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伯纳的作品具体有哪些
萧伯纳的作品
在萧伯纳的一生当中,有着很多的作品。作为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的萧伯纳的作品都有哪些呢?
萧伯纳图片
1879年的时候,萧伯纳完成了他的之一部小说《未成熟》,但是却被拒绝出版。1884年,萧伯纳发表了长篇小说《业余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强烈地批判。之后,萧伯纳在研究了易卜生的剧本之后写下了《易卜生主义的精华一书》并于1891年发表。1885年,萧伯纳开始写作长篇小说《凯雪尔·拜伦的职业》和《不合理的姻缘》。
1892年起,萧伯纳开始正式创作剧本。1893年开始,萧伯纳相继发表了之一个戏剧集《不愉快的戏剧集》:《鳏夫的房产》、《荡子》、《华伦夫人的职业》;第二个戏剧集《愉快的戏剧集》:《康蒂坦》、《武器与人》、《风云人物》、《难以预料》;第三戏剧集《为清教徒写的三剧本集》:《魔鬼的门徒》、《布拉斯庞德上尉的转变》、《凯撒和克莉奥佩特拉》。
除了这三个戏剧集之外,萧伯纳的作品还有《皮革多利翁》、《伤心之家》、《圣女贞德》、《布拉斯庞德上尉的转变》等等。
其中,皮革马利翁本是罗马神话中的一位不爱女色的雕刻家,他爱上了自己的雕像,便去请求维纳斯女神。在皮革马利翁触碰了雕像之后,雕像成了一位活生生的美貌女子。皮革马利翁非常高兴,为其取名为伽拉忒娅,并带她一同去感谢维也纳女神。而《皮革多利翁》便是在这个故事的基础上展开的表现两个人之间可能会发生的一些问题得戏剧。
萧伯纳作品风格
萧伯纳是一位杰出的戏剧作家,那么他的作品有着怎样的风格呢?萧伯纳作品风格是什么呢?
萧伯纳图片
萧伯纳所创作的戏剧,最为突出的思想特点便是紧密结合现实政治斗争,他敢于将自己的作品触及资本主义社会最为本质的问题,将剥削阶级的丑恶嘴脸通过他的戏剧暴露在公众的面前。他善于通过人物的对话和思想感情之间的交锋来凸显人物的性格冲突和主要的思想,他的戏剧中,语言是尖锐而又泼辣的,同时也是充满了机智的,许许多多的妙语都出自萧伯纳的作品。
在人文主义方面,萧伯纳的戏剧之中对于人物群像的展示批判非常地鲜明坚决。他讴歌和赞美质朴善良的高尚人性,他揭露和讽刺丑恶徐家的低劣人性。
在语言方面,萧伯纳的戏剧,语言非常地精辟,并且蕴含着生活的真谛,就像在萧伯纳的《伤心之家》中,看着又老又疯的萧特非船长的话耐人寻味:“我们家里的人在我们跟前的时候,我们老得琢磨他们的好处,否则我们就没法跟他们在一块呆下去了。可是他们不在我们跟前的时候,我们就得净琢磨他们的坏处,因为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得到安慰,不再去想念他们了。”
在音乐性方面,萧伯纳本身便有着深厚的音乐素养。他曾是伦敦最出色的音乐评论家,在他的许多作品中许多剧情的发展都是交响乐式的引人入胜。
在结构方面,萧伯纳在戏剧的结构上作出了巨大的创新,形成了采用辩证法的正题—反题—合题三段论模式。
除了以上几点以外,萧伯纳还是历史上之一个将易卜生戏剧中的“讨论”技巧指出来并给予高度评价的人。他不断实践萧伯纳式的观念局,从而引导着英国戏剧走出了“佳构剧”的困境,完成了向现代戏剧的转型。 [!--empirenews。page--]
萧伯纳与诺贝尔奖
萧伯纳,1856年生于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逝世于1950年,是著名的爱尔兰剧作家和文学家。192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那么萧伯纳与诺贝尔奖之间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萧伯纳旧照
诺贝尔奖,至高无上的荣誉。自设立至今,已经属于全世界最为权威、影响更大的一个奖项,让很多人为之不懈奋斗。但是萧伯纳不一样,在他得知自己获得诺贝尔奖时,以这不是自己的光荣为理由而拒绝领奖,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有记者专门采访他,他表现的很淡然,从侧面反映了他对诺贝尔奖的态度。当然,不只是诺贝尔奖,对其他的荣誉也是不以为然。他认为,一个优秀的作家应该着眼于如何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写出伟大的作品才是一个作家最应该自豪的,奖励和荣誉并不能全面的衡量一个作品。但尽管如此,瑞典学院还是对萧伯纳的这种态度给予了高度赞扬,但萧伯纳并没有因赞扬而改变自己的态度,依然拒绝领奖。
一直到英国皇室出面,加之亲戚朋友劝说,他才勉强同意参加领奖仪式。在他领奖后,奖杯被他搁置在不起眼的角落。后来,他把约为8000英镑的奖金用来成立了文化基金会,专门用来嘉奖和支持那些贫困的青年作家。这种做法体现了萧伯纳不以得奖为傲,对待金钱和荣誉淡泊的态度,同时也展现了萧伯纳对青年作家的成长与发展的关心和对文学事业的支持。
萧伯纳和鲁迅
萧伯纳是英国的戏剧作家,鲁迅是中国的文学家、思想家。1933年的时候,时年77岁的萧伯纳做了一次远东执行,来到了中国,见到了鲁迅。那么萧伯纳和鲁迅之间有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呢?
鲁迅、萧伯纳、蔡元培合照图片
萧伯纳到达上海吴淞口是在1933年2月16日的下午。第二天下午,在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总会的邀请之下,萧伯纳来到了宋庆龄的寓所,见到了蔡元培、宋庆龄、鲁迅、林语堂等人。
1933年2月23日,在日本《改造》杂志记者的邀请之下,鲁迅写了一篇《看萧和“看萧的人们”记》。在这篇文章之中,记录了鲁迅与萧伯纳会见的全过程:
在用餐过后,他们一起拍了照。在鲁迅的日记中是这样写的:“午餐一完,照了张照。并排一站,我就觉得自己的矮小了。”在上面的这张合照中就能清楚地看到萧伯纳的高大和鲁迅的“娇小”。下午两点的时候,他们一起去了笔会。在笔会上,萧伯纳做了简短的演说。一批有名的人物都在那里围着萧伯纳喋喋不休地说着什么,但是鲁迅并不喜那样的装腔作势,便走到了屋外。三点左右的时候,一行人回到了宋庆龄的寓所,在后园的草地上,萧伯纳接见了记者。四点半结束,鲁迅同木村毅回到了内山书店。
文章的最后一句写道:“我对于萧,什么都没有问;萧对于我,也什么都没有问。”可见萧伯纳和鲁迅并没有深交。
1933年3月1日,鲁迅给台静农写了一封信,信上说:“萧在上海时,我同他吃了半餐饭,彼此讲了一句话,并照了一张相……”并且在3月1日的在沪出版的第十二期《论语》杂志上,刊登了萧伯纳与孙夫人等人的谈话,其中萧伯纳和鲁迅的对话便是“萧:他们称你为中国的高尔基,但是你比高尔基更漂亮!鲁:我更老时,将来还会更漂亮的。”
在之后的反动文人侮辱萧伯纳的时候,鲁迅写了许多有关萧伯纳的战斗杂文来支持萧伯纳,而且还编译了《萧伯纳在上海》一书。而该书也成为了两人友谊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