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荀子认为万物都需要正名 荀子非相的意义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12-29)220

荀子正名

荀子的正名是从古流传至今的珍宝,下面我们来看看它的大致内容。正名讲的是名称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做到名副其实是更好的。

荀子认为万物都需要正名 荀子非相的意义

荀子画像

人们用自己的感知(听力、嗅觉、思维、眼睛等)去感受这个世界存在的事物,用不同的名称对不同的事物精心命名。哪怕是一位君主,也要根据客观事实来命名,做到名与实相符合,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如果名不副实,岂不是歪曲了事实与真相。

有许多句子在使用名称的时候产生了迷惑,从而搞乱了说法。像什么被侮辱了而不以此为耻辱;圣人不爱惜自己,以天下、大众为主;杀死盗贼不算是杀人。这些说法混淆了名称与事实之间的联系,很多句子之间感觉上是自相矛盾的。所以,要根据事实来认识事物,从而来命名。

还有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想要的与不想要的,也要能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当自己的欲求得不到满足,或着自身条件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时,就会产生欲望。

虽然每个人都有欲望,但是要对其有所控制,不要执着的追求,有时候也要学会放手。过度的欲望会产生混乱,以至于危害自己,危害他人。过度地追求欲望,也会让自己过得很累。有时候,适当给自己一点自在、放松的空间,过得快乐一点。这篇文章还告诉了我们一定要注重事物间的客观联系,追求现实,不能忽视客观的存在。

荀子非相

荀子生于公元前313年至238年,名况,字卿,因为西汉当时皇帝叫刘询,为了避讳皇战国末期儒家代表人物,他认为“人之性恶”,思想体系中有明显的唯物思想成份,可以说是个唯物主义思想家。

荀子认为万物都需要正名 荀子非相的意义

荀子石像

《荀子非相篇》开篇就立场鲜明地批驳了相面术,他指出“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看一个人的外表不如看他的内心思想,看人的思想不如看他怎么为人处世。外表即使丑陋而思想道德和处世 *** 好,他仍然可以成为一个堂堂君子,而只有漂亮的外表而思想道德和处世让人嫌恶,他在人们眼中只能是个小人。他说古代的人根本没有这种相面之事,真正有学问的人也从不谈论这个。

接下来,他举了大量历史名人为例,尧高而舜矮,周文王高而周公旦矮;孔子高而冉雍矮,孙叔敖外表丑陋却为楚国称霸立下汗马功劳还有叶公子徐偃王等,都是其貌不扬甚至丑陋之人却都成为让人敬仰之人。进一步论述了不能只从外表来评判一个人,而要看他内在的思想学问。夏桀、商纣再次被荀子提到,他们都是仪表堂堂之人,但结果呢?只留下历史骂名和耻辱。

举了古代例子,他又举当时社会的例子,许多做乱之人和轻薄之徒,大都长相英俊,衣饰华丽,女人看了没有不喜欢的,国君不愿有这样的臣子,做父亲的也不愿有这样的儿子。再次讲到礼义的重要,并且认为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

荀子强国

荀子生于公元前313年至238年,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尤其在思想上颇有建树,可以说是“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战国末期儒家代表人物。他认为“人之性恶”,因此必须以后天的教化礼仪来改造升华人性,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荀子认为万物都需要正名 荀子非相的意义

荀子石像

《荀子强国》篇主要阐述荀子对强国的认识和观点。他认为要使国家强盛,最根本的就在于教诲人民,推行礼仪之道,他指出“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

荀子首先以莫邪宝剑做譬喻,质地再好,铸造技艺再好,如果“不剥夺,不砥厉,则不可以断绳”,因此一个国家也只是一个强大国家的粗坯,要对人民进行教诲,才能使他们步调一致,守卫国家,国家才能真正强盛。教诲的内容犹如磨刀石,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磨刀石就应该是礼义和法度。

接着他从分析三种威严入手,阐述只有重视礼制的道德的威严才能真正使一个国家安定强盛,而只靠权势和惩罚去震慑控制民众的的,稍一放松就会无法控制,最终使国家走向危险衰弱,为此他举了商汤、周武王和夏桀、商纣王的例子,劝说齐国相国推行礼仪和道义。又以当时的秦国为例,民风淳朴,官民都谦恭有礼,朝廷处理事务却看似轻松安逸,说明尊重礼义的重要性。

在此文中有一段关于“积微”的言论,他主要是阐述要使一个国家强盛,君主就要珍惜时间,注重从小事做起,但这道理其实对于每个人都是很重要的“积微,月不胜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凡人好敖慢小事,大事至,然后兴之务之。如是,则常不胜夫敦比于小事者矣!”只有从小事做起,抓紧每日每月每季每年,才能真正有所收获有所成就!

荀子教育思想

荀子是周朝战国时期的一名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无论是在政治上、经济上、哲学上,还是在教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尤其是其独特的教育思想,不仅在古代,对古代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影响,乃至当今,荀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社会政治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荀子认为万物都需要正名 荀子非相的意义

荀子画像

纵观我国的教育史,之一个注重“尊师重教”的价值观念取向,并提出“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家即是荀子,但是荀子特别强调,一个人的好坏是受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综合影响,而非先天决定。关于荀子的教育思想的精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在教育的作用方面。荀子认为,教育的更大作用或意义即在于将人“恶”的本性逐渐转化为“善”,不断提高人的素质。通过教育,使人的素质得以不断提高,并改善或扭转人的命运。因此,荀子认为教育才是改变人生命运的关键因素。

二是在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方面。关于教育的目的方面,荀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向学者传播知识,不断增加学者的知识底蕴,使学者博学多识。

关于教育的内容方面,荀子特别强调《诗》、《书》、《礼》、《乐》、《春秋》和《易》等儒家经典名著的重要性,尤其是《礼》和《乐》这两部儒家经典名著。因为这些儒家经典名著对于规范学者的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荀子字

荀子,字卿,因此也可以尊称荀子为荀卿。卿字,从古至今共有七种用法:

荀子认为万物都需要正名 荀子非相的意义

荀子画像

一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之后,特别是在秦汉的时候,“卿”字一直是用来代表一种非常贵重的职称,或用来称谓高级长官或爵位的一种代名词。如广为人知的“卿相”,即代表古代王朝中执掌职权的大臣。这在现如今就好比中央行政机关的部长一职。

二是代表对人的一种尊称,以此来表示对人的一种尊敬或爱戴。如世人称谓荀子为荀卿,即表示世人对荀子的尊敬之意。

三是从唐代时期开始,卿字是君主对于臣民的一种专用称谓。如古代的君主称臣民为“爱卿”。这种用法一方面主要得源于魏晋时期,“卿”字是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称谓,以表示二者之间一种亲切的感觉;另一方面也是借鉴了唐朝时期,“卿”字被广泛用于官场、宫廷之间国君对臣子的称呼。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不难解释,为什么我们在观看古代的影视戏剧时,总是能够听到皇帝称臣民为“爱卿”,臣民之间互称“卿家”了。

四是古代时期,朋友之间或夫妇之间的相互爱称,用以表示男女之间非常亲昵的感情,如卿卿。

五是在秦代以前表示“将领”的意思。如秦代以前的天子、诸侯和将帅,都可用卿称之。

六是与“庆”同意,代表祥和、幸福、安康的意思。

七是百家姓中的一个姓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012/354797.html

“荀子认为万物都需要正名 荀子非相的意义” 的相关文章

卫青死后汉武帝真的灭了卫家吗 正史上是什么样的

卫青死后汉武帝真的灭了卫家吗 正史上是什么样的

还不知道:卫青死后汉武帝真的灭了卫氏家族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提问者大概没读过《史记》和《汉书》,更没读懂汉武帝,跟着人云亦云。正史白纸黑字写在那里,汉武帝只杀了卫青的长子卫伉。卫家活得很滋润,后来发展成了河东豪族,三国著名的卫瓘就是他的后人。以我个人对汉武帝...

朱标生前朱棣都没有夺位的心思 朱标死后朱棣为何就有那野心

朱标生前朱棣都没有夺位的心思 朱标死后朱棣为何就有那野心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棣为何在朱标去世后才开始争夺皇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皇位之争向来激烈,历朝历代的皇位争夺都免不了流血牺牲,为了皇权,即便是面对自己的亲兄弟,也会以兵刃相对,然而在明朝时,因为朱标在世,朱棣不敢争夺太子之位,也是在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没有争夺皇位的例子。朱标在世时,...

许慈: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从师刘熙,精通郑玄经学

许慈: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从师刘熙,精通郑玄经学

许慈,字仁笃,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从师刘熙,精通郑玄经学,钻研《周易》、《尚书》、《论语》等。建安年间,与许靖等一道来到蜀地。刘备平定蜀地,以许慈、胡潜为学士,与孟光、来敏等一起掌典文献古籍。后主刘禅时期逐渐升至大长秋,后卒于任上。其子许勋官至...

历史上朱升最后没有被朱元璋清算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朱升最后没有被朱元璋清算的原因是什么?

洪武元年,朱元璋终于在应天府称帝,定国号为大明。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朱升是朱元璋最重要的谋士之一。在朱元璋建国过程中,他所做的贡献,不在刘伯温之下。尤其是他给朱元璋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远近闻名,也是朱元璋打天下最重要的策略。朱元璋正是依靠这条策略,得以消灭一众诸侯...

崇祯继位后还有一个21岁的皇嫂 崇祯是怎么处置的

崇祯继位后还有一个21岁的皇嫂 崇祯是怎么处置的

还不知道:崇祯继承哥哥皇位后,是如何处理21岁的皇嫂的?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1627年8月,大明朝陷入了一片悲痛之中,年轻的明熹宗朱由校不治而亡,将天下托付给了他的弟弟,比他更加年轻的信王朱由检,也就是后来的崇祯皇帝。崇祯皇帝接手的大明朝来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烂...

朱棣麾下名将李远是怎么被靖难功臣丘福害死的?

朱棣麾下名将李远是怎么被靖难功臣丘福害死的?

朱棣麾下名将李远是怎么被靖难功臣丘福害死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李远是明巢初期,朱棣麾下的一个名将,出生在怀远,他是承袭父亲在军中的职务,而当上了蔚州卫指挥佥事。在靖难之役初期,李远是站在朝廷这一边的,然其所在的蔚州卫距离北平一带实在...

历史上李世民为何没有将单雄信纳为己用?

历史上李世民为何没有将单雄信纳为己用?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在演义小说及各种曲艺评书中,单雄信是个义薄云天、宁死不屈的英雄人物。当年曾经和他在瓦岗寨一起结义的兄弟们,包括徐世勣、程咬金、罗成等人,都已经先后投降了唐军。可是,由于单雄信的哥哥被李渊...

朱棣临死前的遗诏是真的吗 明朝实力真的远迈汉唐吗

朱棣临死前的遗诏是真的吗 明朝实力真的远迈汉唐吗

对朱棣遗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棣的遗诏是真的吗?明代果真远迈汉唐?明代君主,凡遇外敌入侵,不联姻,不称臣,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或许是近些年,对明代最霸气的总结,在网络上,其实还流传着一个更霸气的版本,据说还是永乐大帝朱棣的遗诏: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