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玄武门之变有哪些疑问?李渊召集李建成要宣布什么?
按照《新唐书》和《旧唐书》以其他史书的记载,唐高祖李渊早就想把皇位传给李世民,而且就在即将召集太子建成、秦王世民、齐王元吉一起开会宣布的时候,建成元吉准备先下手为强在玄武门截杀李世民,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有预谋”的建成元吉被“被动仓促应变”的李世民给干掉了,而李渊也就顺水推舟立李世民为太子,然后又举行了“禅让”仪式,自己去当太上皇去了。可是细看史料,却发现了诸多疑点,就连禅让这事儿,也透着那么一股子诡异。最诡异的事情,就是尉迟敬德这段话很让人费解:玄武门之变前,已经有八百控弦被甲勇士进了皇宫,这些人到底是谁派进去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我们来说禅让。在隋唐鼎革之际,禅让的把戏已经玩儿得太多了:王世充能当上“大郑开明皇帝”,是来自皇泰帝(也称皇泰主)杨侗的“禅让”,李渊肇基大唐,也是因为隋恭帝杨侑的“禅让”,作为曾经的禅让接受者,李渊太知道禅让是怎么回事了,而在后汉三国期间,曹丕在逼着汉献帝刘协禅让之后,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终于知道尧舜是怎么回事儿了!”曹丕直到是怎么回事儿,李渊也知道,李世民更知道——李渊禅让那年六十二岁,死的那年七十一岁,要是不退位,还能干九年。而“向天再借五百年”几乎是每个皇帝的梦想,主动放权,那得是实在被国事烦透了。
接下来咱们再看玄武门之变的三个疑点:之一,到底是谁有预谋。就连替李世民说话的《新唐书》《旧唐书》也用了大量笔墨记录尉迟恭、程咬金是怎么撺掇李世民先下手为强干掉建成元吉的,其中尉迟敬德的话说得最狠:“在外勇士八百余人,今悉入宫,控弦被甲,事势已就,王何得辞!”而房玄龄杜如晦不想掺和,李世民还气得拔出腰刀交给尉迟恭:“他们再不来,你就把他们的脑袋拎回来!”
第二、李元吉在太子建成被杀后,为啥要往武德殿跑。《旧唐书》记载:(元吉)于是步走,欲归武德殿,敬德奔逐射杀之。这就是说,李元吉是想找老爹李渊做主的,但是李渊此时在干什么呢?这老先生在人工湖(海池)划船钓鱼呢!这就是同一本史书记载的自相矛盾之处了:李渊不是要召集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做出那个“艰难的决定”吗?怎么还有心情去钓鱼?而且皇宫大门口已经杀得尸山血海,难道那些人都是“衔枚而战”?
第三个疑点就是尉迟恭又怎么能“擐甲持矛”找到李渊的?按照当时的规矩,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剑履上殿那得是萧何曹操那样享受特殊待遇的宰相(丞相),而且还得皇帝郑重其事地下旨宣布,而连个国公都不是的尉迟恭肯定是没这个资格的,那么他要进皇宫,就只有一个办法——杀进去!所以所有的史料都记载了当时李渊的表情:“高祖大惊。”而当浴池敬德表示自己不是来弑君的之后,“高祖意乃安”。而当时李世民正领着自己的嫡系部队跟已经失去建成元吉的皇宫卫队、东宫人马血战,是尉迟敬德“请”李渊降下“手敕”才叫停了战斗。每当笔者看到这段记录,就觉得李渊像极了猫爪下的黄鹂。
以上的三个疑点或许还不能说明什么,但却能从侧面证明秦琼确实是没有参与其中:按照李渊与秦琼的关系,秦琼绝对不允许(至少是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会不会出手阻止都很难说。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登基,一下子冒出来一大堆国公,尉迟恭、程咬金都火箭上升,而早就是国公的秦琼并没有加官进爵(再升就成郡王亲王了),居然只跟程咬金一样实封七百户,就说明秦琼根本就没参与宫廷内乱这种破事儿。如果他真的介入了,作为当时偶像级人物,李世民一定会大书特书“秦琼支持我”的,而所有的正史(包括李世民让写的)记载,都不见秦琼参与密谋的片言只字,如果秦琼参与了,这个李世民阵营中唯一的国公(别的国公都是后来李世民封的),怎么能不大书特书?
也许这三个疑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尉迟敬德所说的那句话:已经潜入皇宫的控弦被甲八百勇士,又是归属于哪一方?笔者看《旧唐书卷六十八列传第十八》的时候,总是以为这八百人是李世民安 *** 去的,或者是尉迟敬德等人先斩后奏,逼着李世民不得不动手,否则“谋反”的罪名也会要了他的命。但也有人认为这八百勇士是建成元吉派进去要暗算李世民乃至李渊的。
为了稳妥起见,笔者原文抄录,请读者诸君参详。尉迟恭在李世民犹豫不决的时候是这样说的:“王今处事有疑,非智;临难不决,非勇。王纵不从敬德言,请自决计,其如家国何?其如身命何?且在外勇士八百余人,今悉入宫,控弦被甲,事势已就,王何得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