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战国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为何正统周王室却无人相助?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12-02)140

战国时期的周朝王室为何无人相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战国和三国时期一样,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并且,在战国时期,人才的流动也是比较频繁的,比如吴起先在鲁国为将,后来又相继投奔魏国和楚国。再比如商鞅在魏国郁郁不得志,结果在秦国受到了秦孝公的赏识,得以开启了“商鞅变法”。至于张仪、苏秦、公孙衍等纵横家,更是往来于战国七雄之间,纵横捭阖,搅弄风云。

战国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为何正统周王室却无人相助?

不过,虽然战国时期的人才众多,但是,这些人才却几乎没有为周天子效力的情况。在战国时期,东周王室可谓日渐衰落,先是在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时无能为力,更是在徐州相王、五国相王后彻底失去了天子的地位。那么,问题来了,战国时期人才众多,为何没人投靠周天子呢?

首先,在笔者看来,基于以下几个原因,战国时期的人才几乎没有投靠周王室。一方面,周王室实力弱小,没有发展的前景,从而难以吸引这些人才。自周平王东迁洛邑开始,周王室的实力就开始走向下坡路。在春秋时期,连郑国这样的小国都敢和周王室相抗衡,这让后者的衰落暴露无遗。当然,在春秋时期,不管是齐桓公,还是晋文公,名义上都会打着周王室的旗号来称霸,也即明面上还是尊重周天子的权威。

战国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为何正统周王室却无人相助?

但是,在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时,周天子不仅不敢讨伐这些违背宗法制、分封制的行为,更选择册封魏国、韩国、赵国、齐国为诸侯,这让周王室的权威几乎是荡然无存。在此背景下,周王室的疆域更是遭到了战国七雄的蚕食,也即其整体实力,已经和鲁国、卫国、郑国等小国差不多了。在战国时期,这些诸侯国显然和战国七雄存在较大的差距。

于是,我们看到,吕不韦、商鞅、吴起这三位战国时期的人才,都是卫国人,可是这三人都没有为卫国效力,这里面既有卫国君主不会重用人才的缘故,也和他们不看好卫国存在直接的关系。同样的道理,在战国时期,周王室所在的疆域和卫国一样,不仅城池有限,而且处在魏国、韩国、赵国、齐国等大国的包围之下,可谓地处四战之地。因此,即便是吕不韦、商鞅、吴起等人才选择投奔周天子,也很难获得较大的建树,这是由周王室的客观实力所决定的。

战国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为何正统周王室却无人相助?

进一步来说,即便是战国七雄中,弱小的韩国对于人才的吸引力,自然远远不如魏国、秦国、齐国等大国。比如孙膑在魏国遭到庞涓的陷害后,之一反应就是回到齐国,而不是旁边的韩国,因为在当时,齐国拥有和魏国一较高下的实力。再比如商鞅离开魏国,选择投奔秦国,这也是因为秦国占据关中、陇右等地,拥有崛起的基础。

另一方面,相对于战国七雄的君主,周王室的历任君主几乎没有什么招揽人才的举动。在战国七雄中,求贤若渴的君主,自然更容易吸引人才前来投奔,比如秦孝公、燕昭王、赵武灵王、魏文侯、齐威王、楚悼王等,都是求贤若渴的君主。与此相对应的是,周王室并没有积极招揽人才,自然降低了其对于人才的吸引力。

战国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为何正统周王室却无人相助?

除此之外,周王室对于宗法制、分封制的坚持,已经明显落后于战国时代的实际情况,这也促使其很难不拘一格的使用人才。在春秋时期,很多诸侯国的人才,不少就出自君主所在的宗室。但是,到了战国时期,士人的崛起,促使各个诸侯国的君主不能太过依赖宗室。比如秦国的白起、司马错、王翦、蒙恬等名将,都不是秦国宗室的后人。

最后,但是,对于周王室来说,依然坚持“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也即周天子很难直接任用士人,更不会重用士人。与此相对应的是,楚国的楚悼王,面对吴起这样的士人,敢于将令尹(宰相一职)相托,这是周王室不会采用的用人方式。并且,商鞅变法后,秦国采用军功授爵来鼓励士兵立下战功,获得田宅等赏赐,这也和周王室的分封制、宗法制相违背。由此,即便有人才来投靠周王室,也不可能在周王室的疆域内推出商鞅变法、吴起变法这样的变法,也即周王室缺乏实施变法的土壤条件。

战国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为何正统周王室却无人相助?

综上,战国时期人才那么多,却没有人为周天子效力,这也是一个双方共同选择的结果,也即人才更原因为秦国、魏国、赵国、齐国、楚国等大国效力,而周王室也缺乏招揽人才的诚意和激发人才潜能的条件,最终形成了周王室越来越衰落的局面。到了战国末期,秦国在消灭山东六国之间,先吞并了东周王室,从而为剪灭六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012/350140.html

“战国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为何正统周王室却无人相助?” 的相关文章

都是打了败仗,许褚与曹洪受到的待遇为何不同?

都是打了败仗,许褚与曹洪受到的待遇为何不同?

魏国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曹洪和许褚都是曹操大将,曹洪是宗族将领,相当于嫡系,许褚是外姓将领,虽然是外姓,但作为曹操的贴身护卫,也深受信任。曹洪作为曹氏宗族大将,打了败仗,曹操要杀曹洪,为何许褚打了败仗,曹操不杀许褚呢...

赵光义登基之后为何要拉拢读书人?他做了哪些事情?

赵光义登基之后为何要拉拢读书人?他做了哪些事情?

赵光义,宋朝第二位皇帝,976年-997年在位。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宋初,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猝死,皇弟、晋王赵光义登基,是为宋太宗。出于政治原因,赵光义一改过去在先皇帝死后第二年才更改国号的常规,于开宝九年十一月即改国号为太平兴国元年。除此外,赵光义对弟弟...

马援的一生有何作为?他没能成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是因为什么?

马援的一生有何作为?他没能成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是因为什么?

云台二十八将,是指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的过程中,功劳最大、能力最强的28员大将。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马援“少有大志”,长大后担任郡督邮。在一次押送重犯途中,马援“哀而纵之”,自己亡命北地郡。许多当地人敬佩马援私放死囚的义举,心甘情愿归附他,使马援成为数百户人家的主人。马援经常激励他们:“丈...

如果张辽先去救援樊城会是什么结局?

如果张辽先去救援樊城会是什么结局?

公元219年,关羽北伐,襄樊之战爆发,这一战是蜀汉国运的转折点,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当时,交战双方,关羽取胜,于禁被俘,庞德被杀,于禁所督七军三万多人全军覆没。关羽取得辉煌胜利,威震华夏,曹操吓得要迁都,以避开关羽的锋芒。问题是,造成这种严重后果的原因,是于禁不会统兵打仗吗?...

夷陵之战时刘备问题那么多 马良为什么没有提点刘备

夷陵之战时刘备问题那么多 马良为什么没有提点刘备

对夷陵之战中,刘备昏招频出,随军的马良为何无动于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期在《三国演义》等历史小说的渲染下,当时发生的故事和历史事件都为大家所熟知。而且人们往往都是以刘备的季汉(蜀国)视角来审视这一历史时期的,每当季汉集团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大家都会心痛不已。...

历史上钩弋夫人是怎么死的?与汉武帝有何关系?

历史上钩弋夫人是怎么死的?与汉武帝有何关系?

对西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较为熟悉的人,应该都知道钩戈夫人的事情。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汉武帝立小儿子刘弗陵为皇位继承人,为什么一定要杀他的母亲钩弋夫人?西汉史学家褚少孙在《史记》补记中讲过,当时就有人问汉武帝,为什么要这样做?汉武帝回答说:“往古国家所以乱也,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

云想衣裳花想容是何出处?为何会用来赞美杨贵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是何出处?为何会用来赞美杨贵妃?

杨贵妃四大美女”之一,唐朝时期后妃、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云想衣裳花想容”是李白为杨贵妃写的三首《清平乐》中,第一首的第一句。李白用这句话来形容杨贵妃,可以说体现了李白极高的智慧。为什么这么说呢?杨贵妃是唐玄宗的宠妃。写诗赞美女人不好写,写诗赞美皇帝的女人,那更是难上加...

陆凯:三国时期东吴重臣,以正直及屡次劝谏孙皓闻名

陆凯:三国时期东吴重臣,以正直及屡次劝谏孙皓闻名

陆凯(198-269年),字敬风,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丞相陆逊的族侄,大司马陆抗的族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黄武年间,举孝廉出身,曾任永兴县长、诸暨县长,颇有治绩。拜建武都尉、儋耳太守,与聂友率军讨伐朱崖和儋耳,迁建武校尉。五凤二年(255年),讨斩零陵山贼...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