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韩信为人处事怎么样 韩信为人有什么缺点
韩信为人
韩信此人,在军事上,那可是少有人能与之媲美,但是在为人处事上,他的这个方面就比较欠缺,常常独断与幼稚,这也是为何他最后惨死的一个重要因素。
韩信是否独断与幼稚?
一、他不应该在攻打完齐国之后,就立马向刘邦请求封为齐王,甚至还威胁刘邦,如果不封我为齐王,我就坐拥齐地,不再出兵去救驾。这样才让刘邦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封他为齐王,我们都知道刘邦是一个阴险小人,韩信这么以利威胁刘邦,刘邦怎么可能会不记仇呢,平民百姓都会记仇,更何况是君主了。
二、他不应该在蒯通怂恿他造反的时候,继续表忠,但又有许多暧昧的举动。虽说对韩信造反的,我们深表怀疑,但也未必是空穴来风。就当刘邦想要试探他一下的时候,他没必要心慌,然后去把自己好友钟离昧给砍了脑袋。他没有想过造反,为何出现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局面呢。他杀了钟离昧,自己的人品遭人唾弃。
三、据说刘邦逮捕了韩信之后,把他押入京城,并没有想过要把韩信处死。但是韩信不服,官职遭降了一级,暗地里怂恿陈稀造反,并答应其作为内应。这种事情统治者肯定无法忍受,也就意味着他的死肯定是必然的。
四、最后一个原因是至关重要的,韩信虽然军功赫赫,甚至是功高盖主,但他不是君主。在这个时候,范蠡选择的是归隐山林,而韩信却不知道敛其锋芒,继续锋芒毕露。对帝王来说,这就是在挑衅自己威信,肯定是不能忍受,所以韩信的死是必然的。
韩信长相
史书上曾记载,蒯通给韩信相过一次面,留下这么些话,说:“看你的脸,最多只能是诸侯,但是观你的背,贵不可言。”由此我们可以断定,韩信的长相肯定很一般,他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后背。相法上是这么说的:厚背者,厚重之相,可小贵,可大贵。不贵,主富。
历史上韩信的长像
蒯通对韩信说这些话,用的是隐语,希望他能够背叛刘邦。意思就很明确了,只要他背叛刘邦,那么就可当皇帝,贵不可言。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提到过韩信的长相,认为韩信的身体还是不错的,应该是偏壮型的一个人,身高比较高,常常佩戴宝刀宝剑。
据历史学家在《汉书-韩信转传》中考证到,秦末的人的身高大多跟现在的人差不多,身高大致在1.7多,但不会特别的高。但是韩信曾当过执戟郎,守候在楚霸王账外,怎么说身高都得是比较高的那种。但是韩信曾钻过胯下,秦末的人普遍身高不会特别的高,有此种证明恶少的身高不会特别的高,韩信想要钻过去的话,身高只能是平均水平,那就是1.7左右。
曾有人在韩信活埋母的故事中说道,韩信的长相7分是猴子,3分是人,但是我们又知道漂母的故事,韩信对陌生人都如此孝顺,怎么可能会对自己的母亲下狠手,可见,这个故事是虚假的。
根据史书上的记载,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就是,韩信肯定是一个相貌平平,身高也不过是1.7多一点,性格放纵却不拘小节,也许这就是历史上韩信的长像吧。
韩信拜将
之前,说到了萧何追韩信,等到萧何回到汉营,去见刘邦,刘邦大怒说:“你怎么就逃跑了呢!”萧何说:“我怎么可能逃跑,我只不过是追一个要逃跑的人。”刘邦说:“逃的人是谁?”萧何答:“韩信。”刘邦又问:“逃的人有这么多,你为何就追他呢?”萧何反问道:“大王是想要一直呆在蜀地,还是想争夺天下呢?”刘邦肯定的说:“我当然是想打出去,一直呆在这里,迟早是个死。”萧何说:“大王如果想要出汉中,那就得重用韩信,这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是你争夺天下的依靠。”于是乎,他们两个就讨价还价,最终确立韩信为大将军。
《楚汉传奇》中拜将情景
萧何让刘邦确立好良辰吉日,举行拜将仪式,光明正大的拜韩信为大将军。几天之后,萧何命人筑造的拜将台已建成,刘邦就选了个吉日,带着百官,来到坛前。只见坛前悬挂着帅旗,将印早已准备好,坛下一班金盔铁甲的将官,都翘首着,不知道这个金印会花落谁家。只见萧何代王宣王命,大声喊道:“谨请大将军登坛行李。”
出现的不是别人,就是韩信,他从容的上前,引起现场一片议论,认为他一个军中不出名的小吏,怎么就一步登天,成了大将军呢。众人见到刘邦的神态是毕恭毕敬的,对韩信另眼相看,至少让百官心中也有所顾忌,会像听从汉王一样,听从这新任的大将军。
后来,韩信没有辜负众人所望,连年征战,替刘邦最终争夺天下。
韩信是什么王
韩信的一生,战功赫赫,随之而来的官爵也是一直变化的。韩信虽拜为大将军,但是他对此并不是满足,就有了日后封为齐王,其中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自恃拥兵为齐王
楚汉争霸中,刘邦一直被项羽压着打,而他手下的大将韩信,却一路高歌,并随之占领了齐国。于是乎,韩信传信给刘邦,他希望刘邦可以立他为 *** 齐王。在争霸的关键时刻,韩信却来这么一出,刘邦认为他是在要挟自己,却又无可奈何,表示非常的愤怒。
刘邦认为,他被困于荥阳,天天盼望着韩信能够来营救自己,盼来的却是威胁我任命他为 *** 齐王。这种看法,被其他两位谋士所否认,张良说:“现在的形势对我们是极为不利,是没有办法阻扰韩信称王的,与其这样,还不如立他为 *** 齐王,如此厚待他,才能够让他心存感激,替我们扭转乾坤,不然容易出现变故。”刘邦听了之后,拍案而起,大声曰:“大丈夫定下的诸侯,怎么可以是假的呢,直接立为齐王。”
之后,他就立韩信为齐王,虽然这个齐王是有邀功的成分,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这也是韩信自己的功劳,是自己一手打下的齐国。
等到争霸结束,汉朝的建立,刘邦思索前后,认为韩信这个齐王已不行,需要另立为王。考虑到他出生于楚地,于是乎就立他为楚王。楚王韩信衣锦还乡,让家乡称颂了他的功德许久。这个王当的可不久,日后就被刘邦所猜忌,降级为淮阴侯。
韩信的一生,称了两个王,但都是短暂的,而我们深知的是,他为淮阴侯,因此后人不怎么称呼他为齐王以及楚王,但他却是任命为这些王。
韩信的女人
现在的人流行一夫一妻制,而古人并没有这种观念,常常都是妻妾成群,过着奢靡的生活,而大将军韩信,他的一生中虽没有众多的妻妾,但也有三个女人,这三个女人对他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影响他一生。
《楚汉骄雄》里的殷嫱
韩信更爱的,那当然就是香姬。香姬的一生是凄惨的,她身上所体现的是朴实和善良,她不同其他女人。她是在韩信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并在韩信都快要放弃自己的时候,给予鼓励,使韩信有活下去的欲望。香姬一辈子都希望韩信能够出人头地,但她并没有奢求跟韩信一起过幸福的日子,只是看着韩信满腹才华,却得不到施展,替他鸣不平。就是这样简单的心愿,香姬也得不到,可怜红颜薄命,看不到韩信能够出名的那一天。香姬对韩信的作用是深远的,不亚于虞姬对项羽的影响。倘若是香姬还活着,并且伴随韩信一生,也许韩信那傲慢之气会受到削减,结局是否还是那般凄惨?
之后就是薄姬,她跟之前那位香姬,两者的出身都差不多,都是歌姬出身。并且都是身处乱世的弱女子,缺乏依靠。韩信是觉得歌姬身上,有着香姬的影子,才会对她呵护有加,而薄姬也许就是出于自身保护,为了使自己有一个依靠,才接触韩信的吧。她没有香姬对韩信的热爱,就好像是韩信一生的过客。
最后的一位,对韩信的一生也是影响深远的,那就是殷嫱,俗称淮安夫人。她对于韩信来说,虽没有香姬来的至关重要,但也是伴随终老。她的智慧给予韩信的帮助也是众多的,替韩信处理好家庭大小事务,并在后期,她对于韩信来说,就好像是保护伞。就是因为她,韩信才能够活的更久,不然吕后早早就陷害于他。殷嫱深爱着韩信,至少韩信对她并不是冷漠到底,而是有所呵护,并且语气温柔,她也是最幸福的。
韩信诸葛亮
韩信与诸葛亮两个人都是封建时代的名人,他们两个身上有点很多的共同点:
老版《三国》里的诸葛亮
1、他们两个之间跨越了整个一个汉朝,韩信助刘邦建立西汉,成就四百多年的基业,诸葛亮的出现,正值东汉的灭亡衰败之期,相差就是一整个汉朝。
2、他们两个既是谋士,也是主将,都曾经为自己的君主开辟了大片土地,功劳甚高。刘邦没了韩信,很难击败楚霸王,成就霸业,刘备没了诸葛亮,很难有称霸于蜀地的局面。
3、他们两个跟君主的关系都比较贴近,既可以说是君臣,也能是朋友,韩信原本只是一个小官,被萧何荐举之后,得到刘邦的重用,直接成为大将军。诸葛亮原本只是一介布衣,出山之后就了军师。他们两个晋升的速度之快,让人惊叹。
4、两者都被追封为候,韩信是淮阴侯,诸葛亮是武侯,都是自治一方的人才,韩信是汉朝的开始,诸葛亮是汉朝的结束,但他们都会整个汉朝涂上浓重的一笔。
虽然他们两个有着很多的共同点,但是两者的差距也有很多,至少从晚年的遭遇大不相同,而且看出两个人的差别还是挺大的。
韩信虽然官至大将军,权力非常的大,但是总有刘邦一直注视着,猜忌他。甚至于汉朝建立之后,刘邦听说韩信有谋反的意象,就大军将至,想要擒拿他。他的晚年遭遇是极其凄惨的,让人怜惜他的才华就这么去世了。
与他不同的是,诸葛亮可谓是春风得意,他与刘备保持着良好的君臣关系,虽然其中刘备也有不信任他的时候,但是最终他还是蜀国的掌权者,替刘婵处理好蜀国。虽然晚年鞠躬尽瘁,累死在公务上,但至少他晚年有施展才华的机会,这是韩信所缺少的。
他们两个一生都是效忠于君主,都只是为人臣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两个都不是真正的大赢家。
韩信一饭千金的故事
刘邦账下有一名大将军名叫韩信,他年幼贫困,父母亲早早的就去世,常靠乞讨度日。
承受受胯下之辱的韩信
韩信没有人可以依靠,于是乎,他每天到河边钓鱼,想以此谋生。直到有一天,韩信碰到了他命中的好人,有一位老婆婆瞧到了瘦骨如材般的韩信,并把自己的一部分分给韩信吃,一连几天,老婆婆每天都这么做,韩信非常的感激他,便对老婆婆说:“谢谢你的照顾,将来我一定会好好报答您的。”老婆婆说:“我只希望你能够自立,决心做一个有用的人,我别无奢求。”
淮阴地带有一个恶少,在大街上碰到韩信,就想炫耀自己,大声对韩信说:“看你整天佩戴刀剑,一看就是个有胆量的人,你敢来刺一下我吗?或者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韩信心想:“我答应了老婆婆,日后一定要做一个有用的人,感觉我一刀刺过去,岂不是成了杀人犯,日后哪还有前途,还不如忍受这一胯下之辱,来日方长,日后再报仇。”于是,他就伏下,从恶少的胯下爬过去了,引得旁观的人大笑。
韩信不负老婆婆的希望,投奔到汉王账下,得到了重用,连年的战争,成就了刘邦,助其建立西汉帝国。
韩信被封为了楚王,他故地重游。派人去找那个当初施舍他饭的的老婆婆,等手下找到了之后,韩信立马前去,见到老婆婆,再三感谢,并赠予黄金千两。
就是这样的故事,就有了韩信一饭千金的典故,后人称颂他的美德以及他为了成才的决心。
韩信评价项羽
打战需要知己知彼,作为刘邦争夺天下的劲敌,那就是项羽,在韩信立为大将军之后,刘邦就问他对项羽的估计。韩信曾在项羽账下待过数日,对项羽的为人还是有所了解。
刘邦与韩信交流,评价项羽
韩信评价:
1、随着项羽的一声怒喝,站前千万人也会随之胆战心惊,对此畏惧,但他手下只有范增是贤将,却常常不听从,只能算是匹夫之勇。
2、项羽待人友善,常常在别人吃不起饭的时候,分自己一部分给予他人,救他人之所急,但是等部下有战功,想要邀功的时候,项羽却吝啬,不舍得把权利分给他人,可谓是妇人之仁。
3、项羽虽然称霸于天下,而号令诸侯,但是却违背了义帝的约定,不定都在关中,而是在彭城。项羽只是把自己身边的亲信以及忠臣分封为王,而忽视了诸侯的感受。并且诸侯看到义帝都被之驱逐到了江南,于是乎,回到自己领地,驱逐原有的王,而自立为王。凡是项羽军队历经之处,百姓都遭受了蹂躏,天下人对此只是畏惧,而缺乏臣服之心。民心的缺失,就好像之前的暴秦一样,各地都会起义,讨伐他。大王得反其道而行之,必将攻敌。
4、项羽在入关之前,曾坑杀了20多万的降军,项羽的残忍,秦国的百姓对之可谓是恨之入骨。只要大王入关之后,废除之前的严酷刑法,并且善待秦国百姓,自然会受到拥戴。
总的来说,韩信的评价就是,匹夫之勇,缺乏长远的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