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马关条约》是如何签订的?李鸿章究竟是对是错?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12-05)200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马关条约》的签订是李鸿章的错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清光绪二十一年,北洋水师在威海卫之战中全军覆没,而势头正盛的日本海军继续保持着强劲的进攻势头,大有直逼京城之势。已经向日本求和三次的晚清 *** ,再次弯下膝盖,向日本求和;而国力本就有限的日本,经过战事的巨大消耗,也已无力再战,便同意了媾和。随之而来的,便是发生于日本马关春帆楼的“和谈”。

光绪二十一年三月,李鸿章代表的晚清 *** 和以伊藤博文为代表的日本 *** 签订了著名的《马关条约》,以赔款两亿两白银;割让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辽东半岛;开放北京、重庆等七处通商口岸等巨大代价,换回了日清之间所谓的“和平”。《马关条约》带给近代中国的巨大伤害,正如梁启超所言: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争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马关条约》是如何签订的?李鸿章究竟是对是错?

李鸿章和外国公使蜡像

也正因如此,签订了《马关条约》的晚清 *** 代表,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立马成了千古罪人,成了汉奸、卖国贼、民族败类,遭到世人的唾骂和鄙视。在全国上下罕见一致的指责声中,慈禧太后下令罢免李鸿章一切职务,将“丧权辱国”的所有罪责,都推到了李鸿章的身上。

可随着相关史料的现世,后世诸多学者开始对李鸿章在《马关条约》签订过程中,应负责任,应担罪责,予以重新审视和更为客观的评价。梁启超在其所著《李鸿章传》中,对其“当戎马压境之际,为忍气吞声之言,旁观者尤为酸心,况鸿章身历其境者”的评价,成为了评价李鸿章的主旋律。

《马关条约》是如何签订的?李鸿章究竟是对是错?

那么,《马关条约》的签订,李鸿章到底应不应该承担罪责?应该承担多少罪责?他究竟是千古罪人,还是救国英雄呢?

《马关条约》签订之前的事由过错,历史早有公论。作为北洋大臣和北洋水师的统帅,“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李鸿章应负有绝对不容推卸的重责。

可就《马关条约》中“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款签订而言,李鸿章又该承担多少责任呢?

《马关条约》是如何签订的?李鸿章究竟是对是错?

《马关条约》日文原本

被任命为“中国头等议和大臣”以后,李鸿章对条约签订的底线坚持

在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专门要求下,李鸿章被任命为全权代表,奉命前往日本议和。在启程前,光绪皇帝召集诸王公大臣和李鸿章共同就日本提出之“割地、赔款”条件,商讨应对事宜。在诸多朝臣坚持割地避祸,委曲求全的时候,李鸿章给出了自己前往日本和谈的底线:“割地则不行,议不成则归耳”。

不可否认,就“割地”而言,李鸿章拿出了一个国之柱臣该有的坚持,也对得起《清史稿》对其“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的评价。可在明确割地已成定局,无法更改以后,李鸿章虽然向光绪皇帝征求了“商让土地之权”,却依然在和谈过程中数次请示光绪皇帝最后做出“割地”决定,这无疑是推卸责任的甩锅之举。

《马关条约》是如何签订的?李鸿章究竟是对是错?

诚然,如果未经光绪皇帝许可,就擅自同意“割地”条款,李鸿章势必会得到严惩,但既然如此,你还争取“商让土地之权”干嘛?手握自己争取来的权力,再因这项权力会给自己带来骂名而将“割地”决定权甩给光绪皇帝,这叫不义,更叫不忠。

诚然,在伊藤博文的面前,李鸿章“但有允与不允两句话而已”,况且在日本增兵再战的恫吓下,李鸿章别无选择,只能签订条约。可既然如此,你又为何在签字之前,老泪纵横地向美国顾问发出“万一谈判不成,只有迁都陕西,和日本长期作战,日本必不能征服中国,中国可以抵抗到无尽期。日本最后必败求和”的感叹?明知坚持到底会有胜利曙光,再做“无可奈何”之签约模样,这叫沽名钓誉,更叫欺世盗名。

《马关条约》是如何签订的?李鸿章究竟是对是错?

马关春帆楼中,李鸿章的努力

春帆楼上,面对李鸿章提出的“两国水陆各军即行一律停战”请求,伊藤博文给出了三个停战的必须条件:

1、先让出天津、大沽口、山海关,由日军占领;

2、日方所消耗的军费,由清朝 *** 支付;

3、东北的铁路由日方管理,中方不得干预;

如果李鸿章同意了这三项条件,无疑打开了日军攻占北京的大门,这一点,伊藤博文自然也非常清楚。他之所以提出此等李鸿章万万不会同意的条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待李鸿章驳回条件后,借机再战。这一点,从李鸿章被小山丰太郎一枪击中后,伊藤博文发出的“这一事件的发生比战场上一两个师团的溃败还要严重”的感叹中,也能明确得知。

《马关条约》是如何签订的?李鸿章究竟是对是错?

日本马关春帆楼

也就是说,伊藤博文代表的日本 *** ,从开始就不愿意和晚清 *** 正儿八经的和谈,他们只是借助重兵压境、直逼京师的优势,威逼李鸿章,以求达到“不停战而和谈”、“以和谈所取物资,继续供应前线作战”的 *** 目的。深知伊藤博文和谈目的的李鸿章,始终以“要挟过甚,碍难允行”予以回应,以致前后三次的和谈都僵持不下、不欢而散。

凭心而论,就春帆楼上的具体表现而言,李鸿章对得起伊藤博文对其“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的评价,也对得起《清史稿》对其“常以一身当其冲,国家倚为重轻,名满全球,中外震仰”的评价。在和谈久久未能达成共识的时候,有人规劝李鸿章“不如先行归去,再做打算”,李鸿章给出“於国实有不能恝然之谊,今事败求退,更谁赖乎?”的回答,也对得起慈禧太后对其“再造玄黄”的至高评价。

就春帆楼上的表现而言,李鸿章非但无过,还有着救国,力争以最小代价达成和解的巨大功绩。

《马关条约》是如何签订的?李鸿章究竟是对是错?

李鸿章画像

小山丰太郎的一枪

三次和谈未成,被伊藤博文极尽羞辱的李鸿章,从春帆楼返回住宿行馆,而路边则围满了观看“中国头等议和大臣”的日本人。就在李鸿章的轿子快要抵达住所的时候,一个年轻的日本人持手枪冲到了轿子前,“左手抓轿杆,右手举手槍”,一枪命中李鸿章左颊,血流满面,昏厥当场。

枪击事件发生后,李鸿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充分证明了美国人对他“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的评价,绝非浪得虚名。苏醒以来,李鸿章带着脸上的枪子,拿着自己身染鲜血的朝服,向闻讯而至的记者和外国使臣们,酣畅淋漓地谴责了日本的不道德行为和侵略本质。日本严重违背国际礼仪的行为,加上李鸿章那一句“我是中国的使臣,我流的这些血,都是为了大清帝国,只要是有益于国家,我丢了性命也在所不惜”的义正言辞,让其赢得了国际舆论的同情,更逆转了和谈的被动和不利局面。

这一枪,让李鸿章为晚清 *** 争回了一亿两白银的赔款,让李鸿章借机推进了和谈的进程,更让李鸿章顺势挫败了日本“不停战和和谈”的卑劣目的。就此来看,后世对李鸿章“一把骨头一把泪为清 *** 省下1亿白银,为清 *** 的苟延残喘做出了极大贡献”的评价,至允至当;李鸿章面对血染的朝服,发出的“此血可以报国矣”,也应该得到国人敬重。

《马关条约》是如何签订的?李鸿章究竟是对是错?

《马关条约》签订现场

后记

诚然,李鸿章执着于“割地”条款的最后决定权,执着于“卖国、误国”的骂名担当,有着不忠不义、欺世盗名的嫌疑;但其在和谈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国之柱臣”形象,表现出来的“惟求报国,宁受屈辱”形象,甚至在受到枪击以后,表现出来的“以血肉报国、以忠勤担当”形象,都应予以正面、积极的评价。要说有错,他或许只错在少挨了两枪,没能尽数省去赔款。

正如梁启超发出“乃今也欲求一如李鸿章其人者,亦渺不可复睹焉”的感叹一样,李鸿章或许只是生活在了一个错误的时代。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李鸿章既然选择服务于晚清 *** ,在皇恩浩荡之下,受封伯爵、官至头品、位高权重,也只能背负与之等值的骂名和黑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012/350570.html

“《马关条约》是如何签订的?李鸿章究竟是对是错?” 的相关文章

同安公主:见证了三个政权的更替,也得到多位皇帝的善待

同安公主:见证了三个政权的更替,也得到多位皇帝的善待

在医疗技术落后的古代,能活到八十六岁的人,简直是少之又少,唐朝的同安公主就是其中之一,她历经北周、隋、唐三朝,见证了七次皇帝退位、八位新皇登基,可谓是当时的活字典、老祖宗。大唐开国后,皇室宗亲的身份也都水涨船高,同安公主既不是李渊的女儿,也不是李世民的女儿,而是唐世祖李昞和元贞皇后独孤氏之女,是李渊...

王观: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刚正不阿,不畏权势

王观: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刚正不阿,不畏权势

王观(?-260年),字伟台,东郡廪丘人,三国时期魏国大臣。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观自少孤贫但有志气,后得到曹操召为丞相文学掾,又先后出任高唐、酂县和任县县令,在当地都有治迹和称许。黄初元年,曹丕称帝,汉朝被取代。王观任尚书郎、廷尉监。后又先后出任南阳和涿...

诸葛亮被封侯的原因是什么 刘备为何托孤给他

诸葛亮被封侯的原因是什么 刘备为何托孤给他

章武三年,刘备在永安病危,从成都把诸葛亮召来,托付自己的身后事。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胜过曹丕十倍,一定能安定国家,最终成就大事。如果我的儿子值得辅佐,你就辅佐他;如果他实在资质太差不足以辅佐,你就自己做君主吧。”诸葛亮哭着说道:“臣一定竭尽全力,忠贞侍奉,到死为止。”刘备临终时,把鲁王叫过来对...

罗弘信是什么出身?他选择依附朱温是因为什么?

罗弘信是什么出身?他选择依附朱温是因为什么?

罗弘信祖籍长沙,晚唐军阀。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乾宁三年(896年),河东军入侵魏博,不仅败于宣武军,连主帅之子李落落都被俘。宣武军把李落落交给魏博节度使罗弘信处置,以试探其态度。结果罗弘信立即杀死李落落,向朱温表示臣服。此前罗弘信一直在河东与宣武两镇之间左右摇摆,但亲近...

朱常洛即位不到一个月就逝世了,发生了什么?

朱常洛即位不到一个月就逝世了,发生了什么?

明光宗朱常洛,明代第14位皇帝,在位一个月,是明代传奇色彩最浓的一位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据史书记载,朱常洛在登基之时“玉履安和”“冲粹无病容”,也就是说他身体健康,看起来并没有患病的症状。那么,为什么他却在一个月后就突然暴病而亡了呢?要理清楚这件事,我们就要从“国本之争”讲起。...

彭羕:东汉末年官吏,他为何被逮捕处死?

彭羕:东汉末年官吏,他为何被逮捕处死?

彭羕(184年-220年),字永年,广汉(今四川广汉北)人。东汉末年官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彭羕起初在益州任书佐,但后来其他人向益州牧刘璋诽谤他,刘璋于是以“髡钳”(剃去头发和胡须,并戴上刑具)处罚他,并且贬奴隶。此时刘备入蜀,彭羕想投靠刘备,于是去见庞统。庞统和他会...

良妃被称辛者库贱婢是因为什么?

良妃被称辛者库贱婢是因为什么?

良妃,卫氏,满洲正黄旗人,内管领阿布鼐女,康熙帝妃嫔。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辛者库是包衣的一种,和包衣佐领一样,为皇室服务。辛者库虽然是奴才的意思,可是满清官员在皇帝面前都称奴才,例如和珅在乾隆皇帝面前就是满口奴才。辛者库出身的人身份也不是那么低贱。他们可以有自己的家奴,佣人。他们可以参加科举,做...

历史上的李建成到底是什么样的 李建成真的不如李世民吗

历史上的李建成到底是什么样的 李建成真的不如李世民吗

对李建成真的远不如李世民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高祖李渊一生有22个儿子,但这22人的年龄差距很大,唐朝开国战争期间,活跃在朝局舞台上的成年皇子,不过是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李建成和李世民是一对最有力的储君竞争者。他们之间矛盾产生的源头,正在于老爸李渊。李...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