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三大儒之顾炎武的经典之作《精卫》赏析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12-17)200

精卫顾炎武

精卫顾炎武的故事你听说过吗?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也是“三大儒”之一,顾炎武本命是叫顾忠清。因为十分仰慕文天祥的为人所以决定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顾炎武,他的《精卫》这首诗是十分著名的。

三大儒之顾炎武的经典之作《精卫》赏析

顾炎武画像

《精卫》这首诗之所以受到后人反复的研究和诵读,是因为这首诗里面包含了顾炎武的决心和坚持,当时顾炎武是因为读了《山海经》中的精卫鸟的故事之后创作出来的,精卫本是炎帝的女儿,但是被大海夺去了生命,死后化为一只精卫鸟不断地向大海中投入石子希望能够将这大海填平。

顾炎武读完之后的感触很大,觉得自己应该和精卫鸟一样具有坚强的意志力,终有一天是能够完成自己的志愿,坚持不向当时清王朝低头,反清复明的希望还是很大的,只要自己能够像精卫鸟一样。另外,这首诗中“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这一句足以表明顾炎武的决心和坚持。至今为止《精卫》这首诗还是很多年轻人励志的诗句,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不屑努力。

其次,顾炎武的一生是比较坎坷,真正做到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他花了自己大半辈子去完成了《天下郡国利病书》这个巨作,里面包含了很多有研究价值的学问、国家典制和天文方面的知识,是一个十分有研究价值的巨作,也成为了中华名族文化的瑰宝。

顾炎武能够花三十年完成这样一个鸿篇巨制,里面的文字内容都是自己亲自考证编写的,这样的精神正是验证了自己创作的《精卫》诗词中的意志,能够像精卫鸟一样坚持不懈。

顾炎武的诗

顾炎武是历史上是一位伟大的横跨两朝的经学家,顾炎武还研究天文仪象、河漕、典制,对郡邑掌故、兵农及经史百家都有研究,并通音韵训诂。在清朝初期创立了新的治学 *** ,从而成为清代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而且顾炎武在历史上也是一位好作乐府诗人。

三大儒之顾炎武的经典之作《精卫》赏析

顾炎武画像

其代表作有:“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出自顾炎武的《精卫》“清切频吹越石笳,穷愁犹驾阮生车”,出自顾炎武的《又酬傅处士次韵》;“雾灵山上杂花生,山下流泉入塞声”;出自顾炎武的《古北口》,“东临真定北云中,盘薄幽并一气通”出自顾炎武的《五台山》,“白下西风落叶侵,重来此地一登临”出自顾炎武的《白下》,“长看白日下芜城,又见孤云海上生”出自顾炎武的《海上》,“丰碑遥见炳奎题,尚忆先朝宠日殚”出自顾炎武的《过苏禄东王墓》,“秋山复秋山,秋雨连山殷”出自顾炎武的《秋山》, “昔日金枝间白花,只今摇落向天涯”出自顾炎武的《赋得秋柳》等等。

据《顾亭林诗谱》统计,顾炎武一生所作赋诗428首332篇,据推断顾炎武的诗清顺治年间二十余篇,其中可以断定为作品的有——包括议论文6篇——“(1645年)乙酉四论”、(1646年)《庙号议》、(1646年)《庙讳御名议》,(1660年)《顾与治诗序》等等。

顾炎武读书

在清代文坛,顾炎武所扮演的是一个“开山鼻祖”式的角色,而且也被后人称为开国儒师,可见其学问是做得非常棒的。而他的学问都来源于他对各类书籍的热爱,来源于他对书籍的用心研读,以及对各类社会现象的认真观察与思考。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顾炎武的学问,那么“博学洽闻”是很合适的。

三大儒之顾炎武的经典之作《精卫》赏析

顾炎武雕像

经过大量实践与思考后,顾炎武发明了一种非常有效的读书治学 *** ,即将治学与经世相互融合,使其相互统一,而不是相互独立。而顾炎武本人也是一直都在采用这种 *** 读书,因此顺利地摘取了多种学科成果,为后世留下了一本又一本经典的学术著作。这些著作涵盖了多个学术领域,比如经学、音韵等,由此可见顾炎武之博学程度。

不过,正是因为顾炎武的博学,所以他对科举是很不满的,其所撰写的文章也非常不符合科举要求,所以他一直都没有取得功名。为此,他便彻底与科举绝缘,而将心思都投注在历代古籍上,并将其中有关国计民生的记录都截取出来,同时又参考了其他材料,最终编撰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书籍,至今都被人们奉为经典。

可见,顾炎武是很会读书的,而且也确实读了很多书。他与当时醉心科举的书呆子是不一样的,他们只是满口空谈,而顾炎武却十分务实,是很注重知识的实际用处,而不是利用这些知识去炫耀或发牢骚。在明末清初那种浮华不实的时代,顾炎武的思想是非常可贵的,因而他的宗师地位也是实至名归的。

顾炎武的名言

顾炎武在明末清初是一个为所有人都非常仰慕的杰出的经学家、音韵学家,思想家、史地学家,晚年开启了清代朴学风气,主要以行己有耻为主,博学文章,合学与行、治学讲究经世。而顾炎武的31条语录在当时也是非常震惊人心的肺腑之言,他与王夫之、黄宗羲3人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三大儒之顾炎武的经典之作《精卫》赏析

顾炎武画像

像《日知录》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卷十三《廉耻》“故士大夫之 *** ,是谓国耻”;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辞主乎达,不论其繁与简也;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礼义廉耻,是谓四维;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等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所著的《日知录》中的名言,这样的名言字眼,在顾炎武墓地的12块刻碑中,最为突出,他的名言也大多题材都是因时事感伤时写出。

其主要作品有《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日知录》《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学五书》《韵补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等。

顾炎武可以说是一位学问渊博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的一生辗转,为在清初时期立了一种新的治学 *** ,也成为了清初时期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

顾炎武日知录

顾炎武是一位非常有思想的学者,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是《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等等,对后世的影响相当巨大。《日知录》经年累月、积金琢玉撰成的大型学术札记,主要是以救世、明道为为宗旨,概括和累计了作者的全部学术、遍布经世、警世内涵、政治思想。而后顾炎武自己把这本书比作为”采铜于山”,表现了对此书的自信,自言说道“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

三大儒之顾炎武的经典之作《精卫》赏析

顾炎武日知录

《日知录》的创作背景历史主要是以十七世纪中明末清初反映时代风貌的学术巨著,书名取之于《论语·子张篇》中的“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内容宏富,包含了吏治、财赋、典礼、经义、吏舆地、艺文、史学、官方八类。有条目1019条,《苏淞二府田赋之重》有5000多字;最短的是《召杀》仅有9字,内容宏富。如“礼义廉耻,是谓四维”“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激语。

1695年(清康熙三十四年)在福建建阳潘耒据其手稿整理付刻,为三十二卷本,包括经义重刊本和斋刻本。此本书是顾炎武的入室弟子对《日知录》遗稿作删削整理。而后学均认为此书在更具保存和反映顾炎武当时的学术思想。

同年(清康熙三十四年)黄汝成以潘耒整理的遂初堂本为底本,把道光以前博采诸家之长,清人注释之大成,为《日知录》后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比较完善、且便利的书本。

顾炎武手不释书

顾炎武,生于明朝1613.7。15,死于清朝1682.2。15,是横跨两朝的杰出思想家、史地学家、经学家、音韵学家,为清朝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 *** ,成为清代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对于天文仪象、河漕、典制、郡邑掌故研究,并精通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晚年自己开创了清代朴学风气,著作了很多以悲伤壮观的诗句。

三大儒之顾炎武的经典之作《精卫》赏析

顾炎武雕像

代表作有《日知录》《音学五书》 《顾亭林诗文集》等等。

手不释卷就是形容顾炎武爱书的程度,原文大概是这样说的:凡先生出游。所导致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和平时所闻的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意思是:只要是先生外出或者旅行,均会用两骡三马来载着书跟随,路中遇到险要的地方,就会叫更随的人员去看看情况,如果打听来的情况和自己预想的不一致,就会到住宿的店里面打开书核对矫正,有的时候,走到了平原开阔的地方,没有值得欣赏的东西或者事情,就会在马鞍上默默的背诵各种经典著作,偶尔发现自己遗忘了文字,就会在客店翻阅书本认真复习。

顾炎武从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和文学,从小就是一个特别勤奋的孩子,11岁的时候,祖父也就是蠡源公严格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他深知读书学习时必须要踏实做的事情,必须要认真忠实地对待它,于是自己采用了“自督读书”的措施:给自己每天都定一个计划,阅读多少卷数,而且读完还要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做好笔记,写下阅读心得。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012/352721.html

“三大儒之顾炎武的经典之作《精卫》赏析”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死后刘禅连杀三位重臣 刘禅为什么要杀他们

诸葛亮死后刘禅连杀三位重臣 刘禅为什么要杀他们

对诸葛亮去世前后,刘禅为何连杀3位重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我国古代的三国时期,诞生过无数的英雄豪杰,例如刘备、曹操、诸葛亮等人,他们有的因为武艺高强而为人们所知,有的则是因为运筹帷幄的计谋而成为了世人崇拜的对象。但在三国之中,有这么一个人,他并没有出色的武艺和...

刘备打孙权那么重要 刘备为何没有带上诸葛亮

刘备打孙权那么重要 刘备为何没有带上诸葛亮

你真的了解刘备征讨孙权这么重要的战役,为何没带上诸葛亮?吗?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魏蜀吴三足国鼎立,孙权派吕蒙攻打荆州,最终斩杀了关羽。这个消息传到蜀营的时候,刘备悲伤至极。所以他在刚刚建立蜀汉的时候,就率领 6万大军前去东征孙权。其实讨伐孙权这场战役非常的重要,但是刘备却没有带上他的...

为什么说南宋九帝,从赵构到赵昺一代不如一代?

为什么说南宋九帝,从赵构到赵昺一代不如一代?

南宋九帝,从赵构到赵昺为什么会变得一代不如一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第一位 宋高宗赵构宋高宗赵构,字德基,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南宋开国皇帝。宋大观元年五月乙巳日,赵构出生于都城东京汴梁大内,生母韦贤妃。同年八月丁丑日,赐名为赵构,授定武...

诸葛亮军事能力很弱吗 刘备为什么不让诸葛亮掌兵

诸葛亮军事能力很弱吗 刘备为什么不让诸葛亮掌兵

对为什么刘备不让诸葛亮掌兵而是去搞后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这件事要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其实并不弱,他曾有很多军事理论著作,只不过后来大部分散佚丢失,而其实战能力也很出色,后面他五次出兵伐魏,以偏安一隅的一州之地,向占据整个北方的曹魏屡次进行...

孙辅:东汉末年将领,他为何被孙权流放?

孙辅:东汉末年将领,他为何被孙权流放?

孙辅,字国仪,吴郡富春人,东汉末年将领,孙坚长兄孙羌次子,豫章太守、都亭侯孙贲之弟,孙策和孙权的堂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辅襁褓中父母双亡,由兄长孙贲抚养长大。初以扬武校尉之职辅助孙策平三郡。建安二年(197年),孙策征讨丹杨等七县,派孙辅驻守历阳抵御袁术,...

同样都是权臣又是后代篡位 曹操和司马懿有什么不同

同样都是权臣又是后代篡位 曹操和司马懿有什么不同

曹操和司马懿都是权臣秉政,子孙篡位,二人有何不同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曹操和司马懿都是一代权臣,实际上的篡位者。子孙顺利登基。但二人在本质上根本不是同一个类型的人 。二人的道德都算不上高尚,对于曹操和司马懿这样的人来说。道德过于奢侈,成大事不...

三国时期的十八骑燕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三国时期的十八骑燕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张飞是三国猛将,武艺自然不用多说,多次单挑号称三国第一猛将的吕布,和吕布大战,少则四五十回合,多则上百回合,从未败过。吕布对张飞很头疼,但也没有办法。因此,张飞是三国唯一一个敢多次挑战吕布的人。张飞这么厉害,他手下的十八骑燕将也不简单,这十八骑...

三国时期刘备多次在曹操的围攻下逃脱,是怎么做到的?

三国时期刘备多次在曹操的围攻下逃脱,是怎么做到的?

三国是一个古代文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备与曹操多次交战,身处险境,刘备也多次从曹操重兵包围中突围出来,可以说,刘备每次都死里逃生,而且,毫发无损,其中,包括从许褚和夏侯惇等大将的眼皮底下走脱,刘备究竟靠的是实力还是运气?这里仅举几例,分析一下。先说第...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