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最厉害的一首词,千年来从未被超越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煜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能以一词定义一个词牌名的不多,而一旦做到了,就是千古绝唱。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做到了,哪怕后来辛弃疾曾写了5首,都无法企及东坡的高度;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做到了,从此提起这个词牌,世人似乎只会想起“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也做到,以至让人忘记了在这个词牌下苏轼、秦观、纳兰性德都是有作品的。
而除了这3首,还有一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作者词中之帝李煜。都说李煜是一个被皇位耽误了的词人,不做皇帝他是否能在词的国度走得更远虽不好说,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填词确实救赎了他。《虞美人》这个词牌,苏轼、辛弃疾、纳兰性德都是有作品的,但却无一能媲美李煜的这首千古绝唱。让我们再来读一次:
《虞美人》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李煜最牛的一首词,它牛就牛在随便拿出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后世有多少人模仿和借鉴过这首词,史书没有统计,但是我们从明代文人、评论家卓人月的《古今词统》中可以窥见一、二,卓人月对这首词的评价是“:只一又字,宋元以来抄者无数,终不厌烦。” 他说的这个“又”字,正是小楼“昨夜又以东风“中的”又“,抄到后人都看烦了,可见数量之大。可惜这些模仿之作,我们却一首都不记得,所以这首词真正诠释了那句: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开篇的一问就是惊艳之语。春花、秋月都是乐景,但词人却并不欢喜,反而希望它早点消逝,因为它与往昔的种种美好似曾相识。第二句皓月下,小楼吹起一阵东风,同样是赏心悦目之景,这更令词人“不堪回首“。不用典,不繁复,却能将一腔悲情写尽,这是词中之龙一贯的词风,在这上片的28个字里这一词风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词的下片承接上句,在回首故国时,词人不写城郭,也不写佳人,而是细写栏杆和台阶,将读者带入了南唐曾恢弘的宫中。这是以小见大的写法,不可谓不高明。最妙的是最后16个字,如此浓到化不开的愁,该如何抒写,这是一个难题。词人用自问自答的方式,以东流不歇的春江水比愁,令人拍案叫绝。这句词问世后,“春江水”这一意象就成了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
后世对于这位君王的争论从没停止过。在陆游、欧阳修等人不留情面的评判后,清代词手纳兰性德是却做了这样的高度评价:“宋词适用而少质重,李后主兼有其美”,这是要将李煜推上两万首宋词不曾达到的高度。原来最懂李煜的不是两宋词人,而是这位700年后“情深不寿”的一位后生,只是纳兰性德的任性影响的或许只是他纳兰一族,而词中之龙的任性影响的却是整个南唐,这或许就是李煜的悲哀和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