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提起三国袁术我们想到了奇葩,而袁术真正的致命伤是什么?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11-06)150

提起三国袁术,之一个映入脑海的词,恐怕就是奇葩。他祖上是“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他哥哥是十八路诸侯“盟主”袁绍,他自己却是个像“愣头青”一样的长不大的孩子,毛病很多,奢侈、多疑、狭隘、脆弱,还心中没数、过早称帝,被别人打到满地找牙。可是他更大的缺点和软肋,或者说一切问题的根源还不在于此。那袁术真正的致命伤是什么呢?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一次,十八镇诸侯讨伐董卓,数名大将斗战华雄不过,眼看无人能敌,关羽自告奋勇欲要杀敌。其他众将或无言、或不语,都默然处之、静观其成。袁术却不知哪一根筋突然“大跳”,很“不爽”、很不痛快地大声身喝道“你一个小小的弓马手,也敢插话,快快给我滚粗!”意图很直接、很粗暴:当今天下,是我们“大人”的事,哪有你们小辈的份。

提起三国袁术我们想到了奇葩,而袁术真正的致命伤是什么?

你看,《三国演义》中,袁术出场不少、说话却超不过“五句”。但这仅有的几句发言,却充分展现出他心中挥之不去的高贵、自尊、优越和高人一等。他认为自己很“牛逼”,却永远在别人那里证明不了,这才是他更大的病根。

一、别人都是“游侠”“健侠”,他却是“气侠”

袁术自我感觉过度良好的毛病,早在少年时就有所展现。东汉末年,朝纲衰微、中宫堕落,宦官横行无忌。很多仁人志士拍案而起、挺身而出,或参军、或救民,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行侠仗义,留下众多“侠名”。如少时董卓,纵横西北、彪悍豪迈,时称“健侠”;早年吕布,一路厮杀、独步天下,人称“飞侠”;早期甘宁,腰悬铜铃、叱咤江湖,尤好“游侠”。同样身处侠义横行的三国早期,袁术却被史书评为“气侠”。

《魏志》载“袁术自公路,为长水校尉,好奢淫,骑盛车马,以气高人”。《何进传》《袁术传》也记载袁术“尚气侠”“以侠气闻”。同样是“侠”,一个“气”字却勾勒出袁术的与众不同。好的方面,他气概不凡、道气长存、士气如虹,在十常侍之乱群龙无首之际,率先突围、冲入皇宫,“振危急、赴险厄”,一举铲除了宦官势力。可更多的时候,这个“气”字体现在他意气用事、傲气凌人、盛气逼人等坏的方面。“气侠”袁术,的确也是一个很会“气人”的人。

二、自视甚高、气跑“战友”、众叛亲离

袁术的很多毛病,都是从这个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病根上来。比如刘备趁乱占据徐州时,袁术闻知,之一反应竟是没来由地侮辱对手:“术生年以来,不闻天下有刘备。”刘备少说也是当年与袁术一起讨伐董卓的一路“援军”,更兼之多年来征战沙场,就连曹操都为之侧目。袁术眼中却根本没有这号人物。

你可以说这是因为他傲慢自负、无知偏见、有复仇心态。但根本原因还是他内心疯狂的自我优越感作祟。昔日一无所有的刘备,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一方诸侯”,和他平起平坐。所以他迫切地像找到自己身上有、刘备身上没有的优势。我是“名人”,你是“凡人”,比来比去,还是我“袁高贵”比你优秀。

又比如,在曹操攻打兖州时,他一意孤行认为此战的战略重心在封丘,多次不听谋士建议和劝阻,最后被打的“流离迸走,几至灭亡”,成为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这场失败完全是袁术不知审时度势、自视甚高的鲁莽行动。遭此惨败,固然是因为他“勇而无断”的“气侠”性格,但根子上还是因为他急迫地想表现出自己的优秀。一个想表现的比谋士更有“谋”、比武将更尚“武”的统帅,必然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袁术三番五次的骄横轻人、自视甚高,久而久之,自然人才不归附。不得人心的袁术,最终也会被人心抛弃。

三、“诤言”变“恭维”,等待他的只有“深渊”

侍奉这么一位喜怒无常、固执己见的“主子”,人丁兴旺的袁术阵营内部,难道就没有人能敲打和警告他,让袁术认清自己吗?几乎没有。三国战场上,很多英雄豪杰都清醒的看到袁术的缺点和软肋,知道他不行。

曹操煮酒论英雄,说他是“冢中枯骨”,早晚必擒之;反复无常的吕布,认为他“喜为大言以诬天下”,比自己还不靠谱;谋士陈登一针见血地评价他“公路骄豪,非治乱之主”。你看,敌军阵营,大家都清醒的看到袁术其实并不怎么优秀,不怎么会打仗,只是有副“空架子”而已。可是,自己阵营内部,却少有人却提醒他。

提起三国袁术我们想到了奇葩,而袁术真正的致命伤是什么?

因为,提醒他也没有用。当局者迷,这种脾气比本事大的人,身上有一种执念,你的“善意”与“诤言”,在他那里就会变成“忤逆”和“冒犯”。“直言”者受罚,与其发言,不如选择沉默。更可怕的是,随着时间推移,沉默与虚伪就会变成恭维与奉承。袁术小有所成后,到处听到的都是:真牛!你比你哥牛!你比曹操牛!天下你最牛!

长期被恭维环绕的袁术,决定玩一把大的,来证明自己真正的优秀和与众不同。

一切都是那么顺水推舟、自然而然。拿到传国玉玺后的袁术,自我感觉良好的本心再次轰轰来袭:我本来就很优秀,如今天命又所归,若是我不先称帝,你们谁能知我牛。果不其然,袁术之一个称帝了。可没想到的是,这次迎接他的不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口水与硬拳。

一夜之间,袁术在强敌如林的环境过早称帝,成为众矢之的,变成了“出头鸟”“先烂椽”,加速了走向灭亡“深渊”的步伐。明明有资本、有机会,却非要当赌徒、争风光。袁术所成所就因名声而塑,所做所为也因名声所累。《三国志》陈寿定评袁术:奢淫放肆,荣不终己,自取之也。

三国征战中,成败乃兵家常事,输有输的胸襟、败有败的气度,很多时候,非因人谋,势所定也。而袁术,不分青红咋白,始终觉得自己根正苗红,咎由自取、自作自受,最终没人认账、眼高手低,沦为小丑,让人觉得他不但无谋,更是无德。

极尽讽刺的是,袁术临死前,身陷绝境,弹尽粮绝、饥渴难耐之下,之一反应竟是向下人索要“蜜水”解渴。此时,门外饿殍遍地、前途生死未卜,连服侍袁术厨子都看不下去,狠狠地回了句“止有血水,安有蜜水!”一生听惯了恭维与“捧杀”的袁术,听此言语,或羞愧、或自责、或遗恨,在床上大叫一声而吐血身亡。他再也过不上别人眼中的“牛逼”生活,更永远无法证明自己的优秀。“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011/345578.html

“提起三国袁术我们想到了奇葩,而袁术真正的致命伤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沮授为袁绍都提出了哪些建议?

历史上沮授为袁绍都提出了哪些建议?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沮授是袁绍手下的谋士,著名历史学家何兹全曾经评价说“沮授、荀彧和诸葛亮一样,都是三国时期第一流的智慧人物”,而为《资治通鉴》作注的宋元之际的大学问家胡三省评价说“使绍能用授言,曹其殆乎!”如果袁绍能够采纳沮授的建议,天下争夺就没有曹操什么...

康熙和乾隆都能生那么多的孩子 这三个皇帝为何没有后代

康熙和乾隆都能生那么多的孩子 这三个皇帝为何没有后代

还不知道:为什么康熙乾隆那么能生,同治、光绪、宣统都没有后代?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距离我们年代最近的一个王朝,清朝的历史一直为大家所熟知。对于清朝的皇帝大家也很了解,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这祖孙三代。这三代皇帝的治国能力是非常强的,...

官渡之战曹操实力出于劣势 曹操是怎么打赢袁绍的

官渡之战曹操实力出于劣势 曹操是怎么打赢袁绍的

兵力并不占优的曹操,为何能在官渡之战大胜袁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地区进行决战,在战斗开始后,曹操通过袭击袁绍位于乌巢地区的粮仓把握了战场优势,并最终击溃了袁绍的主力部队...

廖化:蜀汉后期重要将领,以果敢刚直著称

廖化:蜀汉后期重要将领,以果敢刚直著称

廖化(?-264年),本名淳,字元俭,荆州襄阳郡中卢县人。三国时蜀汉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廖化曾为前将军关羽帐下主簿。关羽败亡后,归属孙吴,用诈死之计回归蜀汉,被刘备授为宜都太守。刘备去世后,转拜丞相参军,后为广武都督,迁阴平太守,多次参与蜀汉的北伐。官至...

后世是如何评价徐庶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徐庶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徐庶(?—约230年),字元直,豫州颍川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归曹操。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徐庶本名徐福,出身寒门。 早年为人报仇,获救后改名徐庶。后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人来往密切。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

李光地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有何作为?

李光地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有何作为?

康熙时期有个大臣叫李光地,才学出众。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李光地是清朝时期的名臣,深受康熙帝重用,在平定三藩之乱,治理海河的过程中立下大功,也被雍正帝高度赞誉为“一代完人”。但在民间李光地的争议却非常大,被人指责“少年卖友,中年夺情,晚年有私生子。”那么李光地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一,出仕为官李光地...

有哪些与陆凯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有哪些与陆凯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陆凯(198-269年),字敬风,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丞相陆逊的族侄,大司马陆抗的族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黄武年间,举孝廉出身,曾任永兴县长、诸暨县长,颇有治绩。拜建武都尉、儋耳太守,与聂友率军讨伐朱崖和儋耳,迁建武校尉。五凤二年(255年),讨斩零陵山贼...

孙权登基后为什么要逼死陆逊 孙权为何容不下陆逊

孙权登基后为什么要逼死陆逊 孙权为何容不下陆逊

还不知道:孙权登基后,为什么要逼死陆逊?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权自哥哥孙策手中接过江东基业之后,奋斗数年,与曹操刘备斗智斗法,虽然最后成功建立了吴国,但个中辛酸恐怕也只有他自己明白。由于早年间经历的苦难,孙权年老之后开始多疑多思,陆逊之死就跟他有很大的关系,可以...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