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诗词巨匠温庭筠:《送人东归》原文及赏析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送人东归》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送人东归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
赏析:
诗题为“送人东归”,所送何人不详。看诗中地名都在今湖北省,可知是温庭筠宣宗大中十三年(859)贬随县尉之后、懿宗咸通三年(862)离江陵东下之前的作品,很可能作于江陵,诗人时年五十左右。
关于本诗的发端,清人沈德潜曰:“起调更高。”(《唐诗别裁》)试想:地点既傍荒凉冷落的古堡,时令又值落叶萧萧的寒秋,此时此地送友人远行,那别绪离愁,将何以堪!然而出人意料,接下去诗思却陡然一振:“浩然离故关”—友人此行,心浩然有远志。气象格调,自是不凡。
颔联两句互文,意为:初日高风汉阳渡,高风初日郢门山。初日,点明送别是在清晨。汉阳渡,长江渡口,在今湖北省武汉市;郢门山,位于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
两地一东一西,相距千里,不会同时出现在视野之内,这里统指荆山楚水,从而展示辽阔雄奇的境界,并以巍巍高山、浩浩大江、飒飒秋风、杲杲旭日,为友人壮行色。
颈联仿效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而赋予两重诗意:诗人一面目送归舟孤零零地消失在天际,一面遥想江东亲友大概正望眼欲穿,切盼归舟从天际飞来。几人,犹言谁人。
“江上几人在”,想象归客将遇见哪些故人,受到怎样的接待,是对友人此后境遇的关切;诗人早年曾久游江淮,此处也寄托着对故交的怀念。
尾联写当此送行之际,开怀畅饮,设想他日重逢,更见惜别之情。
这首诗逢秋而不悲秋,送别而不伤别。如此离别,在友人,在诗人,都不曾引起更深的愁苦。诗人只在首句稍事点染深秋的苍凉气氛,便大笔挥洒,造成一个山高水长、扬帆万里的辽阔深远的意境,于依依惜别的深情之中,回应上文“浩然”,前后紧密配合,情调一致。
结尾处又突然闪出日后重逢的遐想。论时间,一笔宕去,遥遥无期;论空间,则一勒而收,从千里之外的“江上”回到眼前,构思布局的纵擒开合,是很见经营的。
温庭筠介绍:
温庭筠(812──870),本名岐,字飞卿,排行十六,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温庭筠少负才华,长于诗赋,然而生性傲岸,好讥讽权贵,因得罪宰相令狐绚而累试不第;又因 *** 入歌楼妓馆而为士大夫不齿。仅任过方城尉、隋县尉、国子监助教等微职。
温庭筠为晚唐诗词巨匠,其诗因多述个人沦落不遇及男女爱情,与李商隐齐名,号为“温李”。其词与“韦庄”齐名,又称“温韦”,人称花间派词人。温庭筠在语言风格上秾艳绮丽,细腻婉媚,有独特的观察力与表现力,格调高峻而常含悲剧色彩,风格卓著。有《温庭筠诗集》、《金奁集》传世。
温庭筠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新唐书》与《旧唐书》均有传。年轻时苦心学文,才思敏捷。晚唐考试律赋,八韵一篇。据说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韵,八叉八韵即告完稿,时人亦称为“温八叉”、“温八吟”。
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温庭筠,古籍上记载的有两位:一位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另一位是五代十国晋丞相桓文之门客。