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王羲之楷书字帖乐毅论赏析

中国历史3年前 (2021-06-09)150

王羲之乐毅论

《乐毅论》是三国的时候夏侯玄撰写的,这是一篇讲述战国时期的燕国名将乐毅在外征战的文章。王羲之之所有抄写这篇文章,是为了给他第七个儿子王献之的。

王羲之楷书字帖乐毅论赏析

晋右军王羲之书目

《乐毅论》是王羲之用小楷抄写的,这帖在楷书中也颇负盛名,历代的名家都对此赞不绝口。因为这一书记并没有被提起过,所以梁武帝和陶弘景层对这篇书迹有过评价,认为他们收藏这篇可能不是王羲之的真迹。尽管如此,释智永对王羲之的这篇《乐毅论》评价却是非常的高,认为这是王氏正书之一。清代的钱泳对王羲之的《乐毅论》更是赞赏,他认为:王右军的《乐毅论》是千年以来楷书的始祖,他的话算是有理有据。因为《黄庭》、《曹娥》、《像赞》都不是绝妙的,只有《乐毅论》冲容大雅,方圆适中,是最上乘的楷书名帖。

《乐毅论》这篇文章,在外显露冲蔼的模样,在内蕴含清刚的气息;在遒劲之中却又不失婉媚;在端庄之却又中不失姿态。精湛朴实,纯正美好,清峻雄浑,清峻雄浑,意境高远,静气迎人,真可以说是“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文字看起来灵活而无法捉摸让人感到和畅舒适,又有着一种超出世俗的感觉,真是学识渊博之士所做的一篇卓尔不群的作品啊。此外《乐毅论》还是学习小楷的上乘法帖,从这篇《乐毅论》学起,你一定能获益匪浅。

王羲之字体

王羲之是一位有着“书圣”之称的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那么王羲之字体有哪一些呢?

王羲之楷书字帖乐毅论赏析

临王羲之行书

王羲之出生于魏晋的名门,在七岁的时候便已经非常擅长书法写作了,有传说当时的晋帝去祭祀的时候,便是要王羲之将祝词写在木板上,然后再由木匠将王羲之的字体雕刻出来,可见当时的王羲之书法就连皇帝都想要。

而王羲之的书法更是不仅仅只局限于一种字体,他兼善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等字体,在反复的精研琢磨之后,将各种字体的长处留为己用,最终形成了兼具各家所长的而又自成一家的王羲之字体。

在王羲之字体中,丝毫看不出有汉魏的笔风。他的书法平和自然,遒美健秀,而最为明显的特征则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

就王羲之的行书来说,他的行书学习的是钟繇的,但是钟繇在《四大书势》之中却被归类在隶书一门,可见钟繇的行书在当时还只是创新阶段,他更为在行的还是隶书。而王羲之在钟繇的行书的基础上,将行书的体态笔画都加以改造,将那些钟繇的行书中所带有的“隶味”去除,使得全新的行书显得清新又华美。而在行书的基础上,王羲之有加入了一些草书的特点,形成了王羲之字体中的行书。

他的行书字体形体简略。他多用侧锋,笔势连贯流利,人们便用“纵不复端正者,爽爽有一种风气”来形容王羲之的行书。

王羲之的儿子

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广博造诣,不可避免在他那个书法家族中影响到自己的众位儿子。这些儿子中,王献之擅长草书隶书,也精通于其他各类书种;王凝之工于隶书草书;王徽之和王焕之均擅长草书;王操之工于正书。所以王羲之的儿子是各有所长,在当时都是名动一时的书法家。

王羲之楷书字帖乐毅论赏析

王羲之

不过在几个儿子里,书法造就最显著的是王献之,后来他同其父王羲之被合称为“二王”。王羲之自幼就像他父亲一样,聪明好学,不仅书法极好,绘画上也是不错的。王献之自小就刻苦练习书法,一日王羲之见自己这个小儿子努力的练字,就悄悄走到他的身后,忽的去拿王献之的笔,一时间还拿不下。王羲之很是高兴,夸赞王献之日后书法必有大成。

不过小小的王献之因为资历极佳,所以时常受到旁人的夸赞。毕竟王献之年龄不大,所以很容易滋生了一种骄傲自满的情绪,这些自然被父母看在眼里。一日王献之跑到母亲稀氏跟前,问母亲自己还要写多久书法能够大成,三年可够。母亲稀氏摇头,王献之说五年,母亲又摇头。王献之急了,就问需要多少时间。母亲指着一边的十八口大缸说道:“你写完了这院中的十八口缸里的水,字才会有筋骨。”

所以说王献之的高超的书法造诣除了他本身的天资聪颖外,还在于其父母的精心教诲。在南北朝时期,王献之的名声还一度超过了他的父亲王羲之。直到唐太宗开始,王羲之的地位才被再一次拔高。

王羲之的成就

对于王羲之的认识,大部分人只停留在《兰亭集序》上,的确这篇天下之一行书,是王羲之在向世界宣告自己书圣地位的强力手段,王羲之的成就大多离不开他的书法作品,他的草书、行书被后人模仿。

王羲之楷书字帖乐毅论赏析

王羲之作品

王羲之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和他自身的努力分不开,关于王羲之练字认真的小故事就层出不穷,有说王羲之家中丢弃来垃圾的地方已经被王羲之用写坏的毛笔堆成小山;王羲之院子后面的池塘的水被他洗毛笔和砚台染成黑色,因为练字太认真,他误用墨水蘸馒头吃了还毫无知觉。

后人认为王羲之的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就像掠过一撇的鸿雁,又像遨翔苍穹的游龙,看王羲之的书法有一种轻云蔽月,流风回雪的感觉,王羲之书法最明显的特点是结构多变,草书和行书原本就是人们为了简化写法,为了彰显自己的随性而演变出来的字体,王羲之在这一方面把字体的变化用的淋漓精致,再看到他的作品的时候都有一种畅快的感受。

王羲之的书法对后人的写作影响很大,大家都模仿王羲之的写法,到现在,王羲之的真迹已经不存在了,无论是不是因为年代久远还是因为但是的存储技术不发达,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在世界各大博物馆中收藏着的,大部分都是唐代的临摹本。

王羲之将不同字体的写法融会贯通,加到自己的行书中,逐渐形成了自己关于书法的理解,为后代开辟了新天地。

王羲之 柳公权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历代书法家敬仰,被誉为天下之一行书,王羲之还擅长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各种字体,他拜托了汉魏的笔风,自成一家,对后世影响深远。

王羲之楷书字帖乐毅论赏析

柳公权隶书

王羲之小时候就喜欢书法,受到父亲王旷的启蒙,七岁的时候就擅长写书法,早年王羲之拜卫夫人为师她对王羲之的引导,在王羲之早年的书法学习中起到重要作用,她通过结合自然的方式耳濡目染的影响着小王羲之,让他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王羲之志存高远,善于创造,善于学习,他妙用秦汉的小篆、隶书,集万家所长,并且将他们与自己的草书相结合,逐渐形成了那个时代只属于自己的一派风格。开辟了书法的新天地。

柳公权是楷体的总结者和创新者,他在研究王羲之的基础上学习颜真卿自己独创了“柳体”楷书,被后人当作楷书的模板,成为唐代著名的书法家。

他的字匀衡瘦硬,笔画爽劲挺秀,骨力遒劲,和颜体相必,清瘦的字体更容易被后人接受。唐代元和年间后,柳公权的名声越来越大,唐宣宗更是公开表示自己喜欢柳公权的书法,曾经召见柳公权,让他在大殿面前为自己写书法。

唐宣宗赏赐个他锦彩及瓶盘等银器,当时有外来的人像唐朝进贡的时候,都会买一些柳公权的书法回去看。

现在的人学习书法,首先会参考唐朝的颜真卿和柳公权,柳公权在书法艺术的改革和发展中都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整个楷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106/382701.html

“王羲之楷书字帖乐毅论赏析” 的相关文章

梁武帝萧衍在位时间有多长?沦为笑柄的他做了什么事情

梁武帝萧衍在位时间有多长?沦为笑柄的他做了什么事情

萧衍是梁王朝开国皇帝南北朝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称梁武帝。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大权在握,美女在侧,歌舞升平,“皇帝”这个光鲜亮丽的职业,可能是很多古人梦寐以求的高薪岗位了。事实上,皇帝是一个高危职业,细数古代400多位帝王,真正长寿的帝王并不多。他们平日里的生活自然丰富多彩...

永历帝为何会死在吴三桂手上?真相是什么?

永历帝为何会死在吴三桂手上?真相是什么?

吴三桂,明末清初著名政治军事人物,吴周政权建立者吴周太祖。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顺治元年(1644年),吴三桂投降清朝,并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被封为平西王,随后引八旗铁骑入关南下,横扫长江以南半壁江山。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镇守云南,引兵进入缅甸,迫缅甸王交出...

执意处死蓝玉,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做?

执意处死蓝玉,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做?

明太祖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俗称洪武帝。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朱元璋从草根最后逆袭为一代君王,他可不是一个人在单打独斗,而是其手下有一帮誓死追随于他的人,否则朱元璋就是再有本事也不可能成功。而我们知道,古往今来,开国新君...

诸葛亮有能力废刘禅吗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废掉刘禅

诸葛亮有能力废刘禅吗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废掉刘禅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为什么不废刘禅,这三点注定他只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演义》中刘备与东吴的大战失败后,在白帝城病危,将诸葛亮招到白帝城,将儿子也就是后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并称如果刘禅不行,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刘备泣曰:“君才十倍曹...

历史上袁绍与曹操二人的心胸如何?有何不同?

历史上袁绍与曹操二人的心胸如何?有何不同?

在汉末群雄割据的局面中,诸侯之间你争我夺,人人都想自立为王,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良药苦口利于疾,忠言逆耳利于行!人的天性都是喜欢听好听的、顺从的话,不喜欢别人反驳或者批评自己,然而往往那些给你泼冷水的人,才是对你最好的人。官渡之战田丰多次劝谏袁绍不要出兵...

历史上朱元璋为何会受到后世皇帝的推崇?与宰相制度有何关系?

历史上朱元璋为何会受到后世皇帝的推崇?与宰相制度有何关系?

朱元璋,明太祖,中国明朝开国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宰相制度是在朱元璋的手上废掉的。朱元璋最初废宰相制度的时候,他可能没有想过,他由此创造了一段历史。他的做法,对中国古代的皇权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最初之所以那样做,其实初衷并没有那么复杂,主要是因为他不满意自己选...

如果历史上没有多尔衮,清朝还会存在吗?

如果历史上没有多尔衮,清朝还会存在吗?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仔细观察历史我们会发现,往往最大的变动就是由几个最关键的人推动的,那么如果没有多尔衮,大一统的清朝还会存在吗?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一、多尔衮退出皇位竞争,保证了集团的团结。皇太极死得比较突然,压根就没留下遗嘱。他的儿子们和弟弟们,都是夺位热门。尤其是他的长子豪格,和...

清朝公主和格格生育力为什么那么低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清朝公主和格格生育力为什么那么低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清朝时期为何公主下嫁后生育率极低,有的甚至不生育,原因何在?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清朝皇帝生育的女儿叫公主,皇室贵族生育的女儿叫格格,当然,格格这个称呼在清朝也是对包括公主在内的满清皇室贵族女孩的统一尊称。但是在清朝公主格格的生育率却都很低,甚...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