行有关规定不谋而合,而武宗李炎很有可能是历史上最早的首创者。会昌元年即公元841年11月,御史台上书武宗,说京城文武百官以及平民百姓皆以丧葬事宜,逾越礼法,靡费钱财,奏请皇帝禁止此种流弊。武宗在当王爷时就深知,此种官场风俗极易导致官员们变相行贿受贿,借机敛财,而败坏吏治。这种请客送礼风还有可能使官员相互勾结,深陷朋党之争。于是下旨,限制官员借婚丧嫁娶事宜叨扰民众,严禁借机敛财损坏政风民风,这是武宗明确要求官员廉洁从政的又一大举措。
四是严禁官员从事高利贷和典当行业,不准与民争利。
会昌五年,即公元485年,武宗下诏古者受禄之家,食禄而已,不与人争业,然后利可均布,人可家足。如闻朝列衣冠,代承华胄,或在清途,私置质库,与人争利。今日以后并禁断。仍委御史台察访闻奏。唐朝时有官办高利贷机构,禁止官员私放贷款,可以增加国库收入,这可能是武宗的真实想法。但官员放贷,显然有权钱交易的弊端,官员还可以利用手中职权胡作非为,并对民间正常的借贷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冲击,扰乱唐朝金融市场。武宗严词禁止,客观上起到了保护民众以及促使 *** 公务员廉洁从政的作用。
五是实行高薪养廉,对官员发放养廉银。
传统认为清朝的官俸较少,所以雍正皇帝才想出了这个招术,以养廉银缓解官员收入过少的窘状。其实中国历史上不少朝代都采用过此招,现代术语叫做高薪养廉。唐朝官员收入也不高,而且许多地方即使微薄的薪金也未发放到位,这就直接影响到了官员从政的积极性,并为贪腐造成口实。武宗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制定措施及时稳定官员队伍。
其一,要求国家有关部门严格官员薪俸发放,及时兑付。其二,给官员加薪,在原来基础上加发两月俸禄,促使官员奉公守法。其三,提高边远贫穷地方官员待遇,改变国家公务人员只想做京官不想去偏僻之地的现状,并为此专设观察使监督执行。其四,国家借款给官员偿还债务。给官员加薪,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官员 *** 的问题,但是对武宗朝吏治清明的积极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唐武宗李炎不惜下大力气整顿吏治和反腐肃贪,其作用到底有多大?史料不甚详细,但是武宗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在他执政五年之后,公元845年,李炎在诏书中讲道:由是退恶进贤,化行令举,刑奸赃之吏,破黩货之家,此宗社降灵,助成时政。也就是说,他殚精竭虑大刀阔斧地改变吏治,对于结果,作为皇帝他还是较为满意的。在他和李德裕君臣戮力同心合作下,唐帝国也多少恢复了一些元气。武宗李炎执政这段时期,史称会昌中兴,也算是对这位颇有作为的皇帝的肯定。清朝士人王士祯甚至大加溢美之词:武宗之治,几复开元、元和之盛,这似乎多少有些过了。
让唐武宗历史留名的当属唐武宗灭佛事件,唐武宗灭佛是发生在唐武宗会昌年间,由唐武宗发起的大规模拆毁佛寺和强迫僧尼还俗的毁佛教运动。唐代后期,由于佛教寺院土地不交赋税,僧侣免除徭役,佛教寺院经济过分扩张,损害了国库收入,与普通地主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唐武宗崇信道教,深恶佛教,会昌年间又因有战事财政吃紧。从会昌二年(842年)开始毁佛,在会昌五年(845年)达到 *** ,于会昌六年(846年)武宗死后终止。各地毁佛规模不一。佛教徒称这次毁佛运动为会昌法难。
唐武宗灭佛的主要原因
之一, 佛教的寺院经济对国家经济的冲击
唐朝前期鼓励佛教的发展,寺僧不需要缴纳赋税,导致很多人会躲进寺庙,以逃避朝廷的赋税。而统治者时常会赏赐寺庙大量的土地,成为寺庙的常有地,土地太多寺僧做不过来,就会雇佣佃户,成为另类的地主,而佃户也能够躲避朝廷的赋税,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在唐武宗时期,全国寺僧几十上百万人,国家经济在此时本就入不敷出,大量逃税的人口对国家经济是雪上加霜。
第二, 寺僧与世俗地主阶级在土地兼并过程中的冲突
唐朝前期施行均田制,但是到了后期均田制名存实亡,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由于寺庙拥有大量的土地,成为另类地主阶级,其寺院经济的发展,与世俗地主阶级的土地扩张发生冲突,两者处于敌对状态,世俗的地主阶级在灭佛运动中起到了推动作用。
第三, 佛教与道教的冲突
道教与佛教在唐朝均有快速发展,统治者更是宣称为老子李耳的后代,以巩固统治,而佛教在民间发展更广泛。宗教之间的斗争历来都是无休无止的,道教崇信者为了占据正统宗教的地位,对佛教发起了冲击。
第四, 佛教与儒家统治思想的冲突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一直是各朝各代的统治思想,这多由于儒家所推崇的三纲五常等理念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如君臣伦理。而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当佛教发展到一定程度,这种思想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第五, 唐武宗和宰相李德裕对佛教的排斥
唐武宗本人信奉道教,对佛教极为排斥,而当时的宰相李德裕看到了佛教的发展对国家的危害,也是大力抵触佛教,正是由于当时的更高决策层对佛教的排斥,导致佛教在唐武宗时期经历浩劫,史称会昌法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