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历史 > 正文内容

二战后哪个国家从德国拿的赔款最多?

世界历史4年前 (2021-04-01)480

导语:因东德负担了更多的战争赔款,以至有评论称:“西德人是幸运的,是东德人替希特勒承担了所有战争罪责。”

美、英、苏确立“分区赔偿”原则,在各自的德国占领区索取赔偿

日前,已濒临破产的希腊 *** ,为摆脱危机,想出一条“妙计”:要德国偿还二战赔款。依照希腊方面的解释,德国尚欠希腊相当于1833亿美元(此处系按现今汇率。文中其余统计数字,则系按战后当时美元汇率)的赔款。早已偿清所有战争赔款的德国,断然回绝了希腊的无理要求。

那么,二战结束后,德国的赔款情形,究竟如何?

早在对德战争中,各大盟国即分别制定了索赔计划。但由于所求不同,以至在雅尔塔会议上发生严重分歧。苏联损失更大,希望从德国获得战后重建的资金、设备,提出要德国赔偿200亿美元,其中100亿给苏联、80亿给英美、20亿给其他战胜国。德国赔偿的一半用工业产品支付,另一半通过拆卸设备、没收德国海外资产获得。①

对于苏联的提议,英国极力反对,认为这超出了德国的承受能力。丘吉尔指出,如果支付进口不能优先于支付赔偿,便意味着需要其他国家来替德国支付赔偿。如此所料,战后一段时间内,美、英不得不为占领区的食物进口买单。同时,英国也害怕过分剥削德国,会使其再次成为战争策源地。美国国力雄厚,也未受到战争破坏,并不期望从德国获得大量赔偿,只是为换取苏联在其他问题上的支持,对200亿美元(文中美元都是按战前,也就是1938年的汇率计算所得)的赔款数额表示了原则性同意。

其实在对德索赔政策敲定前,苏联已将德国东部的大片领土划给了波兰,那里有德国12%的可移动资产与大量存粮;而苏军所过之处,也都大范围地拆卸设备。这两个举动无疑削弱了德国的赔偿能力,间接减少了美、英等国能获得的赔款数额。加之,美国希望将苏联挡在西占区以外,故在波茨坦会议上主张“分区赔偿”。②

所谓“分区赔偿”原则,即美、英、苏三国(后加入法国)从各自在德国的占领区获得战争赔偿。苏占区面积较小,境内主要为农业与轻工业;西占区经济更为发达,拥有鲁尔区这一重工业基地。美、英为获取粮食,苏联为得到工业设备,在《波茨坦协定》中又规定,苏联可获得西占区拆卸设备的25%,其中40%无偿获取,60%使用粮食等物资交换。③

战后变成一片废墟的柏林

苏联最初并不同意这一原则,但美国把对德赔偿问题与波兰西部边界问题绑定在了一起。只有苏联同意“分区赔偿”,美国才会在苏联边界问题上让步。由此苏联不得不接受了“分区赔偿”。

苏联把“凡是能拆走的都拆走了”,所获赔偿最多,达171亿美元

战后初期,美、英、苏三国至少在削弱德国这一目的上是一致的。但随着冷战爆发,美国为防范苏联,维护欧洲安全,开始着力恢复德国经济。因此在西占区,盟国要求德国给予的赔付较少。

1945年12月,包括希腊在内的18个西方盟国依照在战争中的损失,确定了在西占区获得物资赔偿的比例。他们总共从西占区获得价值5.023亿美元物资,其中美、英、法分别分获1.24 亿美元、1.06 亿美元和8700万美元。西方各国拆卸的设备不多,西占区的生产能力仅因此下降了8%。此外,包括美国抢走的专利、商标、科学家等“智力赔偿”,西方国家从德国获得的赔偿,大约相当于51.5亿—64.4亿美元。④

相比之下,苏联在占领区的拆卸规模,远大于美、英等国。他们把“凡是能拆走的都拆走了——管道设备、铁轨、 *** 机和交换机、汽车、室内发电站、有轨电车、机床,乃至整座工厂”。苏联官方称,从苏占区拆迁企业676家;西方学者算上部分被拆迁的企业,这个数字能达到1367—2033家。⑤

统计显示,德国苏占区在1946年的生产水平比两年前下降了75%,生产能力仅相当于1936 年的55%。这种结果的出现,1/4是因战争破坏,3/4则源于苏联的大肆拆卸。⑥民主德国建立后,苏联继续用大大低于市场的价格,从民主德国获取化工等工业产品。

1950年5月,苏联宣布已获得36.58亿美元赔偿,同时将100亿美元的赔偿总额减少到68.29亿,要求东德以后每年偿还2.11亿美元。这个数字并不包括苏联从苏占区获得的所谓“战利品”——从1944年起,苏联即以掠夺“战利品”的名义,从德国没收了大批财产,以及数以十万计的技术工人。如果加上这些,苏联至1953年所获赔偿可能有171亿美元,大大超过了其在雅尔塔会议时要求的赔款数额。⑦以至当时有评论称:“西德人是幸运的,是东德人替希特勒承担了所有战争罪责。”

一名苏军士兵试图抢夺德国妇女的自行车

1952年5月,联邦德国与西方盟国签订《波恩条约》,结束美、英、法三国的军事占领(柏林除外),停止拆卸,免除联邦德国的所有赔偿义务。为不给西方留下贪得无厌的印象,同时避免因过分剥削,引发民主德国的更大骚乱,苏联在1953年也宣布放弃对民主德国的一切赔偿要求。⑧

德国的赔偿行动并未就此结束。除了给四大占领国外,截至1986年,联邦德国还给以色列犹太人赔款900亿马克,给东欧12国10亿马克。至于早已自巴黎赔偿会议上拿到了战争赔偿的希腊,如今再度对德国提出“赔偿”要求,除制造国际话题应付国内困境外,并无其他实际意义。

注释:

①②⑤⑧孙文沛:《二战后德国赔偿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历史学博士论文,2010年;③田小惠:《试析战后德国战败赔偿政策》,《世界历史》2005年第4期;④⑥⑦杨德利:《关于德国的战争赔偿问题》,《德国研究》1996年第1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104/370897.html

“二战后哪个国家从德国拿的赔款最多?” 的相关文章

王玄策是什么人?单骑平印度,盛唐帝国的荣耀

王玄策是什么人?单骑平印度,盛唐帝国的荣耀

王玄策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在中国历史上,五千年来名将如云,智将如雨。但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名声不显的人却创造了后世网友最津津乐道的神话!唐时,中国的西南部也就是印度河流域的国家被称为天竺。公元647年,李世民派出使者王玄策前往天竺进行友好访问。而这个在唐史上默默无闻的人,连生卒年...

石香姑,中国第一名女海盗,曾打败英国、葡萄牙联合舰队

石香姑,中国第一名女海盗,曾打败英国、葡萄牙联合舰队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石香姑的故事。1809年,一名叫格拉斯普尔的英国富商经过广东沿海时,被一队海盗绑架,成为一张“肉票”,与海盗们生活了几个月。几个月后,格拉斯普尔被朋友以7654西班牙银元的价格赎出来,得以逃出生天,回到...

丰臣秀吉是什么人?浪子翻身丰臣秀吉的生平经历介绍!

丰臣秀吉是什么人?浪子翻身丰臣秀吉的生平经历介绍!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丰臣秀吉的生平经历介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明朝作为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军事强大且英勇好战,前有明太祖朱元璋驱除鞑虏、光复大好河山,后有戚继光一举荡平沿江倭寇,明人不畏强暴的称谓从来都是名不虚传,保全祖国土地完整也从来不玩虚的,面...

鸦片战争后,道光得知英国维多利亚女王23岁竟然想纳她为妃?

鸦片战争后,道光得知英国维多利亚女王23岁竟然想纳她为妃?

道光想娶英国女王的故事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清朝之所以会走向衰败,除了社会经济跟不上西方发展的脚步外,还和清朝皇帝的傲慢有很大的关系。当西方世界在忙于工业革命时,清朝的皇帝却在实行闭关锁国那一套。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揭开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哪怕在鸦片战争后...

唐朝文官王玄策出使印度被袭击 一怒之下带兵干掉了整个国家

还不知道:唐朝文官王玄策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中国历来不缺少猛人,而下面说的这位猛人却猛的有点过了头,带领三十人的团队到国外转悠,结果被人打了蒙棍,而后凭能力,不找后台老大要人马,凭一己之力灭了这个国家。唐朝是一个崇文尚武的朝代,文人墨客出门都佩戴宝剑,比如李白,...

乾隆为什么拒绝英国使者马戈尔尼的通商请求?这个决策正确吗?

乾隆为什么拒绝英国使者马戈尔尼的通商请求?这个决策正确吗?

乾隆为什么拒绝英国使者马戈尔尼的通商请求?这个决策正确吗?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到乾隆拒绝英国使者马戈尔尼同商这件事情,还是让人觉得十分的绝望的,如果当时开放的话,后来的清朝也不会这么惨,但是又有人说乾隆是对的,那么到底是对还是错呢?下面我们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这问题的...

成吉思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军队不多为何能打到欧洲呢

成吉思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军队不多为何能打到欧洲呢

成吉思汗军队不多为什么能打到欧洲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成吉思汗可谓是一位传奇般的人物,甚至还有诗句是夸赞成吉思汗的英雄事迹,看来他的伟大事迹已经千古留名。能让成吉思汗名垂千史的还当数他的卓越功绩,可谓是草原上的一代枭雄,其实成吉思汗手下的战士...

旭烈兀有多厉害?阿拉伯人的噩梦

旭烈兀有多厉害?阿拉伯人的噩梦

“蒙古新四子”之阿拉伯人的噩梦——旭烈兀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旭烈兀,一个曾经让无数阿拉伯人颤抖的名字,他的“上帝之鞭”差点就挥舞到埃及,在他的强力征服下,穆斯林世界遭受了一次空前的浩劫。如果不是蒙古内乱,他将创造更多可能,他就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兀!旭烈兀是...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