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智慧是什么 为何能与孔子相提并论
孟子的智慧
在中国儒家思想一直被当作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影响了中国人两千多年。人们一般把儒家思想说成是“孔孟之道”,孟子也被称为“亚圣”,是在儒家学派中仅次于孔子的第二号人物。不过因为孔子至圣先师的地位,所以人们对孔子的思想讨论的很多,大家也很熟悉了,但是孟子的智慧是什么呢,为什么他会得到这么多人的尊重和推崇呢,他凭什么能与孔子相提并论呢。
孟子的智慧
孟子教给我们的之一个智慧就是人的幸福的很重要的一个来源就是内心的坦荡,内心的愉悦,这比很多外在的所谓成功要真实的多。孔子曾经说过“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孟子具体说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有舍生取义的精神,一个人只要活得不愧于心便没什么好怕的,也就会心胸坦荡,无所畏惧,幸福自然而然就来了。
第二个就是人都有恻隐之心、不忍之心,这是一个人区别于禽兽的一个重要特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看到别人受苦受难自己就像帮一把,看到百姓受苦就会心中悲伤而不会视而不见,这也是人之常情,人是有感情的,宽厚待人,为人和善才会有好人缘,帮助别人其实就是方便自己。
第三个就是孝顺父母很重要,提高自身修养很重要,施仁政要讲究方式 *** ,对于不同的见解要批判,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要重视教育的作用等等,总之孟子教给我们的智慧非常多,学习孟子的思想,了解孟子的为人处世之道对我们的学习工作是非常有用的。
孟子论孝
“孝”是儒家思想最重要的论断之一,是儒家的理论基础,在封建社会的历朝历代无不把“孝”作为治国最重要的理论根基之一,比如西汉所有皇帝的谥号都有一个“孝”字,比如汉武称为孝武帝,“孝”还是当时举孝廉的考察标准之一,汉代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孝顺,一个不孝顺父母的人是没有资格做官的。
孟子论孝
而且在中国社会,历来就孝顺作为人的一个重要的美德,孝顺父母的人会得到别人的赞美,而一个不孝顺父母的人,所以人都会唾骂他,认为他没有道德。
孟子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孝顺父母的人,“孟母三迁”的故事流传千古,所以孟子也把“孝”作为他的一个学说的重要论断。孟子认为孝顺分为五种,就是不能游手好闲,不干正事,不顾父母私活,也不能偏袒妻子儿女,虐待父母,也不能逞强好斗,让父母蒙羞,更不能与人结仇危害父母的生命。总之就是要努力养活父母,善待父母,不让父母为自己的担心,同时还要处理好家庭矛盾,不能娶了媳妇忘了娘。一切以父母为重,因为孟子认为父母生养子女是非常艰难的,所以父母是子女最亲近的人,最应该孝敬的人。现代社会,父母通常会望子成龙,包揽子女的一切,为子女操心一辈子,也是这个道理,因为中国人向来是非常重视家庭亲情的,有时候甚至可以为了家庭的利益,牺牲自己的事业前途等,因为中国人觉得无论自己的事业多么辉煌,如果没有家人的分享,那也不能算成功。
孟子语录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下》,是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的核心。其后一直被人们广为传颂。孟子认为,君王和国家都是可以被更替的,但是唯一不变的,是人民。所以,对于封建统治阶级来说,老百姓的地位,比国家和君主更为重要。他认为,国君当政,应该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否则国家就不会强盛。
孟子画像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句话出自《孟子·告子上》。是孟子对于义利观的核心思想。他对于“义”和“利”假设了一个鲜明的冲突和矛盾,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应该把义放在首位。但是在这里,孟子并没有完全否定利的价值。只是把义的价值置于在利的上面。
仁者无敌。此话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同样是孟子对于“王道”和“仁政”的核心辩论思想。孟子认为的“仁”,分成为三个方面,之一,是减轻刑罚。第二,是减轻赋税。第三,是鼓励人民种田,发展农业。只有做到了这三点,人民才会甘心情愿来归附。而人民归附了,国家的实力才会强大,才能做到真正的“无敌”。在孟子认为,想要在战乱不听的战国时期称雄,唯一的办法,就是施行仁政。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这也是孟子对于“仁政”思想的一种阐述,是孟子“法先王”的一种理论。他认为,在推行仁政的时候,一定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让人民根据着法律法规行事,这样才能治理好国家。
孔子与孟子有什么区别
有个脑筋急转弯是这么说的:孔子和孟子有什么区别。答案是孔子的子在左边,孟子的子在上边。当然,开个玩笑而已。
孔子的画像
孔子和孟子都是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他们都推崇“仁政”思想,但在本质上两人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首先是两人的性格上。孔子幼年家里贫穷,他的满腹才华,基本都是靠自学。他向长者请教学问的时候,都是彬彬有礼,这也就塑造了他敦厚的性格。他教育学生,总是不厌其烦。甚至连性格暴躁的子路也被他感化,心甘情愿拜他为师。而孟子则不同,孟子的性格较刚烈,愤世嫉俗。这也可能是孟子生活的年代已经和孔子有所不同。孔子时期还是春秋时期,周朝的礼乐尚未完全崩坏,而到了孟子的战国时期,各路诸侯互相攻伐,早已把礼乐全部抛到了脑后。孟子自视为救国救民的济世能人,他看到诸侯交战,百姓饿殍遍野,其愤怒之情不愈言表,才有了“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话。
其次,两人对“仁义”的看法也有所不同。孔子的“仁义”思想是建立在周朝的基础上,他提出的“仁”,还只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而到了孟子,他“仁”的定义更加形象化了,对“仁”也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概念。
第三,从施政角度来说,孔子比较偏向于“复古”。他提倡恢复周朝时期的礼乐,他对礼乐的看法就是不僭越,所以他才有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说法。而孟子则比较激进,在他看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对施行暴政的君王总是一语中的,表现了他朗朗正气。
孟子四端
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既孔子之后的另一位儒学的集大成者,人们常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就是对孔子和孟子学说最精炼的概括,可以说一个“义';字概括了孟子思想的全部内容。
孟子
孟子曾提出儒家著名的四端学说,所谓四端就是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的发端,所以说四端。孟子认为这四端是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圣人,能够治理国家的根本,是一个人在世上的立足之本。
孟子提倡以人为本,坚持朴素的民本思想,这在两千多年前的封建社会之初的社会背景下,是一种非常超前的思想,也是孟子作为一位思想家的伟大之处。
当时人们的思想还没有十分开化,奴隶主虐待奴隶的事情经常发生,而且社会上还有各种处罚犯人的各种酷刑,甚至还用活人祭祀陪葬,当时的统治者认为只有用严刑峻法压制百姓,让百姓感到害怕,百姓还不敢犯上作乱,统治者的统治基础才会稳固。但是孟子指出”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不忍之心,人都有羞耻之心,谦让之心。否则人与禽兽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一个国君不懂得爱护他的百姓,一味滥用刑法,即使百姓因为害怕表面上不敢表现出来,但是心里难免有怨恨,时间长了,慢慢累积,百姓总有一天心里愤怒的火山会爆发出来的,到时候恐怕离亡国的日子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