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淮阴侯韩信始为布衣时的故事

中国历史4年前 (2021-03-14)140

韩信始为布衣时

韩信始为布衣时是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传》中的《淮阴侯列传》中的一句话,说的是韩信从前是平民百姓时的意思。在这句话的段落中,介绍了韩信出人头地之前的生活场景。让我们来看一下司马迁记载下的韩信落魄时的生平。

淮阴侯韩信始为布衣时的故事

韩信剧照

在司马迁的记载中,韩信原本是淮阴地区的人。他在还是平民的时候,家庭贫困。但是韩信本人一没有突出的品格能够被大家推举为官员;二没有出色的经商能力,所以他的日子过得十分困苦,自己连谋生的能力都没有,只能不断地靠着同村的好心人的接济。

后来淮阴那里的亭长看到了韩信,认为韩信不是池中之物,就多次接济了韩信。但是亭长之妻十分厌恶韩信,就故意早早地做饭躲在房中吃掉。当韩信来乞讨时,家中已经没有多余的饭可以给他了。几次之后,韩信看穿了他们的用意,十分生气,就与他们绝交后离开。

多年之后的韩信被封为了淮阴侯,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再一次见到了这个亭长,就赐给了他一百钱,并且说亭长是一个没有见识的人,做好事不能够持之以恒。

而韩信始为布衣时就是出自这里。韩信此人本身才能卓越,青年时期之所以过得如此困苦,不过是因为还没有他施展才能的机会。在陈胜吴广起义之后,韩信就迎来了一展能力的机会。在他的谋划下,刘邦逼死了项羽成为了汉室王朝的建立者。

韩信胯下之辱故事

韩信还过是白丁的时候,家境贫困,淮阴地区就有一个屠夫想要羞辱他,彰显自己的本事。之后就成了我们常谈的饭后谈资,其实胯下之辱,对韩信来说意义重大,后人对其的说法也是各不相同。

淮阴侯韩信始为布衣时的故事

忍辱负重的韩信

假如是明事理的人,在看到屠夫的话说出口之后,就已经是在侮辱韩信,不管韩信采取何种措施,屠夫的本意已经做到。并且钻只不过是一种形式,用来加深对韩信的羞辱,韩信钻过胯下之后,其实是把这个羞辱实体化。并让那些找事的无赖牙口无言,找不到何种借口来羞辱韩信,韩信此举真是神来之笔,并且把旁观的同情心激发出来,假如无赖还要愈加羞辱,那么后果可想而知,比较自找倒霉。这是其中的一种看法。

第二种说法就有点偏激了,认为当时社会早已混乱不堪,各地诸侯起义,欲推翻暴秦的统治。可想而知,连当时的统治者都敢推翻,韩信并没有杀掉这个无赖,行事这般畏缩,认为不是大丈夫所做之事,怪不得项羽不会重用他。

第三种的说法就有点取巧,把韩信比做成黛玉,韩信看不起这些无赖,何必跟他们一般见识,反而降低了自己的身份。假如我因此而生气,岂不降低了自己的身份。因此韩信心里并没有生气,更加谈不上受辱。对他来说,钻个胯下,只不过是躲避这些恶少的烦扰。

第四种的说法是可信度更高的,赞扬韩信忍辱负重,就是想凭借有用之躯,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为了声名远扬。

以上四种说法,我更偏向于第四种。

项羽为什么不用韩信

韩信领兵打仗的本事,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也正是因此,让很多人感到奇怪,项羽为什么不用韩信?虽然项羽本身的能力很强,但是在那时的社会现状下,有一个韩信这样的帮手难道不是更好吗?

淮阴侯韩信始为布衣时的故事

项羽画像

项羽最后死在韩信的逼迫下让无数欣赏项羽的人为他惋惜,同时感到好奇项羽为什么不用韩信。倘若项羽当初能够重用韩信,那么就不但不会被韩信逼死,还能得到一个能征善战的大将。如果得到了韩信,也许得到天下的人就是项羽了,根本不会有刘邦什么事了。

其实项羽不用韩信的原因其实有很多。之一,韩信是一个颇能隐忍的人,而项羽自小就轻而易举地得到一切,所以养成了他骄傲自负的性格。这样的项羽是最看不起会钻人胯下的韩信这种人的。项羽本身连看都看不起韩信,又怎么可能会重用韩信呢?

第二,项羽自己的本领很大,从前攻无不克的战绩让他无比的自信和自负。在他眼中,除了自己之外的人,不论是能力还是忠诚,都是不被项羽信任和看重的,而亚父范增就是更好的例子。在这样自负的项羽旁边说要给他出谋划策,对项羽而言简直就是一个玩笑,所以他怎么可能会重用韩信呢!

从这两点可以看到,项羽和韩信其实是不可并立的存在,这两人相处必然会有一方式微。最初时是韩信在项羽军中默默无闻,后来是韩信在刘邦军中将项羽逼得自尽身亡。

韩信走马分油

据说,西汉的大将韩信,他在年幼的时候,就聪慧过人,特别爱动脑筋。

淮阴侯韩信始为布衣时的故事

韩信分油的童话故事

有一天,韩信在大街上闲逛,看到两卖油的人正在争吵不休,出于好奇,他就前去观望。他观摩了几分钟,就懂得这两个人是为何在吵架。原来这两个原本是一起卖油的,只不过因意见不合,就准备把油桶里剩余的10斤平分了,然后两个人各奔东西。但是分油不均,使他们两个争执不下,这才有了现在的局面。

韩信仔细想了一下,他们两个卖油的人是没有秤的,只是有一个可以装三斤油的油葫芦和一个能装7斤的瓦罐,可以用的道具很少。故此,他们两个把油倒来倒去,总觉得自己亏了,因而吵了起来。

到底有什么办法,能够把油分的精确些,韩信不断地在自己脑海中推测,试想出一个完美的解决 *** 。突然眼前一亮,大声喊道:“你们两个可以不用吵了,我已经想到了,虽然你们没有秤,我也能把油分的平均。”

韩信是这么分的,先是把油倒入油葫芦中,因为油葫芦能装3斤油,然后把油倒进瓦罐中,连续三次,那么瓦罐中的油肯定是7斤,已经装满了,油葫芦中肯定还剩余2斤,油桶中还有1斤。然后把瓦罐中的油全倒回油桶中,那么油桶中有8斤,油葫芦中还是2斤。之后把油葫芦的2斤倒入瓦罐中,最后从油桶中倒出3斤油把油葫芦灌满,那么油葫芦和瓦罐中的油加起来就有5斤,油桶中还剩余5斤。

就是这样的 *** ,就解决了两个卖油人的争执,可见生活中想点小办法,总能解决很多问题。

韩信儿子

韩信作为汉朝的开国大将,最终却被刘邦灭族除宗。由于韩信本身的军事能力出色和他灭七国中从无败绩的生平,让很多人对韩信十分欣赏和惋惜。因为韩信被灭了三族,所以有关于韩信儿子是否逃过一劫的讨论一直存在。

淮阴侯韩信始为布衣时的故事

韩信剧照

有这样一种说法。现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那里,以姓韦的人居多。而这个韦姓是韩信儿子流传下来的。据说,韩信被吕雉和萧何所杀,而刘邦则更狠要斩草除根,就决定灭了韩信的三族亲人。萧何因杀了韩信心中有愧,就让蒯彻将韩信的儿子带走。之后韩信儿子就一直在南粤这个地方,也就是如今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这里存活下来。为了不被官府发现,他将韩姓的一半作为自己的姓氏,所以就有了韦这个姓氏。

这只是关于韩信儿子的一个传说。这个传说应该是喜欢韩信的人不忍心韩信断子绝孙而编造出来的,毕竟发生这种事的概率极小。

刘邦是什么人,他的心胸极其狭小,生性多疑。就连一直扶持他的萧何都被刘邦怀疑。这样的刘邦怎么可能坐视萧何送韩信的儿子离开呢?他对韩信可不会怀有什么愧疚之心。除此之外,他也不可能放过这个最有可能向自己报复的人。而萧何自己本身就已经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怎么可能还会冒着被刘邦怀疑的风险去帮助已经死去的韩信呢?况且韩信还是死在自己的计谋之中,难道会不怕韩信儿子长大之后来报仇吗?

所以说,有关于韩信儿子最靠谱的应该就是和史书记载的一样,在刘邦灭韩信三族时,被刘邦的手下杀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103/367704.html

“淮阴侯韩信始为布衣时的故事” 的相关文章

熊赐履和李光地是什么人?他们对康熙产生了什么影响?

熊赐履和李光地是什么人?他们对康熙产生了什么影响?

玄烨,清朝第四位皇帝,年号“康熙”。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清朝建国及入关之初,有两位皇帝都是幼年继位,分别是顺治和康熙。幼年继位的皇帝一般来说,可塑性更强,他们的人生观念、权力观念、治国观念等,都是由教导皇帝的老师来塑造。而在当时,有资格教导皇帝的,当然是儒臣,对此,儒臣们也是趋之若鹜...

高览和张郃都投靠曹操 两人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高览和张郃都投靠曹操 两人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还不知道:高览和张郃一起投靠曹操后,张郃成为名将,而高览为何默默无闻?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当以占据青、并、幽、冀四州的袁绍势力最大强大,袁绍得以壮大不仅靠的是家世显赫、还有谋臣武将倾心的辅佐。袁绍帐下鞠义、颜良、文丑、淳于琼、张郃、...

崇祯处死魏忠贤之后明朝就垮了 这里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崇祯处死魏忠贤之后明朝就垮了 这里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为何崇祯一杀了魏忠贤,大明就垮了?太监王承恩说了一句中肯的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明朝的开创者朱元璋,是一个心狠手辣、心思细腻、想法繁多、权力欲极强的人。他草根出身,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但却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至于个中原因,并不是朱元璋...

崇祯继位之后为何没有挽救明朝?真相是什么?

崇祯继位之后为何没有挽救明朝?真相是什么?

朱由检,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实际上,崇祯皇帝并不是没有时间,他在台上十七年。这么漫长的时间,足够他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情。另外,他在拿下魏忠贤后,在朝廷中已经具有了绝对的权力。他可以安排任何他想安排的人选,配备任何他想配备的队...

王郎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王郎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刘秀,东汉光武帝,东汉开国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王郎是新朝末年到东汉初年割据河北的枭雄,在邯郸自立为帝,一度占据河北大部,对东汉光武帝刘秀产生巨大威胁。但是王郎的政权存在不到一年就迅速被刘秀消灭,那王郎为何会迅速败亡呢一,冒充皇子王郎(本名王昌)出身邯郸的一个平民家庭,早年以...

荆州惨败刘备称帝 刘备到底还有多少称帝的资本

荆州惨败刘备称帝 刘备到底还有多少称帝的资本

对荆州惨败后,刘备还有多少资本称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前言: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一月下旬,刘备所属的荆州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建平郡、宜都郡五郡,并至少约六万余人的荆州军全部丢失殆尽,刘备集团因此受到了晴天霹雳似的打击,开始转向下坡路。建安二十五年(公...

晏几道:北宋著名词人,性孤傲,中年家道中落

晏几道:北宋著名词人,性孤傲,中年家道中落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人。晏殊第七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道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

裴遵庆:唐朝时期宰相,生性厚道正直,年老后更加谨慎

裴遵庆:唐朝时期宰相,生性厚道正直,年老后更加谨慎

裴遵庆(691年—775年),字少良,绛州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唐朝时期宰相、政治家,赠司空裴翁喜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河东裴氏(中眷裴氏)。初以门荫,授兴宁陵丞,调任大理寺丞,澄清边将萧克济谋反案件。迁吏部员外郎、徐州刺史。唐肃宗即位,拜给事中...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