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在宋仁宗继位初期,丁谓如何一度在刘太后底下把持朝政?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11-12)260

宰相是古代官场上一个比较特殊的职位,也是士大夫能够到达的极限,与皇室关系处理好就有机会大展宏图甚至流芳百世;处理不好就会命运多舛甚至留下千古骂名。《清平乐》中,在朝堂上经常可以看见两位宰相辅佐宋仁宗,一位是吕夷简,一位是王曾。其实,宋仁宗继位之初,还有一位宰相曾短暂地位列庙堂之上,他就是丁谓。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宋仁宗继位初期,丁谓如何一度在刘太后底下把持朝政?

丁谓从小便是多才多艺的天才式人物,少年得志,曾被人誉为“今日之巨儒”。入仕后,丁谓官运亨通,从基层一路做到宰相。但就这么一位“巨儒”,在宋仁宗继位初期,一度在刘太后眼皮底下把持朝政。

宋真宗去世后,权力交接之际,各方力量暗流涌动。虽然遗诏明确赋予了刘太后处理军国大事的权力,但太后深居宫中,该以哪种形式理政,需要一套稳定的运行程序。在这个问题上,几位宰辅出现不同意见。参知政事王曾提议:

“授东汉故事,请五日一御承明殿,皇帝在左,太后坐右,垂帘听政——《续治资通鉴长编》”

按照王曾的方案,太后与皇帝每五天听政一次,决议军国大事。女主临朝之事,汉唐均已有之。汉朝太后临朝并不垂帘,唐朝的武则天是垂帘听政。但王曾闭口不谈唐朝先例,而是以汉朝为例,自然有其用意:武则天垂帘听政的结果是女皇上位,这是宋朝决不允许出现的情况,王曾不愿也不敢以武则天为例。

首辅丁谓则提了一套完全不同的方案:

“皇帝朔望见群臣,大事则太后与帝召对辅臣决之,非大事悉令雷允恭传奏,禁中画可以下——《续资治通鉴长编》”

按丁谓的方案,皇帝每月初一和十五坐朝听政,太后不临朝,朝堂政务可分为“大事”与“非大事”。“大事”由太后与皇帝召集辅政大臣共同决议;“非大事”则由辅政大臣先讨论出一个初步的处理意见,然后由内侍雷允恭送入禁宫,由太后与皇帝“画可”再颁布执行。王曾不同意这套方案,认为“两宫异处而柄归宦者,祸端兆矣。”但丁谓不以为然,依旧我行我素。

在宋仁宗继位初期,丁谓如何一度在刘太后底下把持朝政?

两人争执不下,以至于许多政务久拖不决,直到数日后,刘太后从禁中发出手书,确立权力分配方式:

“中书门下牒枢密院。今月二十四日准皇太后手书,赐丁谓以下……顾予菲躬,得守常典,兴言及此,五内伤摧。故兹示谕,咸使知悉。”

根据太后的意见,太后对政务的处理可以分为常规程序与特别程序:常规性的事务由辅政大臣决定,然后上报太后与皇帝批准即可;如果太后有不同意见,可以召见辅政大臣重新讨论。紧急情况下,辅政大臣可直接请示太后与皇帝。可以说,太后的意见,基本上就是认可了丁谓的方案。

丁谓方案被太后认可,与内侍雷允恭关系甚大。雷允恭是丁谓的亲信,也是离太后比较近的人,他按照丁谓的要求,说服了太后。太后手书,虽名为“手书”,但并非太后亲笔书写,而是由御用文人代笔。写好后,雷允恭先将手书给丁谓过目,然后才上呈太后批准。

丁谓之所以积极推行自己的方案,主要是为了掌控朝政。按照他的方案,太后并不临朝听政,与辅政大臣通过信件交流,事关重大才会当面讨论。但汉语言博大精深,一个词可以有多重理解方式,比如什么是“大事”,什么是“非大事”,并没有明确的界线。请示还是不请示?这就给了丁谓很大的操作空间。何况,他在内庭还有帮手——雷允恭。通过雷允恭,丁谓不仅可以预知内情,还能影响太后的态度。因此,乾兴元年初,丁谓可谓权倾朝野,“与雷允恭协比专恣,内挟太后,同列无如之何”。

在宋仁宗继位初期,丁谓如何一度在刘太后底下把持朝政?

丁谓掌权后不久,朝廷就给他加官进爵,授予他司空职位。宋朝的司空,位列“三公”,是非常大的荣誉,一般不会轻易授人。为他升职的的圣旨虽以君王名义公告天下,但说到底却是他自己自封的。

对丁谓自封的举动,王曾有不同意见,他对丁谓说:“今主幼,母后临朝,君执魁柄,而以数十年旷位之官一旦除授,得无公议呼?”但很可惜,反对无效。官大一级压死人,丁谓的权力大于王曾,根本不在意不同意见。

人在得意时特别容易膨胀,丁谓也不例外,他利用自己的有利地位,打压寇准、李迪等对手,甚至逐渐连太后也不放在眼里。因此,丁谓与太后的裂痕也开始出现,这也为他日后的倒台埋下隐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011/346633.html

“在宋仁宗继位初期,丁谓如何一度在刘太后底下把持朝政?” 的相关文章

明朝夺门之变的发动者是什么哪些人?他们之间都是什么结局

明朝夺门之变的发动者是什么哪些人?他们之间都是什么结局

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这场政变,发生在英宗朱祁镇和代宗朱祁钰这对兄弟之间,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石亨、徐有贞、曹吉祥,本来只是不怎么出名,也没什么能力的三个人。由于看见朱祁钰病重,同时他又没有接班人。因此他们看到了上位的机会,虽然于谦等朝中重要大臣已经在商讨立朱见深为太子的事情...

使西汉王朝由盛转衰,汉元帝做了 哪些事情?

使西汉王朝由盛转衰,汉元帝做了 哪些事情?

刘奭,西汉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断送“昭宣”中兴局面的始作俑者。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汉元帝刘奭(shi),是汉宣帝刘询和皇后许平君的儿子,西汉第十一位皇帝,昭君出塞就是发生在汉元帝在位期间。在临行前的欢送仪式上,元帝见昭君丰容靓妆,光彩照人,顾影徘徊,竦动左右,不禁大为悔恨,很想把她...

许慈: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从师刘熙,精通郑玄经学

许慈: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从师刘熙,精通郑玄经学

许慈,字仁笃,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从师刘熙,精通郑玄经学,钻研《周易》、《尚书》、《论语》等。建安年间,与许靖等一道来到蜀地。刘备平定蜀地,以许慈、胡潜为学士,与孟光、来敏等一起掌典文献古籍。后主刘禅时期逐渐升至大长秋,后卒于任上。其子许勋官至...

谢鲲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谢鲲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谢鲲(281年~324年),字幼舆,陈郡阳夏县人。晋朝时期名士、官员,“江左八达”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他是国子祭酒谢衡的长子,太常卿谢裒的兄长,太保谢安的伯父。年少知名,生性豁达,喜读《老子》《易经》,成为名士王衍所亲善的“四友”之一。西晋末年,授太傅(司马越)参...

宜妃郭络罗氏与雍正关系如何?为何会被羞辱?

宜妃郭络罗氏与雍正关系如何?为何会被羞辱?

胤禛,清朝第五位君主,康熙第四子,年号雍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康熙一生嫔妃不少,有史可考的就多达42人,在这些妃子中,宜妃郭络罗氏“眷顾最深”。可是康熙去世后,她却被雍正当众羞辱,这是怎么回事呢?郭络罗氏是满洲镶黄旗人,她出身一般,是佐领三官保的女儿。说起来,康熙在...

历史上刘邦的前半生为何一直碌碌无为?

历史上刘邦的前半生为何一直碌碌无为?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楚汉之争获胜后称帝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定都长安。“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在刘邦响应陈胜、吴广号召,举起反秦大旗发动起义的时候,他已经48岁了。要知道,在刘邦那个时代,这个年纪已经算高寿,接近去世了。就算还能继续长寿,孔子说,50知天命。5...

汉和帝执政之前没有表现个人能力 汉和帝是怎么开创永元之隆的

汉和帝执政之前没有表现个人能力 汉和帝是怎么开创永元之隆的

还不知道:汉和帝为什么能开创永元之隆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作为东汉的第四个皇帝,汉和帝在位时期达到了巅峰时期,汉和帝执政初期,并没有表现出他的个人能力,那么他是如何做到让东汉出现兴盛局面的呢?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就是百姓的感受汉和帝即位后,由于是太后摄政,导致外戚专...

诸葛亮派将抵挡张郃时,魏延为何不自告奋勇出战?

诸葛亮派将抵挡张郃时,魏延为何不自告奋勇出战?

诸葛亮还在世的时候,蜀国进行了大大小小五次北伐,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诸葛亮北伐,和司马懿斗智斗勇,打的司马懿不敢出来,闭门坚守,在正史中非常精彩,在演义中更精彩,这里,只讨论演义。诸葛亮为了诱司马懿出来,拔寨退军,司马懿识破计策,张郃率军追击,诸葛亮得到消息,提前布置好口袋,专等魏军,在...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