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皇后是哪一位女子
建文帝皇后
建文帝皇后同样姓马,死于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建文帝的马皇后名为恩惠。公元一三九六年,马氏为朱允炆生下了长子朱文奎。同年十月份,马氏被封为皇太孙妃。
马皇后画像
公元一四零二年,建文帝朱允炆的皇叔朱棣以“清君侧”为名,率兵攻入南京。攻入南京之时,朱允炆已经下令放火火烧皇宫,之后建文帝下落不明,而建文帝皇后马氏则自焚而死。因为马皇后之死是在“靖难之变”中发生,正是这个特殊的背景,所以后世历代史料中都很少提到马皇后的事情。而有关马皇后的事迹是从《明史·后妃传》、《诸王传》及《罪惟录》等书中的只言片语中提炼出来,因此马皇后的身影才一步步被揭开。
当时燕王朱棣进入南京之后,搜索宫殿三天三夜,目的就是要找到建文帝的尸体。宫人最终从灰烬中扒出一具尸体,这具尸体面目全非,连是男是女也分不清,就连朱棣本人也禁不住流下同情的泪水。然而这具尸体是真的是建文帝吗?这具尸体的真实身份是建文帝皇后马氏。在这场骨肉相残的战乱中,建文帝马皇后成了明朝之一个殉国的皇后,而其他妃嫔不是被燕王杀死就是葬身火海,很少有人逃出宫。因此能够在史册记载的名列中只有皇后马氏一人。
建文帝妃子
作为封建社会的男子,三妻四妾乃属于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一般男子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一国的更高政权掌握人,皇帝。古人曾用三宫六院来形容皇帝的后宫,从这个住所的数量便也能窥得其中一二,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很多妃子呢?明朝时期的建文帝的女人有几个呢?建文帝妃子有几人?历史上有没有关于建文帝妃子的记录呢?
建文帝
建文帝朱允炆,他算是一个在位时间极短的皇帝,从他从祖父朱元璋手中接过皇位,直到他的皇位被永乐帝朱棣夺走,中间仅仅只度过了四个年头。那么如此年轻的皇帝,他究竟有多少女人呢?
值得肯定的,建文帝至少是有不止一个女人的,那位被肯定的女人乃是皇长孙妃,马氏,也就是建文帝称帝后的马皇后。据史记上的相关记录,是可以确认马皇后的存在的,建文帝一辈子有两个儿子,他们均是出自马皇后,在建文帝被逼退位之后,两个儿子中大的才7岁、小的也才2岁,在整场政变过程中,只有小儿子存活了下来,一直被永乐帝圈禁至五十多岁才重获自由。
但是作为皇帝,从身份上来说肯定是不可能只有一个皇后的,他身旁至少也有1、2位妃子相陪。只是关于建文帝的妃子,因历史资料后期被永乐帝朱棣给损毁严重,所以想从资料中找到一些根据则显得极其之难。再加上皇后马氏十分贤惠,建文帝对于皇后的感情肯定是远远超过对妃子的感情的。
建文帝在位多少年
建文帝是大明王朝的第二位皇帝,他的身份极其特殊,正是因为身份的特殊性,使得建文帝的帝位坐的并不稳当,登基后的建文帝不久便被改下了皇帝之位,那么建文帝在位多少年?建文帝在位期间曾经有何建树?建文帝为何不能继续在位呢?他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而离开皇位的呢?
建文帝图像
建文帝朱允炆继位时间为公元1398年6月,离开皇位时间是公元1402年7月。为何用离开皇位而非退位或者薨逝呢?这与建文帝的亲身经历息息相关。
建文帝作为第二位皇帝,他一改明太祖的严酷的理政治战略,在国家政治上施行仁政,以儒家思想为治政的主导思想,废除了明太祖颁布的过于严酷的刑罚七十有三条,并且减免了地方的税赋,让百姓们得以休养生息。但也是过于推崇儒家思想,建文帝在国家治理之上反而显得有些停滞不前,犹豫不决。
正是建文帝的软弱,导致了他的悲剧下场。建文帝成为明朝之一位被藩王赶下台的君王,堂堂的国军之力量居然无法抵抗住小小地方藩王的散兵游勇。一场大火后,建文帝生死未明,永乐帝朱棣登基居然不承认建文帝的存在,对外宣告是从明太祖处接任的皇位。
这也是为什么不能用薨逝或者退位形容建文帝,而只能用离开皇位来形容建文帝的原因。
建文帝是好皇帝吗
自太祖朱元璋开国之后,明朝进入了一个政令较为严酷的时期。在明太祖薨逝之后,由建文帝朱允炆继位,那么在建文帝当政阶段,明朝的政治、经济状况如何?在后世之人的眼中,建文帝是好皇帝吗?
建文帝剧照
从百姓角度来看,建文帝算是一位好皇帝,他的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明太祖时期政治层面管理比较严苛,可以说刑罚较重,宫刑等都不在话下。在建文帝登基为帝之后,对整个刑部、刑罚这块有了很大的改善,建文帝朱允炆废除了较为严苛的七十三条刑罚,使明朝所有受刑罚之人只有明太祖时期的三成。
其二明太祖时期苛捐杂税较多,特别是江南地区,税赋之重几乎压得当地人们喘不过气。朱允炆登记后,立马开始了税赋的改革,减少税种,减轻税赋比例,可以说为明朝的民生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但如果从朝廷官员和地主阶级层面来看,在他们眼中建文帝可以说是昏聩、甚至是极其令人厌恶的、
其一朱允炆继位之后,提出过削藩的想法,并且也付诸了实际行动。朱允炆的几个叔叔们的势力得到了大幅度的削减,唯独到削减朱棣之时,建文帝遇到了有史以来的更大难题。
其二建文帝对佛教的发展实行了限制手段,对于僧侣们来说,建文帝的这种措施遭到佛教徒们的极大 *** 。
建文帝谥号
在我国的封建社会,国家的更高统治者一般为皇帝,皇帝名义上是拥有了更高集权者,也是万众所期待的明主。在一个皇帝百年之后,他将会获得一个谥号。但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之中,却有一个特殊的皇帝,那便是明朝的建文帝。如果有人想知道建文帝的谥号,那么将会得到一个让人十分失望的答案,建文帝是没有谥号的。那么到底什么叫做谥号?怎样的人才能拥有谥号?为什么建文帝没有谥号呢?
建文帝
首先先解释一下谥号的准确含义。谥号,是东南亚国家中具有一定重要地位的人逝去之后,根据他的生平作为和性格喜好等因素给予的一个称号,这个称号一般代表了评价性,不论善恶。
根据谥号的定义可以看出,具有一定地位的人均是可以有谥号的,这些人中当然也包括皇帝,毕竟他是一国的主宰,很多事情都是以皇帝的意志为转移点的,皇帝的谥号不同一般人的,是必须由继任君主所给予的,一般人是不可能给予皇帝谥号的。
那为什么建文帝没有谥号?这的确是令人费解,也震惊了整个明朝。
之一、建文帝的谥号是由他的继任者所授予的,建文帝是继任者是永乐帝朱棣,永乐帝的帝位并不是建文帝所承认的,既然都不是建文帝默认的皇帝,永乐帝从主体资格上来说,其实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第二、建文帝的谥号应该是在他死之后颁布,但是永乐帝攻破京都之时,并没有办法确认建文帝已经仙去,既然无法确认生死,没有谥号也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