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汤沈之争具体在争论些什么?详解汤沈之争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10-04)170

汤沈之争具体在争论些什么?这还要从明万历朝的汤显祖和沈璟两位大家开始说起,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他们之间,在戏曲创作及其有关理论问题上,存在着尖锐的分歧,甚至达到针锋相对的地步。

后人称之为“汤沈之争”。因为汤显祖籍属临川,沈璟乃吴江人氏,各自拥有一批遵奉者,所以戏曲史上又名之为临川派与吴 *** 的论争。

《牡丹亭》的音律问题直接引发了明代戏剧史上所谓的“汤沈之争”。由于忽视对该剧音律的探讨,导致人们对这场争论至今尚无合理的解释。汤显祖在《牡丹亭》的用韵、格律、宫调等方面,既有合理的运用规则,也有随意的破坏成例。“汤沈之争”暴露了明清戏曲家对戏曲音律认识的不足。

汤沈之争具体在争论些什么?详解汤沈之争

汤显祖和沈璟代表明代戏剧舞台上的两大流派,各有其鲜明的特点。两派有分歧和争议,也有交流和融合,当时和后来主张“以临川之笔协吴江之律”、“汤词沈律”、“合之双美”者大有人在。

特别是在创作实践中,不少传奇作家既重文词,又讲格律,写出不少“案头场上,交称便利”(吴梅《顾曲麈谈》)的佳作,如吴炳的《西园记》(《粲花五种》之一)、孟称舜的《娇红记》等。明末清初的李玉及清初的洪昇和孔尚任都可以说是“以临川之笔协吴江之律”,将两者相互结合的典范。

曲学界对这场论争产生原因的认识,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是吴新雷等人的“两点”说,即汤显祖批判了沈璟的声律论和沈璟改动了汤显祖的《牡丹亭》,从而引起了两派的论争。

更多的学者则主张“一点”说,即论争是由《牡丹亭》所引起。如吴国钦《中国戏曲史漫话》就曾明言“问题是围绕着《牡丹亭》的改编而来的”。复旦大学中文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陈万鼐《元明清剧曲史》也持这种观点。日本学人岩城秀夫《曲意与曲律》(《曲苑》第2辑)指出沈璟“按昆曲改订”该剧的字句,是使他们的对立尖锐化的“直接原因”。

在这场论争中谁是进攻者,谁是反攻者,学术界看法不一。

“两点”论者多主张汤是进攻者,如吴新雷认为汤的《答吕姜山》、《答孙俟居》两封信“揭开了”论战的序幕,信中“彻底否定”了沈的声律论,沈璟便在《词隐先生论曲》中“针锋相对的反攻”。

“一点”论者多主张沈是进攻者,如复旦《中国文学批评史》说:对《牡丹亭》声律缺点“责难”最为“激烈”的就是沈璟等吴 *** ,汤氏对此不满,提出了“反批评”。

对汤沈分歧的研究,有两种不同的路子。一是结合各人的戏曲创作,从思想倾向和艺术理论两个方面论述汤沈之间的创作和理论分歧,出发点在扬汤抑沈。

如赵景深《临川派与吴 *** 戏曲理论的斗争》(《曲论初探》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指出汤沈“争论”表现在三方面:在语言上汤的作品“富于文采”,沈则主张本色;在声律上汤主张以内容、风格和精神“为主”,音节应该“自然”,沈则主张“按照刻板的曲律”来写戏曲唱词;在对“封建道德”的态度上,沈作是“宣扬”,汤作是“叛逆”。

邵曾褀认为汤沈的对立“在剧本创作上”表现为汤作是代表“新兴力量对旧思想旧制度的冲击”,沈作则明显提出“对封建道德的维护”;“在文艺理论上”,汤氏便有“反对摹古、反对格律”的主张,沈氏“保守和复古”的曲论则是当时“旧思想”的反映。

汤沈之争具体在争论些什么?详解汤沈之争

另一种研究的路子是只就两人的戏曲理论来论述汤沈之间的曲学分歧,出发点是各有抑扬甚至是扬沈抑汤。

如叶长海指出,汤沈对戏曲创作的认识“侧重点不同”:之一,沈重“声律”,汤尚“文采”;第二,沈尊“条法”,汤擅“才情”。俞为民认为汤氏是对沈“严守曲律”和“崇尚本色”的主张有意见,因为这对汤来说是“切中要害的”,这样必然引起“汤的不满”。

有的学者干脆将汤沈的曲学分歧归纳为一点,即曲意与曲律的矛盾,如岩城秀夫就说两人冰炭不相容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汤重“曲意”达到被称为“狂”的程度,沈重“曲律”以至于否定文学性,所以为“狷”。

总起来看,对汤沈之争的研究,大致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结合政治思想来分析,一是围绕艺术谈艺术。论思想者往往着眼于斗争,结论是扬汤抑沈;谈艺术者更多地侧重于争鸣,倾向于各有抑扬。其中,既有学术之争,又有意气之论;既有基本理论的认识不同,又有历史材料的理解差异。

因此,已经持续了数百年的“汤沈之争”研究,恐怕还要断断续续地绵延下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010/339881.html

“汤沈之争具体在争论些什么?详解汤沈之争” 的相关文章

朱聿键是什么人?他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朱聿键是什么人?他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朱聿键,南明第二位皇帝,后世称为隆武帝,也称唐王,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崇祯皇帝朱由检在李自成大军攻进北京城后,于煤山自缢殉国。此后,在南方陆续出现了多个政权,流落到南方的明朝藩王们,在一些不愿意降清的士大夫的拥戴下,或称帝,或以监国名义,扛起了南明...

田豫: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常年镇守曹魏北疆

田豫: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常年镇守曹魏北疆

田豫(171年~252年),字国让,渔阳雍奴(今天津市武清区)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初从刘备,因母亲年老回乡,后跟随公孙瓒,公孙瓒败亡,劝说鲜于辅加入曹操。曹操攻略河北时,田豫正式得到曹操任用,历任颖阴、郎陵令、弋阳太守等。后来田豫常年...

有哪些与张飞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张飞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张飞(?-221年),字益德(一作翼德),幽州涿郡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黄巾起义爆发后,张飞与关羽加入刘备的义勇军辗转各地。三人同吃同睡情同手足。刘备于长坂坡败退时,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曹操惧其勇...

苏轼是什么人?他被贬黄州是因为i什么

苏轼是什么人?他被贬黄州是因为i什么

苏轼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词豪放派创始人,也作婉约诗词。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古城黄州,因苏东坡而闻名天下。黄州对于苏轼来说,是人生的一段重要时光。在这里,他的心态得到进一步的锤炼,直至旷达。在这里,他的文学造诣达到顶峰。在这里,他能感受生活的另一番乐趣。...

张皓:东汉顺帝时期司空,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张皓:东汉顺帝时期司空,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张皓(一作浩)(50年-132年),字叔明。犍为郡武阳县人,东汉时期大臣,西汉留侯张良的六世孙。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任郡吏、大将军掾、尚书仆射、彭城国相等职,在廷尉任上,留心断狱。延光三年(124年),安帝听信谗言,将要废时为太子的汉顺帝刘保,张皓与太仆来历...

朱元璋准备夺走武将兵权的时候,乐韶凤是怎么做的?

朱元璋准备夺走武将兵权的时候,乐韶凤是怎么做的?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兵部尚书乐韶凤就是这样一个人,当朱元璋准备大释武将兵权的时候,他看出朱元璋的心思并抢先一步交出兵权,顺利躲过了朱元璋的屠刀。乐韶凤是明代初年的一个兵部尚书,出生在直隶滁州全椒县,关于其早年的经历,史书上记载不多,所以我们后人也无从知晓,只知道她在元朝末年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一个...

历史上三刘出京讲的是什么?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三刘出京讲的是什么?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东汉末年这段时间内诸侯割据,互相攻伐兼并。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刘出京指的是东汉末年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汉灵帝年号)至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汉献帝年号)时,三位汉室宗亲被任命为南方三个州的州牧或刺史。分别是益州牧刘焉,荆州刺史刘表(后升荆州牧),扬州刺史刘繇(后升扬州牧)。...

毕沅:清朝著名学者,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毕沅:清朝著名学者,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毕沅(1730年9月29日—1797年8月24日) ,字纕蘅,小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江南镇洋县人,清代著名学者。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幼年丧父,师从沈德潜,喜欢金石地理之学。考中举人,授内阁中书,迁军机章京。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状元及第,授翰林院编修,...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