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最深情的一首诗,字字击中内心
诗歌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明珠。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学习诗歌,不仅有助于培养审美能力和思想情操,还是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不过一首陌生的诗歌,从简单理解到通晓领悟,并非一件易事。但是最基础的情感共鸣,却是多数人都能顺利做到的。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不知引起了多少游子的共鸣。“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不知勾起了多少人往事不可追的心声。而笔者今天要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诗《夜雨》,亦不知催生了多少有情人的思念。总之,在这类诗歌作品中,总有那么一句或几句,能在一瞬间就击中内心深处。如《夜雨》的开头四句:“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如果用白话来说,这四句诗的意思就是,我有一位深深思念的人,却只能相隔在远远的异乡。我有一些感怀的事情,却只能把它深深地刻在心上。或许你不知道这四句诗的写作背景,但它所表达的这种对相爱女子真挚的思念之情,却极易产生共鸣,能够击中内心深处,使人感慨万千。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这首诗《夜雨》: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夜雨》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笔下的一首抒情诗,写于元和六年(公元811)。根据学者周相录考证,白居易诗中的这位女子,就是他多次在作品中提到过的“东邻婵娟子”湘灵,也是白居易青梅竹马的初恋。但遗憾的是白居易进士及第后,曾二次恳切向母亲要求与湘灵结婚,却均被拒绝了。白居易和湘灵的这段爱情,也就成了封建社会不合理婚姻制度下的悲剧。
所以白居易才会在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中说:“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虽然说这四句本身就偏向于白话,也没有提及到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的思念她。但是在情感的表露上却是层层深入的,细读后便能感受到白居易对湘灵的一片深情。当然,这里的“隔”、“结”字,也有一种把白居易与湘灵的爱情生生扯开来的感觉。
紧接着的四句“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可以说是对开头四句的扩充和延伸,即她在遥远的异乡我却不能靠近,只好日日夜夜眺望远方。但内心的痛苦却始终无处化解,日日夜夜都不曾停止过思念。从这四句的意思来看,白居易对湘灵的深情可想而知。另外,无形中它也揭示了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制度所造成的爱情悲剧。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便是对题中“夜雨”的集中描写。它的意思是说,更何况在这样的深夜,独自一人在空空的屋子里夜不能寐。秋天还没有来临,屋外却已经是风雨纷纷。从前面的诗句中,我们知道了白居易是“无日不瞻望”、“无夕不思量”。而从这四句中,我们便能知道白居易日日夜夜是如何“瞻望”和“思量”的。
最后“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即我不曾学过那苦行僧的佛法,叫我如何能忘记曾经与她的过往。可见白居易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最终是在无果的结局中谢幕了。但是留给白居易的,却是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思念。可以说是一种“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悲痛。而这悲痛中,所蕴含的便是白居易对湘灵的一片深情。
纵观白居易的这首诗,即便不如他的《长恨歌》、《琵琶行》、《草》等作品有名,但也不失为抒情诗中的一首佳作。全文没有比喻、没有用典,也没有大量的兴、比之作,甚至可以说没有格律的羁绊,仅仅用了直白的语言,就抒发了世间最真挚的情感,相信它也击中了你的内心深处。对于白居易的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