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皇帝玉玺只有一个吗?古代皇帝玉玺是什么做的

中国历史4年前 (2021-03-13)160

皇帝玉玺只有一个吗?玉玺,就是皇帝专用的印章。印章在周朝开始出现,用来表示信用。到了秦朝时期,为了体现帝王与臣民的区别,皇帝的印章被叫做玉玺(因为他们的印章是用玉制成的),而普通官员所用的印章只能叫做印了。那么皇帝究竟有多少印章呢?是不是只有一个呢?答案是否定的。

一般来说,皇帝有七方玉玺,这在汉代史书上有明确的记载。其中的六方玉玺分别是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和天子信玺,它们都由符节令丞掌管。在用途上,这六方玉玺各不相同。

我们刚刚说了,皇帝共有七方玉玺,那么除了上述六方玉玺之外,还有一方玉玺是做什么用的呢?这一方玉玺当真是非同小可,因为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即“传国玉玺”。传国玉玺又被叫做传国玺,始于秦始皇时期。自秦始皇以下,历代君王手手相传。

玉玺一般是由玉制成,而传国玉玺的 *** 材料是不是更加珍贵呢?这是当然,传国玉玺是用价值连城的宝物“和氏璧”打造而成的。相传,和氏璧后来辗转落入秦始皇之手,秦始皇便用此璧制成了传国玉玺。传国玉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而这八个字是由李斯所书写。有了这传国玉玺,就等于有了“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信物。秦始皇死后,历代帝王都把传国玉玺视作国之重器,对其奉若奇珍。

鉴于传国玉玺所蕴含的重大意义,后来历朝历代皇帝登基皆以得到传国玉玺而为中华正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就不被视为“真命天子”。

觊觎皇位者,必须得到传国玉玺才能实现自己的野心。由于这个缘故,传国玉玺被抢来争去,致使这一宝物屡易其主。到了宋朝时期,传国玉玺终于销声匿迹,直到今天仍然杳无踪影,着实令人扼腕叹息。

传国玉玺失踪以后,皇帝在无奈之下,只好令人仿制传国玉玺。一般来说,改朝换代时,新任皇帝都要找出上代玉玺,暗示前朝气数已尽,新朝兴起。

传国玉玺的由来:在公元前741年,卞和在外游玩,走到荆山(现湖北省襄樊南漳县巡检镇城南约一百一十公里有玉印岩,传说是卞和采玉处),看见一风凰在块石头上,他看了几天、每天风凰都在此石上,他确定这一定是块好玉石,他就将此石搬回家,将此石献给楚历王。历王叫玉工看、玉工说:石也不是玉。厉王说:竟敢欺哄本王,来人将此右脚刖去。卞和无法只好将此石搬回去。

到了楚武王熊通执政,卞和又将此石献给武王。武王叫玉工看,石也非玉也。武王生气说:你哄厉王又哄本王,来人将此左脚刖去。武王执政51年、

到他儿子熊赀执政为楚文王听说卞和每天抱着玉石在哭,哭的眼都流血滴在石上。就叫人用车将卞和及石头拉来,玉工来看,玉工将石砸下来一块说:果然是块质地绝隹的上好玉石。文王叫玉工进行加工成精美的玉壁。为了表彰卞和献壁有功,把此壁命名为(和氏之壁)并作为镇国之宝。同时封卞和为大夫,由国家供养。

从公元前689年到公元前323年一直是镇国之宝。楚怀王6年丞相上柱国昭阳破魏国于襄陵取八邑,灭越国等,怀王将卞和玉壁奖励给昭阳。昭阳也将此璧做为珍品收藏。他的朋友知道后都想看看和氏璧。昭阳只好将朋友请到自己的后花园,叫家人将璧拿出请大家欣赏。正在传看时天上忽然响雷倾盆大雨下来,人们都到处跑着躲雨,确把玉璧忽视了,等想起玉璧已找不见了。家人说可能张仪拿去了。便将张仪叫来问,张仪不承认,将张仪打的半死,只好放他回去。从此玉璧找不见了。

直到公元前283年有人在赵国都城邯郸出售玉璧,赵国宦者令缪贤用5O0金购得,并将此璧送给赵王说:此璧为原楚国镇国之宝,并说此玉置于暗处自然有光,能去尘埃、辟邪魅、名曰夜光之璧,置于座间,冬日则暖,可以代炉。夏日则凉百步,蝇蛐不入,其它玉是无法比的。赵王听后非常高兴说:真忠臣也。

秦国秦昭王听说赵王得了和氏璧,就给赵王传话说:愿以十五城换取和氏璧。这就出现了赵国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公元前35O年秦孝公12年迁都咸阳,秦惠文王13年(公元前325年)正式称王,到秦昭王51年(公元前256年)灭西周,到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灭东周,公元前247年秦王政继位,公元前235年秦王政亲政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统一全国的伟大事业。

久分必有一合。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已经使中华民族受尽了战争的灾难,为了使一个统一的中华展现在历史的面前、秦王政(即秦始皇帝)首先撤消吕布韦职务、因为他阻碍统一大业的完成、随后即命其自杀。

公元前235年秦王政亲政、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统一大业。秦王政17年(公元前230年)向韩国进军、灭韩国。秦王政19年(公元前228年)灭赵国,入邯郸赵王迁双手奉上(和氏璧)、秦王政座在赵王迁的王位上说:这就是我先祖用十五城换的玉壁吗?赵王迁说:确实无疑。秦王政哈哈大笑说:我完成了先祖的遗愿了。秦王政22年(公元前225年)灭魏国。秦王政24年(公元前223年)灭楚国,给楚王说:你知道你们的镇国之宝就在我的手里吗?秦王政25年(公元前222年)灭燕国。秦王政26年(公元前221年)灭齐国。为了防止六国死灰复燃,将六国王室及亲随全部安置在咸阳塬上。从此灭六国得统一,成立了大秦王朝。

因秦王政功劳高过三皇五帝,因此取三皇的(皇)字,五帝的(帝)字,秦王政正式称(帝)为(皇帝)。名为(制),令为(诏),皇帝自称为(朕)。实行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同时命丞相李斯将(和氏璧)雕刻一方玉玺,方四寸,其上交五龙,阴文刻李斯所写(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称其为皇帝之玺。使其千秋万代永远传承下去。从此中华进入了封建社会。传国玉玺在历史的长空中不断的传承、不断的争夺。社会也不断的出现:久合必有一分、久分必有一合的局面。

注: 皇帝玉玺有几多。据(玉玺谱)记载,皇帝的玉玺由专人管理、专设(付玺局)属门下省管理。一般没四人、值长一人,符玺郎3人,主要掌管平常用的玉玺。传国玺由内侍劣皇帝掌管、上朝时将传国玺放在桌上、一般不用、只是皇权的象征。皇帝除传国玺外、还有正常用的六玺:一、皇帝行玺,主要用于封命诸候三公。二、皇帝之玺,主要用于诸侯和三公书信。三、皇帝信玺:主要用于发国内之兵。四、天子行玺、主要用于封命藩国之君。五、天子之玺、主要用于与藩国书信。六、天子信玺:主要用于征藩国之兵。秦皇传国玉玺的由来已写完、总看写的还比较乱、望网友们看后多提宝贵意见,以便在今后的写作中多多注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103/367638.html

“皇帝玉玺只有一个吗?古代皇帝玉玺是什么做的”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罗宪为何会投降曹魏?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罗宪为何会投降曹魏?原因是什么?

罗宪字令则,襄阳人。父亲罗蒙,三国时任蜀国的广汉太守。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蜀汉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后主刘禅出降魏国,蜀汉灭亡。当时,在蜀汉的西线,防御东吴方向的永安战区,守将罗宪却面临着来自东吴军队的袭击。在蜀汉已亡,东吴又觊觎永安的局面下,罗宪没有选择对东吴妥协,而是选择了降魏,理由是东吴...

裴仁基:隋朝时期将领,他参与过哪些战争?

裴仁基:隋朝时期将领,他参与过哪些战争?

裴仁基(?-619年),字德本,蒲州河东县人,隋朝时期将领,北周骠骑大将军裴伯凤之孙,上仪同三司裴定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骁勇善战,善于骑射。开皇初年,起家左亲卫,保卫皇宫安全。参加灭亡陈朝、攻打吐谷浑和靺鞨的战争,屡建战功,授光禄大夫。大业十三年(616年),奉命...

孙尚香回到东吴后守寡了吗 她有没有改嫁别人

孙尚香回到东吴后守寡了吗 她有没有改嫁别人

还不知道:刘备的妻子孙尚香,回到东吴之后嫁给了谁?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天下三分,局势不是那么的稳定,这时候政治家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联姻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公元208年的冬天,孙权为了巩固联盟,将自己的妹妹孙尚香嫁给了刘备。当然一般政治联姻都是男不情...

慕容彦超是什么人?刘承祐的死跟他有何关系?

慕容彦超是什么人?刘承祐的死跟他有何关系?

慕容彦超,五代时军事人物。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乾祐三年(950年),后汉大将慕容彦超率军与反汉的郭威在开封城外大战。李太后嘱咐慕容彦超要好好保护皇帝刘承祐的安全,但慕容彦超却不以为意,认为自己轻易就能大败郭威。结果第二天慕容彦超就兵败而逃,刘承祐也死于...

王萦绪:清朝时期官员,一生治学严谨,博通群经

王萦绪:清朝时期官员,一生治学严谨,博通群经

王萦绪(1713~1784),字成祉,号希仁,天馥,又号莲峰、五莲山人,二所亭。山东诸城王璊村人。诸城易学传承人之一,清朝时期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博学能文,性方品正”。一生治学严谨,博通群经,乾隆元年(1736)丙辰科举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丁丑科进士。...

朱文圭:史称建庶人,身为建文帝之子却被囚禁55年

朱文圭:史称建庶人,身为建文帝之子却被囚禁55年

纵观中外历史,为了成为帝王,可以不顾亲情,为皇位斗得头破血流。但最终胜利者只有一位,更多的人以失败告终,结局悲惨。也有很多人并不想得到皇位,但只因生于帝王家,被迫卷入政治斗争。“高墙庶人”朱文圭就是如此,如果让他选择,他肯定选择远离皇家,做一个普通人。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之名...

南巡有何好处,朱厚照为何一定要这么做?

南巡有何好处,朱厚照为何一定要这么做?

朱厚照,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明朝第十位皇帝。“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明朝的武宗南巡又称之为正德南巡之争、明武宗南巡之争。这一历史事件发生于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是年二月,刚从北部边地太原、宣府巡视回来的朱厚照,又决意南巡,并于二月二十五日正式...

后世是如何评价姜维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姜维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姜维(202年~264年3月3日),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天水功曹姜冏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原为曹魏天水郡中郎将,后降蜀汉,深受诸葛亮器重。费祎死后,姜维总领蜀汉军权,并先后11次伐魏。其后刘禅降魏,蜀汉灭亡。姜维打算利用钟会野心复国,...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