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三大战役之淮海战役的关键所在
淮海战役简介
淮海战役是中国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中的第二个,而且可以说是其中的关键所在。而 *** 以60万正规军与40万民兵打80万的 *** 军,最后以少胜多,因此也被许多人评价为不可思议的奇迹。
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开始于1948年11月6日,由 *** 向国军党军发动,主要以徐州为中心。 *** 方面主要是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两支军队,由战时设立的由 *** 、刘毅等五人组成的总前委指挥,但实际上直接指挥军队战斗的是粟裕。而 *** 方面先后总共投入了七个军团和两个绥靖区,指挥的是杜聿明、刘峙等人。
战役经历了两个多月共66天,于1949年1月10日结束,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之一阶段主要是, *** 迅速发动战役,歼灭 *** 军的一个兵团并完成了对徐州的战略包围;第二阶段, *** 继续包围徐州,并先后歼灭其中两个兵团;第三阶段是总攻阶段, *** 又歼灭了 *** 军两个兵团。
战役结束, *** 共消灭或者俘虏 *** 军约55万人,不过自身也伤亡有十余万,敌我损失比约4:1。因此,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 *** 歼敌数量最多的、士兵牺牲也最严重的战役。
淮海战役的结束,标志着长江以北基本得到解放,军队的实力和士气大增,而对于战败的 *** 而言,则是恰恰相反,主力兵团全灭,士气受到沉重打击,已经无力与共军决战。
淮海战役图片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的一次决定性战役,我军投入兵力六十万人,比敌军军力少了二十万。淮海战役历时两个月,我军以十三万人伤亡的代价歼灭敌人约六十万。在这场战役中,我军得到了人民的支持,服务于前线的民工多达六百万人。淮海战役中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图片,让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那段历史。
淮海战役图片
上面这张图片,干部粟裕在大会上进行战争动员。粟裕站在最中央,周边围着一圈一圈的官兵,他们都坐着。远处有个哨兵手持枪支在站岗。会议的地点是在树下。树枝光秃秃的,开会的人都穿着棉袄,带着毡帽,那时的冬天应该非常寒冷。粟裕手持稿子,神情严肃庄重,底下的 *** 也听得很认真。粟裕是华东野战军的总指挥,在淮海战役中指挥十一个纵队,是战争胜利的之一功臣。
还有一张淮海战役图片,民兵们坐在推车上,推车上放着些许物资,每个人的面前都有一把枪。他们笑容灿烂,大概是看到有人给他们拍照很高兴。民兵们大多穿着黑色的袄子,背后就是高大茂盛的树木。淮海战役时,老百姓用小推车一步一步地将物资运往前线。倒不需要走完全程,有规定的路程。走到目的地后,当地老百姓会接替继续走。可是在路上他们一样受到了袭击,很多的民工一走再也没有回来。拍摄的这张照片很可能是那几个民工留在世上最后的印记。这就是淮海战役图片。
淮海战役战术
就战术而言,淮海战役里,交战双方的共军和国军形成了正确与错误的鲜明对比,这也是最后 *** 以少胜多的原因之一。
淮海战役战术
*** 方面,原本在徐州等地的防御部署就极为被动,毫无主动权又兵力分散,远没有另一个方案放弃徐州退守淮河来得有优势。之后又大意轻敌,误判了共军的进攻时机,导致己方军队的部署和调动缓慢,从而仓促应战。比如黄伯韬兵团为了等待后方部队而延误了战机,所以才会被包围,而当时黄伯韬希望别的兵团来援助可遭到拒绝,等到他被包围又派去两个兵团反而自己也被包围。之后杜聿明率领的部队已经在撤退时,又接到命令去解围,再次被包围。可见国军战术指挥上的混乱。
而 *** 方面,在战术上主要是两点,一是把敌军分割开来歼灭,二是夜晚作战和近战,可谓是做到了扬长避短。之一点是因为国军兵力数量比自己多,而且当时他们的防御部署是沿着铁路线摆一字长蛇阵,兵力相对分散。将对方分割开来就可以进行包围歼敌,使交战时的兵力上自己保持优势,这样赢面更大。第二点是因为国家的装备更为精良,有飞机有坦克,还有火炮机枪,这方面是 *** 万万比不上的,所以能做的就是避开他的优势。夜晚作战,既可以有奇袭的效果,而且飞机坦克火炮等大型装备的发挥余地就少,而近战也减少了士兵密集被机枪扫射的危险。此外,包围战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大型装备此时反而成了国军突围的累赘。
淮海战役胜利的原因
淮海战役,最后是中国 *** 以60万战胜了 *** 的80万,被斯大林等人都称之为不可思议的奇迹。究其胜利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国军在战略战术等方面的失败,而共军有着许多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支前民工照片
首先,战略和战术上的胜利。淮海战役的设想最早由粟裕提出, *** 等中央军委看后同意,不断将其完善并进行部署。从提出到正式发动, *** 有着一个多月的时间,虽然这对于一场大规模战役而言并不算长,但相比国军是远远充足的。这也使得 *** 在战役的战略和战术等计划上远比国军要成功。
其次,两大野战军的协调配合。淮海战役的规模是巨大的,但只是一支军队是不可能战胜国军几十万人,所以在谋划中就是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的配合作战。之后, *** 又组建总前委来进行统筹指挥,更是使得两支队伍可以如臂指使。
然后,人民的强大支援前线。在淮海战役中, *** 方面参战的除了正规军还有40万民兵,此外还有五百多万的支前民工。尤其是这些民工,他们不仅负责给军队运送弹药物资和粮食,还帮助运送伤员。因此,淮海战役才被称之为是独轮车推出来的。
最后,地下党员也功不可没。淮海战役中,国军共有五个师起义,一个师投诚。比如在黄维的第12兵团准备突围时,师长廖运周率部起义,使其计划失败,从而被完全合围最后被歼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