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浅析苏轼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

中国历史4年前 (2021-02-08)180

乌台诗案苏轼

元丰二年,一代文豪被人诬陷说在他的文章中有诽谤朝廷,藐视皇帝的诗句,被关进牢狱达一百多天,因为当时是御史台审理此案,御史台又被称为乌台,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乌台诗案”。

浅析苏轼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

苏轼画像

苏轼对于自己被关进牢房莫名其妙,他平时恣意妄为,豪爽不羁,文章传诵天下,从来没有听说有什么对朝廷不敬的意思,苏轼明白其实他写了什么东西根本没人注意,他不过是朝廷激烈的党争的牺牲品,是有人想置她于死地,所以才编出这个理由,想到这里苏轼竟然慢慢平静下来,他想着如果有人故意害他,如何他怎么申辩也是于事无补,不如静观其变,自己别乱了分寸才好。

就在苏轼被关押在牢房准备接受审判的时候,朝廷上下因为这件事吵得沸沸扬扬,苏轼的政敌巴不得将他处死,而王安石等人却主张对苏轼网开一面,皇帝拿不定主意,不过他欣赏苏轼的文采,不想把苏轼处死,这时候太皇太后病重,她对皇帝说,苏轼是大才子是为国为民的好官,不能杀掉苏轼。苏轼这才捡回一条命,但是他的家人却受到惊吓,他们把苏轼写的文章全都烧掉了,以免后患。

后来苏轼被贬到偏远的黄州做了一个不起眼的小官,这件事对苏轼的打击很大,让他看清楚一些事,这件事也成为苏轼一生的转折点,不过后来苏轼在黄州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锦绣文章,对于中国文坛来说却是一大幸事。

乌台诗案对苏轼有哪些影响

乌台诗案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件极其著名的事件,它之所以如此出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此案件中涉及一个极其有名之人,那个人便是苏轼。苏轼被卷入乌台诗案完全是身不由己,乌台诗案整个案件持续时间较长,涉及官员也较多,对于苏轼的人生来说可谓是一个转折。那么乌台诗案对苏轼有哪些影响呢,乌台诗案对苏轼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乌台诗案对苏轼的人生产生了哪些影响,乌台诗案前后他的人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浅析苏轼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

苏轼

首先,从仕途方面来看乌台诗案对苏轼的影响。在乌台诗案前,苏轼的仕途才刚刚起步,对于政治生涯,苏轼是充满了憧憬和希望的,作为政治家,他十分忧国忧民,希望能够尽自己所有的力量贡献于国家,奉献于社稷,从他诗词中就能深刻的反应。但在乌台诗案之后,苏轼的仕途经历了转折点,注定了难在仕途上再有所大的建树,这时的苏轼将满心的为国家分忧转换到更为宽广人文情怀上。

其次,从文学作品来看乌台诗案对苏轼的影响,具体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之一、题材的转变。乌台诗案前因苏轼对于仕途是充满信心的,前期的题材着重点还是放在朝廷上、国家大事之上,经历了乌台诗案后,苏轼的题材有了明显的转变,百姓疾苦成为了新的主要题材。

第二、风格的转变。前期苏轼的风格以豪迈、气势磅礴著称,历经了乌台诗案,苏轼的风格有了一丝婉约的味道。

苏轼阳关曲

阳关曲?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浅析苏轼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

苏轼画像

《阳关曲·中秋月》叙述的是苏轼与弟弟苏辙中秋重逢,共同赏月的情景。这首词产生于苏轼兄弟二人暌别七年首次相聚并共度中秋这一背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抒发了苏轼对亲人相聚后又要分开的哀伤与感慨。

《阳关曲·中秋月》没有直接写圆月,而是先从遮住月亮的云开写,拨云见月才更显月亮的光明与清幽,词句中并未出现月光等字样,却让人可以感觉到想象出月华如水的神韵。月朗星稀宇宙空阔整个银河显得非常悠远,中秋时节月亮显得格外明亮圆润,犹如玉盘挂在天上。以玉盘做比喻写出了月亮的冰清玉洁,此情此景赏心悦目,完全是从一个赏月人的角度出发。

结合创作背景,中秋节正值兄弟二人团聚,苏轼自然是心中愉悦,赞叹此夜之好。但是苏轼感叹的是“此生此夜不长好”,大有佳期难得理应尽兴,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当空明月的意思。但是月有盈亏人也如此,兄弟二人分别已久,好不容易相聚又要分开,苏轼又感慨时间之短,引出离别之情,“明月明年何处看”是他的感慨,身不由己相逢无期啊,同时也是对自己的叹息,朝局不定自己漂泊不已。“此生此夜”对“明月明年”叠字唱答佳句天成。

苏轼的这首《阳关曲·中秋月》从月团圆写到人团圆,从今朝想到明朝,再归结到离别情,有情有景让读者回味无穷。

苏轼抄书

这个故事可以当作是一个名人轶事来读,也可以当作是教育孩子的励志故事。

浅析苏轼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

苏轼画像

话说那个时候苏东坡被贬到黄州并不认识当时的司农朱公,有一天苏轼家中来客人,吟诵了一首诗:“官闲无一事,蝴蝶飞上阶”,苏轼当时就是眼前一亮连番称赞,赞其有境界,得知是朱司农所作,便生出了结交之心。其实朱司农对他也是神交已久。二人终于在一个适当的日子认识了,一来二去成为了至交好友。

一天,朱司农去苏轼那里串门,下人都通告过了,结果等了老半天也不见苏轼出来,他想接着等吧,可等这么长时间也不见人,在客厅里干坐着太无聊,这要是走吧,都已经通报主人家了,没见到主人就走也太不礼貌了。好在正在朱司农挣扎走还是留的时候苏轼出来了,连忙向朱司农道歉,解释说自己正在做日常的功课,没能及时出来接待,还让人等这么久太不好意思了。

这朱司农也好奇啊,做功课能耽搁这么久啊还连客人都忙的没时间见。苏轼解释说了,他在抄书。朱司农就问了,抄的什么书啊,让您这样的人这么刻苦。苏轼很淡然的告诉他是《汉书》。《汉书》是很入门的书啊,这下朱司农更好奇了,这样的大学问家还用得着抄它吗?像苏轼这样的天才,看书那是过目不忘,哪里还用得着抄啊。

看出了朱司农的疑问,苏轼便笑着解释说:他读《汉书》已经经过三次手抄了。最开始的时候一个纪事自己要抄三个字做标题以示提醒,后来要抄两个字做标题,到现在只需要一个字做标题就可以了。朱司农不由得肃然起敬,忙站起身来恳请苏轼将他抄过的书让自己参看,苏轼就让身边的老兵从桌上随意拿来一册自己抄好的书交给朱司农,朱司农反复翻阅就是看不懂苏轼抄的是什么。

于是苏轼就让朱司农随意点出册子中的一个字,朱司农照着做了,结果苏轼应声就背诵了一段几百字的话,一字不差。朱司农来了兴致,有接连指了几个字,结果苏轼背的都是一字不差。朱司农震惊了,挑起大拇哥赞叹苏轼真乃是仙人下凡啊文曲星降世啊人才啊。

回去后,朱司农把今天的经历讲给自己的儿子朱新仲,告诫他,向苏轼这样的天才都勤奋学习,向我们这样智力中等且平庸的人有什么理由不刻苦勤奋学习啊。朱新仲又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儿子朱辂听,于是这个故事就一辈一辈的流传了下来,成了朱家激励孩子勤奋读书的榜样。

苏轼的爱国诗

北宋的大文豪苏轼不仅是才华横溢的大文豪,同时因为受传统的儒家文化教育,苏轼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爱国诗人。

浅析苏轼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

爱国诗人苏轼

苏轼写过不少有名的爱国诗篇,比如著名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还有《赤壁怀古》,以及前后赤壁赋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不过苏轼毕竟性格要洒脱一些,他不像唐代杜甫那些时时刻刻耳提面命,少年老成,他写不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样痛心疾首的诗句,反而他的很多诗歌都表现的比较隐晦,比如他说“西北望,射天狼”,这其实是暗指当时北宋与西夏的战事,这种情绪是因为当时人心死定,朝廷重文轻武的局面的反映,但是在苏轼看似放荡不羁的诗作中,还是能感受到他为民担忧,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的,不过这种情绪要隐藏的深一些,外人不易察觉而已。

苏轼即使是被贬谪到黄州,过着艰苦的日子之时,也是时时刻刻注意朝廷的局势的,他并没有像外表那样无拘无束,也没有想着他一个罪臣要如何避嫌,他在与朋友的书信中,还谈到朝廷对西夏战事的看法,苏轼其实是主战的,他甚至想上书 *** ,企图用戴罪之身上战场杀敌,来将功折罪。不过因为当时残酷的党争,苏轼的这一愿望没有实现,但是苏轼的一颗爱国之心没有没熄灭,即使自己身处逆境,也从不忘自己的担当和使命,这大概就是苏轼能够穿越千年的人格魅力所在吧。

苏轼策论

开宗明义,策论,在古代主要指议论目前政治问题,发展局势,向朝廷建言献策的文章作品。清朝末代科举废八股文,用策论代替。策论的主要特点是以论点为写文的中心。那么苏轼策论又是什么水平的呢?

浅析苏轼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

苏轼画像

历史上北宋文学家苏轼在策论上也有著作。1057年,苏轼参加礼部进士考试,当时他参加的策论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其实在当时的局势下,这并非仅仅是一个考题,一场考试,而是一个引发深刻讨论的话题。刚开始看起来,的确很枯燥,但是考生却做得有声有色。苏轼策论,独特之处在于它自由自在的想象魅力。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文中,苏轼写到:“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

当时,欧阳修作为主考官,他曾经问过苏轼此事出处在哪里?苏轼回答说:何须出处。这种感觉给人一种不尊重的感觉。并且当时欧阳修的观点是“言必有出处”。在当时那种大环境下,捏造证据一直都为我国文人为人所不齿。但是,苏轼却胡乱杜撰了一个典故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是后世那些战战兢兢的文人所不能及的。

“刑赏忠厚之至论”,策论,只是规定了内容,并没有强求一定赞成或否决,这是一个非常高深的讨论国家制度的问题。而苏轼策论全凭本意,并没有因为权威或者主考官的个人思想专制而改变自己的言论,实属不易。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102/361781.html

“浅析苏轼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 的相关文章

钱谦益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崇祯帝不重用他的原因是什么?

钱谦益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崇祯帝不重用他的原因是什么?

钱谦益,与吴伟业、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钱谦益是明末清初最著名的文人,位列“江左三大家”(另两位是龚鼎孳、吴伟业)之一,崇祯朝至南明时期,还成为了东林党的领袖人物。他能成为东林党的领袖人物,是因为天启朝时,东林党中的厉害人物被魏忠贤杀得太多,钱谦益得以替补上位。魏忠贤指使党羽王...

羊琇:西晋时期外戚、官员,研究学问而有智谋

羊琇:西晋时期外戚、官员,研究学问而有智谋

羊琇(236年-282年),字稚舒,泰山南城人。西晋时期外戚大臣,曹魏太常羊耽与才女辛宪英之子,景献皇后羊徽瑜的从父弟,西晋名将羊祜堂弟。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出身泰山羊氏,研究学问而有智谋。年轻时,与司马炎同门。司马炎任抚军将军后,以为参军,迁左卫将军,封...

萧何贵为西汉开国第一功臣,晚年为何会下狱?

萧何贵为西汉开国第一功臣,晚年为何会下狱?

萧何可谓是刘邦的首号功臣,秦末辅佐刘邦起义,史称“萧相国”,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萧何是刘邦夺取天下最重要的功臣之一,西汉王朝的第一位丞相,刘邦称赞他“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后世对于萧何的评价非常之高,司马迁单独作《萧相国世家》来记述萧何及子孙的事迹,然...

历史上嘉靖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差点被宫女所杀是怎么回事?

历史上嘉靖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差点被宫女所杀是怎么回事?

朱厚熜,明朝第十一个皇帝,是明朝实际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1542年,明嘉靖皇帝在临幸完曹端妃后,酣然入睡。半夜,突然感觉浑身剧痛,口不能言,一会儿便没了呼吸……嘉靖皇帝可不是因为突发心梗或心脏病,而是因为一群宫女在此时想要加害于他。要知道,在古代,皇帝可是位居万人之上的统治者...

张辽在曹魏中排名多少 有谁能够打败他

张辽在曹魏中排名多少 有谁能够打败他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张辽的武艺,在曹魏能排第几,曹营中有人能打败他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张辽当排第四,在典韦、许褚、曹仁之下。张辽勇猛无比,单刀赴会劝降昌豨,在白狼山之战率领先锋大破乌桓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驱逐辽东大将柳毅。合肥之战,张辽率领八百将士 冲击东吴十万...

明朝的16位皇帝和清朝12位皇帝比起来,谁更厉害?

明朝的16位皇帝和清朝12位皇帝比起来,谁更厉害?

历史上从朱元璋建立明朝到灭亡一共有276年时间,共计16位君主在位,后来努尔哈赤建立大清到灭亡一共经历了296年时间,共计12位君主在位,那么明朝和清朝的皇帝,到底谁更胜一筹呢?一、开国之君,朱元璋要胜过努尔哈赤。朱元璋完胜努尔哈赤,这是肯定的了。明朝创业者的艰辛,翻遍整个史书,你都很难找到第二个,...

吕后在刘邦死后为何没有称帝而且选择让刘盈登基?

吕后在刘邦死后为何没有称帝而且选择让刘盈登基?

吕后先后掌权达十五年,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统治者。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吕后当年真正是称得上权倾天下,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和她抗衡的。说吕后权倾天下,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其一,吕后可以随便欺负刘邦的儿子们,没有任何人有反抗之力。刘邦的儿子中,除了刘肥、刘...

徐晃被曹操成为战神 徐晃为什么还死的那么憋屈

徐晃被曹操成为战神 徐晃为什么还死的那么憋屈

还不知道:徐晃曾被曹操奉为战神,为何死得如此憋屈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众所周知,在《三国演义》当中,有着许多优秀的武将。而在这其中徐晃作为曹魏势力当中五子良将之一,可以说也是非常优秀的一名武将了。而纵观徐晃的一生,可以说是纵横沙场,战功赫赫。为曹魏的建立与壮大立下...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