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李商隐闲居时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抒发心中忧愁
李商隐是晚唐时期诗人,有着绝世才华,但是他的一生却困顿潦倒。年轻时进士及第,他以豪迈的心情、远大的抱负和绚丽的诗篇崭露头角,本以为可以大展抱负,但是却卷入了政治漩涡,遭到排挤。因为这样的经历,他的诗也因此带有一些凄凉的情调。下面跟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商隐所作的《落花》吧。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勤于创作,《唐诗三百首》中他创作的诗歌的数量位列第四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就非常欣赏李商隐的作品,乐天居士曾经有过这样的言论:“我死后,得为尔儿足矣。”意思是说“我死后,转世能当你的儿子就够了。”可见白居易对李商隐文学才华的赏识以及器重。可惜李商隐一生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怀未曾开”就是对他的一生的精确概括。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李商隐入秘书省不久,母亲去世,他必须离职回家守孝三年。这意味着年届而立的李商隐不得不放弃跻身权力阶层的更好的机会。这次变故对李商隐政治生涯的打击是致命的。
李商隐闲居在家的三年间,终日迎送往来于山水之间,他的诗中多了草木琴酒的点缀,但才调的涩苦与沉著并未有根本的变化,不仅残梦犹存,痛苦依旧,反更添生了一份无复依傍无所适从的空虚、落寞与苦闷。
昨日之日已不堪回首,今日之日又这般付诸流水,来日之日也未必会是佳期。日复一日的孤居素处中,承领着自然的空漠与沉寂,诗心益发敏感而纤细,感伤的云雾终于弥漫了诗人的审美视界——那每一次的黄昏落日,每一次的雨住星沉,都会引发一场悲剧生命的沉思冥想;那投向自然的每一瞥,都饱含了关于命运的痛苦的叩问与求证。
写于闲居时期这首 《落花》 诗,朴讷端详而感慨深重, *** 出一颗悒郁而多思的心灵,不仅是闲居时期的代表作品,亦是“隐隐有一李商隐在”的典型之作,很值一读。
《落花》
〔唐代〕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大好的春天,满园缤纷,红桃绿柳,有客自远方来,对酒高歌,多么开怀的事。李商隐却不写,他写的是客人走后,一个人看着落花伤心。诗人正是想借咏落花的飘零,抒写自己身世之感,抒发自己一生失意的幽怨。全诗忧郁悲凉,曲折深婉。
首联“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两句就很惊艳。一般人作诗,往往会先写花飞,再写客去,然后再写人去楼空后的寂寞场景。李商隐没有落入这样的俗套,他反其道而行之,将结果放在前,原因放在后,先写客人离去,一开篇就创造出一种客去园空、凄凉寂寥的气氛。纪昀评价说:“得神在倒跌而入。”这一倒跌,就造成一种情感的冲击力,就如凭空伸出一只伤感的手,一下子就揪住了读者的心。感情上先收紧,再来一个“小园花乱飞”,紧绷的情绪便如飞花一般宣泄弥漫开来。
第二句,素来就是写落花的名句。“乱”字极妙,既是写花乱,又是写心乱。李商隐因陷入晚唐著名的牛李党争而一生落魄。他由于娶了李党王茂元的女儿,得罪了他青年时代的好友、曾经大力提携他的牛党重要人物令狐绹,从此长期遭到打压,一直仕途不顺。他写此诗时的境遇,正是孤独无援、苦闷无聊。朋友离去的场景,勾起了他的身世之感;残花乱飞,更让他觉得同病相怜。
颔联“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两句作者从多种角度描写落花的情状。上句从空间入手:落花在空中飞舞,参差的花枝连着弯曲的小路;下句从时间着眼:落花绵绵不断,无休无止。对“斜晖”的点染,折射出诗人内心的不安。整个画面色调黯淡,充满了沉重感,流露出一种悲伤的情绪。
颈联“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两句作者直接抒情。落魄的李商隐看到满地的落花,他肝肠寸断,不忍心去扫那些同病相怜的落花,对着春天望眼欲穿,却时光匆匆,春日将尽,无法挽留,只能埋怨春天太过短暂了。
尾联“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两句写作者对落花的痛惜和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伤。李商隐说,爱花惜花自然要埋怨春天去得太早,春尽花谢所得的只是落泪沾衣。花朵用生命装点了春天,无私的奉献出自己的一片芳心,最终却落得个凋零残破、沾人衣裾的凄凉结局。这又不是诗人自身的写照吗?诗人素怀壮志,极欲见用于世,却屡遭挫折,报效无门,所得只有悲苦失望,泪落沾衣而已。末二句,语意双关,低回凄婉,感慨无限。
李商隐很多的诗都极为伤感,写得也很是凄美,在这首《落花》中,他正是结合内心的感受,描写出了不一样的春色美景,同时也把骨子里的忧愁,以一种很细腻的笔触结合起来。因此,《落花》一诗很像杜甫的风格,沉郁顿挫,气象浑成。而李商隐如果没有和杜甫类似的人生失意,恐怕也是体会不到杜诗的内在精神的。“文章憎命达”,自古皆然。正如王安石说:“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义山一人而已。”(蔡居厚《蔡宽夫诗话》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