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解学士解缙敏对 一展自己才学之高
解缙敏对
解缙是中国古代有名的文人才子,他从小就才思敏捷,智慧过人,留下了很多机智的小故事,因此被后人评为大明三大才子之一。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解缙敏对的故事,说的就是解缙能够巧妙的对出对联来。
解缙敏对
据说解缙不只是聪明过人,而且性格也非常刚正,一点都不攀附权贵,当时还年轻的解缙受到了当地一个告老还乡的尚书的邀请去赴宴,同时这个尚书还找了好几个有文化的权贵想要戏弄一番解缙。解缙到的时候大门紧闭着,尚书的家奴让他从小门进入,但是解缙不肯,一定要从大门走,尚书就来了一句“小子无才嫌地狭”批评他嫌这嫌那的,但是解缙随口一句“大鹏展翅恨天低”表现了他的雄心壮志,尚书只好让他从大门进去。
当时一个权贵想要嘲笑他家境贫寒,父母每天靠卖豆腐为生,所以想要叫他以父母的职业为题出口成对,这种明摆着的侮辱没有让解缙生气,他很巧妙的对到“肩挑日月上街卖,手把乾坤日夜磨。”瞬间磨豆腐来卖就被说得非常高大上了,众人无不拍手称赞。另一个权贵看到解缙把自己的朋友弄得下不来台就立马出了一联来嘲讽解缙,说他是一个癞蛤蟆。而解缙则是看到那人穿着一身红衣,就把他比作了一个死螃蟹。
酒过三巡,大家喝的正开心的时候,解缙再也忍受不了这群没有能力的酒囊饭袋,留下一联就走了,正是那有名的“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件事流传下来成为了有名的解缙敏对的故事。
解缙怎么读
解缙是明朝时期的官员,也是著名的书法家。他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很小的时候就因聪明才智被人称作神童。解缙的姓氏非常的特殊,很多人会读成解放的解,他的名字也不是很常见的字。那么解缙怎么读呢,很多人都不认识,其实解的读音同谢,缙同晋。
解缙画像
读错别人的名字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尤其是这些同音字,一个不好读错就容易造成笑话。解缙这个人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人,因为实在太聪明了,七岁的时候自己就可以写词作赋,十岁的时候已经可以过目不忘。洪武二十年的时候十八岁的解缙参加了乡试名列榜首,洪武二十一年的时候就中了进士。但是解缙这个人就和他的名字差不多,高傲与不羁。
解缙中了进士之后就入朝为官,因为他的才学非常出众,所以朱元璋甚是器重他。他对解缙说他们二人之间名义上是君臣的关系可是实际上是父子的关系,解缙应该对他知无不言,言无不细。于是第二天解缙就上奏了《太平十策》,对于政治政策以及法律上提出了很多的建议,朱元璋读了之后,觉得解缙是真的有才华,从而更加的欣赏他。但是解缙这人情商实在不高,得罪了很多朝中大臣,大臣们经常联名上奏他。于是朱元璋觉得解缙这个人实在有点冲动且为人处世不够成熟,于是让他回去好好的闭门思过。
解缙的诗
解缙是明朝初期有名的文人,他才学出众,对于后世有着很大的影响,在他死后,关于他的很多故事和他的诗词都要广为流传,数百年都传唱不休,虽然解缙一生中最杰出的贡献是指导编著了《永乐大典》但是他的诗词也非常出色,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
解缙的书法
这里小编简单的为大家介绍其中的一两首,《赴广西别甥彭云路》这首诗是解缙因为受到朱高煦和他的支持者的弹劾被贬前往广西之前创作的,在那之前是解缙一生中最辉煌的一段时间,他被任命为内阁的首辅,虽然官职不高,但是其实地位很高而且深受朱棣信任,但是因为在太子之事上直言不讳,让朱棣感到不爽,所以在他被弹劾的时候将之贬谪,这也是解缙人生的一大转折点,从一个中央大官去到地方可想解缙当时的心情。本诗的最后两句“相聚六年如梦过,不如昨夜一更长”更是将这种复杂悲伤的情绪表现的淋漓尽致。
《桑》这首诗是解缙歌颂勤勤恳恳的采桑女,诗中解缙提到“万木从中苦最多”说明了采桑制丝的辛苦,但是这么辛辛苦苦的工作又是为了谁呢,最后得到好处的人又是谁呢,最后不过是让那群权贵达人日日笙歌罢了。这首诗和白居易的那首《感发落》的为谁辛苦为谁甜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说是既歌颂了辛苦的劳动阶层,也讽刺了那些个贪图享乐的权贵们,揭露了黑暗的现实,展现了当时的社会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