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李世民为什么畏魏征

中国历史4年前 (2021-01-05)150

李世民畏魏征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千古名句,李世民和魏征之间的故事也是妇孺皆知的历史。魏征死后,唐太宗李世民叹惋道:“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将人比作镜子,断章取义来讲,不但没有赞赏之意,反而平添几分有意贬低之意。但是如果我们将这句还原到大的故事背景下,放到开头的那句千古名句之后,就会发现这是李世民对魏征更高的赞扬。

李世民为什么畏魏征

魏征剧照

“一代名相”是世人对魏征的评价,“一面镜子”是李世民对魏征的评价,两者一个直白一个委婉,皆是对魏征的赞美和敬畏。李世民害怕魏征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一代天子竟然害怕一个臣子?在故事的开始,任谁都不会相信。

“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可怜的太宗想去南山游玩却又害怕魏征责怪,故就此作罢;又一日,太宗把玩鹞鹰,兴致正浓,看到魏征走过来,就像顽童看到严父般慌忙将鹰藏入怀中,久久不敢掏出,最后鹰竟被活活闷死;即使为自己心爱的女儿长乐公主准备嫁妆时也不得听从魏征的谏言,礼数不能有所加。

区区一个臣子,李世民为何害怕他,被他缚手缚脚很多年?我想,李世民对魏征不是“惧”而是“畏”。魏征曾在李建成身侧任太子洗马,玄武门事变后为李世民所用。李世民敬重魏征的才能和学识让他一路官至宰相。因为李世民的重用,魏征成为了群臣的标杆,是正义和真理的象征。以至于每一次魏征的犯颜苦谏都让大家觉得一定是李世民哪里又做的不对了。此时李世民已经无法撼动魏征在大家心里的地位了,事态早已不在他这个皇帝的掌控范围内了。其次,自长乐公主事件后,长孙皇后对魏征大加赞赏,给予魏征支持。每每李世民怒于魏征时,皇后都替魏征说话。有这么一个大靠山,魏征何所惧?李世民何所不畏?

魏征是个怎样的人

魏征,字玄成,从小便没了爸妈,但好在读书天赋甚高,过目即能不忘。性情闲云野鹤,还曾出家当过道士。

李世民为什么畏魏征

魏征像

唐高祖时期,李密兵败,无奈之下,魏征跟随着他去向唐朝投降,但都不受重用。在一次战争中魏征被抓了。战败后,魏征回到长安。这次他迎来了人生的机遇,被太子李建成所重用。魏征观察到李建成和李世民间隙越来越大,便有些担忧,多次劝太子要先发制人,先下手为强,可惜李建成并没有采用。

玄武门之变后,魏征受到秦王李世民重用。魏征终于有种遇到明主的感觉,于是更加尽心辅佐李世民。

在贞观二年的时候,太宗想纳一名貌美女子为妃嫔,魏征听说那名女子早有婚配,便冒死进谏,促使太宗坚决地收回召令。可见魏征之果敢,之刚正!

由于魏征的不畏 *** 勇敢直谏,使得后来太宗想打猎取乐又怕魏征进谏,便取消打猎的行动,不禁有些让人啼笑皆非。

贞观六年,许多大臣都请求太宗高等泰山,用以封禅。借此向世人展示国家之强盛,但魏征却十分反对这件事。并劝谏唐太宗,说明其中的利弊原理。恰好的是,不久之后,中原的数州发生了洪灾,封禅的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从魏征用一次次的冒死进谏中,不难看出他的为人处事。他用刚正的思想,不怕死的精神,为天下谋福利,可见他的大度与无畏。

魏征诗词

魏征,字玄成,是唐巨鹿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名誉极高的谏臣。

李世民为什么畏魏征

魏征画像

魏征,在早年值隋末战乱的时候,曾经投瓦岗起义军。后来进入唐充太子建成掌管图籍的洗马官。在太宗即位的时期,曾继任中央行政长官之一的侍中。魏徵的性格刚正秉直,才识渊博,更难得可贵的是他敢于犯颜直谏。虽然每次进谏,都惹怒太宗,但他仍不畏王权,神色自若,不稍动摇,连太宗也为之折服。他曾劝谏200多件事,更是本着“仁义”行事,无不受到采纳。

他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德、礼、诚、信。但法律或刑罚毕竟也是不可少的,并认为法律是国家的权衡,一定要使它起到“定轻重”、“正曲直”的作用。

魏徵著有《隋书》和梁、陈、齐各书的《总论》,另有《次礼记》20卷,和虞世南、褚亮等合编的《群书治要》(一名《群书理要》)50卷。他的重要言论大都收录在唐时王方庆所编《魏郑公谏录》和吴兢所编《贞观政要》两书里。

其中,他有许多传世之作。《五郊乐章·肃和》、《五郊乐章·黄帝宫音》、《享太庙乐章·永和》和《享太庙乐章·长发舞》等等。其中《 暮秋言怀》中“首夏别京辅,杪秋滞三河。沉沉蓬莱阁,日夕乡思多。霜剪凉阶蕙,风捎幽渚荷。

岁芳坐沦歇,感此式微歌。”表达了魏征无限思愁。蓬莱阁的沉闷,傍晚的太阳使得人更加思念家乡。氛围渲染得无限哀思。

魏征不单是一位勇于谏言的勇士,也是一位多愁善感的诗人,其佳作更是遗传至今而不被历史长河所淹没。

一代良臣魏征

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名臣魏征就像是历史长河里沉淀的钻石,经过时间的冲刷磨洗,越发显出其宝石璀璨光芒。后人时常怀念和景仰。

李世民为什么畏魏征

魏征画像

魏征以敢言直谏著称,被历代封建君主推崇,而实际上魏征并不是愚忠之臣,而是一位深得百姓爱戴的成就明君盛世的良臣。

魏征生于燕赵,家道中落,很早就出家成为道士,深知隋朝动荡百姓离乱之苦,心中早有为民为国安定盛世而奋斗的志向,曾换过五个谋主,早期为太子建成谋士,有献计太子及早对李世民下手,太子未采纳,李世民玄武门动乱之后,李世民问罪魏征仍直言不畏,被李世民赞赏,唐太宗有容人之心,用人之明,启用魏征为谏臣。这也是历史的需要驱动。玄武门变乱,魏征的存在既证明李世民的明君宽容,洗净其弑兄夺权的污名,也更好的证明了李世民用人之明。

贞观二年,许多地方出现蝗虫灾害,有地方县令用官粮救荒,唐太宗知道后大怒下令处死,魏征三次抗昭反驳,认为情有可原,罪不至死,贞观三年,魏征有谏言朝廷出尔反尔,拒绝签字,直言不少治国之计,贞观中期频上四疏,以陈得失,直谏唐太子勿忘本忘危牢记隋亡教训。

同时从贞观初年就始还主理编制了一本资政大典《群书治要》,而且还开始了《隋书》史籍的编纂。魏征呕心沥血,崇尚俭朴戒奢,死后其妻子穿着粗布衣服,认为魏征拒绝奢华厚葬谢绝了唐太宗赏赐的一品礼仪。

魏征夫人

魏征,唐初优秀的政治家,思想家。他之所以被世人熟知并千秋敬仰,是因为他常常直言不讳,直指当朝皇帝唐太宗的各种不是。

李世民为什么畏魏征

魏征故里

常言道: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会有一个女人。魏征常常为江山社稷,黎民百姓仗义执言,他的背后是否有一个同样不畏权贵的女人呢?

答案是肯定的。魏征夫人姓裴,河东人,人称河东裴氏。裴氏家族在历史上颇负盛名,历朝历代,达官贵人层出不穷。所以魏征夫人从小家教甚好,知书达理,琴棋书画皆通。

难能可贵的是,魏征夫人和魏征一样,不屈权贵,敢做敢说。这其中有个有趣的小故事:话说魏征数次谏言,让朝政十分有序。李世民想赏赐魏征,可是魏征不是爱财图利之人,思来想去,李世民打算赏赐魏征一名小妾。

谁知魏征听后,面如土色,连连拒绝。

李世民大怒:朕要赏赐与你,又不是治罪,为何拒绝?

魏征说:臣已有家室,实在无需再娶。

李世民不解:朝上文武百官,哪个不是三妻四妾?

魏征说:陛下稍安勿躁,等臣请示过内人后再答复陛下。

几天后,李世民追问,魏征说夫人不允。

这让李世民很是奇怪,魏征这人朕都不怕,为何怕一女人?于是召魏征夫人裴氏入宫。

李世民问裴氏:朕要赐魏征女人,你为何不允?

裴氏答道:陛下有所不知,在家里,国事天下事是魏征说了算,家事却是小女说了算。陛下若是执意赐他小妾,小女便不愿苟活。

好个女子,来人,赐她毒酒。李世民招呼道。

谁知裴氏端起毒酒,面不改色,一饮而尽。满朝文武一篇哗然,魏征噗通一生哭倒在地。

李世民问裴氏:这毒酒滋味如何?

裴氏咂了咂,满脸疑惑:这酒怎么似老醋一般?

李世民哈哈大笑:朕不赐魏征小妾了,以后你也别吃醋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101/356056.html

“李世民为什么畏魏征” 的相关文章

李治给武则天的权力那么大 武则天为何没有选武氏做继承人

李治给武则天的权力那么大 武则天为何没有选武氏做继承人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治提高武则天的权力,武则天为何不培养武氏后人为继承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武则天原本是在李世民时期入宫的,却不受待见,反而到了唐高宗李治的时候,又把武则天给接了回来,并且不顾朝臣一致反对,坚持要立武则天为皇后。因为武则天强势,再加上李治身体不好...

唐宋八大家中的唯一宰相王安石,有哪些功过?

唐宋八大家中的唯一宰相王安石,有哪些功过?

唐宋八大家中的唯一宰相王安石,有哪些功过,为什么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这是因为他所主导的熙宁变法,是宋朝最具争议的一次变法。一、熙宁变法失败了。咱们先不看原因,只看结果。王安石所主导的这次变法,彻彻底底失败了!中国自古以来,以成败论英雄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你成功了,什么都是对的,但是你失败了,那么大...

宋太宗作为北宋第二个皇帝 宋太宗名声为何不够好

宋太宗作为北宋第二个皇帝 宋太宗名声为何不够好

对宋太宗的名声,为什么不够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光义这个人,高梁河之战败得太惨,所以黑子多,但是看一下,杜太后死后不到一个月就任命赵光义为开封府尹,这么敏感的人事任命也侧面说明了金匮之盟的可能性。到了973年,此时赵匡胤已经即位十三年了,这一年,光义政敌赵普罢相...

有哪些与姜夔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有哪些与姜夔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之一。他曾著《大乐议》宁宗时献于朝,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其中《白石道人歌曲》是其自度曲附有旁谱。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轶事典故...

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崔浩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崔浩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崔浩(381年-450年7月5日),字伯渊,小字桃简,清河郡东武城人,南北朝时期北魏杰出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曹魏司空崔林七世孙、北魏司空崔宏长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崔浩出身北方大族清河崔氏,智谋过人,时常自比张良。他历仕北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朝,是太...

乾隆为何要举行千叟宴?之后都发生了什么?

乾隆为何要举行千叟宴?之后都发生了什么?

乾隆,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清朝第六位皇帝,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到“千叟宴”,一定要说清朝康熙皇帝。为了体现仁孝天下,更为了笼络人心,巩固自己的统治,康熙皇帝干了一件事:宴请65岁以上的老人。时值康熙六十大寿,他突发奇想,为了与民同庆,他与众大...

三国时期孙权基本熬死了所有劲敌 孙权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三国时期孙权基本熬死了所有劲敌 孙权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还不知道:三国的此人几乎耗死所有劲敌,为何没有一统天下?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三分天下,搅动了天下风云,其中曹操的军事能力最强,刘备次之,孙权最差。也就是说,单纯看军事能力,其实孙权是毫无机会一统天下的,真正有机会一统天下之人只有曹操,然...

刘伯温临死前为什么送朱元璋一筐鱼 这鱼有什么用意吗

刘伯温临死前为什么送朱元璋一筐鱼 这鱼有什么用意吗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伯温送给朱元璋一筐鱼,朱元璋不知什么意思,直到17年后才知晓,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刘伯温当年作为朱元璋麾下最主要的谋士因为其神机妙算经常被人比作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也因此刘伯温的形象在很多时候都说被神话的。然而对...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