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科作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隋代以后有什么历史沿革?
进士科是科举考试科目之一。始设于隋代,与明经、明法诸科并列,为常科。试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经策全通为甲第,策通四、帖过四以上为乙第。高宗时加试杂文,后益重诗赋。宋代熙宁年间废明经诸科,存进士科,以经义论策取士。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元祐四年(1089)分设诗赋进士和经义进士两科。宋以后,进士科成为科举中唯一科目。明清两代,殿试分三甲发榜,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由来
唐代时期
进士科始于隋朝,是唐朝科举制度取士的科目之一。唐时,“进士科”、“明经科”都算是考试科别,明经科考经学和时务策。进士科除考经学和时务策以外,还要“加考诗赋”。历史学家经过考证后隋朝没有任何关于进士科的证明,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之一章第四节:“科举以进士科为主,考试诗赋,以声病对偶定优劣,完全着眼于文字形式方面。”
进士科在唐代特受重视,《太平广记》卷一七八引唐李肇《唐国史补》:“进士科,始於隋大业中,盛於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唐科举考试内容,本为时务策五道,贴一大经。
永隆二年(681年),考功员外郎刘思立谓“进士惟诵旧策,皆无实才”,乃加试杂文二篇(诗赋)。后考文者以声病为是非,应试者潜心词章,论者常讥为浮薄。依据清徐松《登科记考》卷十四记载,孟郊于贞元十二年(796年)登进士第,时四十六岁。
唐人科举,进士科最难,明经科较易,因此唐人有谚云:“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思是说:三十岁考上明经科,已算是年老,而五十岁登进士第,尚属年轻。难怪孟郊四十六岁登上进士榜,高兴的心情,从其《登科后》一诗来看,几乎把几十年为仕途的努力和艰辛,都一扫而空。
因为进士科是常科,考取又最难,一般每次只取二、三十人,仅是明经科的十分之一,故此最为尊贵,地位亦成为各科之首。也因此,时人称进士及第者“白衣公卿”。
在唐朝,进士考试可以在考前公开推举,称作“通榜”。因此凡是应进士举的人,常常将自己的作品送给朝中有文学声望的人看,希望通过他们宣扬自己的名誉,甚至推荐给主考官,这就是“温卷”。而二者之间的关系称为“知己”。在唐朝,进士及第后,要到吏部进行关试,才能得到官职。
宋代时期
宋代以前,进士只需要通过在尚书省举行的“省试”。宋代以后其他科目多仅存空名,进士科遂成为科举制度中的惟一科目。进士一律要经过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一关覆核和决定名次。宋仁宗时,曾发生一名通过省试,但在殿试被黜落的考生愤而投奔西夏。自此以后殿试都只定名次,而不会黜落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