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历史 > 正文内容

维也纳会议目的是什么 维也纳会议英国的态度

世界历史3年前 (2021-08-04)260

维也纳会议简介

1814年9月18日到1815年6月9日之间欧洲列强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召开了一次外交会议,这次会议被称为维也纳会议,这次会议的最终目的是要维护欧洲的和平,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欧洲的诸列强在实力均衡的基础上重新划分了势力范围,实现了互相制约,避免有列强称霸欧洲的局面,下面做一下维也纳会议简介。

维也纳会议目的是什么 维也纳会议英国的态度

维也纳会议

维也纳会议简介:维也纳会议是由奥地利政治家克莱门斯文策尔冯梅特涅提议和组织的。虽然拿破仑在会议期间重回法国但会议还是继续进行。会议决议于滑铁卢战役前九天被签署,事实上,维也纳会议从未召开,因为没有召开过任何真正的大会,所有讨论都是在各个列强之间的非正式会晤中进行的。

参与会议的列强包括英国、奥地利、普鲁士、法国、俄国,会议的很多决议都是在这五个列强中产生的,后来西班牙、葡萄牙、瑞典、德国也排除了代表参加了会议,大多数的代表在大多数的时间内都是无所事事的,于是奥地利作为东道主安排了很多的娱乐活动。

参与会议各个国家在维护正统统治和各国势力均衡,避免出现霸主,维护欧洲和平的原则之下重新划分了各个列强在欧洲的领土,奠定了之后一百多年间欧洲的基本领土划分。并且决定开放国际河流如多瑙河给各国,以方便贸易,通过了禁止奴隶贩卖,改善人权的条约。

通过维也纳会议简介可以看到,维也纳会议在欧洲的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次会议奠定了各国的领域范围,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人权具有积极的意义,并且使得欧洲在之后的一百多年见维持了一个相对的和平环境。

维也纳会议目的

维也纳会议是发生在1814年9月18日到1815年6月9日之间的一次会议,因为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是奥地利维也纳,所以历史上称之为维也纳会议,参与这次会议的是当时欧洲的列强,整个会议是为了重划拿破仑战败后的欧洲政治地图。而参与会议的诸列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下面详细介绍一下维也纳会议目的。

维也纳会议目的是什么 维也纳会议英国的态度

维也纳会议

维也纳会议主要目的是恢复拿破仑战争时期被推翻的各国旧王朝及欧洲封建秩序,防止法国东山再起,战胜国重新分割欧洲的领土和领地。在这次会议上基于上面的这些目的每个列强都有自己的参会目标。参会的俄国亚历山大一世想要通过这次会议夺去波兰,并且可以进军西欧,成为继法国之后的新一代霸主;参会的英国则希望通过这次会议阻止一切国家在欧洲的大陆上建立起霸权,并且希望继续保持自己的海上霸权地位,并且可以取得海外的殖民地和获得海外航运权;参会的奥地利则希望在这次会议之上阻止俄国对欧洲事物的干预,因此反对亚历山大一世对波兰的领土要求,同时需要遏制强大的普鲁士对德意志帝国内的领导者地位,希望自己可以成为德意志联邦的盟主。

奥地利、俄国、普鲁士三国下定决心要压抑民族主义及自由主义的发展,英国希望遏制三强借干预他国之革命来扩张势力的企图。法国希望能够维护法国在欧洲现在拥有的霸主地位,避免列强一致对法国的惩罚。

从维也纳会议的目的来看这次会议是列强瓜分欧洲的会议,根本目的是要保证欧洲的和平,在这次会议之上列强有共同的目的,但是也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维也纳会议上英国的态度是什么

维也纳会议发生在1814年9月18日到1815年6月9日之间,会议的参与者是欧洲的各大强国,在这次会议上诸列强有着共同的目标,诸列强希望通过这次会议获得自己的更大利益,所以诸位列强也存在着很大的分歧,英国是维也纳会议上的重要国家,在这次会议上英国有自己的要求,下面就说一下维也纳会议上英国的态度是什么。

维也纳会议目的是什么 维也纳会议英国的态度

威灵顿画像

维也纳会议上英国的代表一开始是外交大臣卡斯雷尔子爵,1815年2月后是威灵顿公爵,最后一周中威灵顿离开去与拿破仑作战,则由回归卡斯雷尔代表。维也纳会议召开的时候英国是当时的世界大国,更是一个殖民地遍及各地的日不落帝国,英国在当时拥有着世界上无可争辩的经济强权地位,英国希望在维也纳会议之上首先是要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也就是维护自己的海上霸权,维护自己对各个殖民地的统治地位,同时也使得自己的海上航运霸权得以延续,同时英国还希望通过这次会议遏制其他国家的霸权,对于英国来说不允许任何的国家在欧洲大陆建立起强大的霸权,特别是法国和俄国更是英国需要遏制的对象。总而言之英国在这次会议之上的态度就是遏制其他国家建立霸权,希望自己的霸主地位得到巩固与加强。同时在遏制各个国家的革命的问题上英国决心不让奥地利、俄国、普鲁士三国干预别的国家发生的革命,杜绝三国借着干预革命的借口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

维也纳会议上英国的态度是什么?英国的态度非常的明显,那就是遏制别的国家,杜绝所有国家成为欧洲大陆上的霸主,维护自己的霸主地位。

维也纳会议的影响

维也纳会议是从1814年9月18日到1815年6月9日之间召开的一次会议,会议的参与者是欧洲各个强国,召开地点是奥地利的维也纳,会议延续的时间比较的长,会议的结果是各方缔结了条约,重新划分了各个列强的势力范围,同时通过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一些规定,维也纳会议对欧洲的影响是很大的,下面就介绍一下维也纳会议的影响。

维也纳会议目的是什么 维也纳会议英国的态度

维也纳会议后的欧洲

维也纳会议的影响一:维也纳会议划分了欧洲诸列强的势力范围,这种划分充分的考虑到了各个列强之间的利益,奠定了之后欧洲的政治格局,诸列强从此之后各自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活动,由于维也纳会议充分的考虑到了各个列强之间的制约关系,考虑到了维也纳会议需要达到的目的,那就是保证欧洲各个列强都不能称霸欧洲,保证欧洲在长时间内的和平共处,所以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间欧洲再没有爆发比较大的战争。

维也纳会议的影响二:维也纳会议规定了为了保证目前条约的执行、巩固各国之间的联系,诸列强需要定期举行会议,因此后来促成了很多会议的召开,这些会议之中比较重要的有四次:1818年的亚琛会议、1820年的特拉波会议、1821年的莱柏克会议以及1822年的凡罗拿会议。

维也纳会议的影响三:由于维也纳会议维护的是旧的封建主义的秩序,忽视了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趋势,低估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对政治和社会保障的要求,间接促成日后欧洲的革命浪潮。

维也纳会议的影响四:维也纳会议规定开放国际河流如多瑙河给各国,以方便贸易。通过禁止奴隶贩卖,改善人权。这些措施的施行对经济发展和人权维护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108/392481.html

“维也纳会议目的是什么 维也纳会议英国的态度” 的相关文章

威瑟堡行动:德国开启征服北欧之路

威瑟堡行动:德国开启征服北欧之路

德国工业非常依赖来自瑞典的铁矿,这些铁矿主要经由挪威纳尔维克港和瑞典吕勒奥运输,其中纳尔维克港冬天不会结冰,因此可全年无休供应铁矿。自1939年春,英国海军总部便将斯堪的那维亚视为将来与德国开战时的潜在战区,开始考虑使用封锁战术间接削弱德国。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纳粹德国签定互不侵犯条约,条约...

鸦片战争清朝战败道光审俘虏问了什么?维多利亚女王是个怎么样人?

鸦片战争清朝战败道光审俘虏问了什么?维多利亚女王是个怎么样人?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鸦片战争后道光皇帝的趣闻。《孙子兵法》有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两军乃至两国交战,最忌信息不透明,这样就无法准确估算彼此的实力,作出正确的战略部署,只有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才能百战百胜!不得不说,古之贤者真的是智慧非凡,早在千年之前就能有此远见,还将其载入兵...

成吉思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军队不多为何能打到欧洲呢

成吉思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军队不多为何能打到欧洲呢

成吉思汗军队不多为什么能打到欧洲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成吉思汗可谓是一位传奇般的人物,甚至还有诗句是夸赞成吉思汗的英雄事迹,看来他的伟大事迹已经千古留名。能让成吉思汗名垂千史的还当数他的卓越功绩,可谓是草原上的一代枭雄,其实成吉思汗手下的战士...

曹操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竟然能让欧洲叫苦连天呢

曹操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竟然能让欧洲叫苦连天呢

曹操为何能让欧洲叫苦连天,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202年,是为东汉建安7年;在这一年如果要选心情最爽的人,曹操至少属于之一。两年前,也就是建安5年,曹操在官渡一战击败了自己的发小袁绍,抢到了冀、青、幽、并四州,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此时,广袤...

不食周粟的叶名琛,为什么能被英国人敬重?

不食周粟的叶名琛,为什么能被英国人敬重?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叶名琛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英国人根本就没把叶名琛拉到伦敦去,而是把他带到了加尔各答,弄了一个小楼,把他关起来了。所以叶名琛只好在那地方带着,天天写字画画,等着别人来见他。但是别人根本就不理他,只是偶尔有几个好奇的英国人和印度人到楼上看看他。那他是以什么...

两位汉朝使臣,一路艰辛到欧洲,最后死在伦敦

两位汉朝使臣,一路艰辛到欧洲,最后死在伦敦

历经二十余载奋斗,整个西域,终于在班超的守护下,一派和平、繁华景象,但班超心中,仍有一个心病。图:哈密天山班超像原来,班超听说在汉朝所知最远的安息、条支二国以西,渡过茫茫大海,还有一个与大汉文明相当的大秦国(即罗马帝国),那儿的人最喜欢中国丝绸,愿花大价钱购买,据说最高能与黄金等价,可惜此前中国商人...

北宋副宰相英国公夏竦生平简介

北宋副宰相英国公夏竦生平简介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夏郑公。德安县(今属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原白水街乡)人。北宋副宰相。景德元年(1004年)以父夏承皓死忠,录官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县主簿;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为国史编修官,后与王旦等同修《起居注》,参与编写王钦若的千卷...

织田信孝:战国名将织田信长第三子

织田信孝:战国名将织田信长第三子

织田信孝(1558年-1583年)日本安土桃山时代武将,战国名将织田信长第三子,因为继承支配伊势国的神户氏,也称为神户信孝。他是织田信长的三男,幼名三七(因为生于3月7日的关系),母亲是侧室坂氏。实际上比次男信雄还要早二十天出生,但是因为母亲身份低下,等到信雄出生才向信长报告信孝出生的事,因此排行成...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