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清朝后期的戊戌变法具体是在哪一年

中国历史3年前 (2021-05-26)110

戊戌变法是哪一年

戊戌变法是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一次资产阶级维新运动,这次变法颁布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方面的法令,在这次变法中变法诏令几乎是每隔几天就颁布一个,让人目不暇接,但是由于当时的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法遭到了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阻挠,最终以失败告终。戊戌变法是哪一年?这一年是1898年。

清朝后期的戊戌变法具体是在哪一年

康有为照片

戊戌变法是哪一年?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这一年之前,帝国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从此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列强的瓜分狂潮和国内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浪潮之中,清 *** 的统治岌岌可危,因此这促使清 *** 的统治者想要进行变革,而国内资产阶级队伍也已经初具规模,于是在许多资产阶级先进的知识分子的要求之下,变法很快拉开了序幕。

1895年4月,日本逼迫清 *** 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发动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 *** 光绪皇帝,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历史上称之为“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公车上书”之后,资产阶级的维新派在国内创办了很多的保持杂志,宣传变法维新,并且成立了资产阶级的变法政党,要求变法的呼声越来越高。1898年以光绪帝为首的清 *** 开始了变法,这次变法史称戊戌变法,因为变法只维持了103天,所以这次变法又称为“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地位

关于戊戌变法地位,首先要明确的是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面对强大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做出了之一步尝试。所以说戊戌变法地位是很高的,下面就来看看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清朝后期的戊戌变法具体是在哪一年

戊戌变法图片

戊戌变法的主要引导者是资产阶级的维新派,他们在看到了西方的制度等之后,开始对中国的封建制度产生了新的想法,试图通过改革来使得中国摆脱封建制度的禁锢,从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一点是符合社会的发展潮流的。

其次,戊戌变法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无法应对,只能被迫挨打。所以戊戌变法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但是因为其发展的主要方面是政治,所以它又是一场政治运动。在民族危亡时刻,维新派率先觉醒,他们希望通过变法使中国摆脱挨打的局面,从而走上富强之路。所以戊戌变法又是一场爱国图存的政治运动。

同时,戊戌变法还是一场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隶属于资产阶级行列的维新派人士在中国倡导新学,主张实施君主立宪制度,也就是改变封建体制,广兴民权。同时他们强烈的抨击封建思想对人们的禁锢,将西方先进的思想广泛传播,使得更多的人看清了现实,开始加入到维新派的行列。简单说,戊戌变法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着思想启蒙的作用。

以上就是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就这三点来看,戊戌变法在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其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戊戌变法的过程

戊戌变法又称戊戌维新,是发生在1898年(农历戊戌年)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运动。那么戊戌变法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清朝后期的戊戌变法具体是在哪一年

戊戌变法代表人物

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为首的维新派,主张在不动摇封建阶级统治的前提下,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以挽救民族危机,富强国家。1895年4月,清 *** 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消息传到北京,群情激奋,正在参加会试的康有为和他的学生梁启超联合全国18省在京举人,聚集达智桥松筠庵,讨论上书 *** 。会后由康有为起草万言书,提出拒绝《马关条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三项建议,联络1300多举人签名,呈递都察院,都察院拒绝代呈。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它是维新变法运动的起点。

从1895年夏到1898年春,维新派积极组织学会、创办报纸、开办学堂,为维新运动制造舆论、培养人才。1895年8月,在康有为、梁启超奔走推动下,由翰林院侍读学士文廷式出面组织了强学会,这是维新派创立的之一个政治团体。11月,上海成立强学分会,但强学会遭到封建顽固派的攻击、诽谤,不久被查封。1896年8月,黄遵宪、汪康年在上海创办《时务报》,邀请梁启超担任主笔。1897年10月,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1897年至1898年,谭嗣同、黄遵宪、唐才常、梁启超等汇集湖南,在湖南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出版《湘学报》(初名《湘学新报》)、《湘报》,创办时务学堂,组织南学会,使湖南维新运动得到了蓬勃发展。

1898年9月21日,慈禧囚禁了光绪帝,并开始下令捕杀戊戌变法的人员,戊戌六公子牺牲,康有为、梁启超逃亡国外。戊戌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

袁世凯 戊戌变法

关于袁世凯与戊戌变法之间的恩怨,更多的人倾向于是因为袁世凯的告密,才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 那么袁世凯和戊戌变法的失败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呢?

清朝后期的戊戌变法具体是在哪一年

袁世凯图片

在袁世凯的一生中,一共出现了两次重大危机,戊戌变法是他的之一次重大危机。于是为了自身利益,袁世凯便跑去告密,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原谅的,也认为袁世凯和戊戌变法的失败脱离不了关系。其实这一说法是有偏颇的,袁世凯和戊戌变法的失败并没有根本上的关系。

众所周知,戊戌变法具有不彻底性,其在实施过程中,严重的脱离了广大群众,并且主要依靠的是光绪皇帝,而光绪皇帝只是一个傀儡,真正的实权实际上掌握慈禧太后手中。一个没有实权的傀儡皇帝在加上一群没有群众基础的人想要使得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本身就是不现实的。

那么关于戊戌变法的失败和袁世凯告密之间的关系到底应该怎么定义,其实很简单,袁世凯告密并不是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直接原因,最多只是一个间接原因。简单说就是袁世凯没有听从谭嗣同的建议,带兵围困慈禧太后,反而是向慈禧太后告密,出卖了维新派。他的这一行为使得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矛盾升级,也就加快了戊戌变法失败的步伐。

所以说袁世凯和戊戌变法之间的关系不过是袁世凯的告密加速了戊戌变法失败的进程而已。

戊戌变法的意义

戊戌变法虽然遭到慈禧太后的扼杀而失败了,但是戊戌变法的意义影响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戊戌变法作为近代中国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这意味着戊戌变法的意义具有进步性。虽然戊戌变法遭到了守旧派的打压,但是戊戌变法为后来的辛亥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础。

清朝后期的戊戌变法具体是在哪一年

戊戌变法

纵观戊戌变法的意义,它具备多个方面。首先,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推动了国人思想的转变。在戊戌变法的影响之下,知识分子积极地倒向朝着维新革命派。戊戌变法失败后,拥护孙中山进行辛亥革命的人增多了。原本对清朝统治者抱有一丝希望的人,都转变成了革命党人。这位孙中山后来领导的辛亥革命提供了人力保障。其次,戊戌变法的失败促进了清 *** 的自我反省和改革。随着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认清了改革的必要性。

等到慈禧太后主掌朝纲后,便下令实行新政。新政内容包括废除科举制度,修建学堂,开办工厂更多个方面。第三,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将民主思想进一步进行了传播。戊戌变法之后,中国掀起了一场民主思想热潮,原来不敢讲“民主”的知识分子,都在积极地讨论民主与民权。戊戌变法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是戊戌变法的意义却是不容忽视的。戊戌变法将西方政治制度、西方文学思想传入到了中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105/380362.html

“清朝后期的戊戌变法具体是在哪一年” 的相关文章

李渊的唐国公爵位是怎么来的?为何是他继承?

李渊的唐国公爵位是怎么来的?为何是他继承?

唐高祖李渊,中国唐朝开国皇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李渊的父亲李一生有四个儿子,分别是李澄、李湛、李洪,以及李渊。其中,李渊是最小的儿子。可是,最终李把唐国公的爵位传给了最小的儿子,而没有传给稍长的其他三个儿子,这是怎么回事呢?史料对李前面三个儿...

刘邦称帝后父亲要行跪拜之礼 刘邦是怎么避免这个尴尬的

刘邦称帝后父亲要行跪拜之礼 刘邦是怎么避免这个尴尬的

对刘邦称帝,父亲行跪拜之礼时是怎样避免场面尴尬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的父亲叫刘煓,育有四子一女,年轻时候的刘邦就是当中最没出息的一个。36岁时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亭长。可就是这个最没出息的老三却成为了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在成为皇帝之后也十分尊敬自己的父亲,...

朱元璋如果换成崇祯的话 朱元璋能解决明朝末年问题吗

朱元璋如果换成崇祯的话 朱元璋能解决明朝末年问题吗

把朱元璋换成崇祯皇帝,他能彻底解决内忧外患,实现复兴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提到一路上白手起家的朱元璋,其展现出来的魄力和眼光,是很多人都无法匹及的,而提到大明朝的覆灭,也会有不少人十分心疼崇祯皇帝,但是也有不少人说,如果朱元璋换成崇祯皇帝的话...

孙奂:三国时期东吴宗室,不善于言谈而善于处事

孙奂:三国时期东吴宗室,不善于言谈而善于处事

孙奂(195年~234年),字季明,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孙坚弟弟孙静第四子,孙策和孙权的堂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奂兄长孙皎去世,孙奂接替统领其部众,以扬武中郎将的身份兼任江夏太守。黄武五年(226年),担任扬威将军,封沙...

潘璋: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作战勇猛屡立战功,但为人奢侈贪财

潘璋: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作战勇猛屡立战功,但为人奢侈贪财

潘璋(?-234年),字文珪,东郡发干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潘璋年轻时家贫,跟随孙权后得到其赏识,加上其作战勇猛,不断升迁,其一生为孙权东征西讨,在合肥之战、追擒关羽、夷陵之战、江陵保卫战中多次立下战功。但其为人奢侈贪财。经常设立军市,又劫杀将士以...

西汉时期齐国作为实力最大的诸侯 七国之乱时为何没有存在感

西汉时期齐国作为实力最大的诸侯 七国之乱时为何没有存在感

对西汉齐国: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七国之乱时为何毫无存在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前203年,刘邦在垓下之战打败项羽,一统天下。后世人都说,项羽之所以会落得今天这个下场,都是因为他当初开历史倒车,搞了分封制。现在,同样的问题摆在了刘邦的桌案前。现在有这么一大帮脑袋...

有哪些与陆凯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有哪些与陆凯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陆凯(198-269年),字敬风,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丞相陆逊的族侄,大司马陆抗的族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黄武年间,举孝廉出身,曾任永兴县长、诸暨县长,颇有治绩。拜建武都尉、儋耳太守,与聂友率军讨伐朱崖和儋耳,迁建武校尉。五凤二年(255年),讨斩零陵山贼...

弘曕被夺爵最后还被吓死,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弘曕被夺爵最后还被吓死,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弘曕是雍正老来子,深得父兄宠爱,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由于弘瞻跪在弘历曾经跪的地方上,弘历便削夺了弘瞻一切职爵,最终把弘瞻吓死了。这本来是一件小事,弘历为什么要这样小题大做呢?弘曕的生母刘氏是个汉人,她是管领刘满的女儿。雍正七年,她以答应的身份入侍宫中,由于她“秉性柔嘉…...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