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李敖与胡适有何关系
揭秘李敖与胡适有何关系
说起李敖和胡适之间的故事,那可就多了。我们下面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下。李敖出生于1935年,是我国近代的思想家、国学大师等。胡适是我国著名学者、诗人,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
胡适照片
1958年胡适到台北就职台湾地区“中央研究院”的院长一职,半个多月后胡适在台上演讲的时候,姚从吾将台下的李敖介绍给胡适认识。这是李敖与胡适的之一次见面。当天的演讲结束后,胡适和李敖又在台大校长的家里谈话,当时二人聊的非常开心。甚至现在还流传着一种说法就是,如果你要了解胡适,那你就不能错过李敖。
可事实上,胡适和李敖之间的交集不过就是一次长谈、三次小谈和极少次数的书信往来。但是在胡适以后不久,李敖就出版了《胡适研究》、《胡适评传》,编出了《胡适选集》。也正是因为如此,于是大家就觉得李敖是一个比较了解胡适的人。
李敖与胡适之间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当时在李敖贫穷之时,胡适借给他1000元。可是钱还没来得及还,胡适就逝世了。于是李敖就与“韩信千金报漂母”那样,做了上面的那些事情,让更多人的了解胡适,让胡适让更多的人知道。李敖还曾经出资让北大为胡适立一座铜像,但是最后被北大拒绝了,但是这种行为也是为人称道的。
李敖一生之中骂过无数的人,唯独对胡适特别推崇,于是大家都认为胡适是李敖唯一敬佩的人。
胡适故居在什么地方
胡适在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上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首先他是一个学者,学识渊博,涉猎广泛,无论是文学、哲学、史学和教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此外,他还是一个提倡自由和民主的进步青年,他不仅是当时之一个提倡白话文,反对八股文的学者,也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而说起胡适故居,保存到现在的一共有两处,分别是位于他的故乡安徽绩溪上庄村的一栋徽派建筑以及位于上海静安区万航渡路的一栋西式建筑。
安徽绩溪胡适故居
首先来看安徽绩溪的故居。这是一栋带有鲜明徽派建筑特点的故居,小青瓦,马头墙,水墨砖墙,都透着一股浓浓的时代古韵。这栋故居建造的时间应该是在清朝光绪三年到六年即1877年到1880年左右开始修建的,建造者是胡适的父亲胡铁花。故居一共分为了两层楼,其中前庭有天井,两旁则是厢房,楼上是所谓的“通转楼”,楼下则是堂屋。在故居的大门前和正厅上各悬挂着我国著名书法家沙孟海所提写的“胡适故居”牌匾。厅内的一切摆设照旧。
然后是上海的故居。这栋故居一共为208平方米,三开间,前后进,也是一座通转性的石库门楼。故居最吸引人的地方应该是门窗上镂刻精致的木雕了。这些栩栩如生的镂刻兰花刀笔流畅,令人赏心悦目。自古有“兰为王香者,不与众草伍”,这反映的是胡适先生高洁的品格。
胡适故居都各有特点,是我们瞻仰和缅怀这位已经逝去的学术大师的更佳场所,值得一看。
民国时期著名学者胡适资料简介
胡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家、哲学家、诗人、学者。他是安徽绩溪人,原名叫做嗣穈,字希疆,后来改名胡适,字适之。他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是自由主义者,实用主义者。他是我国文学成就的代表人,代表作品有《胡适文选》、《文学改良刍议》等,在1939年胡适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这是一个对于文学者的肯定。后来他领导了新文化运动,倡导文学改革。
胡适像
胡适的父亲叫胡传,是台东直隶州知州,崇尚文学,著有《台湾纪事两种》,胡适有现在的成就也是受到他父亲的影响,胡适跟随父亲从小学习。所以在胡适5岁时便在安徽绩溪的私塾上学,后在其他学堂求学。在胡适接受早期的西方教育时,就有了很大的兴趣,后来又受到梁启超、严复等人的影响,开始接受新思想。1915年,胡适到哥伦比亚大学进修,并且接受了实用主义哲学思想,这是杜威的哲学。回国后,先后任职了北京大学的教授兼校长,加入《新青年》编辑部,胡适是白话文和文学改良的倡导者,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
胡适的一生功成名就,受到了很多人的赞赏和爱戴。胡适逝世后,他的墓志铭由著名学者毛子水提笔,金石家王壮也为胡适书写。2010年,我国文化部部长 *** 抵达台湾后,之一件事就是去胡适的故居参观,还去胡适墓园哀悼和前去观看胡适铜像。从这些可以看出胡适在我国当今社会的影响力还是十分显著的,大家对于胡适是非常尊重的。
揭秘胡适的母亲是谁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大名鼎鼎的学术大师胡适曾经写过一篇叫《我的母亲》的自传体散文,这篇回忆母亲的文章中,胡适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例,追忆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关心以及和家人之间和睦相处的过程,表达了对母亲的缅怀和感激之情。这篇用白话文写成的散文,朴实无华,但是饱含深情,读来让人十分动容。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胡适的母亲有关情况。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照片
胡适的母亲叫冯顺弟,生于1873年,是现在的安徽绩溪人氏。她在十七岁的时候嫁为 *** ,成为了比她大三十岁的男人的妻子,这个男人就是胡适的父亲胡传。这里面的原因其实也简单,因为冯顺弟当时的愿望就是给家里盖一座新的瓦房,但是因为家庭十分贫困,这个愿望看起来只能是一个梦。在无奈之下,她在媒婆的介绍和撮合下,嫁给了当时丧偶不久的胡传。但是在娶了冯顺弟没多久之后,胡传便于1895年病逝了,终年五十五岁。只剩下了当时冯顺弟和四岁的胡适。
当时只有二十三岁的冯顺弟带着胡适不得不回到了老家,以求得生路并让胡适接受教育。尽管冯顺弟自身因为家境贫寒的原因并没有多高的文化水平,但是她对于唯一的儿子胡适的要求却是十分严格,因为她一心想把胡适培养成为贤能之人。冯顺弟在为这个家庭操劳了一生之后,于1918年病逝,终年四十六岁。
胡适的母亲对于胡适一生的影响极其深远,胡适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性格便是在母亲的教导下养成的。胡适在《我的母亲》一文中曾写道: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学会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学会宽恕人,那么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我的母亲。可见他对于母亲深厚的感情。
民国著名学者胡适文集都有哪些内容
胡适,出生于1962年,安徽绩溪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哲学家。胡适原名嗣穈,字希疆,后改名为胡适,字适之。他毕业于康乃尔大学,胡适祖孙三代都毕业于这个大学。1939年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胡适文集
《胡适文集》是由胡适所有文章 *** 而成的,并有北京大学出版社为其出版的一本书籍。这也是1998年在北京大学100年校庆时推出的具有价值意义的文献。它采用精装,胶版纸,并且在2013年出版了第二版,销售极好。
《胡适文集》分为政治卷、人生卷、文明卷、治学卷、社会卷、自述卷,共六卷,其收集了胡适绝大多数作品,包括胡适文存,哲学研究,小说研究文章,自传,胡适纪念历史人物文章,与政治、文化等有关的演说和谈话记录。它以独有的视野,从多方面角度入手,将胡适毕生诸多作品中选取最经典、最精髓的文章,能够代表胡适的思想的内容,集中一起编写而成的一册书籍。这册书比较全面地反映出胡适对这个社会和个人发展的 *** 和他自己的理解,较为客观,真实地体现胡适的新思想。
这本文集每卷都有二十万字左右,数量平均,都采用白话文的格式,这种表达方式使文字通俗易懂、容易掌握其主要思想,不仅文化人能看懂,更重要的是众多基层人也能读懂,这也是白话文的优点所在。这本书不仅使我们当代人了解胡适的思想,也让我们走进到胡适时代的公民思想。
胡适对红楼梦有何看法
在中国古代更具影响力的四部小说就是被称为四大名著的小说《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中,要说最神秘,也是最被后人推崇的是由清代小说著名更佳曹雪芹所写的有“千古奇书”之称的《红柳梦》。千百年来,无数的学者和文人在研究有关《红楼梦》的方方面面,因此便形成了一门专门研究《红楼梦》的学问,被称为“红学”。而胡适《红楼梦考证》便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学术大师胡适所写的一篇研究《红楼梦》的经典文章。
胡适(左)照片
胡适是新红学的开山祖师,所谓的新红学指的是在五四运动前后,当时的一些学者开始引入西方现代学术范式的研究来对《红楼梦》进行全新的探讨的学我们,这和以往清朝时期的学者运用题咏、评点和索隐等传统的 *** 进行研究的旧红学产生了很大的区别。说到胡适所写的这篇《红楼梦考证》,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胡适写这篇《红楼梦考证》并不是胡适对《红楼梦》多有兴趣而动笔写下的,而是在当时上海亚东图书馆的老板汪孟邹的不断催促下撰写的。在1920年前后,上海亚山东图书馆开始陆续出版新标点系列的小说。这些小说出版后,便以其新颖的形式和严谨的校勘赢得了很多读者的喜爱。于是他们便开始出版篇幅更大的《红楼梦》新标点版本。他们找到了当时在学术界已经有很大名气的胡适,想请他替《红楼梦》新版写一个序。但是当时的胡适因为正在养病期间而没有很快答应。之后在汪孟邹的反复催促下,胡适才开始动笔,于是便有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篇文章。
胡适《红楼梦新证》在红学的历史上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新红学发展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