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连坐制的历史由来 秦国连坐制度历史介绍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10-05)120

连坐制度不同状态下的起伏,实际上源自以君主为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为政变化。这实际上是法制和君权的动态博弈。

连坐作为法家重刑思想与其他治国思想交锋的前沿阵地,一旦有变则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意味着既要保证其稳定性,也要顺应潮流与时则俱进。

一种法律制度的优劣,要看它是否符合预期、是否完成了历史赋予它的任务。历史在不断流转中,有挫折、有前进、有倒退,当时的权衡取舍,后来人清官难断。

探析秦国连坐制度,需从连坐制度的由来、连坐制度的起因、以及连坐制度不同时期的表现三大方面进行了解。

定连坐制度发展历程,以及其产生的必要原因,有利于了解连坐制度维系发展的根源。针对其不同时代的表现,确定连坐制度的价值变化。

一、连坐制度的由来

连坐,又叫缘坐、相坐、收孥,所谓无余刑非杀者,谓尽奴其妻子,不题其种类不杀之。周文王说,罪人不孥,使其成疑,不免需要斟酌权衡。秦孝公时任用商鞅变法,真正确立了连坐法,为什伍连坐。

连坐制的历史由来 秦国连坐制度历史介绍

二、连坐制度的起因

1、原始奴隶制国家的遗存

使用连坐解决王国问题,往往简单粗暴、直截了断,以至于动辄灭族灭宗,夷灭政敌。这样既可以大范围、快速化决服反抗势力,也不至于一患刚平一患又起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晋之赵氏一族之与屠岸贾,便是如此。一旦反覆,赵武灭屠岸之日可指日而待。

2、血缘亲疏为衡量标准

以家族为本的聚居方式,血缘亲疏成为一大衡量标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荣则家族蜂起,满室生辉。损则不一独存,全族凋亡。这种以血缘关系的思想,蔓延至整个中国封建制度体制内。

又往往因为阶级固化,对社会各方面发展和君 *** 力矛盾愈演愈烈,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什伍连坐制度,对消解世家氏族,始终处于一种此消彼长的拉锯战里。

3、原始奴隶生产的特性

奴隶来源,不外乎战争攻伐俘获、世代奴隶、自由农转化与连族削割。有时虽可转化,不过总体而言。通过战争和政治连坐,可以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劳动力。

至秦朝建立,官奴隶与私奴隶仍存,且以赏罚为要。体现在军功、田产和奴仆劳力上,无疑什伍连坐能为此提供一定规模的助益。

连坐制的历史由来 秦国连坐制度历史介绍

4、时代变迁

西周到东周,以至于春秋战国,井田制日渐衰弱,各国分立并起。随着战争的逐渐扩大和生产生活的品类增强,对于劳动力资源的攫取也在与日递增。

虽然有农民化为奴隶及战时俘虏补充,毕竟时长人限。如果举族收孥,不单达到离异分化效果,又能迅速补充为己方劳动力此消彼长自不待言。

5、政治传统

以周之礼治分异,商之封建营卫,稍有不及即以灭族亡国为策略。宗主国自大而待,诸侯国自小而削,由此能始终保持一种政治上的优势和特权。

至于国家宗族内部,又加以层层设计,蚍蜉撼树不可谓不理想。智氏、中行氏,曾操一国之权柄,终归于灭绝,正是权力斗争的产物。

三、秦国连坐制度的不同时期表现简述

1、萌芽期

从文公二十年,到献公十年400年。值得注意的是,简公六年令吏初带剑。佩剑这个传统,一直以来是封建阶级衡量身份的标志之一,秦国允许吏民带剑这显然是打破了贵族佩剑的传统。

周朝这个绵延几百年的封建大国,正一步步被其他诸侯国所赶超,直到大势已去。而枯萎中往往见新生,以此代彼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令人几不察觉,等到发现时,已成参天大树了。

连坐制的历史由来 秦国连坐制度历史介绍

2、迸发期

秦孝公在商鞅辅助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什伍连坐本身是一种兼具户籍管理效用和牵连追索功能的一种制度,人人皆入什伍,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控制。

国家可以借此实现对基层控制力的加强,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传统的氏族势力的影响。缺点同样很明显,和乡遂制度的缺点如出一辙。

由于事实上利用的还是传统的模式,不可避免地要借助于基层家族势力的力量。既担负有摧毁瓦解旧有制度的使命,又不能不借助于它的力量谋求发展,这似乎是一种悖论。

惠文王继位后,以车裂商君以殉、灭商君之家而告终。商鞅死而法不止,惠王之世奉行法治,明修政令吸收诸家一定程度上对秦法进行了再创造。

3、稳定期

昭襄王在位55年,文有范雎,武有白起等能臣良将,君臣戮力秦国一动诸国震颤。无论军中还是基层,连坐制度都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这与秦国内外政局战况分不开。后来由于长期征战民生凋敝兵行不利,加之诸侯国联合打压,优势去尽。

及至秦王政继位,又是一变。作为忠实的法家拥护者,秦王政虽极度推崇法家治国理政,却并不排斥李斯人士。还大力起用山东客卿,唯才就任。

这时以连坐制度为首的秦国法治,为秦国最终统一六国提供了巨大助力。秦国这辆马车,也终以汹汹之势,开到了历史的大拐点上。是紧是收,对这个善于驾车的民族来说又是一个艰难抉择。

连坐制的历史由来 秦国连坐制度历史介绍

4、衰弱期

秦国自商鞅变法到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经历100多年。王朝疆域和人口的扩大,随之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秦国原有社会制度,一推广至全国,原有的一些矛盾就显现出来。

人心不稳,加之动辄连坐的剧烈刑法,一时难以接受是必然的。终至二世而亡,连坐制也随之暂时销声匿迹却死而不僵,等待下一个运用者。

连坐制度既继承了前代乡遂制度的基本架构,又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因此才能克服传统意义上的不利因素,而着重发挥秦国民力。

正是由于关注点的不同,才导致同种类型的制度实施结果却大相径庭。沿着这条脉络,秦国后代国君虽然沿袭却并非一成不变。事殊世异,法也因此有所改变,并带有一些强烈的君主个人色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010/340028.html

“连坐制的历史由来 秦国连坐制度历史介绍” 的相关文章

乾隆和康熙儿子不少在位又长 乾隆晚年为何没有儿子夺位

乾隆和康熙儿子不少在位又长 乾隆晚年为何没有儿子夺位

对乾隆和康熙都在位六十余年且儿子都不少,为何乾隆儿子没有争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与康熙虽然都在位长达60多年,但是乾隆朝却没有像康熙晚年那样出现诸子为了争夺皇位展开激烈争斗,这又是为何呢?下面就来说一说这个问题。乾隆寿命太长去世时儿子并没有剩多少,而且乾隆没...

朱元璋派遣和尚去各藩地辅佐,是什么用意?

朱元璋派遣和尚去各藩地辅佐,是什么用意?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明史·姚广孝传》中,非常明确地记载了朱元璋在全国各地选拔和尚,以及把和尚派给各藩王的故事。“洪武中,诏通儒书僧试礼部。”“高皇后崩,太祖选高僧侍诸王,为诵经荐福。”第一段文字讲的是,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

伍子胥会被吴王夫差杀掉的原因是什么?

伍子胥会被吴王夫差杀掉的原因是什么?

伍子胥是春秋后期吴国大夫,他一生经历也是颇具传奇性质,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春秋时期,两朝元老伍子胥,对于吴国来说,可谓是居功至伟。在他的辅佐下,公子光夺取了国王之位,改名阖闾,打败了宿敌楚国,并攻破了楚国的都城郢都;伍子胥极力拥戴夫差为吴国太子,夫差即...

为何说曹丕是个心胸狭隘的人?

为何说曹丕是个心胸狭隘的人?

曹丕是三国时期魏朝的创建者。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比起他父亲曹操来说,不管是在文韬武略上,还是在用人和气度上,都差远了,曹丕心胸狭窄,除了害死五子良将于禁,还害死了哪位大将?先看曹丕害死于禁的经过,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于禁在襄樊战役中,被曹操派去...

孙瑜: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喜好典籍,擅于安抚部下

孙瑜: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喜好典籍,擅于安抚部下

孙瑜(177年-215年),字仲异,吴郡富春人,孙坚之弟孙静的次子,孙权的堂兄。官至奋威将军、丹杨太守。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瑜初以恭义校尉的身份统领士兵,曾跟随周瑜、孙权等人征战,擅于安抚部下、招降纳顺。孙瑜爱读古籍,又请学者马普来为将领官员的子弟讲学,于是...

虞姬陪伴项羽那么多年 两人为何始终没有孩子

虞姬陪伴项羽那么多年 两人为何始终没有孩子

还不知道:虞姬常年陪伴在项羽身边,为什么始终没孩子,其中有什么原因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不管是在正史记载还是小说戏剧影视作品里面,各位都明白虞姬是项羽的爱人,可以说他们形影不离。不光是在项羽走向赛场后陪伴在项羽身边,何况虞姬在项羽即将命丧黄泉之际,也是抢先一步拔剑...

胤禛有何能力会成为九子夺嫡最后的胜利者?

胤禛有何能力会成为九子夺嫡最后的胜利者?

九子夺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康熙晚年,由于太子胤礽被废后,引发了成年皇子的夺嫡之争。然而四皇子胤禛却求仙问道,游山玩水,还自诩是“天下第一富贵闲人”。不过,最终他却成了清王朝的统治者。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康熙一生有3...

汉武帝当初要想改革 最后为什么会不了了之

汉武帝当初要想改革 最后为什么会不了了之

还不知道:汉武帝想要改革变强,为何最后会不了了之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中国的许多朝代,都是靠着改革才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在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创造了一个统一的国家,又如魏文帝推行汉化,他的改革让鲜卑人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野心勃勃的汉武帝,也曾试图用一种新的方...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