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大臣孔光的生平事迹介绍
孔光的生平事迹
作为一个历史名人,同时有背负着孔家家族的光辉,孔光的生平事迹,引起了很多儒家研究者的好奇。
孔光是《诗经》注释
作为儒家学派的继承者,孔光对于仕途有着很大的兴趣。但是由于西汉王朝的没落,王莽串权乱政。孔光内心也越来越恐惧。他知道王莽是奸佞小人,但是却不敢反抗。王莽知道孔光是前朝丞相,有着很高的荣誉和威望。因此事事都要让孔光来起草文件。以王政君的旨意,用过孔光的手,将阻碍王氏家族发展的人都一网打尽。孔光也间接成为了王莽的帮凶。对于这一点孔光十分担心。他既想将孔氏家族发扬广大,又不想成为历史的罪人。无奈之下,他选择了告老隐退。但是王莽坚持不让孔光走,还给孔光很多的赏赐,歌颂孔光仁德贤良。孔光看到这种情形,更加感到害怕,他怕自己会和王莽绑在一起,成为千古罪人。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孔光坚持辞官,最终赢得了最后的名声。
孔光辞职后,依然在家乡教育弟子。他的弟子贤良之人很多,也有一些进入了 *** 机构做官。有些学生看到孔光那么受到朝廷的重视,想通过孔光的举荐进入仕途,到达一步青云。但是,孔光却拒绝了。他认为,做官要考自己的能力,自己所能教的只是一些书上的内容。至于能不能进入仕途,就完全要看自身的本领。从这一件事中,可以看出孔光的公平公正。
孔光的生平事迹还有很多,虽然有些史学家对孔光也有所批判,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是西汉王朝末期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
孔光的评价
孔光,作为西汉末年少有的贤明政治家,在历史上也颇有贤明。以下对孔光的评价。
孔庙
首先,从政治上来说,孔光是一个能臣。他长期掌握尚书的事宜,负责制定法律法规,处置评判号称精细平和。在丞相任期间,他在朝中扶正除邪,全力整顿西汉王朝腐败的政务。他与大司马一起制定限田令和限奴婢,规定如果谁逾越了这条线,就要去官归乡。这一法律,缓和了西汉末年激化的阶级矛盾。但是后来因为权贵的阻碍,这个措施并没有被实行很久。
其次,孔光的品行在历史上也有颇多议论。王政君说孔光是孔圣人之后,德行纯淑,道不同明。但是更多的史学家认为,孔光对王莽政权的臣服,对暴政的统治,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甚至有人认为,像孔光这样的学者,为了保持爵位,已经丧失了一个读书者该有的气节。
但是,从整体来说,还是不能将孔光划入奸险佞臣的行列。他还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作为孔子的第十四代传人,孔光有着宣扬儒家文化的义务。在这一点上,他做的也很好。纵观孔光的一生,虽然政途起起伏伏,但是传教授业解惑的事宜,他却很忠实地履行着。他曾经教导出了很多优秀的学生。那些学生,有些成为了博士,有些成为了大夫。为儒家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通过孔光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出,没有人是完美的,虽然孔光成就卓越,但是在有些事情上,依然被后世史学家所批判。
孔光的成就
孔光作为孔子的十四世孙,对孔家儒学的发展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以下就是西汉后期大臣孔光的成就。
孔庙
孔光在任尚书之前(尚书:主管文书的官),仅仅作为一位普通学官,即博士,职责为专门负责经学传授。虽在担任博士之时,孔光便有十分渊博的学问与自成一派的理论,初任尚书之时,孔光却对尚书的工作范畴不熟悉,对朝廷内部办事的各种程序以及成例也不甚了解,至于朝章典籍,法律制度,孔光更不可能有全面的认知、但孔光知道,若不用最快的时间将工作流程完全熟习,怎么能胜任尚书的工作?于是仅仅几年光阴,孔光十分刻苦,钻研业务,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学透彻了各种制度及法令。
世人常说“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形容孔光最是贴切。而正是因为孔光的坚持与努力,工作之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他受到了皇帝的信任与喜爱,在之后被升为仆射、尚书令。孔光统共两次任御史大夫、丞相,一次任大司徒、太傅、太师,历经三代皇帝,高居辅助大臣。其品格之高尚,办事之公正,广受赞誉。他常给门下的太学生阐述大义,最终其中许多人学有所成,担任博士大夫。王政君曾下诏书,称孔光德行纯正端方,道义学术精通。
通过孔光的成就,可以知道,孔光是汉代独尊儒术以来又一位伟大的儒学家,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