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二十四孝故事:行佣供母的故事

中国历史4年前 (2021-02-07)110

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行佣供母的故事

行佣供母的故事原文

后汉江革。少失父。独与母居。遭乱。负母逃难。数遇贼。或欲劫将去。革辄泣告有老母在。贼不忍杀。转客。下邳。贫穷裸跣。行佣供母。母便身之物。莫不毕给。

负母逃危难,穷途贼犯频。

哀求俱得免,佣力以供亲。

行佣供母的故事评说

江革(?-535),字休映,南朝济阳考城(今河南省民权县)人,故里在今民权县程庄镇江集村,为南朝才子江淹之族侄。

江革幼聪敏有才思,学习刻苦,史载其雪夜秉烛,弊絮单席,耽学不倦,感动得吏部郎谢朓撕下自己的毡袍为之御寒。弱冠举南徐州秀才。渊博的学识和犀利的文笔为梁武帝赏识所赏识,屡被重用。长期在一品大员、郡王的手下作幕僚,“历官八府长史,四王行事”。还担任过尚书左丞、司农卿、御史中丞、少府卿、都官尚书、度支尚书等中央机构高官,三次任郡守。

东汉初年,王莽篡位,新朝的政治腐败,导致战争频繁,天下大乱。当时,临淄有个人名字叫江革,字次翁,从小失去了父亲,家里只有母子两人相依为命。

那时各地战乱不断,盗贼四起。盗贼不仅抢财物,还常常把家中的男子抓去,逼着他们入伙。江革为了避乱,干脆背了母亲弃家出走去逃难。母亲年迈,腿脚不方便,为了尽量减少母亲的颠沛流离之苦,江革整天背着母亲奔波。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江革背着母亲,一路上风餐露宿,还要躲避盗贼。长途跋涉,一般人宁愿少带行李,以避免路途上的辛苦。而江革的母亲虽然年老体重较轻,但走一段长路之后,江革往往累得满头大汗。母亲心疼儿子,要下来自己走,江革却说:孩儿背着母亲,就像回到了小时候一样,感觉到母亲的温暖,孩儿心里很欢欣,感觉自己很有福,可以随时侍奉母亲,所以就会越走越有力气。

走着走着,母亲渴了,江革马上到处讨水给母亲喝;母亲饿了,他竭尽所能为母亲准备可口的食物;天色将晚,他想方设法找住处,使母亲能踏实地安歇。在仓皇逃难的人群中,江革念念想到的是母亲的安全,全然忘记了自己的饥饿和疲劳。

在逃难的路上,许多人见到江革都肃然起敬,但也有少数人对他不理解,因为在这样艰难的境况中,一个人连逃生都很难,更何况背负着白发苍苍的高堂老母。无论是称赞还是讥讽,江革都淡然处之,在他看来,一个人活在世上的头等大事是孝顺父母,别人的评价无足轻重,不用放在心上。

逃难当中,江革多次遇到盗贼,想要把江革劫去。每当面临这种情形,江革便会在盗贼面前苦苦的哀求,痛哭流泪,对盗贼讲:我从小失去了父亲,孤苦伶仃,是母亲茹苦含辛,把我拉扯成人。如果没有母亲,哪会有今日的我。如果我随大王去了,留下孤零零的老母亲,兵荒马乱,举目无亲,母亲如何保全生命,如何度过余生。恳请大王念我有老母在,没有人奉养,能放过我们。

盗贼看到江革如此诚心诚意的哀求,无不被他的孝心所感动,所以也不忍杀他,更不忍把他劫走。就这样,江革屡次感动盗贼,化险为夷。可见人之初,性本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沦为盗贼也不是他们的本性,都是因为一时之乱,为环境所迫。如果能够唤醒他们本性里的孝顺,盗贼也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后来盗贼被平息了之后,江革背着母亲,千里迢迢流落到江苏省下邳县,在这里居住下来。在举目无亲的异乡,江革非常的贫穷,衣不蔽体,也没有钱买鞋子穿,打着赤脚为别人当佣人,赚取微薄的收入来维持生活。即使赚的钱这么少,但是江革省吃俭用,把更好的物品来孝养母亲。凡是母亲日常生活必需的用品,没有一样缺乏,母亲需要用的、想要吃的、要穿的,尽更大的努力,没有一样不替母亲办到。江革所做就如《孝经》所言: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后来,江革的母亲去世了,他非常的哀伤,在庐墓之间大声地哭泣,就像找不到父母而无依无靠的孩子一样。他的哀恸逾恒,超过一般的常人,感动了邻里之人。整整三年,江革结庐住在母亲的坟旁,因为他挚诚地思念母亲,连晚上睡觉的时候也不愿把孝服除去。

三年的服丧期满,他还不忍脱去孝服,感动了地方的父母官派人去安慰他,又举荐他做了孝廉。但是江革淡泊名利,屡屡拒绝做官的机会,后来皇帝还聘他为谏议大夫。谏议大夫做了不久,他就辞官去了。皇帝非常思念江革的为人,最后指派朝廷一定要年年慰问江革,虽然他已辞官,还是由朝廷来供养他一生所应得的俸禄。因为江革的孝行足以为天下的楷模。可见一个人能行孝,他影响所及有多广、多深、多远。

在乱世当中,江革行孝的确比一般人要艰辛困难。兵荒马乱之中,妻离子散的比比皆是,一家人分散,骨肉分离,可以说是非常平常的事。江革背着母亲,每逃难到一处,内有母亲要照料、要保全,外又有盗贼在行抢,一日三餐都相当的困难,更怕有盗贼来抓走他,所以他是在险阻艰难中,全人所不能全。但是江革尽了更大的力量,终于能保全自己身体的安危,而且还能保护他的母亲。即使在这么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他仍然可以克尽为人子的孝道,实在是难中之难。所以后人称颂他:挽车极劳古,逃贼最间关。太息江巨孝,能为人所难。

孝子忠臣,可以像日月一样永恒地照耀世间。江革在这么艰困的环境当中还能脱险,为母亲做更好的孝养。由此可见,环境的好坏并不足以影响孝子的心,只要我们有一颗真诚心,任何环境我们都可以做到孝亲、敬亲。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102/361763.html

“二十四孝故事:行佣供母的故事” 的相关文章

多尔衮和豪格相互争夺皇帝的位置 最后为何是顺治登基

多尔衮和豪格相互争夺皇帝的位置 最后为何是顺治登基

对多尔衮与豪格争夺皇位,为何顺治能登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从辈分上来说,多尔衮是豪格的叔叔,但从年龄上来看,豪格却比多尔衮大2岁,皇太极去世时,豪格34岁,多尔衮32岁。多尔衮足智多谋,善于猜度人心,本来豪格能轻松获得皇位,却被多尔衮搅黄,最后还被多尔衮整死了。豪...

邓艾: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偷渡阴平,使得蜀汉灭亡

邓艾: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偷渡阴平,使得蜀汉灭亡

邓艾(197年—264年),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其人文武双全,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本名邓范,后因与同乡人同名而改名。邓艾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

张飞: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勇武过人,与关羽并称万人敌

张飞: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勇武过人,与关羽并称万人敌

张飞(?-221年),字益德(一作翼德),幽州涿郡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黄巾起义爆发后,张飞与关羽加入刘备的义勇军辗转各地。三人同吃同睡情同手足。刘备于长坂坡败退时,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曹操惧其勇...

刘秀作为一个开国皇帝 刘秀为什么延续汉作为国号

刘秀作为一个开国皇帝 刘秀为什么延续汉作为国号

刘秀作为开国皇帝,为何要继续沿用“汉”这个国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刘邦从微末之中起义,推翻大秦,打败项羽,最后立下大汉朝,汉朝分为东汉和西汉,东汉的创立者是刘秀,也是刘邦的血脉子孙。其实按照我们一些人的想法,当时刘秀是推翻了王莽的新朝,自己足...

薛综:三国时期东名臣、大儒,他是如何劝谏孙权的?

薛综:三国时期东名臣、大儒,他是如何劝谏孙权的?

薛综(176~243年),字敬文,沛郡竹邑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大儒、名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少时避乱交州,师从南安太守刘熙。跟随士燮归附孙权,出任五官中郎将,出任合浦交阯二郡太守。从征九真郡,授谒者仆射、半州长史、贼曹尚书、尚书仆射、选曹尚书、太子少傅,兼任选部职责。赤...

李广利是一个草包吗 汉武帝为什么还要重用他

李广利是一个草包吗 汉武帝为什么还要重用他

对李广利真的是草包吗?如果李广利真的那么菜,汉武帝为何要重用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著名的‘贰师将军’李广利,其实并不完全是草包。如果他只是一个纯粹的草包,汉武帝也不会让他领兵讨伐匈奴。李广利在战场上也是有高光时刻的,只不过闪光点确实不多,才能平庸也是真的。李...

吕蒙正:北宋初年宰相,三次登上相位,为人宽厚正直

吕蒙正:北宋初年宰相,三次登上相位,为人宽厚正直

吕蒙正(944~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祖籍在今莱州市城港路街道军寨址村,北宋初年宰相。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考中状元后,授将作丞,出任升州通判。步步高升,三次登上相位,封为许国公,授太子太师。为人宽厚正直,对上遇礼而敢言,对下宽容...

历史上乐毅军事能力怎么样?他没能成为四大名将是为何?

历史上乐毅军事能力怎么样?他没能成为四大名将是为何?

战国四大名将是指: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实际上,乐毅的功劳丝毫不亚于上面的四位。为什么这么说呢?其一,乐毅以弱伐强。无论是白起、王翦,还是廉颇、李牧,他们所处的时代,都是他们国家非常强盛的时候。白起处在秦国向六国发起总攻的时候,王...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