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鸿章一生中犯的过错有哪些
李鸿章的过错
李鸿章是清朝中兴四大名臣之一,而关于他的话题非常之多,人们对于李鸿章的研究也非常多。现在提起这个人,他的名声并不好,那么李鸿章究竟犯过哪些错误?
李鸿章照片
从历史来看李鸿章的错误主要有两点,一个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一个是代表清 *** 签订不平等条约。这两件事情让李鸿章的名誉大大受损,甚至说让他留下了千古骂名。
甲午战争是中国和日本展开的一场战争,当时的日本非常强大,开始侵略中国,于是双方开始了一场大规模海战。当时清 *** 更先进的军队就是李鸿章一手组建的北洋舰队,但是在初期李鸿章主张议和,不让军队出战。
但是日本没有停止脚步,北洋舰队奋起反抗,虽然整个北洋舰队的官兵英勇抗战,但是无奈装备不如人,最后战败,整个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这对李鸿章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其次就是他代表清 *** 签订了诸多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都很相似,内容基本都是割地、赔款,完全是丧权辱国。这些是李鸿章代表清 *** 签订的,所以他首当其冲,他背上这样的骂名也无可厚非。
需要注意的是,李鸿章过确实是存在的,也是没有任何异议的,但是他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卖国贼,他在其他方面还是很有建树的,同时对于这些条约他也只是代表签字者,罪魁祸首还是当时清 *** 中的领导人物,这点我们要认识清楚。
李鸿章的功与过
李鸿章扬名于镇压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咸丰年间的太平天国破坏了江苏地区固有的资本经济萌芽。捻军为匪,重于劫掠破坏轻于民生建设。纵观近代史,统一的国家才能生存,军事政治力量复杂的国家大都成为列强介入的殖民地,镇压起义为功。
李鸿章画像
洋务大臣是李鸿章最重要的职位,向朝廷上奏挖掘煤矿、请开铁路、建设海军,推动着已经没落的帝国艰难向前。从同治年间至光绪末年,长达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为中国带来了世界先进的科技、军事和民生建设。
这场失败的改革让更多的学子、国民眼界大开,同时也成为中国近代经济、军事的基石。然而在改革期间,李鸿章并未注重改变百姓劳作方式,在维护了国家利益的同时,损害了百姓的利益。洋务运动改变了国家现状,却让百姓无力生存。
作为清 *** 的外交使者,李鸿章签订了一系列条约,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尤其受人诟病,因为 *** 逼迫和时局导致李鸿章大节有失,其过失难以置评。然而在李鸿章外交事件中,他事事以国家大局为关键,保证清 *** 得以生存,而使国民的权益受损。这些条约的存在,让近代的中国走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李鸿章的功劳和过错大都是时局所致,很多并非是出自他的本意。纵观李中堂一生,于时局功勋卓著,于百姓多有过错。
李鸿章怎么死的
李鸿章在晚年时期担任两广总督,不久后八国联军侵华,清 *** 通知广东,将李鸿章改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全权负责战事。淮系以《马关条约》一事进行劝阻,然而北方局面无法控制,首都沦陷,朝廷逃亡。李鸿章接受朝廷旨意,前往北京进行谈判。
李鸿章剧照
到达北京后,李鸿章在议和初期就患下重病,随后列强制定了耗尽清 *** 国力的和谈目的,强迫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签下《辛丑条约》,定下所有事宜后,李鸿章被全国上下一致声讨,签字归去后李鸿章的病情越发严重。
俄国试图通过这次侵华事件并吞中国东北,东北满洲仍旧在抵御俄国侵略,其余西方列强极力阻止俄国在中国的利益扩大。李鸿章斡旋于列强之间,意欲拖延至东北战事结束或列强中阻止俄国侵占东北。
俄约制定完毕,俄国从东北撤军,但拥有随时向东北进兵权利。李鸿章不允签字,仍旧商谈中俄条约事宜,然而身体已然支撑不住。在前往俄国使馆谈判期间,俄国公使态度蛮横地要求李鸿章尽快签字。在归去之后,李鸿章开始呕血,“紫黑色,有大块”,“痰咳不支,饮食不进”,医生经过诊断认为是胃出血。
清 *** 下旨允他休息,等到病体痊愈后再度谈判,孰料李鸿章心力交瘁,翌日便已经病逝了,朝廷下旨谥号为文忠。临死之前李鸿章仍旧心有感叹,试图挽救这个没落的帝国。
李鸿章甲午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是我国晚清时期最重要的被侵略战争之一,这次战役使得的李鸿章建立的北洋水师全军覆灭,同时战争结束后,李鸿章也代表清朝 *** 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完全是由于清 *** 的腐败无能。
李鸿章的照片
在这次战争结束后,对于清 *** 依靠割地赔款来换取短时间安逸的态度让李鸿章非常痛心,这次战役不仅仅加剧了清 *** 的局势,更让李鸿章对清 *** 彻底失望。
甲午中日战争前期,日本就中国台湾民众杀死琉球署民为由大举入侵我国台湾,当时李鸿章负责与日本作战,由于水土不服日军战败。日军战败后英美两国参与战争调停工作,软弱的清 *** 保持息事宁人的态度答应了日军赔款和割地的条件。这件事让李鸿章感到非常的愤恨,中国明明是战胜国,却逃脱不了割地赔款的命运。日本在得到琉球岛后并没有停止侵略,他们又将魔爪伸向了当时为我国属国的朝鲜,朝鲜问题升华了中日双方的矛盾,从而导致了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战争爆发初期朝廷内分为以光绪皇帝为首的主战派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主和派。李鸿章奉光绪皇帝的命令出海和日军作战,但由于当时李鸿章率领的北洋水师军资匮乏导致全军覆没。
甲午中日战争可以说是李鸿章心里永远的遗憾,这本是一场可以战胜的战役,可结果却败了,没有败给敌人而是败给了自己国家掌权者的腐败。
李鸿章是几品官
李鸿章是清代有名的外交大臣之一,他曾与张之洞,曾国藩和左宗棠四个人被称为“中兴四大名臣”。虽然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李鸿章曾经代表清 *** 和日本签订了极为不公平的条约—《马关条约》,还有《越南条约》等等,但这些决定也并不是李鸿章这种大臣所能够改变的。清朝后期,作为洋务运动的创始者,李鸿章开办学堂,修炼水军,受到了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的重视。但要说到李鸿章是几品官这个问题,具体还需要根据时间分开来谈。
李鸿章照
李鸿章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在1847年,李鸿章考中了进士,并在曾国藩的门下求学。这时候的李鸿章论几品官还谈不上,他只是翰林院的一名小小的编修。后来,在平定太平军战乱的时候,李鸿章虽然是书生,却也得益于父亲的关系,能够带兵打战。通过这一时期立下的战功,李鸿章被升为按察使衔。这在当时也称不上是什么大官,没有品级。后来,在恩师曾国藩的推荐下,李鸿章开始崭露头角,对于李鸿章是几品官这个问题,也终于有了答案。
随着李鸿章才能的显露,不管是镇压太平军的叛乱,还是应对清朝的各种不公平外交待遇,以及后来的操练军队,开展洋务运动等等,他都能处理的游刃有余,在朝廷的地位也逐渐上升,他同时担任直隶总督和北洋通商大臣这两个职位,这都是朝廷正一品的大官,后来又被授予文华殿大学士,同样也是正一品的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