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最走心的一首词,开局读来就让人热泪盈眶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苏轼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苏轼最走心的一首词,开局就让人泪奔。苏轼38岁时写了一首记梦词,字字泪句句血,流传千年无人超越
夫妻情,男女爱,一直都是被文人们青睐的经久不衰的题材。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有一类被称为“悼亡诗(词)”的,就是其中最为感人的一支。悼亡本是指追念死者,但自晋代潘岳(又名潘安,西晋著名文学家,系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首)在其妻死后,创作了三首《悼亡诗》后,“悼亡”又有其专指性——后人称悼念妻亡为“悼亡”。
提起悼亡诗词,人们就会不由地想起大文学家苏轼的那首著名的诗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二年生死两茫茫”,词的开篇,就道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读来让人泪奔。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人对逝者,也是同样的。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天人相隔,无处诉衷肠。
《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宋代大文学家 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 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此词情意缠绵,可谓字字血声声泪。
苏轼与王弗结缘,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王弗眉州青神人(今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其父王方为乡贡进士。王弗的父亲王方与苏轼的父亲苏洵是好友,王方在青神中岩书院开馆授徒时,苏洵就将苏轼送到中岩书院交由王方 *** 。苏轼聪明好学,深得王方喜爱。
书院旁有绿水一泓,苏轼常临流观景,想入非非中不禁大叫:“好水岂能无鱼?”于是抚掌三声,立时,岩穴中群鱼翩翩游跃,皆若凌空浮翔。苏轼大喜,便对老师王方建议:“美景当有美名。”王方于是遍邀文人学士,在绿潭前投笔竞题,可惜诸多秀才的题名不是过雅,就是落俗,最后苏轼才缓缓展出他的题名:“唤鱼池”,令人叫绝。
正当苏轼正得意之时,王方的女儿王弗也使丫鬟从送了题名来,红纸怡上,三个大字跃然而出:“唤鱼池”,两人这真是心有灵犀啊!在场众人无不惊叹惊叹:“不谋而合,韵成双璧。”
其后,苏轼手书的“唤鱼池”三字被刻在了赤壁上,经可三丈,秀美俊拔。王方请人做媒,将王弗许配苏轼,是年,苏轼18岁,王弗15岁。
王弗聪慧谦谨,知书达礼,刚嫁给苏轼时,未曾说自己读过书。婚后,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好奇的苏轼问她别的书里的问题,她都能答上来,顿时让苏轼又惊又喜刮目相看。
在苏轼与访客交往的时候,王弗经常立在屏风后面倾听谈话,事后告诉苏轼她对某人性情为人的总结和看法,结果无不言中,可谓苏轼绝佳的贤内助。
然而,这样美好的情感,却遭天妒,两人仅仅相处了11年,王弗就身染重疾,于治平二年五月(1065年)不治而卒,年方27岁。所余一子苏迈,年仅6岁。
王弗卒于京师开封,葬于眉州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距苏洵夫妇墓西北八步。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君与轼琴瑟相和仅十年有一。轼于君亡次年悲痛作铭,题曰‘亡妻王氏墓志铭’”于平静语气下,寓绝大沉痛。
虽然斯人已逝,但是,苏轼对王弗依旧一往情深,哀思深挚。熙宁八年(1075),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弗,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的这首悼亡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上阙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写实;下阙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写虚。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全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人口的传世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